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的现状、预测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粮食论文,现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全国粮食生产格局大变
从本世纪80年代初期始,改革开放空前解放出发展农业和粮食的生产力。短短15年,我国粮食由3000亿公斤跃上3500亿公斤,再上4000亿公斤,又破4500亿公斤大关,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人类近1/4的人口,绝大多数人由不得温饱而转向小康生活,这是举世公认的成就。然而,在我国粮食登上“三个台阶”后,自90年代以来全国粮食总产徘徊不前,“北增南减”,稻作萎缩,“南粮北调”已为“北粮南调”所替代。全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一)粮播面积连减,稻作缩小最甚 在农业种植科学技术未取得根本性突破条件下,粮田面积仍是保证粮食增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然而,近年来,粮食种植总面积连续缩减,已降到警戒线以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1978年到1993年,全国人口净增加2.2亿之多,但耕地面积却净减428.8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0.11公顷,下降到0.08公顷。与此同时,粮食播种面积剧减。1993年与1990年相比较,稻谷、小麦和玉米总播种面积缩减393.3万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缩减271.3万公顷,占面积缩减总数的69.98%以上。1994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又减少106.7万公顷,只达到1.088亿公顷,已显著低于警戒线,其中稻谷种植面积下降幅度最大。从1990年到1993年,稻谷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比重逐年下降,由29.14%降低到27.47%,1994年又进一步下降。
(二)粮食总产徘徊,北粮地位上升 与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连年缩减,特别是与南方稻作面积剧减相关,粮食总产量徘徊不前,呈现“北增南减”现象。
1.总产徘徊。就粮食总产量分析,1990年达到44624万吨,1991年减产近1100万吨,粮食总产量降为43592万吨;1992年恢复性增产,达到44266万吨,比1991年增产737万吨,但仍未达到1990年的水平;1993年是丰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5644万吨;但1994年又是歉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又降1184万吨,降为44460万吨。上述表明,进入90年代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起伏不定,徘徊不前,1994年反比1990年低164万吨。按人口平均粮食占有量也有所下降,1990年为393.1公斤,到1993年则降为387.3公斤。
2.北粮趋增。如果分析199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减的数量结构,可显示出两种趋势:北方旱粮呈增长趋势;而南方稻谷连年下降。1993年与1992年相比,粮食总产增长省份共有18个省、市、区。按照增产量大小依次排列是:河南、山东、安徽、河北、陕西、山西、辽宁、甘肃、贵州、内蒙古、吉林、广西、黑龙江、宁夏、云南、北京、天津、新疆和青海等,总增产数量为1383万吨。其中,小麦增产480.3万吨,增长4.7%;玉米增产731.1万吨,增长7.7%。此外,大豆增产500.3万吨,增长48.6%。
3.南稻萎缩。与北方旱粮基本呈增长趋势相反,近年来南方稻谷生产趋向“滑坡”,已成为全国粮食总产量徘徊不前和粮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自1984年以来,我国稻谷生产已发生过5次减产。1985年第一次减产,减量达969万吨;1988年再次减产,减量515万吨;1991年第三次减产,减量为552万吨;1993年第四次减产,减量增加到852万吨;1994年在上年减产的基础上再次减产,减产量在150万吨以上。分析一下1993年对1992年的粮食结构状况,便可发现,在这一年度稻谷总产量降低852万吨。而同年小麦、玉米的总产量分别增长480万吨和732万吨,大豆和薯类增产量达838万吨。总算结果是:旱粮增产2050万吨;水稻减产852万吨。前者弥补后者后净增1198万吨。
与前述18个省、市、区粮食总产不同程度增产相对照,同样是1993年与1992年相比较,全国有10个省、市粮食总产量下降。这10个省、市是我国稻谷的主产区。1993年与1992年相比,粮食总产量下降789.4万吨,其中稻谷总产量下降747.7万吨。这10省、市稻谷总产的减量占全国稻谷总产下降量的87.76%。这导致南方14省、市、区粮食总产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由1989年的58.3%降为1993年的52.7%,4年下降5个多百分点。
