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喀斯特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喀斯特论文,贵州论文,结构调整论文,地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前 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形态发生了变化,即从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区域经济结构的主要矛盾也由过去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失调,逐步转变为产业结构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组织效率不高,制度创新不足,区域产业的布局不合理和失衡,区域环境恶化,城乡居民差距扩大,经济结构调整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动力。
贵州是西南喀斯特地貌的分布中心,喀斯特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6%,达到12.95万km[2]。在贵州省的87个县市区中,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30%以上的县市区有73个,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83.9%,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2003年,贵州拥有少数民族17个,民族自治地区人口1593.86万,占全省总人口3869.66万的41.2%,少数民族人口915.8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23.7%,贵州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近年来,贵州喀斯特地区以产业的发展促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诸如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链条短,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支柱产业以能源、原材料的开发、加工为主,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组织效率较低,知名品牌少,市州地间经济发展失衡。总结近年来贵州喀斯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剖析其问题及成因,提出下一步调整的思路,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近年来贵州喀斯特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经济增势强劲
从三次产业构成看,2000年为27.3:39.0:33.7,2003年为21.9:42.5:35.6,保持着“二三一”型的稳定结构形态。2000~2003年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中,一产下降了5.4个百分点,二产增加3.5个百分点,三产增加1.9个百分点。
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一是农业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2001~ 200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74.17亿元增加到294.53亿元,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418.16亿元增加到466.72亿元。二是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2000~2003年,种植业所占比重从67.7下降为59.5,畜牧业则从26.8上升为29.9。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到2003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900多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近600家,加工产值218.65亿元。四是乡镇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势头。2003年,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349.8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6.4亿元,上交税金27.6亿元。
工业结构调整加快。2003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1312.39亿元,比2000年增长52.5%,完成工业增加值450.5亿元,同比增长13.3%,工业拉动全省生产总值增长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31.9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73.7%。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24.4亿元,占全省增加值的49.8%,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逐年提高,2003年达到37.53亿元,同比增长75.2%,利润增加较多的主要分布在烟草、有色金属、化工、电力、轻工行业的部分大型企业。2003年,工业累计税金98.75亿元,同比增长18.02%,实现了工业结构调整与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
服务业发展前景看好。服务业以10.6%的速度增长,到2003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477.8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5.6%,比全国高出1.9个百分点。 2002年,旅游业中,全省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03年受到“非典”疫情的不利影响,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国内旅游者虽然较上年分别减少66.22%和16.6%,但仍实现旅游总收入116.7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9.7%。
自从西部大开发以来,以优势能源原材料、食品工业为主体的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所有制结构得到调整和完善
2003年,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占51%,非国有经济占49%,分别比2000年下降和上升7.54个百分点,国有经济全部工业总产值为667.75亿元,比上年增长7.5%,非国有经济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644.64亿元,比上年增长27.5%,非国有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3年,私营企业达到2.8万户,从业人员29.5万多人,注册资本近300亿元;个体工商户41.5万户,从业人员61.6万人,其总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有更多的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通过产权交易、资产重组发展壮大混合所有制经济。
3.城镇化取得明显进展,城乡结构得到改善
贵州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取得明显成绩。到2003年,全省小城镇道路总长6000千米,其中高级、次高级道路1360千米;建制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所有建制镇和94.6%的集镇通了电;建制镇新建房屋占60%。通过加快建设,全省城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镇的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城镇建设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到2003年,全省市镇人口达到958.52万人,占全省人口的 24.8%,比2000年增加0.9个百分点。
4.建设经济强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首批经济强县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形成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经济中心。经过四年的建设,20个经济强县(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共达752.86亿元,年均增长11.2%,高于全省平均数2.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共达63.41亿元,年均增长18.1%,高于全省平均数4.7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6510元,是全省人均水平的2.11倍。第二轮经济强县建设已全面启动,顺利开展。同时,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全省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8.14亿元,实施扶贫项目 1.21万个,覆盖了全省82个县的2.62万个贫困村,345.79万多农户(次),解决了106.98万贫困人口温饱,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第一产业比重过大,近几年来每年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左右;“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例:1985年为18.6:1,2002年为3.99:1,2003年为4.22:1;农民增收困难,农村贫困面大,目前还有280多万贫困人口,容易返贫的低收入人口还有54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农业基础薄弱;农田水利建设任务艰巨。二是第二产业比重偏小,比全国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工业内部重工业偏重,占70%左右,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总体竞争力弱,企业规模小而散,产业集中度低,发展粗放,产业链短,某些行业存在着重复建设现象;科技含量低,名牌产品少,经济效益较差。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行业、部门垄断没有打破,行业潜力开发不够;服务企业普遍规模小,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现代服务业发展较缓慢,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能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使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发展受到制约。
