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趋同的度量及合意与非合意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合意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度量论文,与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概念与测度方法
结构趋同一般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间产业结构所呈现出的某种共同倾向。作为一种动态变化,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区际结构差异趋于缩小,产业的地域特点不甚明显;各地区产业门类日益齐全,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主要行业和产品生产的空间分布均衡化,集中度下降。1984年,世界银行中国经济考察团较早注意到这种现象。随后,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逐步展开。
在我国实际经济生活中,“结构趋同”往往与“重复建设”、“大而全”并用,严格地说,这些概念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结构趋同”主要是从空间角度反映区际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重复建设”可以指同一产业(项目)有许多地区在发展和建设,也包括某些产业部门发展和建设其他产业项目,如某些下游产业向上游产业发展,或上游产业则向下游延伸。(注:典型的事例是,南京地区的4家石化企业, 由于隶属部门不同,各自向着上游或下游方向延伸,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最近(1997年11月)国务院作出决定,这4 家特大型企业及江苏省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组建成立“中国东联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而全”和“小而全”则主要揭示不同规模的企业内部发展了许多本应由社会或其他专业化企业来提供的项目,如学校、医院、商店等社会服务项目,以及通用零部件和铸锻件工艺等专业化生产项目。“重复建设”、“大而全”和“小而全”这些概念是对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所形成的一些弊端的现实概括,有着特定的体制背景;相比而言,“结构趋同”(Structural Convergence)概念具有一般性意义,可以认为是分析一般经济现象较为严格的学术术语。与此对应的是“结构趋异”(Structural Divergence),它揭示地区间结构差异扩大的一种趋势。
测度“结构趋同”的方法很多,一般常用的工具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相似系数,相似系数S[,ij]定义为:
式中i和j分别表示两个相比较的区域,X[,in]和X[,jn] 分别代表部门n在区域i和区域j的工业结构中所占比重;0≤S[,ij]≤1。若S=1,则说明两个区域的结构完全相同;若S=0,则表示两个区域的结构完全不同。通过观察一定时期的S值变化,可对地区结构变动状况作出判断,如果S值趋于上升,则为“结构趋同”;相反,如果S值趋于下降,可判定为是“结构趋异”。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相似系数是从区域角度进行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对比,而结构趋同或趋异,实质上反映了产业的空间分布是趋向于集中,还是趋向于均衡。因此,在运行结构相似系数的同时,还应从产业角度通过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指数加以佐证。 统计上常用两种指标研究集中度问题,一是赫希曼指数(Hirschman Index), 用以研究绝对集中度,其公式为:
另一个是罗伦兹指数(Lorenz Index),用以研究相对集中度,或称为非均衡度,其计算比较复杂:
第二,无论是相似系数还是集中指数均具有综合性特征,是从总体上反映产业的地区结构和分布状况。若仅据此分析并作出价值判断,则既不充分,也无实际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不可能指出具体行业和产品的趋同情况,从而缺乏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因此,研究产业结权的趋同问题还必须辅之其他方法。这里提出两种分析工具,一是采用区位商(LQ)考察地区专业化生产部门。其计算公式为:
LQ=Ri/Ni
式中Ri为地区某行业产出占地区总产出的份额,Ni为全国相应行业产出占全国总产出的份额。LQ>1表示某行业为该地区专业化部门,LQ值越大则该行业在全国的专业化程度越高。二是借用分析企业规模集中度的CR指标,分析地区企业产品的生产集中度。一般常用的有CR4、CR8等指标,即生产规模居前4位数量合计或前8位数量合计分别占总量的比重。这一指标可以比较具体地反映结构趋同化现状。
