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精珠[1]2007年在《新时期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和农民自身对知识的渴求,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已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探讨新时期农村高等教育有效发展问题,是一个极具重要并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该课题在借鉴国外发展农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我国教育专家、学者对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福建省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经验为参照,采用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理论探讨等研究方法,对新时期农村高等教育发展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在研究中发现,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与政府投入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阻碍了农村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本研究基于福建省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有益实践,对发展我国农村高等教育若干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并提出四点建议:其一,大力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政府重视为保障,全民积极参与是关键。其二,以成人高校为主,辅之普通高校,先易后难,大力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其叁,办学形式灵活多样,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其四,大力发展农村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申培轩, 黄黔[2]2010年在《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适应、切合农村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既要适应农村现代化对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又要满足农村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并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本文拟以农村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如何针对这种需求
申培轩[3]2002年在《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文中认为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适应、切合农村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既要适应农村现代化对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又要满足农村个人高等教育需求,并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本文拟以农村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如何针对这种需求提供有效供给为主题,分农村现代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机理、我国农村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适应农村现代化的现状与问题、农村现代化视野中高等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等四个部分展开研究。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农村现代化与高等教育”。诚如现代化理论指出的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是农村居民素质的提高,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对高等教育产生需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即高等教育对社会适切性的增强,包括高等教育对农村现代化的适应和促进,体现于以高校为主体的高等教育形式和内容的主动、积极的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引入社会的“需求导向”,适应社会对高级人才的类型、层次和结构的需要。 第二部分即第二章“我国农村现代化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当前的农村现代化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新的需求,表征为包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生态农业的推行,农村工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等在内的农村现代化,都无不需要劳动者具有更高的教育文化素质,需要提高其中高层次人员的比例,进而表现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第叁部分包含第叁章“我国农村高等教育需求的满足:历史分析”和第四章“农村现代化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满足:现状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史证明,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适应农村高等教育需求,需要借助一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条件,特别是农村和农民一定的支付能力,对农村高等教育需求的真正了解和认识是高等教育有效供给的条件,高等教育通过结构的调整和体制改革,能更好地面向农村现代化,适应其高等教育需求。现实中农村高等教育需求难以满足,表现为高等教育在农村地区供给的数量、质量、结构的不适应性,农村居民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居民有较大的高等教育潜在需求。 第四部分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由第五章和第六章组成。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增加高等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有效供给,增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实行多样化发展,可将地市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增长点。我国农村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和个人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地市高等学校的发展,应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由“学科型”教育向“职业型”教育转变,以专科层次为主,降低招生门槛,采用“柔性管理”模式,试行副学士学位制,并实行非均衡发展的原则。地市高等学校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需要政府的保障、保护、约束和规范,实行“政府指导”的参与模式,加强立法,加大对地市高等学校的投入,保证学校的经费、生源和师资。以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全面评价地市高等学校,给予学校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引入竞争机制,保证其办学效率。
陈永福[4]2016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也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战略思想,更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指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通过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质量,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野和框架下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按照“一个功能定位、叁个动力系统”的有机整体,探索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应对举措。论文考察、分析、对比了部分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发展道路;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探索、选择并坚持一条符合本国国情、体现本国特色、适应本国需要的中国特色道路;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并总结了经验和启示。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指引,深入探析其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辩证关系,研究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具体内容、目标体系和基本原则。论证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功能定位,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对现实问题进行了剖析,从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旨强化高质效社会服务、以提高传承引领能力为导向服务文化软实力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途径。