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革命与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特色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研究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必须从两个基本的前提出发:其一是该国在特定发展阶段所处的时代特征;其二是该国的基本国情。
“每个时代都有如此特殊的环境,每个时代都有如此独特的状况,以至必须而且也只有从那种状况出发,以它为根据,方能判断那个时代”[1]。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变迁的时代, 信息化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正如同工业化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的显著特征一样。当今世界,社会信息化浪潮如迅雷疾电,冲击着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导致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的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革命,尤其是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革命。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已发生过多次信息革命,诸如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的使用等等。但无论哪一次信息革命也没有像从计算机发明到信息高速公路兴建这场现代信息革命这样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它是一场智能革命,导致人类智力的解放和智能生产力的产生;它是一场产业革命,导致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诞生;它是一场社会范式的根本变革,导致人类社会由此而最终步入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与工业社会在许多方面,如革新技术核心、生产性动力、带头行业、产业结构、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等等,都有质的区别[2]。同时, 管理范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信息时代的新管理范式,在组织结构、目标和管理方式、管理系统、客户关系、工作角色、生态界面、战略构成、指导与控制、世界体系等方面,都和工业时代的旧管理范式有根本性的不同[3]。 可以说,信息社会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社会。因此,只有站在现代信息革命的时代高度,来思考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步伐,才具有现实的意义。
另一方面,研究中国的发展道路,离不开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思考。从总体上认识中国的国情,不难看出,在发展阶段上,中国尚处在前现代化阶段,必须走向现代化;在社会结构上,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突出;在发展制约因素上,如人口、资源和环境等,人口因素占据核心地位。只有立足中国的具体国情,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补共进的现代化战略
社会的发展总是以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主要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革命引起产业革命,导致社会的全面变革。今天,现代信息革命已引起了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并开始导致社会的信息化,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信息化在发达国家已作为新的标准,来衡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变革程度。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充分考虑现代信息革命给我们提供的新机遇。
首先,信息技术有着其它任何技术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对生产要素的高附加值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效益和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迫切需要及时、准确的信息;中国的金融、税收业务急需通过信息化来提高资金利用率和防止偷税漏税;教育和人才培训需要利用先进的视听设备和通信手段等来促进;各级决策机构更是需要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来采集、处理、传输和反馈信息。
其次,从总的方面来说,现代信息革命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新机遇: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现代信息革命可以使信息与劳动力、资本与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第二,现代信息革命可以通过决策信息化和社会管理信息化等途径,更好地解决文化、教育、卫生、环境、行政等方面的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第三,现代信息革命可以通过开辟与信息化有关的科研领域,通过信息技术和传统技术、实用技术的结合,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来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现代信息革命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的发展提供了信息化的教育、培训和交流手段,因而可以用来提高教育水准,更多更快地培养人才,更迅速地提高人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再次,现代信息革命所产生的信息产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可以通过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而促进传统产业,带动传统产业,也可以促进和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第二,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取得发展的动力。在信息社会里,信息产业是最重要的产业,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于信息产业的发展。近几十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中,传统产业都不很景气,时而有所发展,又时而有所倒退,但信息产业却表现出昂然生机和活力。第三,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中各生产要素具有优化作用。信息产业通过信息生产力的形成,使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生产活动有序进行,对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协调。第四,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基本资源具有替代作用。物质、能源、人力和资金构成国民经济的基本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服务可以大大节约这些资源的使用和消耗,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替代这些资源。第五,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长具有倍增作用。信息的利用会产生一连串的综合反射效果,包括直接和间接的效果。第六,信息产业可以直接创造出财富,如使许多不能利用的东西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出售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等。