产业集中度低,大中型企业效益不高。贵州喀斯特地区现阶段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时期,在现有的经济和财政体制下,产业发展布局过于分散,集中度不高,规模经济效益差,环境治理难度大;大中型企业效益差,创新能力不足;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差,政治待遇较低;传统的国有或家族式的治理结构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所有制结构不够合理。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比重大,占70%左右,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所占比重较低,只占30%左右。贵州喀斯特地区到2003年底只有私营企业2.8万户,仅为浙江的11.3%、广东的10.8%,注册资本才300亿元,只为广东省的8.5%。
区域经济结构不合理。核心经济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少而弱;城镇化建设进程缓慢,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主要交通通道的“载体”作用发挥欠佳;工业小区布局不够合理,产业趋同,一些高能耗项目发展过快;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发展差距较大且呈进一步扩大趋势。
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执行不到位,影响调整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一些政策执行不到位,加上缺乏统筹发展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有的产业实现预期目标难度增大。由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执行不到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现象,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基础增强的目标难度也很大。电力工业和煤炭工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亦不够,电煤基地建设滞后,影响了新建火电厂建成后的电煤供应。工业生产中由于防治地质灾害、“三废”污染的措施不力,给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带来许多困难,影响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水电资源开发中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矿产资源产业链条短,生态环境较为严峻,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就业弹性降低致使就业需求压力过大,发展高新技术但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人员严重短缺,积极财政政策逐渐淡出和国债资金减少使得经济结构调整所需资金不足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十一五”期间贵州喀斯特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思路
(一)通过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做大做强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通过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稳定粮食生产。严格控制对耕地的占用,以改造中低产田和完善现有坡改梯配套工程为重点,改革耕作制度,提高粮食用地的复种指数,完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扩大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粮田。在重点产粮区新建一批商品粮基地县,提高商品粮的自给率。要依靠技术进步,突出抓好“种子工程”,加快良种的选育、引进、繁殖和推广。
加快农业综合开发。充分发挥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早作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进一步扩大优质油菜、优质烤烟、中药材、辣椒、绿色食品等名优特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力争使这些优质农产品尽快发展成为具有地区优势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促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畜牧繁殖、营销和加工龙头企业,继续以养殖示范基地引路,家庭户养为主,扩大养殖规模,加强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加工、畜产品加工和产品销售体系,基本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功能、覆盖广大农村的畜禽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草饲料生产、质量标准和畜产品市场体系。
积极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进一步优化林种、树种结构,重点加强以工业原料林和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的建设,增加以木材为主的林产品供给能力。加快山区林业综合开发,提高林业经济社会效益。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乡镇企业组织结构,通过改组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动规模经营。依靠科技进步,多渠道增加投入,继续组织实施星火科技工程,提高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引导乡镇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与农业综合开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不断优化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村新型产业,实施产业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按照集团化和专业化模式进行重组、联合和分工,成立产加销一体的绿色食品集团,使农产品通过企业化运作进入市场,加快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体系。
2.着力优化工业结构,扩大二产规模,提高工业化水平
(1)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壮大二产规模。通过培育能源、优势原材料工业为主的新兴支柱产业,扩大工业规模。以现有生产企业和区域为依托,加大优势资源开发和深加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产品市场;振兴传统工业。坚持先做强,后做大,走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子,推进工业资产重组和布局调整,择机与省外或国外优强企业实现联合,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产品的多元化,提高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竞争力,拓展工业市场规模。
(2)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结构调整。鼓励各产业和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同时大力发展新产品,增加高新技术产品产出的比重。用现代信息手段改造传统管理,创造新的管理概念和管理体系。加速建设“数字贵州”,使信息基础设施成为信息化的脊柱。
(3)推进国有经济的布局调整,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按照支柱产业做大,高新产业做强,传统产业做精,劣势企业淘汰的思路,以发展特色经济为重点,大力推进贵州喀斯特地区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一批国有支柱产业;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改革管理体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盘活存量资产,提高经济效益;对资产良好、有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和推进国有中小企业、集体企业改革。将企业的全部或部分产权以公开招标或拍卖的方式进行有偿转让,改制为非公有制企业或混合制企业。
