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家园来广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绿色家园论文,来广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位于京城东北、处在望京和北苑两个小区之间的来广营乡,走进了名为朝来绿色家园的农民新村。这里已经建成了59栋楼,一年来陆续有3500余农民住上了楼房。
我们漫步在小区里,一栋栋黄白相间的楼房整洁美观,家家阳台统一大方。正是午后,中心广场上三三两两的老人健身器旁锻炼身体,有些老人聚在阅报栏前读报。草坪上没有农村常见的鸡鸭,楼前楼后没有晾晒的衣服、没有乱停乱放的自行车,更没有从高空抛下的垃圾,楼道里也没有各家堆放的杂物。如果不说,真不敢相信这是农民新村、住户原来都是农民。
“农家”啥样呢?随意走进三楼的一家住户。主人姓王,房子150多平方米,装修花了5万多元。老王说,搬新家连家电都全换了一遍。现在咱这家,比城里人不次!
老话说:“三代富,才会住。”有的地方的农民住上楼房后,拔了绿草种菜,楼道养鸡鸭。怎么这里看不见种菜也看不见鸡鸭呢?来广营乡领导告诉记者,这些年,乡里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朝来农艺园、朝来森林公园、朝来足球活动中心等一批绿色产业相继运营。农民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方式,收入也大幅增长。今年1至10月,人均所得就超过了万元,具备了购买高档住房的能力。生活方式变了,思想观念也不能滞后。乡党委认识到:农民新村既要尊重农民的习惯,又要在日常管理上引导农民。农民们住大院子习惯了,设计的户型三居室面积就达到150多平方米。楼下还专门建地下室由农民购买,方便他们堆放杂物和冬储蔬菜。同时,乡里开办了专门的学习班,为农民上礼仪等各种文明课,一年来已经有1800人次参加了学习。
光引导还不够,还得需要一点一滴的管理。物业公司的周经理感慨地说,去年迎进第一批住户时有五怕:一怕高空抛垃圾,二怕房间养牲畜,三怕车辆乱停放,四怕楼道堆杂物,五怕小区悬挂“万国旗”。但是他们相信:环境可以改造人;小区整体环境好,再辅之以“人性化的管理”,住进新村的农民一定会变得文明起来。
正人先正己。物业公司是乡里自办的,140多员工绝大多数是本土人,上岗前经过了劳动纪律、考勤规范、军训等,30%的人员具有正式物业人员上岗证。此外,物业人员每周培训礼仪、行为规范和绿化常识等。
现在小区保洁等各种制度很完善,细到楼梯每天都擦洗一遍,每周一至周五小区还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通过这些细节影响农民们。一开始有的农民自家的摩托车、自行车不停在楼旁统一的车棚里随手停在自家楼下。物业公司派保安人员一辆一辆地搬进车棚。几次以后,乱放车的少了。有的住户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让人家每天帮着搬,多不好意思!
也有就是不按规矩办的。有个住户把杂物堆在楼道里。物业管理第一次口头通知他搬走;隔了几天,杂物还堆放在那里,物业公司敲门送上书面通知:限期搬走,否则当无主废物处理。第二天,住户自行将杂物处理了。有农民在储藏物品的地下室养鸽子,别的住户意见很大。物业公司一次两次劝告无效,就通知城管,强行拆除了鸽子笼。
农民住进文明有序的环境,开始追求高品位的生活。仅仅一年时间,农民新村里成立了50多人的太极拳班,中青年还成立了健身韵律操班。喜欢唱两口的正嚷嚷成立个票友茶社。物业公司为让搬进楼的农民们有个念心儿,还准备拿出间房,陈列展览过去的农具,同时在六个楼门搞科普楼门文化,让农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一位农民说,新村里的美好生活,还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