二、1980~1994:经验验证与分析
由于相似系数只知用于两两比较,实际运用时,通常是将全国的工业结构作为标准结构,分别求出各地区的相似系数,然后算出总体平均值。(注:当然,也可以求出每一地区分别与其它地区的相似系数,形成S 值矩阵,这样能够对不同地区之间的结构相似程度进行分析,但这种分析的问题是,缺少一个标准的参照系。)观察的方法,一是地区相似系数和总体平均值的变动,二是统计相似系数在0.8或0.9以上的地区(一般以省区为地域单元)个数变化。限于资料,这里选取1980~1994年间6 个年度,按30个省区近40个工业行业计算出相似系数并作初步分析。
表1中国各省区工业结构相似系数及其变化
198019841986 1989 1991 1994
北京0.830.900.91 0.91 0.82 0.89
天津0.960.960.97 0.96 0.90 0.93
河北0.930.960.94 0.96 0.95 0.89
山西0.720.650.71 0.72 0.57 0.65
内蒙古 0.810.820.82 0.90 0.82 0.82
辽宁0.810.930.94 0.80 0.84 0.79
吉林0.820.940.92 0.86 0.84 0.74
黑龙江 0.540.640.67 0.64 0.43 0.59
上海0.930.930.91 0.94 0.91 0.92
江苏0.920.950.96 0.94 0.90 0.92
浙江0.910.950.97 0.91 0.87 0.87
安徽0.890.880.90 0.96 0.93 0.96
福建0.720.880.87 0.87 0.86 0.85
江西0.900.950.94 0.94 0.93 0.94
山东0.960.800.82 0.95 0.93 0.95
河南0.920.940.94 0.96 0.95 0.94
湖北0.900.970.98 0.94 0.91 0.93
湖南0.900.970.95 0.94 0.88 0.92
广东0.870.970.98 0.91 0.87 0.95
广西0.820.910.92 0.90 0.85 0.85
海南 -
-
--
0.52 0.75
四川0.910.980.99 0.97 0.96 0.96
贵州0.750.890.90 0.73 0.66 0.71
云南0.680.770.77 0.56 0.45 0.51
西藏 -
-
--
0.48 0.36
陕西
0.9210.930.93 0.94 0.90 0.95
甘肃0.680.870.88 0.77 0.82 0.93
青海0.900.980.96 0.83 0.81 0.84
宁夏0.700.820.85 0.83 0.81 0.80
新疆0.510.820.83 0.70 0.65 0.66
S平均值 0.830.890.90 0.87 0.80 0.82
S≥0.9的省 13 17 20
17
11
13
变化值变化值
(1994~1980) (1994~1984)
北京0.06 0.01
天津
-0.03 -0.03
河北
-0.04 -0.07
山西
-0.07 0
内蒙古 0.01 0
辽宁
-0.02 -0.14
吉林
-0.08 -0.20
黑龙江
0.05 -0.05
上海
-0.01 -0.01
江苏0.0 -0.03
浙江
-0.04 -0.08
安徽0.07 0.08
福建0.13 -0.03
江西0.04 -0.01
山东
-0.01 0.15
河南0.02 0
湖北0.03 -0.04
湖南0.02 -0.05
广东0.08 -0.02
广西0.03 -0.06
海南--
四川0.05 -0.02
贵州
-0.04 -0.18
云南
-0.17 -0.26
西藏--
陕西0.03 0.02
甘肃0.25 0.06
青海
-0.06 -0.14
宁夏0.1 -0.02
新疆0.15 -0.16
S平均值 -0.01 0.07
S≥0.9的省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国家计委产业政策司编《产业政策工作》1990年第4期, 翁君奕等《非均衡增长与协调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和《中国工业经济》1997 年第3期有关资料整理计算。
由表1可见,第一,我国省区层次的结构相似系数普遍较高。 从1994年看,S值在0.8以上的省区达21个,占省区总个数的2/3多,其中0.9以上有13个,而S值不到0.8的省区只有9个,占省区总个数的比例低于1/3。S值较大的省区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沿海的粤苏沪鲁;另一类是产业门类齐全、综合发展显著的地区,如中部的豫鄂湘赣皖。S值较小的省区也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经济总量规模小的落后地区,如藏黔琼;另一类为工业重型化和资源单一性地区,如东北三省和煤炭采掘业发达的山西。
第二,在所考察的1980~1994年间,各省区相似系数有升有降,总体上略呈下降趋势,即并未出现严重的“趋同”现象,这14年S 值上升的省区有16个,下降的省区有11个,不变的有1个,未统计的有2个, S平均值下降0.01。如果考察1984~1994年,这10年中S 值下降的省区达21个,上升的省区仅有4个,平均值下降0.07。S值在 0.9 以上的省区1980年有13个,1986年达到20个,而到1994年又减少为13个。
