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杨兴畅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杨兴畅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雅长林场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和水平都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形势对于我国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伴随建筑产业近些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与更新,更多的现代高科技与材料被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来,特别是一些生态技术、绿色材料在建筑设计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效果,民众的节能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 本文针对现阶段国内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展开分析,旨在为我国的生态建筑设计蓝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设计;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分析

建筑既是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建筑除了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以外, 同时也是造型的艺术、空间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建筑不仅是人本的人文的, 更应该是生态的自然的。 有机建筑理论的代表人物赖特一再强调“建筑应该是自然的, 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唐纳德•霍特先生介绍说, 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与人的关系、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建筑设计需要创新, 它的根本是要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要体现建筑设计中功能形态与人文生态的统一原则。随着科技和信息的高速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与环保主题仍然是不可动摇的话题,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建筑设计的原则要以人为本, 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减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使得建筑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而且不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负面效应, 使建筑和环境都达到可持续、和谐发展。

1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的原则

1.1经济性

能源节约的要义就在于建筑设计需要充分应用自然资源中各项资源,进而使得建筑成本达到节约的效果。实施基于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需关注每一结构的节能。唯有从建筑的全局上进行把控,才能科学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以此来实现经济的效果。节约原则和经济原则的关系一望即知,属于相辅相成的存在。

1.2和谐性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设计必须要谨遵“和谐”这一大原则,是在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的背景下对自然环境资源展开高效合理的利用,进一步达到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在最大程度上权衡建筑居民的感受基础上实施设计,也达到了与居民和谐共处的目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只有做到了这两方面的平衡,方可在实现节能的同时确保了建筑居民的舒适度,也体现了绿色生态节能建筑的内涵。

1.3适地性

适地性就是开发商选择一块合适的土地建造建筑。其选址位置不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不然就直接毁灭了绿色生态的设计原则。施工方必须全面权衡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及当地的经济因素,惟其如此,方可做到真正意义上绿色和谐。

2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中的新技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数字化技术和生态技术,对其做如下分析。

2.1节能技术

实现建筑的节能性是新技术的体现之一,其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耗损、降低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保证能源的可再生使用效率。节能技术主要是针对建设建设的具体用能程度,对施工材料加以改进,寻找出导致能源耗损的收缩空间,再将之结合到新技术中来,从而达到节约工程材料的效果。

2.2生态技术

生态技术的应有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满足民众需求的基础上,保护环境,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筑物的形式充分表达出一种自然生态结合社会生态的形式。其建筑设计中的主要表现为:①保温隔热材料直接影响着屋面的保温效果,故而,在建筑设计中更有必要按照规定要求选择合适材料,可采取倒置式屋面设计或屋面绿化,例如可把防水层设计在保温层下方,降低建筑能源消耗。②在展开遮阳设计时,可针对房间使用情况设计活动性装置,或依据地域气候设计永久性装置。③所谓生态设计就是尽可能的利用自然环境,在改进既往技术的背景下创新新技术,进而实现缩减建造成本、降低能源耗损的效果,最终以便缓解生活中的污染、耗能问题。

2.3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属于一类新型的开发技术数字化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和网络,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例如:数字化技术作用下的建筑设计中,引入了信启化的思想,将信息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优化了建筑室内的环境,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智能建筑,数字化产品及信息理念组合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实现了管理、通信等多方面的自动化数字化技术逐渐普及到建筑设计中,通过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网络和计算机控制,在保障建筑设计自由度的基础上,提高了数字化的技术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新材料与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保持同步发展的关系,积极应用到建筑工程中,体现新材料的优势

3.1保温新材料保温新材料解决了建筑保温材料过多的问题,具有高水平的保温效果传统保温材料非常厚,占据了很大的设计空间,不利于现代建筑的灵活发展,而保温新材料的使用,不仅具有高性能的保温效果,而且具有轻巧、便捷的特点例如:真空隔热板,其为保温效果比较好的一类新材料,结构较薄,外部为金属构造,内部的成分为:硅酸盐、泡沫等,其厚相当于传统材料的1/ 4,真空隔热板的性能优势,促使成为建筑保温设计中的首选材料。

3.2隔热材料

隔热是建筑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环节,当前,建筑设计中所采用由玻璃层、空间层、吸热面组成的复合型材料,其玻璃层为蜂窝状,不仅能够吸收阳光的热量,还可以吸引来自玻璃面的反射。阻断外部热量进到建筑内,体现隔热效果。

3.3节能材料

在当代建筑设计中,可通过运用部分新兴的环保节能材料如新型轻质隔墙板等,以此来实现绿色生态节能效果。建设施工也可通过制冷、取暖、生活用热水等热环境技术,把夏季的室内建筑温度保持在21~27℃,把冬季的室内建筑温度保持在23~28℃。

3.4通风系统中的新材料

通风系统设计中的新材料,潜在很大的开发空间,具有低成本、高环保的优势例如:建筑工程的窗框部分,采用了新材料设计,窗框底部设计了空气流通的渠道,空气通过窗框内部到达顶端,再流到建筑内部的空间中,解决了窗口空气流速过快的问题,避免影响人体的舒适度,而且此类新型窗框,还具备净化空气的作用,结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通过计算机控制窗框的应用,简化新材料的应用。

3.5建筑结构中的新材料的应用

新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取缔了传统材料的应用因为现代建筑工程设计较为复杂,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需要利用新材料维持结构的稳定性,改善建筑结构的传统设计近几年,建筑结构设计中出现了膜、充气等类型,转变了建筑设计的方向,在新材料的作用下,建筑结构实现了轻量化的发展,同时降低了传统材料的使用量,如:砖石、钢筋等,提高了建筑结构的设计效率建筑结构中新材料的应用,需要符合建筑结构的设计需求,落实新材料的应用。

4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

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建筑设计的优化与改进,新技术、新材料得到全面的应用重点分析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如下:

4.1节能化发展

节能是新技术和新材料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建筑设计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根本要求传统建筑的物资消耗量比较多,应该通过新技术、新资料对物资及能耗进行控制,在建筑设计中推行节能减排,改善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保障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积极发展。

4.2绿色化发展

绿色化是建筑设计发展的一项标准,促使建筑设计具有生态、环保的特点,新技术和新材料应该遵循绿色化发展的要求,强调生态、环保的重要辅助建筑设计优化资源分配和环境保护,避免建筑设计破坏生态环境。

4.3融合性发展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提倡融合性发展建筑设计对新技术和新材料有明确的使用要求,促使新技术与新材料融合在一起,以相互配合的方式应用到建筑设计中,规范了建筑工程的设计。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内涵在于凸显生态建筑理念,以及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以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为设计的目标。无论是从国家政策的层面,或规划与设计是从建筑居民的居住环境的实际需求视域出发,建筑的绿色生态节能设计在当下已然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艾立广. 对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7(06):293.

[2]唐 伟. 试论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26(06):79.

[3]郑鹭龙.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253-254.

[4]曾毅.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创新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10)159.

论文作者:杨兴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  ;  ;  ;  ;  ;  ;  ;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杨兴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