从上面信息技术的作用、现代信息革命提供的机遇和信息产业本身的作用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的互补关系。即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和能量,信息化为工业化提供新的驱动力,二者互补共进,推动经济的发展。
具体来说,首先是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基础,信息化是由工业化培育出来的。第一,生产信息材料和元器件的半导体工业、集成电路工业、制造生产用和消费用电子产品的电子工业、生产信息处理机器和信息传输装置的计算机工业、通信设备制造工业等,都要由钢铁、机械、化工、仪器、仪表以及能源和交通等传统产业供应原材料、技术装备、动力和运输服务。信息化所必备的物质基础,一般都由工业化来提供。第二,信息产业不可能搞封闭式发展,必须以农业、采掘业、建筑业,其他非信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自己的销售对象,向传统产业找市场。没有工业化,信息化就失去了大部分市场。第三,信息产业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但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新产业的兴起不能没有资金投入,尤其是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就要依靠原有的老产业积累和聚集资金,给予资金支持。第四、信息化需要各种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专业人才,这当然是教育界的任务,但也绝对离不开工业部门。目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虽然还不是很高,但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且这种基础已足以使我国的信息事业大步启程。我国自行制造的巨型电子计算机,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建设的光导纤维通信线路,生产的大型性能遥感遥测和控制设备,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能力等,都可以说明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已可以支持信息化的起飞。当然,薄弱环节也有许多。但是,可以根据信息化的需要而有目的地予以加强。
另一方面,信息化又是工业现代化的最佳手段,信息化可以促成工业化。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反过来有力地推动工业现代化。这主要表现对传统工业的信息化改造上。在传统工业设备的基础上,适当地配备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如感测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和控制系统,就可以构成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系统:反映生产要求的指令信息由人或事先存贮好的程序经过通信系统输入计算机,由后者产生相应的操作信息,通过通信系统和控制系统对设备进行操作和调节。这可以替代人工操作的全部职能,自动地按照生产要求来展开生产过程。其中的电子技术或激光技术,具有工作速度快、精确度高、适应性强、容易调节等优点,从而达到效率高、质量好、品种多、成本低等传统方式无法做到的要求。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做得更好。另外,信息化的工业可以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高经济效益;可以把整个经济联系起来,提高经济实力;可以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等。总之,信息化可以协调经济发展,为工业提供新的途径和机会;可以弥补工业经济的不足;可以推动工业化。
当前,中国的工业虽然发展很快,但却是高消耗的,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信息含量低。中国广大农村的落后状态也与信息闭塞有关。中国的国防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更急切地需要信息。而且,由于发达国家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化的意义也必定越来越大。“信息化”和“信息社会”的概念,早在60年代后期就在日本变得很时髦。今天,人类社会经历了由手工生产力到机器生产力的转变后,正在由机器生产力进入信息生产力。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的主要内涵,也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是我国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及搞活微观经营的迫切要求。中国在1986年才提出“中国信息化”的问题,比日本晚了大约20年。当然,自那以后,特别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中国的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正以强劲的势头向前发展。1993年,中国提出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目标,并结合中国国情开始建设“信息国道”。现在,我国已成立了信息产业部,以推进国民经济的信息化。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能放弃远未完成的工业化,但也不能等到工业化完成以后,再实施信息化。因为信息化或基本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是一定要在工业化完成以后才能发挥作用。虽说历史上先进工业国家的信息化是始于工业化完成以后,但无论在工业社会还是在工业化阶段就已经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了。信息通信网络在工业化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业生产、建设的效率,起到促进工业化的作用,并且它对防止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混乱和劳动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破坏也很有必要[4]。
工业化是从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演进,在工业化过程中要处理好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信息化是工业主导型经济向信息主导型经济演进,在信息化过程中则应处理好信息业与工业的关系。在工业化中,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在信息化中,工业是基础,信息业是主导。同时,还应该看到,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产生了第三产业,形成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经济结构;在信息化过程中产生了第四产业,形成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的经济结构。
那么,对于选择信息化与工业化互补共进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就出现了双重的“基础——主导”关系,这无疑就增加了难度。但是,由于信息化对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具有促进作用,这种难度可能会因而减少。对于中国的现代化来说,农业不能忽视,工业化不能停止,服务业应予重视,信息化必须加强。由于信息业的先导作用,在农业、工业、服务业是补充,信息业之间存在一种这样的关系:工农业是基础,服务业和信息业是先导。所以,当前在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工业化与信息化间的互补关系,用工业化培育信息化,用信息化促成工业化,并努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将来使信息业和服务业由现在的先导产业和补充产业变成主导产业。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展,这种关系将会出现下述变化:
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体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对于我国追赶发达国家的趋势,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长远意义;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和维持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信息型农业的发展道路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不仅农业、农村、农民分别在产业、地区、人口中占据主体地位,而且农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大大落后于城市,交通、通信等方面更有很大的差别,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处理手段和信息消化吸收能力也很不相同。因此,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应区别对待。显然,信息化的重点应该放在城市,但农村的信息化也不能忽视,应以城市带动农村,走共同发展之路。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表明,经济发达首先是农业的发达,经济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只有农业和农村伴随工业和城市现代化的脚步同时前进,真正意义的现代化才能最终实现。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怎样既能较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又能保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农村的稳定状态和农民的富裕程度,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不断缩小城乡差别,使我国农村同城市一道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认为,走现代信息型农业的发展道路,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其核心是:
第一,走科教兴农之路。我国农业科研成果储备不足,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不稳,手段落后。农用工业规模偏小,技术改造落后。农业生产资料价高质低,供应不足。农村教育落后,文盲、半文盲率较高。这些,是造成农业基础不稳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发展农村教育,培育农业人才,尽快把现代科技成果应用到农业中,使农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在农业经济技术中,以农、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为突破口,带动农村信息技术和一系列相关的适用、实用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信息含量和技术含量,尤其是高新技术含量。在农村教育中,通过广播、电视等信息技术手段,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二,走大农业之路。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加剧。农业比较收益低,农民收入增长一度停滞不前。因此,要通过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商品化和市场化,使广大农村经济从传统分散的小农业生产过渡到现代化大农业的规模经济中,要在传统的特色农业中引进国际经济与贸易关系,通过农工贸一体化实践,逐步改变农村信息闭塞的状况。要多方面发展农村中的旅游业和服务业,推动兼业农户向与现代农业专业化、与现代农业综合一体化趋势相一致的目标前进,并与这一过程相协调。要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环境自净能力,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活动所特有的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逐步强化农户的信息文化意识,激发农户对市场信息的需求,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农村经济信息水平的提高。
第三,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农村的环境条件对信息的传递有很大影响,交通设施落后,通信条件差,造成农户即使得到信息也多是滞后信息,这是农村信息不灵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突出发展与现代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现代交通运输服务业,尽快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信息环境差异,使城乡居民更容易交往、更容易获得信息。
现代信息型农业的发展道路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有成功的实践。广州、佛山、东莞、中山以及深圳等已走上城乡一体化的良性循环持续发展道路。
三、以人口为中心,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中,人居于核心地位。人既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条件,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可以说,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人口因素息息相关。研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因素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基数大;文化素质较低:人口密度高;劳动力多;人口的增长类型、城乡的分布和产业的结构转变快。而我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所存在的主要矛盾是:人口与耕地、粮食、教育、就业、养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以人口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5]。因此,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必须以解决人口问题尤其是提高人口素质为中心。
一般来讲,人口素质是指人在德、智、体等几方面综合形成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其中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和人口的文化素质这两个大的方面。所谓“人口的身体素质”,包括发育是否健全、智力是否完好、体力大小、体质强弱、耐力和持久状况、动作的敏捷程度等,它是人口素质的生物性基础。所谓“人口的文化素质”,包括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教育程度、劳动技能等,它反映着人口的生产能力和精神面貌,能够体现人口素质的社会属性。
人口素质与科学技术具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表现在如何通过科技进步保证优生优育和身心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人,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科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是通过生产力中的主体因素——人的作用而实现的。劳动者的素质至少应包括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和适应技术变革的能力。而这两个因素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这是因为,现代的生产技术主要是由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创造出来的。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有赖于从事科学技术和生产活动的劳动者对更新、更高层次的科学技术的探索和掌握。在现代社会,接受教育已成为获得对高新技术进行创新和创造所必需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和必要手段。而且适应技术变革的能力,也有赖于接受教育和培训。因此,在可持续发展中,人口是中心,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要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必须重视科技进步和教育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
