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宁市通城县人名中的“球”字溯源及文化思考论文

湖北咸宁市通城县人名中的“球”字溯源及文化思考 *

何岳球

(湖北科技学院 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湖北 咸宁 437100)

摘 要: 姓名既是人的符号,又是人们彼此相区别相联系的记号。文章撷取通城县人名中爱用“球”字这一特色,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及文化原因探析:名字的地域特色及含“球”名字数据统计分析;“球”本字考及取名的文化含义;“球”字背后的通城方言与文化思考。其目的是希望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人名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历史与文化的厚度与温度,能让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感受到川流不息的文化暖流,能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关键词: 通城人名;球;地域特色;方言;文化习俗

古人说:“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姓名既是人的符号,又是人们彼此相区别相联系的记号。我国的姓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在古代,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姓与名的,而是先有姓氏,后有名、字、别号等,并发展到了今天惯用的姓名。中国人讲究取名由来已久,因为名字作为一个特定符号,虽不能决定人的命运,但它却烙印着时代信息,铭刻着文化观念。一方面,名字是家庭教育的起步,留下了家族血统的深痕,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真情厚意和殷切期望,是父母对孩子人生前景的信息密码的锁定,是强化个人愿望或社会责任的“固化剂”;另一方面,名字隐寓着不同的理想抱负、情趣、爱好与目标追求,传承人的情感、意志,蕴含人的精、气、神为一体,如李白之名源于梦兆、岳飞之名源于铭志、林则徐之名源于学贤,等等。名字对人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灌注着人生的信念,它规范、作用和影响着人的一生。

一、名字的地域特色及含“球”字名数据统计分析

名字除了能显示时代观念、文化观念、家族血统印记及个人理想情趣之外,还能彰显地域特色,人的取名用字往往会受到社会环境和地域或多或少的影响。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曾于1984年用计算机对全国七个地区的194 900个人名用字进行过统计,发现用字最多的前10个“超级常用字”分别是:英、华、玉、秀、明、珍、文、芳、兰、国。具体到各个地区,名字各具地方特色,蕴含了众多文化现象。通常,住在海滨的人取名爱选“海”字,住在山区的人,则喜欢与“山”相连,江南水乡的人名用字多机巧、婉丽(尤其是女性名字);塞北大漠的人名往往旷达、豪放。[1]2007年,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正式成立,经过五年的建设,中国(未含港澳台)近13亿人口身份数据已全部入库。这就意味着可以通过关键词来统计名字用字多少的数据了。如:北京女性多以静为名,哈尔滨女性多以淑为名。四川、贵州都爱“勇”,成都人在起名字时把一个“勇”字用到了极致,排在前10位的其他姓名,也是以强、敏、伟、静等反映人们品质的字作为名字。[2]

2.2.2 量表的结构效度 对量表进行KMO检验显示,KMO值为0.701(P<0.05),偏相关很弱,表明本资料适合做因子分析。采用SPSS17.0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平均正交旋转,以特征值>1的主成分数目作为因子数目,得到4个因子,其贡献率为70.38%,各条目的因子负荷见表2(仅将因子负荷>0.3者列出)。与源量表的两因子结果有所不同,其中条目5归为因子2,而源量表中此条目与条目1~4及条目6共同归属于因子1;条目7归为因子4,条目8、9归为因子3,而源量表条目7、8、9与条目10~12共同归属于因子2。

当然,绝大部分人是用常规思维及常用字来取名,但有的地方也会用一些常人不常用的、且今人觉得好笑的字取名,如江西九江市取名会用“滚”字,如细滚、平滚,圆滚等。湖北咸宁市通城县男孩子取名爱用“球”字,如国球、星球、月球、地球、荣球、飞球、华球等,女孩取名更喜欢用“球”字,叫红球、小球、细球、美球、圆球、绣球、淑球、慧球、辉球等。原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声乐演员、80后年轻的军旅歌手刘秀球以其圆润的歌喉和优雅的台风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她就是通城人。据户籍电脑2016年数据统计,通城人含有“球”字名字见表1:

表1统计数据只能说明户籍仍然在通城含“球”字的人名,而像我们这样通过中、高考或者通过婚姻、工作、搬迁等原因未落户在通城的大有人在,且散落在国内外的这个数据很难统计,虽然整个通城籍含“球”字的统计数据不完整不全面,不过上面的数据仍然可以说明一些问题,这个数据中间大,两头小,呈纺锤形,到2000年后居然是零,笔者认为“两头小”其原因应该是:20世纪40年代少一是因为那是通城的总人口少,取名“球”字的比例自然会小些;二是2007年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才正式成立,一些人六七十岁的老人已离世,已注销户籍;而80后,90年代少到2000年后消亡的原因其一是经过了文革对传统文化的破坏,“球”字已摒弃了斜玉旁所蕴含的“美玉”之意,加之改革开放后,体育运动和球类运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闭塞的通城跟外界的交流也日益多了,“球”字的含义越来越定位于体育竞技活动,女孩取名“球”字被认为男性化与阳刚气,失去了阴柔之美,男孩取名“球”字被认为太通俗化甚至跟当地方言中粗俗的骂人话“算个球”加以联想,因此不被看好;二是这三个年代的爷奶辈、父母辈取名“球”字的大有人在也大都健在,儿孙取名一般讲究避讳,不再使用“球”字。再来说说“中间大”的原因:1949年前后,历经苦难和战争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传统文化的复苏已迫在眉睫,中小学国文教材中选取的都是诸子百家及各朝各代的经典美文,回归传统精华文化,诠释真善美是其主流。在大学里,马一浮、梁漱溟、熊十力、陈寅恪、钱穆、钱钟书、梅贻琦、吴宓、冯友兰、季羡林等国学大师要么著书立说,要么借助期刊、报纸或讲台宣讲与传播国学;同时,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和平的环境中开始建设家园,也在有意识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球”字以其历史悠久,富含美好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受人欢迎,无论男女用来取名都非常适合,从20世纪50~70后取名“球”字的越来越多就可见一斑。

二、“球” 本字考及取名的文化含义

6.通“捄”。如:受大球小球,为下国缀旒。——《诗·商颂·长发》。

5.指星球。如:月球;地球;球籍(指生存地球上的资格)。

连带沉桩是指在进行钢板桩沉桩施工作业中后沉入的钢板桩在沉桩过程中会连同先沉入的钢板桩一起下沉,这是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将前后2个钢板桩底部的锁孔对好或因为后沉入桩出现倾斜或扭转导致的,后沉入桩的倾斜或扭转问题会增加前后钢板桩之间的侧压力和摩擦力,无法确保沉桩的效果并且可能使钢板桩产生形变。

3.以半圆的直径为轴,使半圆旋转一周而成的立体。如:球体。

天球。——《书·顾命》。郑注:“雍州所贡之玉色如天者。”

2.同“毬”。鞠, 古代的一种游戏用具。今泛指某些圆球形的体育用品。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亦指球类运动。