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是加快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直接动力,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目标、新要求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立足“叁校一地”改革方案,从精准定位、突出治理、厘清职权、把握全面、突出特色、民生为重、接轨国际等方面提出较为系统的应对举措。论述了全面依法治国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法治支撑,研究了全面依法治国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对现实状况进行了剖析,从树立法治思维、加快章程建设、推进依法治教、创新培养机制、建设法治文化、融入社会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组织保障,分析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挑战,从党建政绩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理想信念与大学精神相结合、高标准和专业化相结合、创新形式与提升内涵相结合、严明纪律与服务师生相结合、制度建设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途径。总结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实践中应系统、协调、全面推进。
沈慧[5]2007年在《终身教育视野下城乡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教育差异是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内容,推进教育的公平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公平与终身教育理念两者的内涵,决定了他们之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互动关系:终身教育理念有助于确保城乡学生享受高等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能对弱势群体享受高等教育进行补偿并促进城乡每个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同时,城乡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对终身教育理念的倡导也提供了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保障。但由于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上的差异,反映在教育领域,造成了目前城乡高等教育在起点上、过程上和最终的结果上的种种不公平现象。目前在解决城乡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境:“城市取向”教育观念与城乡教育统筹发展观念的背离、高等教育“公平优先”与“效率优先”的两难、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和补偿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矛盾。城乡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有:通过树立终身教育观、构建学习型农村,来转变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实现城乡高等教育起点公平;通过把终身教育的人生经验观、“对话”观和合作观与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联系起来,来改革高等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实现城乡高等教育过程公平;通过构建终身教育下的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观、运用终身教育下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实施终身教育下的教育评价结果的解释和处理,来创新高等教育评价制度,实现城乡高等教育结果公平。
王振存[6]2011年在《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城乡教育公平研究和实践有重政策、经济等有形因素影响,而忽视文化在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公平中重要作用的倾向,致使城乡教育公平长期在低位层面徘徊。论文以当前倍受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课题城乡教育公平为研究对象,以文化资本理论、正义论、文化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以文化为切入视角,对文化与城乡教育公平的关系、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的本质、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表征、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文化归因、城乡教育公平的文化推进策略等进行深入、系统研究,旨在拓展深化城乡教育公平理论研究,探索城乡教育公平实践策略,实现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论文首先从必要性、紧迫性、主观原因叁方面阐述了研究缘起;对国内外教育公平、城乡教育公平研究进行梳理回顾,指出当前城乡教育公平研究的特点、不足之处;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说明和阐述。论文对公平、教育公平、城乡教育公平等基本概念进行阐释;对文化与城乡教育公平的关系进行辨析和梳理;对城乡教育公平研究所选取的不同文化视角进行说明;对文化资本理论、正义论、文化生态学叁个主要理论基础及其与本研究的契合性及其启示进行阐述剖析。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表征及其归因分析是论文的主干。论文分别从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视角探讨剖析城乡教育公平问题。选取四种文化视角对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进行归因:一是中西文化差异性。从中西文化对比视角阐释、剖析我国城乡教育公平研究、政策、实践长期相对滞后、迟缓及本土化教育公平理论薄弱缺失的文化根源,指出重等级轻民主、重秩序轻公平的传统文化及其对城乡教育影响的差异是造成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不可忽视的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二是城乡文化的异质性。从城乡文化对比视角阐述城乡教育分别处于城市文化、农村文化两个不同的文化圈,其不同禀赋、特点对城乡教育产生不同影响,是造成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现实原因。叁是政治文化的倾向性。政治文化影响下城乡政治意识失衡及教育政策的价值倾向性是导致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四是多元文化的博弈性。国际化、城市化、乡土化的博弈导致的农村文化的式微,多元文化纠缠纷扰造成的城乡教育价值的迷失,传统、现代、后现代文化冲突导致的农村文化的弱势是剖析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文化视阈下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对策思考是论文的重点。从理念为基、研究先行、文化着力、制度保证四个方面探索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路径对策。一是从提升城乡教育公正品质和促进人生命全面、和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文化关怀、特色彰显、生态共荣、和谐发展”的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理念。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城乡教育自主特色多元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为追求。二是拓展深化城乡教育公平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样态影响,加强基本概念范畴、学术史、改革实验、国际比较、基本理论、教育政策、理论体系等方面的研究,重视传统文化与城乡教育公平的宏观研究,重视城乡文化与城乡教育公平的中观研究,重视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及其子文化系统与城乡教育公平的微观研究。叁是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整合不同文化资源推进城乡教育公平。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科学定位城乡教育发展;整合城乡区域文化资源,营造城乡教育公平发展环境;系统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等文化生态建设,优化城乡教育公平文化环境,缩小城乡教育公平差距。四是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充分发挥文化在推进城乡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作用。