(4)促进集体工业和私营个体工业提高规模水平,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升级。进行制度改革,发展股份制经济,拓宽地域和发展空间。与城市大工业结合起来,发展成为大工业企业的协调配套厂家。扩大经济规模,提高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推进技术更新改造,改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从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3.要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导向,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加快发展服务业
旅游业为龙头的传统服务业。突出贵州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特色,依托和风景名胜区和文化遗迹,开发新的旅游线、完善旅游环形线路。扩大旅游环境容量,开发新的旅游景点,丰富旅游内容。改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开发旅游商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后续支柱产业。积极引进新型业态和技术,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联运,改造提升传统流通业、商业零售业和餐饮业、运输业和邮政服务业。理顺职业培训的管理体制,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中外合作等多种办学方式,促进职业培训产业成长。
金融保险业。拓展信贷业务,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提高保险公司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建立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分离,以国有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多层次、多类别的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培育区域性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集聚金融人才,使贵州喀斯特地区金融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建立高效的现代化金融营运体系,扩大金融市场规模,创新金融品种,加快金融手段设施现代化;争取建立区域性的人寿保险公司,完善和创新保险品种;培育长期资本市场,发展和规范金融证券市场;发展各类投资银行,建立产业投资基金。
房地产业。利用土地级差收益优化配置房地产资源,引导产权置换,推进房地产交易市场化和住房商品化。促进建筑建材、装饰美化、工程设计、物业管理等行业发展。推广应用先进建筑技术,发展新型建筑和装饰材料生产,完善人居条件,使房地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介、咨询服务业。实现中介机构脱钩改制,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咨询和数据库服务业。大力发展经济、科技、法律、财会、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社会服务等咨询服务,形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敏捷高效的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满足信息咨询的多元化、高效化需求,使信息咨询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二)发展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后续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民族药业、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装备业
立足西电东送,加快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发展。继续发挥“水火互济”优势,同步发展大型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加快电网建设和改造。同时,调整煤炭工业生产力布局,加快建设以安全高效现代化大中型骨干矿井为主体、以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小型矿井为补充的电煤基地、出口煤基地和黔煤外运基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建成国内铝工业大省为目标,以贵州铝厂为龙头,依托贵州充裕的电力和铝土矿资源,改进工艺,扩大规模,增加市场紧缺的铝质深加工产品,扩大氧化铝、电解铝的生产能力。推进磷化工发展,努力在较短时间内建成全国磷化工强省,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以大型磷化工基地,提高磷矿资源的加工增值,把开阳和瓮福磷矿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大型磷肥生产和出口基地。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加快发展信息、航空、航天产业,保持和扩大汽车零部件和工程液压基础件生产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加快新型通讯及视听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电池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大力度调整产品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实行集约化生产和经营,推动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积极扶持茅台酒、“黄果树”牌香烟等名牌产品,逐步培育和发展一批以名牌产品为主导的企业集团,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市场份额。
(三)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促进产业组织结构调整
以产品为龙头、资本为纽带,抓集团发展。大力培育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同时,发展一大批小而精、小而专、小而高的行业巨人。实施强强联合,资产重组,围绕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建设,选择一些大企业做强,使之成为国内同行业的佼佼者。依托工业园区,培育和集聚一批同类型中小型企业,增强企业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使该工业园成为某产品产量具规模、品种较齐全、生产效率较高、知名度较高的生产集中地。
建立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网络,利用企业外部的垂直联系与水平联系,以网络型的产业组织空间形成产业群落。将产业联系内部化,通过关联企业的兼并重组,整合形成若干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跨地区企业集团。集团企业作为独立于地方政府的利益主体,能够规避地区分割和不适当的行政分割,在区域内自行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产业组织体系,并以跨地区的集团企业为核心形成产业群落。
(四)推进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加大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继续加快发展非国有经济,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大胆推进国有小企业的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有效资产为基础,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兼并、拍卖等多种形式,放活国有小企业,真正使国有资产活起来。继续支持集体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鼓励国有经济与其他经济成份互相参股、控股,在发展非国有经济的同时,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五)依托大中城市和重要交通主干线,合理调整布局,形成集群效应,壮大城市经济规模,建设特色增长极和产业带
要利用贵阳市作为省域经济中心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其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多功能、综合型、现代化城市的要求,科学规划,加快发展,逐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综合服务功能;依靠现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才优势,巩固和发展支柱产业,积极开发新兴产业;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发展商业、旅游、科技、教育、文化、信息等第三产业。依托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等大中城市,西南出海大通道、贵黄、贵遵、贵毕、南昆等重要交通主干线,合理调整布局,形成集群效应,壮大城市经济规模,以线带面,点线面结合,大力发展规模不同、特色各异的通道经济。各地州市所在地的城市,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城市功能和重点发展方向,以发挥其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10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为契机,培育多个各具特色的增长极。
标签:喀斯特论文; 经济结构调整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贵州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贵州民族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三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