在古代,球,琳皆美玉名,亦泛指美玉,也指玉磬。“玉”虽是石头,但高贵纯洁,《说文解字》中解释:“玉,石之美者”,故美玉者为玉之美者,属玉之精品。至今,人们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形容高尚的人品、美好的容貌或纯洁的事物是仍然会用“冰清玉洁”“如花似玉”“ 一片冰心在玉壶”“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等词句。玉器在中国古代被当作权力的象征和国家的礼器,黄帝曾以玉作为权力的象征,分赐给部落首领;商周时期,玉为礼天把地之礼器,周代重玉之风极盛,一般宴席只用铜器,而祭祀时才用玉器;春秋战国时期崇尚“君子比德于玉”,于是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法;西汉时期,玉器被说成“辟邪厌胜”之物,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含义;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初期,玉器主要作为可供观赏的艺术品了。中国各地古墓出土了许多玉制的装饰品和礼仪用具,如今,在中国各地的博物馆中,各种精美玉器多如繁星,仅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传世珍品就有2万多件。因此,玉在中国不仅是国之珍品、国之重器,而且逐渐形成了与玉相关的诸多文化现象,人们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是人与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崇玉、爱玉、赏玉成为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英国自然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说:“对于玉器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不仅玉器本身,还有“玉”字及斜玉旁构成的字,都是美好、纯洁、高雅、温润的代名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一步将玉的特征归纳为“五德”,与正人君子“仁、义、智、勇、洁”的美德相对应。不管是宫廷皇家还是贵族大夫,亦或是平民百姓,给孩子取名时都爱用“玉”字或斜玉旁构成的字,“球”字自然也位居其中,大受欢迎了。不过女孩取名“球”字有美玉之誉,男孩取名为什么也爱用“球”字呢?因为“球”字还比喻俊美的人才、贤才,如唐代李白 《送杨少府赴选》诗:“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清代汪懋麟 《题长真观察桐阴小像》诗:“此时海内卬安石 ,如君济世称球琳”;民国蔡有守《师子林》诗:“世之耳馀辈,珷玞混球琳”等等。在通城,除了个别的中性词外,像“球”字这样的词男女取名均爱用的真的不多。

球琳(玉磬) 球琳琅珰。——《书·禹贡》。郑注:“美玉也。”

通城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幕阜山北麓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咸宁、岳阳、九江金三角中心交汇点。县名源于“水道通,地势顺,直注武昌城”之意,别称银邑,汉代为下隽县地,故简称隽。位于三省通衢的隽邑大地上,承载和孕育着四十万勤劳、睿智、朴实、善良的隽水儿女,也用方言文字、文化习俗传承着悠久的中华文明。

4.泛指球形或接近球形的物体。如:眼球;气球;棉球;球球(兽角弯曲貌)。

1.球,琳(球与琳,都是美玉名):球玉(美玉),球琲(玉串),球府(玉府。古代皇室藏宝之府库),球琳器(比喻贤才),球璧(泛指珍宝),球玉(玉磬),球音(玉磬的声音)。

国家图书馆众多的工具书中,《商周图形文字编》《战国文字编》中查不到“球”字,可能以“球”命名的玉器还没出现;《楚文字编》也没有“球”字,一是说明这个字在春秋时的楚国可能还未出现;二是并非出自楚地,可能随人们迁徙从其他地方进入楚地。而东汉许慎《说文》载:“球”,名词,形声。从玉,求声。本义:美玉。球,玉磬也。(按,古以为磬,亦为笏,亦为刀室饰。)这说明秦汉时期 “球”字已产生,或者是命名为“球”的玉器出现了。清代《康熙字典》中综合了这之前不同时代的解释,除了出现了“琉球”国名之外,基本都是“美玉”之意。另外,百度百科中对“球”字的解释有了归总:

以上“球”字的解释,1是该词的本义,2,6是通假字,3,4,5是随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世界与事物认知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新词,对于后四种解释我们不做更多分析,因为1和2决定了我们为什么过去爱用来“球”取名而后来却笑话它的主要原因。

2001-2012年海南省接待入境旅游者的平均停留天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排名在二十位上下波动。平均停留天数从2001年的5.95天增长至2012年的7.95天,低于全国平均值。接待外国、港、澳游客平均停留天数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外国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增长了1天,港、澳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增长不大,但增长速度较快,台湾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呈波动下降趋势。

