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方法:选取46例在近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相应的溶栓治疗与护理,并观察患者护理后的病情变化。结果:30例患者病情康复出院;12例患者脱离生命危险,病情基本好转;4例患者溶栓治疗无效,但病情稳定无明显恶化。结论: 脑梗死患者经过超早期的溶栓治疗,在治疗的同时,相关护理人员需严格遵照溶栓治疗护理程序,反应迅速,规范操作的进行综合性的溶栓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致残率与死亡率,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护理进展
而今,临床上针对脑梗死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根本性治疗方法是超早期溶栓治疗法,其是应用药物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使得血管再通的一种疗法,常用阿替普酶 (rt-PA, 爱通立, 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公司生产) 0.9 mg/kg, 最大用量90mg进行治疗[1]。同时,还需要相关护理人员需严格遵照溶栓治疗护理程序,反应迅速,规范操作的进行综合性的溶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基于此,本次研究特选取在我院接受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疗效及护理进行分析研究,现特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46例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病均在6 h内,且符合2004年国家卫生部制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止指南》中的溶栓的指征,无溶栓禁忌症,同时经CT检查排除脑出血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1.26岁;所有患者在发病期间均出现肢体功能障碍,19例失语,18例偏瘫,9例意识障碍。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46例患者做好溶栓准备,根据医嘱选择20%甘露醇,用量125ml,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
再为患者应用阿替普酶 (rt-PA, 爱通立, 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公司生产) 0.9 mg/kg, 最大用量90mg;其中总剂量的10%在注射器内混匀, 1min内静脉注射;将剩余的90%加入0.9%氯化钠溶液40mL以输液泵静脉滴注持续1h以上, 结束后以氯化钠溶液冲管。[2]。
1.2.2护理方法
(1)溶栓前护理:相关护理人员必须争分夺秒,准确依照医嘱,及时做好溶栓前的准备工作和对患者的评估,备齐相应的抢救药品和器具,快速采集好患者的血液标本,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备溶栓治疗。掌握患者心理状态,采取干预措施帮助其疏导不良情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溶栓中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溶栓用药治疗时,护理人员需在床旁严密观察病情,确保静脉注射通畅,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警惕患者皮下、口鼻、牙龈等处的出血情况,当患者出现不适或发生不良反应时须立即停药。最后,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相关心理干预。
溶栓后护理:① 基础护理:相关护理人员需实时保持病房内整洁、舒适,对于生活自理能力低的患者,协助其每2~3小时进行1次翻身,同时按摩患者的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以防压疮现象。给予患者高蛋白、低脂肪、低盐、高纤富含维生素的饮食护理,最后,做好患者的安全防范工作,对于偏瘫或烦躁患者,加用床栏,在危险处挂安全标示,加强护理质量,对有管道的患者,加强管道护理,防止管道滑脱。② 并发症护理: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栓塞治疗患者往往病情严重,抵抗力低,极易出现出血、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复发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牙龈、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以及大小便和呕吐物的颜色,同时观察患者瞳孔的大小,神志变化,是否有头痛现象,警惕脑出血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肺部感染,对患者进行常规膀胱冲洗,1次/d,对于留置导尿管患者,需及时更换导尿管,防止泌尿系感染。③ 康复护理: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的患者,可对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在语言、肢体、膀胱功能等方面,进行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相关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④出院健康教育:当患者出院时,相关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以及防治再次复发的方法,告知患者定期测量血压,加强康复训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劳逸结合。相关医师告知患者服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需认真遵照医嘱服药,若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进医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及观察护理后的病情变化。
2、结果
所有失语、偏瘫、意识障碍患者在2周内均有明显改善,其中30例溶栓治疗成功,未留有明显后遗症,病情康复出院;12例病情严重患者经溶栓治疗后脱离生命危险,病情基本好转;4例溶栓治疗无效,经进一步治疗,病情稳定无明显恶化。
3、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引起的脑血管的阻塞,导致脑供血障碍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脑组织坏死、软化形成脑梗死的脑血管疾病。而今,临床上针对脑梗死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根本性治疗方法是超早期溶栓治疗法,临床溶栓治疗时间不长,我国在临床上对静脉溶栓治疗多选择静脉注射或者静脉滴注的方式,能有效减少脑梗死致残率与致死率。患者发病送至医院救治的时间也极为重要,送救及时,可以使救治达到最好的效果。溶栓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要提前做好基础准备,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溶栓前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溶栓成功的基础条件。准确的用药和及时的观察是溶栓治疗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护理人员要有责任感与丰富的经验,对患者护理工作要做到认真观察,准确的判断,才能及早发现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上报医生处理。由此可见,临床上将早期护理干预运用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中,能够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使治疗效果提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沈传业,陶如华,刘玉清.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3,07:781-782.
[2] 黄丽丽.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5,07:1471-1472.
[3] 李 贝.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09:60+62.
论文作者:滕凤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
标签:患者论文; 溶栓论文; 静脉论文; 脑梗死论文; 病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