以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制定教育文化规划,描绘城乡教育文化发展蓝图;以公正政策调适:丰富教育政策公正内涵,彰显城乡教育公平价值取向;以体制机制保障:健全统筹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有效运行;创新发展模式:探索高位均衡发展模式,实现内生引领外在弥补有机结合;推进改革试点: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示范推动城乡教育和谐发展;推动改革发展:提升教育公正品质,扩大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论文对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进行了文化反思:低位均衡是高位均衡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基础,高位均衡是低位均衡的发展和目标与价值追求,高位均衡追求高效优质、均衡特色,是一个长期、动态、辩证的螺旋式上升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有形与无形、起点过程与结果、数量与质量、局部与整体、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文化关怀是实现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新价值取向,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客观、全面认识文化在推进城乡教育公平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从生态学视角充分发挥文化等不同因素的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结语部分指出,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形式也越来越隐蔽,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必须引起研究者、决策者、政策制定者、实践者的关注!文化之于城乡教育公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应关注文化影响,倡导文化关怀,加强文化建设,在文化资源配置和文化建设方面给予农村更多的倾斜,把有形与无形、硬件与软件、眼前与长远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城乡教育公平研究,有效解决城乡教育公平问题,更全面、更深入地推进城乡教育公平从低位均衡走向高位均衡,实现城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耿富云[7]2011年在《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关于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以及对高等教育服务农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讨。这不是本论文的研究重点。本论文主要是通过访谈法搜集、整理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路径,并对此进行现状分析、案例分析和因素分析,从而得出优化高等教育服务农村路径的建议。本论文共分六部分。一、绪论。二、高等教育服务农村路径的现状分析。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路径有:国家为支持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开辟的路径、高等农业教育的新举措以及其他各类服务农村的高等教育。多样性、区域性、目的的复杂性是高等教育服务农村路径的特点;名称混乱、声势大实效小、缺乏管理、国家对此的重视和投入不够是高等教育服务农村路径的劣势。运用SWOT法分析高等教育服务农村路径的整体现状,方便做出最优路径的选择。叁、高等教育服务农村路径的案例分析。具体分析了教育部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河北农业大学的太行山道路、浙江省的农村自学考试叁个案例,发现政府支持、政策保障是案例成功的前提,高等院校主动服务是案例成功的源泉,个人需求是案例成功的动力,社会进步和市场竞争是案例成功的保障。四、高等教育服务农村路径的因素分析。政府、高等院校、市场、社会和个体是影响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主要因素。从高等教育服务农村路径选择的过程可以看出,决策者、服务效果以及信息的传达渠道是否畅通是影响高等教育服务农村路径选择的因素。五、优化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路径。通过对高等教育服务农村路径的因素分析,发现高等教育服务农村路径的形成和完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优化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路径,在保障决策者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者与实践者之间畅通的信息渠道之外,更要注重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效果。六、结语。高等教育服务农村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优化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路径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个体以及决策者的通力合作。
唐文忠[8]2015年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高等职业教育无疑为中国经济的腾飞、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随着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的发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未能形成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良性互动;社会仍然对高等职业教育持有偏见;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引导规范作用仍有待加强;办学经费仍显不足;校企合作的广度有待拓宽,深度有待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仍显落后。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西方近现代经济学家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梳理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嬗变轨迹,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数据实证阐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国际国内新的经济环境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考察西方发达国家德国、瑞士、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实现与经济发展有效契合的经验,最后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如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进而做到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何爱国[9]2005年在《东亚发展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发达国家在反思现代化,既而改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在启动现代化,既而推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尤其引人关注,不论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本身都在寻找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佳路径。现代化研究和现代性研究是当代学术界的研究重心所在。现代化理论是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学科理论。历史学科也不例外。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很成功,而东亚经济确实从70年代以来(日本从50年代中期)有了持续的高速度增长,因而对东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为现代化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所有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都没有忽视东亚,无论是主张东亚必须走西方道路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还是不认为东亚会走西方道路的各种新现代化理论、反现代化理论等,或者是反思、批判,既而主张改进现代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化理论,甚至是强烈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认为这个体系可能已经走到尽头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以拉丁美洲为研究中心、强烈主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脱钩的依附理论,也没有回避东亚的挑战。“东亚研究”在现代化研究中要么是比较研究的对象或参照,要么是直接研究的目标。这就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东亚现代化理论”,我们可以称为“东亚发展观”。对东亚发展观的研究既可以透视现代化理论的一个侧面,也可以探索种种发展观对东亚、中国或其他正在进行或推进现代化的国家提供理论反思和战略决策的参考。“东亚发展观”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视点。 历史地看,战后的东亚发展观的发展与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毕竟东亚发展观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经验性的依托。大体来看,可以分为叁期,20世纪50-60年代为第一期,“经典”现代化理论主导了东亚发展观,这一时期的西方发展问题专家几乎都认为东亚的发展道路是“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实际上是“美国化”。美国现代化模式是全球道路,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守,争论的仅仅是如何实施的技术问题,而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西方发展模式固然有其合理性、重要性和普适性,但也要看到其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作为标准模式是有问题的。为什么现代化学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推崇西方现代化模式,尤其是美国现代化模式为普世模式呢?一则,因为只有西方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而且只有美国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且是经济最为发达和实力最为雄厚的现代化国家,西方现代化经验是惟一成功的现代化经验,而美国现代化经验则是现代化最为“成功”的“范例”;二则,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百废具兴,渴望实现西方国家的那种物质上的丰裕,认为只有按照西方现代化模式才能够达到;还有第叁个原因,就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