第一,抓住控制人口数量这个关键。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上,人口数量是个关键。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缓解人口与资源的紧张状况,有利于增加建设资金,有利于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都将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控制人口数量,还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低,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由于过多的人口数量压迫的结果。
在控制人口数量问题上,要加强人口控制的科学管理。所谓“人口控制管理”,就是国家和政府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决策出发,根据全国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了达到一定的人口发展目标,对人口再生过程所进行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全过程。人口本身是一个大系统,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又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所以对人口控制的管理也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按照系统论的要求搞好人口管理和外部环境的配套与协调,即进行人口控制的综合治理,才意味着将人口控制真正纳入了科学管理的轨道。因此,我们应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对人口进行信息化控制管理。
第二,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教育是培养各种人才、改善和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认为教育不仅是人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越来越主要的因素。因此,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增加对教育的投资;要广开学路,采取多种形式办学;要推行幼儿早期教育和终身教育,搞好在职人员的知识更新;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人才队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要搞好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从把握时代趋势、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高度来认识发展计算机教育的问题。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实际上,计算机的存在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这就要求人们像识字、算术一样让小学生学习计算机,进行信息知识的启蒙教育,从而为我国信息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把提高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同社会发展全面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一个有时代特色的全新课题。要注重社会公德的培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重视思想理论素养的提高,并不断提高人的信息意识和生态伦理意识等等。
第四,在解决人口问题的同时,下大力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资源节约型道路,以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经济的粗放型发展的突出表现为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高和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材耗高。国民生产总值中物质消耗大、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小,造成我国能源、材料、运力总量的增长难以满足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缺口很大。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源高耗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的资源状况犹如雪上加霜,使以这些资源为基础的原材料价格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给新的发展阶段带来了严重的压力和困难。这说明,从长期经济增长来看,由于受资源的硬性不足约束,如果我们仍然走靠资源的高消耗来发展经济的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老路子,不但是根本走不通的,并且还将会导致许多重要资源的枯竭和严重的环境恶化,使我国以后经济更难以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地步。
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国家能源总消耗和信息化程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阶段,总的能耗是逐年上升的。直到1978年,能耗总量发生了突变,开始呈直线下降趋势,并有可能逐步达到一个最佳的能耗线。日本人把1978年出现的能耗拐点现象作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分水岭。信息技术的技术进步是发生拐点的推动力[6]。另据有关资料估算, 每增加一万吨标准煤的能源生产, 需投资1167万元。2000年我国能源生产若达年14亿吨标准煤,需投资4668亿元; 预测能源需求量为 16.5亿吨标准煤,若满足这个需求约再增加投资2900亿元,相当于每年投资290亿元。 若利用电子技术节能降低总能耗的10%, 约可节约能源投资1750亿元[7]。这些研究充分说明,信息化是节约能源消耗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
随着信息化及现代化的进展,我国经济将逐渐走向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这种新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包括: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包括发展多熟制种植、节地、节水、节能、高效、低耗的集约化农业,建立以节能、节材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包括降低能耗、物耗、开展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建立以节省运力为中心的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建立以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系,包括减轻耕地压力,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供气等[8]。 在信息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新型国民经济体系将有效地降低消耗,提高效益,促进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克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难题,实现和维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立足社会信息化的时代高度和中国的基本国情,加速中国的社会信息化,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总体战略是: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互补共进来推进现代化,以现代信息型农业来解决“三农”问题;以人口为中心,在保持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中推动经济建设;以科教兴国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收稿日期:1999—03—15
标签:信息革命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控制环境论文; 信息化时代论文; 信息化农业论文; 教育信息化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