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市场基本处于买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保持或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大量运用信用特别是商业信用进行运营。信用手段的运用可以增加企业销量,保证购买企业在暂时短款的情况下维护正常运行,加速商品实现过程,能够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也造成企业应收款项规模扩大,资产流动性减弱,流动资金占用增加,资金机会成本加大,坏账损失风险和资金风险加剧。可见,企业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应收款项现象,在给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更增加了企业的坏账风险,影响了企业的资产流动能力和获利能力,这已成为企业界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坏账损失进行研究,分析坏账损失发生原因,找出比较全面且行之有效的坏账损失风险防控措施,使企业发展获得机遇的同时,尽量减少潜在危机,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坏账损失与应收款项的关系
(一)坏账损失的内涵
应收款项,是指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应向购货方、接受劳务的单位或个人收取的款项;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很小的应收款项;坏账损失,是指企业产生坏账而导致的损失。
(二)坏账损失与应收款项关系
由企业坏账损失的内涵可以看出,坏账损失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归咎于企业应收款项的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很小。例如: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应当取得破产宣告、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执照的证明或政府部门责令关闭的文件等有关资料,在扣除以债务人清算财产清偿的部分后,仍然不能收回的额应收款项就产生了坏账损失;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且没有继承人的应收款项,在取得相关法律文件后,就产生了坏账损失;涉诉的应收款项,已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判定、裁定其败诉的,或者虽然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被裁定终止执行的,都会产生相应的坏账损失等等。可见,坏账损失是企业应收款项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很小派生出的一种结果。
二、引发坏账损失的原因
坏账损失的发生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其中,内部原因起主要作用,外部原因起辅助推动作用。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坏账损失产生的内部原因,但是,也不应该忽视坏账损失产生的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企业绩效考核、应收账款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对坏账损失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某些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中,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折扣等手段强销商品,使应收款项大幅增加,而对这部分应收款项,企业并未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导致应收款项大量沉淀,造成呆账、坏账的产生,给企业发展背上了沉重包袱,最终导致坏账损失的发生。
2.企业缺乏客户信用评价体系
企业未建立客户信用评价体系,无法判断客户信用状况,特别是首次业务来往客户,增加了与信用不良客户合作的概率,加大了企业应收款项催收风险,最终导致坏账损失的发生。
3.产品质量或服务存在瑕疵
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存在瑕疵,客户以此为由按照合同约定拒绝或减少支付欠款,增加了企业应收款项的坏账风险,导致坏账损失的发生。
(二)外部原因
1.信用观念扭曲
信用观念扭曲,信用意识不强,社会上存在着“欠钱有理”、“遵守信用是笨蛋”等扭曲心理,而拖欠货款的企业得不到应收的处罚反而因此受益的现象更加助长了信用观念的扭曲。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存在着对应收款项催收力度不够的现象,导致了应收款项居高不下,应收款项账龄普遍偏长,最终导致一些应收款项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很小,从而产生了呆账、坏账,产生了坏账损失。
2.政府行为不规范
政府行为不规范,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维护社会信用不力。政府出于政绩或寻租等自身利益需要,对市场的失信行为听之任之,导致市场环境恶劣,严重损害了社会信誉的基础,使得很多企业欠债不还,产生大量呆账、坏账,导致了坏账损失的产生。而且,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当地的企业经济利益,居然把企业债务转由政府来承担,并利用政府的地位优势借口赖账,给债权方带来了坏账,产生了坏账损失。
3.法律体系不健全
现行法律体系不健全,拖欠货款等违法成本过低,法制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账款拖欠甚至赖账行为,再加上有时执法不力,更加导致了拖欠者不但没有收到应收的惩处,反而得到了好处,进一步助长了失信行为的蔓延,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或很难按时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很小,产生了呆账、坏账,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受损,导致了坏账损失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缺乏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