第三,S平均值在14年间呈现反“S”型变化即上升→下降→上升(见图1),这种变化大体上与经济增长周期相吻合。80年代中期, 我国经济进入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高涨期,而这个时候,结构趋同度也达到最高点。随后几年的治理整顿,经济增长率降低,结构趋同度也下降。1991年S平均值只有0.8,超过0.9的省区只有11个。1992 年以后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期出现,结构趋同度又略有回升。
图1 1980~1994年S平均值变化曲线
图2 中国大陆诸年罗伦兹指数动态
台湾地区学者陶在朴研究了中国大陆1952~1992年平均的产业分布罗伦兹指数,发现40多年来,大陆经济朝着全面铺开的方向发展、罗伦兹指数逐年下降。(注:陶在朴:“如何测度经济结构变化和总体经济的专业化程度—中国大陆与香港的实证比较研究”,《信报:财经月刊(港)》,1995年第7期。)但从他所提供的指数动态图可见,80 年代以后这段时间,罗伦兹指数也是呈现出“S”型的变化, 即下降→上升→下降(见图2。请注意:罗伦兹指数与相似系数为反向关系, 当表示产业分布集中度低时,罗伦兹指数小,而相似系数大,反之则反然)。虽然该曲线与图1 在年份上不完全吻合, 但是基本趋势和变化型式是相同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分析。
此外,国家统计局的学者采用CR指标将全国26种产品发为5类, 对其在不同时期的集中度变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1985年以前,产业结构趋同化的整体倾向较为明显,主要产品的地区趋同倾向几乎是一致的,行业集中度普遍下降。而1990年以后,结构趋同化已经逐步改变,主要产品和行业的集中度不同程度地上升。(注:详见郝春和“对我国产业结构趋同化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资料》1997年第9期。)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总体上并未出现严重的趋同化,特别是近10余年省区层次的结构相似系数还有所下降。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大致可以从体制变迁中得到解释。由于改革逐步向纵深推进,计划经济手段的直接干预随之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追求投资回报率和利益最大化的动机,正在促使各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趋于理性化,产业项目选择和区位决策的盲目性也在减少。特别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破产、兼并和重组行为更加普遍,地区壁垒也正逐步打破。因而可以说,结构趋同的改善与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密切相关。但同时应当指出的是,这种相关并不一定为线性状态,因为导致结构趋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趋同”并非具有唯一的负面效应,而这正是我们要在下一节讨论的主题:趋同的性质。
三、合意性与非合意性
结构趋同不仅具有非合意性, 而且具有合意性。 非合意性趋同(Undesired Convergence)是指与区域专业化分工相背离的倾向; 合意性趋同(Desired Convergence )则主要是指围绕专业化部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倾向。迄今,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决策部门大都只看到了结构趋同的非合意性质,而忽视了它的合意性存在。(注:虽然有些学者也注意到这一点,但其侧重点仍在非合意性上,如塞风等“试论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0年第4期), 余明勤“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几个问题”(《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年第12期),蒋清海“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与调整”(《中州学刊》1995年第1期)。)因此导致对地区产业结构认识和判断的片面性和简单化。