4.粮食重心北移。北方粮食生产趋增,南方粮食萎缩,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是:全国粮食重心北移,即北方粮食总产量在全国粮食生产格局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南方粮食虽然在全国粮食格局中占有主要地位,但其地位已开始下降;而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粮食地位逐步提高,增产幅度达35%,比全国高5个百分点。从80年代中到80年代末,全国粮食重心继续北移。在南方粮食减产的同时,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突起,增产幅度达15.7%,粮食总产在全国的比重上升到28.5%,比1984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从1990年到现在,黄淮海和东北地区更进一步形成全国商品粮源的两大中心。总体看,近年来全国粮食产量的增长主要靠北方地区的旱作粮食。1993年与1984年相比,中国粮食总产量增长12.06%,其中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依次增长21.15%、39.9%、57.94%和11.60%;而同期稻谷产量下降0.32%。
(三)“南粮北调”变为“北粮南调” 由于全国粮食资源配置结构发生大变化,即“北增南减,北升南降”。这也就是说,北方旱粮增产,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上升;南方稻谷减产,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降。1994年,12个沿海地区中有9个地区粮食减产,共减产695万吨,占全国粮食减产总量的57.9%以上。由此引起粮食流向根本变化:由“南粮北调”转变为“北粮南调”。原来南方的粮食大调出区现已沦为粮食大调入区。东南沿海数省,1994年调入的粮食量比1991年增长3倍多。市场反馈表明,稻谷减产成为影响粮价指数的重要因素。1991年,稻谷减产2.9%,影响当年和次年粮食价格指数上升8.6%和24.3%。1993年稻谷减产4.6%,对1993年和1994年粮食价格指数造成了更消极的影响。1993年以来大米供求紧张导致了粮价上涨。据《粮油市场报》报道,福州稻米市场价格向上爬升。至1994年12月16日早稻谷价格跃上1740元/吨,晚稻谷登上2040元/吨,早米晚米价位渐次抬高至2560元/吨和2800元/吨,稻米价位升腾,供求力度拉紧。1995年第一季度,大米和面粉的零售价格无平稳回落,尤其大米价格仍然在高位上攀升。
(四)大米出口速增,加剧供求矛盾 从总体看,我国是粮食净进口国,恐怕将来也很难成为粮食出口大国。然而,由我国粮情和国际粮食市场上大米价格高于小麦价格的行情所决定,我国多年来粮食外贸的基本格局是:出口大米,进口小麦,进行余缺调节。由于受传统外贸体制的制约,粮食进出口计划常常与国内粮食丰歉不挂钩,粮食外贸机制很不适应把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灵活连接起来,也不利于审时度势、依据变化、决定进出口,以更好为国内市场服务。
从1990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特别是稻谷呈“滑坡”趋势,但大米出口却迅速增长。历年来我国大米出口量变化如下:1990年为33万吨;1991年为69万吨;1992年为95万吨;1993年为143万吨;1994年为147万吨。如果按通常的70%的出米率计算,那么上述年份的大米出口量相当于稻谷47.1万吨、98.6万吨、135.7万吨、204.3万吨和210万吨。1993年比1990年,全国稻谷总产量减少1163万吨,而同期,稻谷出口净增加157.2万吨。还需要说明的是,出口的大米全是在国内稻谷生产中占比重不大的优质米。这样,就加剧了国内大米市场,尤其是优质米的供求矛盾。
二、全国粮食流通格局大变
在当代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和流通体制改革中,粮食始终是攻坚的重点和难点。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流通十余年改革废统购,建专储,拓市场,活价格,换机制,除旧布新,差不多年年都有新举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沿着市场经济的基线,以粮价改革为突破口,以转换企业机制一步一步推向前进,带来了粮食区域流通的迅速发展,迄今方兴未艾。
(一)粮食区域流通的形式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粮食区域流通不断发展。迄今,粮食区域流通已形成以下6种形式:一是粮食产区和销区的合同订货,这是当前的主要形式。二是国家专项调拨,用于军供、救灾、库区移民和以工代赈等。三是批发市场交易,粮食的区域间议价调节逐步被批发市场所取代。目前全国已建立12个区域性批发市场。四是农贸市场交易。目前全国经营粮油的初级市场8万多个。1990年,粮食集市贸易量达770.5万吨,相当于粮食市场调节量的8.7%。如果以城乡粮油集市贸易总额计,1990年为146.8亿元,而到1993年便迅增到349.9亿元,增长近2.4倍。五是粮食期货交易。现有两个国家粮食期货市场。它将成为重要形式并在粮食流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六是粮食企业间直接交易。主要是粮食产区和销区的粮油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或企业集团间互相渗透。其粮食直接流通量将会逐渐增大。