苏德[10]2005年在《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文中指出内蒙古地区实行的“蒙—汉—外”双语教学,不仅是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的特殊类型,同时也是内蒙古地区民族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既是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当前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又是制约内蒙古民族教育质量的瓶颈。它的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内蒙古民族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影响着蒙古族人才的培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强盛。民族语文和汉语、外语教学有机结合,构成了内蒙古民族教育的最鲜明的特色。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好本民族语文的基础上,学好汉语和一门外国语已成为内蒙古地区,甚至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蒙汉双语教育是我国整个民族教育事业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西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省份,其蒙古族教育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蒙—汉—外”双语教育步入了正确而迅速发展的轨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这篇博士论文中,笔者试图以民族语言学、语言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重点抓住影响内蒙古地区“蒙—汉—外”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综合分析、专题研究和实验探索,研究发展内蒙古地区“蒙—汉—外”双语教学的不同类型和模式问题,形成多方案的发展“蒙—汉—外”双语教学的科学思路和因地制宜地发展“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决策理论,力图为内蒙古地区“蒙—汉—外”双语教学发展制定科学而有效的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咨询服务。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中笔者首先说明了选题的缘起及基本构想,分析了蒙古族双语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了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研究状况,同时也概括介绍了有关民族双语教育的一些其他相关研究资料,并阐明了本研究的基本方法,充分说明了它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第一章相关概念的阐释及其理论基础。文章首先对研究所涉及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如文化与文化变迁的概念、民族教育的概念,特别是对“双语”、“双语教育”、“蒙汉双语教学”等基本概念做了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为构建全文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中探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蒙古族文化变迁。其中,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历史背景,文章详细论述了蒙古族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变迁的全过程,并以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变迁为线索,穿起整个蒙古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叁章蒙古族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文章以教育史的视角出发,简要回顾了蒙古族教育,特别是内蒙古地区“满蒙”及“蒙汉”双语教学从古代至近代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内蒙古地区双语教学发展的历史沿革,深入分析了新世纪内蒙古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中对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本章首先阐述了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和蒙语、蒙汉双语和蒙汉外叁语的态度以及对(英、日)外语的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实施蒙、汉、外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调查的内容,并进行了全面的数据分析;另外还采用主客位研究的方法分别探讨了民族教育参与者和研究者的不同观点。 第五章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实验研究。本章首先阐述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可行性实验研究的现实背景,然后通过具体统计分析内蒙古科左后旗甘旗卡一中和内蒙古师大附中的“蒙一汉一英”双语教学改革的实验目的和研究方法、实验假设、实验对象和实验结果,提出蒙古族中小学“蒙一汉一英”双语教学的实验研究结论及启示,从而进一步论证了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改革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六章进行了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不同模式的理论分析。该部分在前面现状调查分析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影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的分析以及对蒙古族教育历史上的双语教育模式的演变过程、我国现阶段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双语教学模式的论述,提出并论证蒙古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模式的不同类型及其理论。 第七章探讨了影响内蒙古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因素与条件分析。本章通过地理和经济生态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对双语教学的影响的阐述,分析论证了影响内蒙古地区实施双语教学的因素与条件。 第八章主要阐述了内蒙古地区“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的前景与策略研究。本章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双语教学发展基本趋势的概括,剖析了对实施“蒙一汉-外”双语教学的不同观点,论述了蒙古族中小学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在蒙古族中小学实施“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的的启示及发展对策。关键词多维视野双语教学“蒙一汉一外”双语教学蒙古族中小学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 陈精珠.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2]. 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J]. 申培轩, 黄黔.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3]. 农村现代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发展[D]. 申培轩. 华东师范大学. 2002
[4].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D]. 陈永福.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5]. 终身教育视野下城乡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 沈慧. 湖南农业大学. 2007
[6]. 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 王振存. 河南大学. 2011
[7]. 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的路径研究[D]. 耿富云. 浙江师范大学. 2011
[8].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研究[D]. 唐文忠. 福建师范大学. 2015
[9]. 东亚发展观研究[D]. 何爱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10]. 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D]. 苏德. 中央民族大学. 2005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教育公平论文; 大学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均衡教育论文; 东亚研究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双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