区域发展背离专业化分工原则,追求产业自成体系,必然使各自优势得不到发挥,资源不能有效利用,整个经济失去分工效益和规模效益,这显然不合人们的意愿。但是,过分强调专业化分工,也会导致地区结构的单一化或畸形化。只有在突出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配套发展相关产业及适宜于本地区供给的消费品生产,才可能使区域经济得到协调健康发展,并增进当地人民的福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既有不重视地区分工又有忽视地区综合发展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比较典型的是,一些能源原材料资源富集的地区,产业结构严重畸形,不仅资源深加工在本地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也需要从外地远距离调入,使得这一类型区域的经济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大国的经济特征,可以对我国省区层次的结构相似系数普遍较高作出部分合理的解释。一是地大物博使得我国各省区之间的资源禀赋,既有差异性又有相似性。例如,用于生产水泥的石灰尘岩矿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区;晋蒙陕鲁豫皖黔以及东北三省均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铁铜铅锌铝硫磷等矿产在各省区均有储量不一的赋存;西南、东北、华中、东南都有茂密的森林资源。这些为相似的产业结构提供现实的物质基础。二是我国绝大多数省区的土地面积都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除宁夏和京津沪渝外)、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除宁青藏琼外),相同的基本需求结构和庞大的市场规模决定了供给结构的相似性。此外,与上述相联,省区间的运距大,运输成本较高,地区专业化程度还取决于经济合理的运输半径。
趋同的合意性在很在程度上也是由市场经济下的产业组织原则所决定的。自由的产业进入和由此带来的竞争,是市场经济活力的根本保证。这个原则不仅适应于行业之间,同样也适应于地区之间。如果某种产业或产品(自然垄断性行业除外)只允许在某个地区发展,而不许其他地区生产;某个地区只希望自己的产品打入外地市场,而不允许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这样,势必会遏制该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这种地区垄断与行业垄断一样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敌。所以,同一产业和产品在不同地区保持相当数量的发展,由此形成的趋同是区际竞争的需要,具有无可非议的合意性。
从动态看,由于产业和产品所处发展阶段或生命周期的不同,地区结构的趋同化也有不同的表现。一般地说,在产业或产品生产的初期阶段,企业比较分散,产业规模较小,产品生产的集中度比较低;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产业规模也不断壮大,产品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企业逐步分化、重组、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或联合,必然出现企业与产品的集中度迅速上升,地区结构趋同度逐步下降的趋势。由此可以认为,我国的一些幼稚产业在发展初期出现趋同化现象,也有一定程度的客观必然性。
那么,需要研究的难点问题是,如何对结构趋同的合意性与非合意性进一步作出界定和识别。显而易见,反映总体变化的相似系数分析是无能为力的,必须深入到工业行业内部进行具体考察。我们认为,产业的区位指向,揭示了不同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客观规律性,因而有助于分析这一问题,从产业区位角度,工业部门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消费地指向型工业。 主要指产品供本地区消费的地方性工业,如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饲料工业、家具工业、自来水生产供应业以及建材工业等。由于这些工业的产品具有易腐、不耐运、不宜远运等特点,其空间分布宜于均衡化,这类行业的地区趋同有利于满足本地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因而属于合意性趋同。(2 )资源地指向型工业。主要指依赖矿物资源的采掘工业和一些原材料工业,如煤炭、油气、金属矿、木材等采选业及其部分加工业。这类工业多属自然垄断性行为,其地域特点明显,生产过程的失重率高,因而产业分布表现出较高的集中度。但是,某些资源丰度大的地区,如果结构过分趋异,未必能说明专业化程度,而可能是综合开发较差,这是分析地区结构变动应特别注意的。(3)技术与规模指向型工业。 指对技术条件和经济规模要求高的行业,如机械设备制造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冶金工业。这类工业最能体现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水平和效益,要求空间分布的集中度较高,因而出现地区结构的趋同,必然是非合意性的。(4 )其他不定指向的工业。指除上述类型外的大多数竞争性行业,如家电工业、组装加工业及一般轻纺工业。这类工业企业的生存发展主要取决于区域市场竞争力,因而一定程度的结构趋同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据此,我们对全国工业行业的结构趋同或区际分工程度展开进一步分析。表2是按30个省区的36个工业行业计算的区位商方差(LQS[2] ), 反映各行业的平均差异程度(也是产业集中度的一种测度方法),LQS[2]值大,表明该行业在省区层次的分工程度高(或集中度高);反之则低。