(二)粮食区域流通的规模 近年来,粮食区域流通规模一直呈扩大趋势。一是总量逐年扩大,已达到15000-17500万吨,预计到本世纪末将由17500万吨增加到20000万吨。二是流通品种多,出现大米、小麦、大豆、玉米、杂粮并存的状况。三是区域内流通规模扩大。到本世纪末,将建立一批主要粮食流通走廊。主要是东北粮食流通走廊、长江粮食流通走廊、西南粮食流通走廊、北京粮食流通走廊。这些粮食流通“大动脉”建成后,将基本形成我国粮食流通格局,并对粮食平衡发挥重要作用。
(三)粮食区域流通的流向 目前,全国粮食呈现三大流向:一是流向大中城市。随着京、津、沪等一批现代化大城市的膨胀,粮食消费量将以较快速度上升。二是流向沿海地区。现在已确立5个经济特区和14个开放城市,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对粮食需求量日益增大。三是流向西北地区,预计西北地区仍将是我国主要粮食流向区域。现在若把全国分为8个粮食购销区,那么缺粮区有4个:(1)华北区(京、津、冀、晋、内蒙古);(2)东南沿海区(闽、浙、沪);(3)华南区(粤、桂、海南);(4)西南区(川、贵、云、西藏)。余粮区3个:(1)东北区(辽、吉、黑);(2)黄淮海平原区(豫、皖、鲁);(3)长江中下游区(赣、湘、鄂、苏)。粮食自给区1个,就是西北区(陕、甘、宁、青海、新疆)。
当然,全国粮食区域流通仍然维持原来的一些特点:一是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余粮省由50年代的21个省减少到目前的8个,粮食缺口加大。据1988-1990年对300个地市资料分析,水稻、小麦、大豆、玉米高度区域化。小麦余粮集中于31个地市,所产小麦占全国的80.20%。稻谷主要集中在45个地市,产量占全国的85.5%。二是粮食品种购销不平衡。
(四)粮食流通乱中求治 进入90年代以来,在粮食流通领域,多渠道活跃,主渠道削弱。特别是粮食生产徘徊和多种思潮冲击,使国营粮食部门遇到了严重困难。国家粮食部门在困难条件下仍然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乱中求治、难中求进,很好完成了粮食购销和市场安排等本职任务。概括起来,粮食系统努力做到了“六保”:即充分保证了城乡人民的粮食供应,基本保持了粮食市场和粮价的稳定,坚持保留了粮食管理机构和基本队伍,完善保管了国家委托的专项储备粮食,及时保障了救灾工作所需要的粮食,尽力保护了粮农的利益和积极性。从1993年11月开始,南方稻谷产区市场大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平均每斤上涨几角钱不等,然后波及到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了迅速平抑粮价,国家粮食储备局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一是积极发挥国有粮食部门主渠道作用,先后两次安排专项储备粮数百万吨,其中绝大多数粮食作为35个大中城市公开标价、挂牌销售的粮源,对平抑粮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对粮价涨幅较大的南方稻谷产区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给予了重点安排,抛售粮食量达几百万吨。三是加紧粮食调运,保证重点区供应。从1993年12月到1994年第一季度安排调运大量粮食,重点调入8个缺粮省和京、津、沪三大都市。四是积极救灾扶贫。国家粮食储备局先后动用储备粮近300万吨。从而,在大灾之年保证了灾区人民口粮,稳定了灾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五是下功夫做好粮食储存、调运和粮油管理。例如,清查库存粮油达1192万吨,差率仅为2.37%。从总体看,国家储备粮油帐实相符,粮食储藏损失大大低于其他如集体或个体储存的粮食,而品质也大大优于其他粮食。六是加快粮仓建设,促进粮食储藏现代化。
总结粮食工作的新鲜经验,应该得出如下几点共识:一是“粮食是万物之首,粮价是百价之基”,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其基础地位;二是“没有多渠道不活,没有主渠道不稳”,在目前更要注重加强国有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多渠道只能作补充;三是“培育市场,规模市场”,国有粮食部门一定要掌握市场主动权,为此必须控制大部分粮源;四是“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宏观调控”,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限制其劣势,从而保证粮食市场和粮价的稳定,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平衡。
三、全国粮食的预测与对策
(一)对粮食形势的基本预计 从粮食需求预测看,到2000年,我国每年人口增长1000多万的趋势不会变,耕地总面积每年缩减几百万亩的趋势不会变,全国粮食需求量将达5亿吨以上的趋势不会变,人均需要粮食占有量400公斤以上的趋势不会变,立足于国内解决粮食问题的方针不会变。这“五个不会变”决定,粮食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也不会改变。到本世纪末,全国总人口将超过13亿,粮食总需求量将达5.2亿吨以上。就近期看,1995年全国粮食社会需求总量将达到4.55亿吨上下。为使粮食供求总量平衡,199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要力争达到4.55亿吨,到本世纪末要达到5.2亿吨以上。设想实现粮食大幅巨增、使总量平衡有余,难度甚大。
