中建五局东北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在相邻高层建筑之间采用钢结构连廊进行连接成整体的施工技术。其中将钢结构连廊位于两侧塔楼之间,在裙房屋盖上对应钢结构投影进行拼装。最后采用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将拼装完成的钢结构连廊整体提升到位。
关键词:超大型构件;钢结构连廊;液压同步提升技术;提升吊点设置;提升
1 工程简介
1.1 工程概况
韩国IT产业园10#公建项目位于大连市黄浦路与高能街交叉口的西北侧,建筑面积为76060.88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27层,标准层层高4.2米,建筑总高度为115.05米,框架劲性柱结构,建筑分为东塔和西塔,在1-12轴~2-1轴之间,24-27层采用钢结构连廊将东西塔楼连为一体。钢结构连廊自身高度17米,共4层,最大跨度23.75米。连廊结构由钢梁连接3榀钢桁架构成,主桁架杆件规格为H450×300×12×20、腹杆截面为H450*260*12*22,材料材质均为Q345B。连廊钢结构总重量约为350t。
1.2施工方案的制定与论证
结合本工程特点,钢结构连廊整体提升方案先后组织了项目内审,公司及局层面技术质量部门及安全部门会审,最后通过多角度、全面的反复进行了专家论证。
1.3总体思路
本工程中,钢结构连廊位于两侧塔楼之间,且两塔之间底部用5层裙房连接。连廊钢结构最大安装标高+114.825m,若采用分件高空散装,不但高空组装、焊接工作量大、现场机械设备很难满足吊装要求,而且在裙房屋面上搭设钢结构安装平台成本较高,若高空组拼胎架也难以搭设,存在很大的安全、质量风险,施工工期也很难控制。
为了更好的控制质量、安全、工期和施工成本,因此计划在安装位置的正下方5层裙房屋面上(标高+21.930m)将连廊钢结构拼装成整体,整个全拼装过程进行了施工过程受力分析,确保结构及下部平面的受力情况,并提取了平台下部支点反力,将反力提供给设计院重新复核并对屋面楼板及梁进行加固处理。利用“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将其整体提升到位。
2 施工工艺重点说明
2.1连廊支撑牛腿分段
连廊钢结构钢结构单元采用整体提升工艺吊装,根据工艺要求,提升过程中连廊竖向无障碍物,钢连廊结构整体提升的层数达4层,使得在高空的对接口多,对安装对接精度要求较高。因本工程中连廊结构支撑于结构的六个牛腿上,为满足提升工艺的要求,并根据施工图纸要求,需要将支撑牛腿进行分段,在支撑牛腿与连廊结构之间预留300mm的后装钢梁段,待连廊提升到位后再进行连接成整体。
2.2提升吊点设置
提升吊点采用双提升器,经计算钢连廊总重约350t,总共布置6个提升吊点,每个提升点设置2台100t提升器,共12台。
图1 提升吊点布置
根据钢结构连廊平面布置,在结构的27层顶部(标高+114.825m)处,利用框架柱(劲性柱)设置提升吊点(上吊点),分别在1-12轴和2-1轴处各设置3组提升平台,每组提升吊点配置2台TXJ-100-250型液压提升器;在连廊钢结构提升单元的桁架上弦杆上与上吊点对应位置处安装提升临时吊具(下吊点),提升下吊点通过专用吊具与主桁架上弦杆焊接,在上弦杆处设置加劲板以及临时支撑杆杆加固,以满足提升要求。临时加固材料材质均为Q345B。上下吊点间通过专用底锚和专用钢绞线连接,利用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将连廊钢结构整体提升至设计安装位置,并与预装段杆件等连接,完成安装。
2.3设备、材料的选择
本工程连廊钢结构总重约350t,根据各吊点提升反力大小,同时考虑3倍的安全系数,拟选择TXJ-100-250型液压提升器作为主要提升承重设备,TXJ-100-250型液压提升器额定提升能力为100t,共配置12台,总提升能力1200t。
依据提升吊点及液压提升器的数量,共配置6台TX-Q70X1/1P/4T/1M型液压泵源系统。流量为80L/min。80L/min泵站为双泵、双比例阀和双路液压泵站,两路既能够独立使用,也能够合并使用。配置一套XY-KZ-01型计算机同步控制及传感检测系统
钢绞线作为柔性承重索具,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为1860MPa,单根直径为15.24mm,破断拉力不小于26t。每米重量为1.1Kg。钢绞线符合国际标准ASTMA416-87a,其抗拉强度、几何尺寸和表面质量都得到严格保证。
2.4钢结构连廊提升过程
2.4.1提升前检查准备工作
(1)检查拼装完成的结构是否与原设计一致,各节点区域的连接质量、外形及临时加固杆件设置。包括截面尺寸、变形、重心及焊缝等。
(2)对提升设备检查及空载负载调试,同时对提升器、钢绞线、锚具安装、泵站联动及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检验。
(3)主体结构上已去除与提升工程无关的一切荷载,提升要经过的空间无任何障碍物等。
2.4.2钢连廊结构试提升
为了观察和考核整个提升施工系统的工作状态,在正式提升之前解除主体结构与支架等结构之间的连接;确认无误后,按设计荷载的20%、40%、60%、70%、80%、90%、95%、100%分级加载,直至提升单元脱离拼装平台20mm-50mm。再次对各系统进行检验。
2.4.3钢连廊结构正式提升
钢连廊结构提升过程是最重要的过程,其持续时间一般较长,速度一般在8-10米/时,在此过程中主要控制提升的速度,保证均速不间断。控制各提升器的同步性,钢绞线受力均匀,荷载分布均匀,提升体重心稳定平衡。整个行程中注意观察提升体及各提升设备的动态,监测及时,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
2.4.4钢连廊结构提升就位后对接
整个提升方案中的最终环节就是对接,提升体在提升至设计标高约900mm时,先暂停提升,测量钢连廊结构各点实际尺寸,与设计值核对并处理后,降低提升速度,继续提升至接近设计标高位置,各提升点通过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的“微调、点动”功能,使各提升吊点均达到设计位置,满足对接要求;提升对接完成后开始对接口处300mm的后拼段进行焊接,焊接顺序通常控制为先上弦后下弦,先主梁后斜撑的作业程序进行施焊。待全部对接口焊接完成焊缝探伤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提升器分级卸载。
3 结语
韩国IT产业园10#公建项目钢连廊结构总共4层,每层4.3米,最大跨度23.75米,总重量约350t,整体提升高度达90米,施工难度大,通过将钢连廊结构在裙房屋面上整体拼装,利用“ “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将其整体提升到位。在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的情况下达到最佳经济效果,同时该项目的整体提升技术,为当地建筑领域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2).
[2]《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
[4] TXJ-100-250型液压提升器等设备相关性能参数资料.
[5] 韩国IT产业园10#公建项目设计图纸等有关资料.
论文作者:王彦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钢结构论文; 结构论文; 液压论文; 标高论文; 桁架论文; 上弦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