由表2可见,我国绝大多数工业行业的区域分工处于正常范围, 具有合意趋同性质。集中度较高的产业(LQS[2]值在1.0以上)多属第2种类型(资源地指向),如1、2、3、5、6、7、8、11和12 (数字为行业代号,下同);而均衡度较高的产业(LQS[2]值在1.0 以下)主要是第1类工业(消费地指向)和第4类工业(不定指向),如22、23、24、25、26、27、28、29、30和32。这些行业基本满足上述合意性分析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第3类行业(技术与规模指向)集中度很低,如15、16、17、20、21、31、33、34、35和36。显然属于非合意性范围,应成为目前我国地区结构趋同问题关注的重点。
四、认识趋同性质的政策涵义
第一,解决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应当区分不同性质。对于属于综合发展要求和竞争性行业要求的产业趋同,政策应不予干预,否则将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正常运作。像自行车、电冰箱、空调器及其他家电行业的结构趋同,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而得到有效的调整。前些年,电风扇等生产调整就是成功的例证。在这方面,政府的作用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秩序,鼓励竞争,消除垄断;同时,应当支持为大工业配套和满足当地生活消费需要的地方工业的大发展。
LQS[2]分组 行业代号行业名称(LQS[2])
LQS[2]>5.0的行业 1黑金属采选业(168.11)
(集中度高)
2木材及竹材采运业(34.41)
3油气开采业(11.46)
4烟草加工业(10.82)
5采盐业(7.30)
6煤炭采选业(6.73)
7建材非金属矿采选业(5.82)
1.0<LQS[2]≤5.0的行业8炼焦煤气帛品业(2.58)
9工艺美术品制造业(1.46)
10
橡胶帛品业(1.36)
11
石油中工业(1.36)
12
木材加工业(1.30)
13
印刷业(1.16)
14
食品制造业(1.04)
0.5<LQS[2]≤1.0的行业15
交通设备制造业(0.95)
16
化纤工业(0.95)
17
电讯设备制造业(0.92)
18
电力工业(0.85)
19
皮革毛皮及制品业(0.83)
20
黑金属冶压加工业(0.78)
21
仪器仪表制造业(0.76)
22
建材工业(0.76)
23
文体用品制造业(0.71)
24
家具制造业(0.56)
25
饲料工业(0.55)
26
造纸及纸制品业(0.52)
LQS[2]>0.5的行业 27
缝纫业(0.48)
(均衡度高)
28
饮料制造业(0.47)
29
纺织业(0.39)
30
塑料制品业(0.38)
31
医药工业(0.38)
32
自来水生产供应业(0.37)
33
电机及器材制造业(0.28)
34
化学工业(0.20)
35
机械工业(0.17)
36
金属制品业(0.14)
√(合意)
LQS[2]分组 区位指向 ×(非合意)
LQS[2]>5.0的行业
资源地√
(集中度高) 资源地√
资源地√
不定 √
资源地√
资源地√
资源地√
1.0<LQS[2]≤5.0的行业 资源地√
不定 √
不定 √
资源地√(偏低)
资源地√
不定 √
消费地√(偏高)
0.5<LQS[2]≤1.0的行业 技术/规模 ×(太低)
技术/规模 ×(低)
技术/规模 ×(低)
技术/规模 ×
不定 √
技术/规模 ×
技术/规模 ×
消费地√
不定 √
消费地√
消费地√
消费地√
LQS[2]>0.5的行业
消费地√
(均衡度高) 消费地√
不定 √
不定 √
技术/规模 ×
消费地√
技术/规模 ×(太低)
技术/规模 ×(太低)
技术/规模 ×(太低)
技术/规模 ×(太低)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5),根据王海鸿“中国工业区际分工程度研究”《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3 期资料整理改编。
第二,对于非合意性趋同,政府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技术与规模指向型产业。目前突出的是汽车、石油化工和电子工业。解决的办法,一方面要加快市场化改革,打破地方和部门的行政分割;同时还要加强政府调控力度。现阶段的审批管制依然是有效的,这是因为这类大工业项目投资巨大,在主要依靠国家投资的条件下,一旦放松管制,重复上马,必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和浪费;最后,随着经济开放的扩大,国家对这类工业的地区结构趋同应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实行兼并联合,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增强这些行业抵御外国资本冲击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