目前,粮食业有利和不利因素同在,希望与挑战共存。有利因素包括:(1)粮食问题已引起党政领导重视,1995年已实行省长“米袋子”负责制,农业信贷扩大,信贷投资将增加到700多亿元;(2)粮食宏观调控有所加强,从目前各地信息看,1995年粮食种植面积有所扩大,谷物面积比上年增长0.9%,薯类增长0.7%;(3)粮食价格涨幅较大,对提高粮农积极性发挥出较大吸引力和促进作用;(4)农资市场的整顿和流通秩序的改善,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的供应预料好于往年;(5)粮食流通宏观调控能力将会加强,对引导生产、消费和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制约粮食产业的不利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1)全国耕地资源每年减少几百万亩,且大都为世代经营的适宜种植的良田沃土;(2)全国人口每年净增1000多万,粮食需求增长量超过粮食生产增长率;(3)全国资金投入不足,粮食增产,主攻方向是提高单产,为此,改造中、低产田是关键措施,然而,困于资金不足;(4)全国水资源短缺,据预测,到本世纪末,北方干旱区缺水量达600-700亿立方米;(5)科技成果转化慢,不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一般需要数年之久,每467公顷耕地才有一个专业技术人员;(6)生态环境总体恶化,土地沙化,盐碱化、“三废”影响农业和粮食增产和品质改善;(7)粮食生产成本制约,提高粮食生产必然增加已经颇高的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的粮食成本谁来承担;(8)自然灾害频繁,病、虫、旱、涝、风、雹等影响农业和粮食生产;(9)特别重要的是政策制约因素,有些政策多变,挫伤粮农积极性,这是影响粮食全局的大因素。
无疑,应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为了完成国家确定的1995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控制物价涨幅、抑制通货膨胀,必须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特别是力争粮、棉等大宗农产品新丰收。这可以说是确保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市场价格的重中之重。为此,在1995年,乃至更长远时期内,我国应该做到:强化基础,振兴粮业;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搞活流通,健全市场;发展大服务,优化大环境;特别是要加强科学化宏观调控。
(二)稳定粮田面积,主攻粮食单产 在农业科学技术未取得根本突破前,足够的播种面积是保证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为确保1995年粮食总产量实现4.55亿吨、进而到2000年实现粮食总产量5.2亿吨的战略目标,粮食播种面积需要恢复到粮食总产增长的1993年的1.1亿公顷的水平上。
在粮食生产结构中,重中之重是稻谷、玉米和小麦,当然大豆也不能放松。总的指导方针应是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结构,提高总产。其中,要扩大稻谷,增加玉米,稳定小麦,提高大豆。稻谷需增北扩南,玉米应稳北增南,小麦可增冬促春。为适应发展畜牧业对饲料玉米需求迅增的趋势,很需要扩大其种植面积,应不少于0.21亿公顷。为煞住稻谷“滑坡”的趋势,需要把稻谷种植面积恢复到0.32亿公顷。至于小麦,也应稳定在0.31亿公顷的水平上。这样,扩大玉米、恢复稻谷、稳住小麦的种植面积,就为实现1995年粮食总产4500亿公斤的目标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
在中国人多地少的条件下,粮食增产的基本途径是建设现代化粮食商品基地,运用高、新科技改良培肥土壤,推广优良品种,科学配方施肥,扩大地膜覆盖,防治病虫灾害等。这就是说,我们要走科技兴粮之路,即依靠现代科技,主攻粮食单产。主攻的重点在占全国耕地面积2/3以上的中、低产田。只要因地、因情制宜,把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实施,就能变中产为高产、变低产为中产。
(三)发展大流通,健全大市场 在我国粮食流通中,常常有“买难”和“卖难”两种现象交替出现,或者同时出现。这主要是品种结构不合理和市场不健全所致。造成的结果是,挫伤了粮农积极性,进而损害粮食生产,同时也不利于建设粮食市场经济体制。鉴于此,发展粮食大流通,健全粮食大市场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也就是说,要振兴粮食大产业,关键在于实现粮食商品化、市场化。
发展粮食大流通,需要具有基本载体和依托,这就是建立和健全粮食市场体系。它包括国内和国外两大市场。国内粮食市场又包括中央级、区域级和初级等三级市场体系,构成纵横交错的市场网络,创造发展粮食产业市场经济的载体条件。这里,强调两点。第一,要在粮食主产区兴建一批县级、地区级粮食批发市场,创造市场内交易的场所,不准在场外进行交易。第二,为了更好地连接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使粮食进出口做到审时度势,反应灵敏,调节余缺,必须改革粮食外贸体制,逐步做到粮食内外贸“合二为一”。为此,要分步实现粮食内外贸一体化:第一步实行内外贸联营;第二步实行内外贸联合;第三步内外贸结为一体。