没有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失信者不能得到有效监督,失信行为不能得到应收惩处,变相助长了失信行为,容易产生呆账、坏账,加大了坏账风险,导致坏账损失的产生。
5.国家政策宏观调控影响
国家政策宏观调控也会影响企业应收款项的催收。例如:近两年煤炭行业不景气,国家采取了压缩产能调结构的政策,很多政策规定范围内的煤炭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而以这部分煤炭企业为客户的上游企业应收款项则面临着坏账风险的加剧。
三、坏账损失的风险防范
坏账损失的风险防范以采取内部措施为主,再配合相应的外部措施。
(一)内部措施
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应收账款预算指标考核体系,以考核促进应收账款催收,防控坏账损失风险。这些指标包括绝对指标,如:应收账款余额、本期回款金额、本期核销坏账金额、本期回收已核销坏账金额等,以及相对指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回收应收账款金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坏账损失率、本期核销坏账金额/期初应收账款金额等。企业将以上指标纳入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中,定期与以往各期指标进行垂直比较、分析,判断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并进一步改进。引入预算指标考核机制有利于管控应收账款规模,降低坏账损失风险。
完善销售等业务审批及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建立应收账款催收工作体系,成立催收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到人,执行“谁欠款,谁负责”的催收原则,将每一笔欠款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形成全员催收应收账款局面,缩小应收账款规模,降低坏账损失风险。
2.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
企业应当制定客户信用评价办法,完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业务往来客户资料数据库,建立必备资料档案,定期对主要客户特别是首次客户进行评价,营业部门应翔实办妥客户信用调查,并随时关注客户信用变化,修改客户信用评价得分,加强对客户的管理,加强对赊销业务管理,减少应收账款呆账和坏账的风险,防范坏账损失。同时,在洽谈项目、签订合同时,企业还须对对方的资信状况、经营和偿债能力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并对债务人执行合同的情况随时进行跟踪分析,制定出对于不同信用购货企业的相应的信用政策,要强化信用管理,可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而在正确评估赊购企业信用情况时,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及时查询网站了解赊购客户的工商信用信息;及时向赊购客户开户银行了解信用状况;及时向税务机关咨询赊购客户税务信用状况;及时对赊购客户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
3.加强技术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必须利用科技提高竞争力,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向市场提供差异化产品,适时调整营销策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使产品成为供不应求的畅销品,从根本上控制应收款项的产生,从而也就十分有效的减少和防范了坏账损失的产生,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发展能力。
4.设置核销坏账备查簿
为了减少和防范坏账损失,企业应对已核销的坏账设置备查簿分类记载欠款单位、欠款金额、欠款原因、欠款时间,欠款批准人和经办人,核销金额、核销条件、核销批准机构和批准人员,后续管理措施等情况。备查簿应长期保存,便于日后核查。对核销的应收账款,主管财政机关或主管部门财会机构应有计划地进行抽查,不可一核了事,尽量降低坏账损失风险。
(二)外部措施
1.增强信用观念
增强人们信用观念,提高信用意识,扭转社会上扭曲了的信用观念,减少和防范拖欠款项情况,减少和防范呆账、坏账的发生,减少和防范坏账损失风险。
2.规范政府行为
规范政府行为,去除地方保护主义等行为,维护社会信用公正,清洁社会市场环境,维护社会信誉的良好,减少和防范拖欠款项情况,减少和防范呆账、坏账的发生,减少和防范坏账损失风险。
3.建立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应尽快完善经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确认应收款项债务人的行为规定,严格执法,对违法违规行为作出惩处,打击失信行为,维护社会公正,促进企业间公平竞争,减少和防范拖欠款项情况,减少和防范呆账、坏账的发生,减少和防范坏账损失风险。
4.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
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能够使失信者无法立足社会,使失信者站到全社会的对立面,使失信者受到应有的惩罚,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平,尽量减少和防范货款拖欠情况,减少和防范呆账、坏账的发生,尽力减少和防范坏账损失风险。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多的通过赊销来扩大经营规模,但是,在进行赊销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产生呆账、坏账的可能性增加,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加大。我们必须采取各种内外部措施,有效防控坏账损失风险,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经济氛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论文作者:李兵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坏账论文; 损失论文; 款项论文; 企业论文; 信用论文; 呆账论文; 客户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