现在,人们看到取“球”字的人名往往会表示出不解甚至善意的嘲笑,这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意思2中“球”同“毬”, 泛指某些圆球形的体育用品。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亦指球类运动。作为各类球类运动在当今的热门和火爆,“球”字的本义及其他含义弱化甚至消亡了。于是,人们会觉得用这么通俗而又不具多少高雅含义的体育名词取名是多么的怪异!许多人也会询问取名缘由,我想绝大部分通城人可能说不出缘由了,在我看来,这应该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无意识的继承,是通城人祖祖辈辈取名的一种习惯或惯性而已。那为什么只有通城人还在传承“球”字的古老的、美好的含义并因循着这种习惯呢?这应该与通城至今还较好地保留着许多古文化、古习俗有一定的关系。

1.自我评价。作文写好后,要让同学们自己读读,反复推敲。有没有漏字、错字、别字现象;有没有语句不通顺,词语搭配不当的地方。学生大都可以胜任,老师就可以完全放手,给学生充分锻炼的机会。

三、“球”字背后的通城方言与文化思考

2016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依靠标准化实施民政服务对象保障政策,提高民政管理服务水平,防范民政工作风险,实现民政部门政府职能的转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开放性发展,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以及标准化的纵深发展,在应对转型期婚姻家庭问题中具有专业优势,为婚姻家庭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通城方言传承的是正宗的华夏雅言。它自古至今就是人们生活、生产和进行社交的最基本与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千百年来由居住在此的人们孕育而成。据《通城县志》记载,早在公元499年的南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就把下隽县改为上隽县,设锡山市(今隽水镇);1072年的宋神宗熙宁五年划崇阳县的南上隽、天宝、乐化三乡二十二里立通城县(今隽水镇),由此可见通城县具有悠久的历史,通城方言也承载了太多的文化积淀,从古至今一路劳顿奔波,穿越历史的时空走到了今天。“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可以说,没有方言,地方文化就失去了依附”[3](P1),同样,没有地方文化,方言就会没有特色。现在的通城县位于湖北东南部,与湘、鄂、赣三省的平江、岳阳、临湘、崇阳、修水等5县接壤,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就较为重要,而通城方言也就处于北方方言、湘方言与赣方言的包围之中,加之历史上人口频繁的迁徙与流动,各地方言在这里交融渗透,使它的语言成分既古老又复杂,所以被学者们称为“研究汉语言历史的宝库”、“研究古文化历史的活化石”。 一种方言和普通话差异越大,那么它和古代汉语的差距就可能越小。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赵元任等编著)是汉语方言地区性调查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它将通城方言归于赣语,目前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基本也把通城话定为赣语方言的一种,属赣语大通片,它通行的地区包括江西中部和北部、湘东10多个县、闽西北的几个县市,还有鄂东南和皖西南的部分县市。以通城话为母语的人分布在湘鄂赣三省交汇的地区,使用人数在40-80万之间,主要流行于咸宁市通城县境内及周边地区,是赣语与湘语交汇现象最明显的地区之一。赣方言的形成群体主要是“东晋末年,中原汉族受北方部落的侵扰,为逃避战乱大举南迁,到达江西中部。以后客家人两次由北向南的迁徙,也几乎以江西为中心站”。[3](P25)

后来,历史上又有三次大的中原民族南迁,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如: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和北宋末“靖康之变”后,大批中原人移居江南;元末明初的“江西填湖广 ”,朱元璋下令把原来从中原迁到江西等地的人继续迁往湖北、湖南等地,这也就是我们咸宁很多人都说自己家是从江西迁来的缘由,其实,来江西的族人大都是唐宋甚至从秦汉时期就从中原而来。通过查阅鄂南文化研究中心收集的50多家宗谱可以看出:除了回族定氏来源于西域默特纳,今沙特阿拉伯之外,通城及其他操赣方言的居民大多是以上的几次大迁徙中从中原直接或经江西、江浙等地颠沛流离、背井离乡来到此地的。他们南迁要么由于战乱,要么由于饥荒,属于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心里憋着一口气,发誓将中原文化薪尽火传,至少,那话音不能变了,这就叫:“宁卖祖宗田,不改祖宗言”。