(四)发展大服务,优化大环境 要振兴粮食大产业,需要为农民排忧解难,提供社会化大服务,优化大环境。社会化服务包括:及时提供可靠市场信息服务;提供农用生产资料服务;与农技部门合作提供科技服务;提供收购和销售服务;提供加工、储运服务;提供咨询服务等等。
1.发展粮食大服务。振兴粮食大产业,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开拓大服务,即:各类粮食企业的服务不仅局限于城市,而且要向广阔农村延伸;不仅局限于生活,而且要向生产领域延伸;不仅局限于传统服务项目,而且要向多种经营延伸;不仅局限于老服务形式,而且要探索“销、产、供”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以及经营连锁化、企业化、集团化的新形式。这里特别指出,农村是中国市场的主体,农民是中国最大的服务对象。国家和涉农技术经济组织应该为农民进入市场,为农民的生产与生活,为解除农民的疾苦与忧患,提供社会化大服务。当前农民企盼提供实用、实效、实惠的服务,像农村粮食加工,农村科学保粮,农村饲料供应等,都是急待加强的薄弱领域。农民尤其企盼运用现代粮油科技有效开发利用各种粮油的多种化学成分,生产出更多粮油食品和制品,提高粮油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在发展粮食产业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粮食企业要把粮食经济和粮食科技紧密结合起来,树立粮食技术经济观,把发展粮食现代化加工作为一个支柱行业。
2.优化粮食大环境。科学化和健全化的宏观调控,是创造发展粮食产业市场经济的有利的大环境。实行政企分开的粮食体制是基本的条件。政府的少而精、效能高的行政机构专司管理、执法、检查、监督、救灾等职责。粮食管理部门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保证粮食市场活跃繁荣,有序稳定。而企业则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充分享有国家《企业法》中赋予企业的种种权利。政府粮食部门可代国家制定《粮食批发市场法》或《粮食市场法》及《粮食进、出口许可证制度》等法规和条例。通过必要的法律手段,一方面约束各粮食交易当事人的市场行为,另方面又保护各方面的正当利益,从而创造出有利于粮食大流通的法律环境。要把尽快建立粮食保护价格制度作为宏观调控的一项基础建设。对于粮食——社会效益极大的公益产业,经济效益微薄的弱质产业和受制于自然的风险产业,必须建立粮食保护价格。首先需要确立适当的、可行的目标,即在一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社会风险条件下,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产,粮农收入稳定上升,粮食市场稳定平衡。其次,要确定合理的保护价格水平。其原则是,在全面考虑农业税、承包费、农资费、人工和负担等成本因素的基础上,再参照有代表性的粮食市场上的粮价水平,确定合理的保护价格水平,保证农民有适当利润。作为粮食保护的资金来源,需要尽快落实和健全粮食风险基金。此外,还需要建立一个实施操作机构,统一协商、指导、实施粮食保护价格制度,并研究和采取配套措施。
(五)探索新型体制,实行“两线”运行 从我国国情、粮情与创建粮食流通新体制出发,现在粮食部门应积极、稳妥、全面推行“两条线运行”。所谓粮食“两条线运行”,是指在国家粮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把粮食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其基本原则是:“统一领导,两线运行,分别核算,搞活经营”。粮食部门实行“两条线运行”,要实现财务分帐,分别核算,搞活经营,提高效益。实行“两条线运行”的目的在于:一是要加强国家对粮油市场的宏观调控,更好地组织实施粮油总量平衡,保证市场供应,稳定粮油价格;二是要用好国家对粮食的财政补贴,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补贴的应有作用;三是要管好政策性的粮油收购信贷资金,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四是促进国有粮食企业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流通费用和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试点的结果表明,粮食部门实行“两条线运行”,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稳定;有利于职责分明,盈亏分清;有利于粮食企业制度创新,增强企业活力;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改革经营管理,发展社会化服务。现在条件已臻成熟,粮食部门应该全面加快推行“两条线运行”改革。
标签:玉米行情预测论文; 农业论文; 三农论文; 国家部门论文; 玉米论文; 小麦论文; 大米论文; 种植业论文; 粮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