约翰·W·金登发现,政策系统中的政策共同体存在分裂,这在计划生育政策系统有明显体现。系统中主要存在三种共同体,即以计生相关部门政府官员、官方智库等为主的官方共同体,半官方智库、人口学政策学专家等组成的学者共同体,以及普通大众、意见阶层组成的民间共同体。相对封闭的官方共同体居于核心,学者共同体处于中层,而民间共同体位于外围。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通过推进多主体之间的虚拟接触弥合了这种分裂,进一步实现良性的互动博弈。

这些人落脚此地后,就形成了我们现今的赣方言区,“这个方言区的先民,不是南下的‘难民’,就是南下的‘移民’,其所移居之地,又‘天高皇帝远’,结果他们的语言,也就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虽说并非‘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至少也是唐宋遗韵,充满着文采风流”。[4](P21)至今,通城方言较好地保存了古汉语的特点:语音浑厚重浊,复杂多变,有17-20个声母,72个韵母,6(7)个声调,大量的古入声字的保留(有的地方分阳入、阴入,但有的只有入声),且入声都带喉塞音?,这一点跟古老的吴语很类似,几乎没有卷舌音,缺少zh、ch、sh、r、k、n,等6个,另增两个,总数比普通话少四个;语汇生动丰富,耐人寻味,典雅古朴,如:哇事(说话)、吃(音qià,喝)酒(或水、汤)、企(站立)、面(脸)、索(绳)、翼(翅膀)、戏(玩)、日头(太阳或阳光)、上昼(上午)、下昼(下午)、大胯(大腿)、硕(大)等众多古色古香的词可信手拈来;语法虽跟普通话较为接近也有一些特殊之处,还有其他方言很少出现的词素倒装现象,如去回(回去)、人客(客人)、鸡公(公鸡)……等。另外,通城方言中还保留了许多在普通话里面已经消遁了的古语词,即口语中也只知其音、其义而不知其形的词汇。“所以,你别看南方方言不咋的,土,听起来有股子地瓜味儿,认真说来,不少是咱们老祖宗的话,正宗的华夏雅言。”[4](P28)时光流逝,咱们通城方言体系较好地保留了这正宗的华夏雅言,保留了许多的古词语、古音及古意,“球”字的古意也就是在这样相对封闭与变化不大的语言系统中流传下来了。

毋庸置疑,一个地方取名与当地的地理位置、方言体系及文化习俗等密切相关。通过对“球”字溯源与文化考证,可看出通城人取“球”为名并非随心所欲、低俗可笑,反而文采斐然,高雅脱俗;它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基因,是文明演进的记录和见证;它寄托着乡情乡愁,彰显了地域特色,是世世代代通城人对汉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传承,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成人成才的殷切希望。遗憾的是,进入新千年后的通城名字里,“球”字已难觅芳踪,作为“美玉”“君子”“贤才”等 “球”的本意逐渐淡出了通城人的视野,这一现象无疑是传统文化的断层,乡愁的失忆。我们希望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人名能延续着历史与文化的厚度与温度,深藏着魂牵梦绕、热泪横流于心的乡愁,让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能感受到川流不息的文化暖流,能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参考文献:

[1] 王泉根.中国人取名用字的地域特色:山西人爱用反义词[N].北京日报, 2013-01-14 .

[2] 中国姓名的地域特色——北方“静”南方“勇”[N].人民日报中国网,2007-09-19 .

[3] 甘于恩.七彩方言——方言与文化趣谈[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25,106.

[4] 易中天.大话方言[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文章编号: 2095-4654( 2019) 04-0013-04

*收稿日期: 2019-04-10

中图分类号: K810

文献标识码: A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 OSID):

责任编辑:余朝晖

标签:;  ;  ;  ;  ;  ;  

湖北咸宁市通城县人名中的“球”字溯源及文化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