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水土保持旨在通过采用切实可行的监督管理手段和防治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恢复植被、改善景观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功能。因此,加强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深化城市水土保持管理和水土流失机理和防治措施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措施
一、水土保持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水土资源是人类和所有生物生存的基本要素,水土保持措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措施,凡是贫困地区多是大山、丘陵、沙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少雨地区、水土保持和农田灌溉基础设施较差、靠天吃饭,当然还有其它因素;另一方面水土保持和农田水利工程又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一项有利措施,水土保持和农田水利是以农业增产为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即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措施,调节、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产。农田水利的原理与实践:防治灌溉土地盐碱化、沼泽化和水土流失,研究水利土壤环境的改善,以及咸水、废污水的改造与利用等技术措施。农田水利与农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农业生产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田水利事业的兴衰。
人类生存在地球的5个圈内,即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生物圈。它们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影响的:水蒸腾进入大气,水可以进入土壤、岩石,水又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而空气又存在于水中、土壤中、岩石的裂隙中,所有生物的生存又离不开空气;土壤沙化在气流的作用下又混在大气中形成沙尘,土壤中的各种矿物溶于水中,土壤覆盖在岩石表面,岩石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又形成土壤,因此世界上的万物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无时不在相互地作用着、转化着、影响着。人类在千百年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掌握了很多的自然规律,要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掌握,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就能克服自然的缺点,改造自然,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
水土保持工作就是克服自然缺点,保护水土流失的一项根本措施。人类生活的5个圈子都与水土保持有关系,因此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有着千丝万缕的的联系,下面着重阐述水土流失的成因,对环境影响的成因,进而研究治理水土流失的办法,从而提出改善环境的措施。
环境和水土流失问题是一个脱离不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大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是国家在立法的层面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高度重视,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二、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1、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城市水土保持提出的新要求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从求生存发展到求生态美好,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的需求更为迫切。
城市水土流失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城市水土保持设施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一样,属于社会公共产品的范畴。新时代城市水土保持工作要从新的历史起点和时代特点出发,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找准新时代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定位。城市水土保持作为一项涉及水利、国土、城建、交通和环保等多部门的综合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多、政策性强。光靠水利部门来抓是孤掌难鸣的,要搞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必须在政府统一的领导下,更加注重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更加注重满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形成社会合力,创造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生态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综合效益,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完善监测网络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更加注意处理好城市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节约优先、预防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全面加强对城市开发行为的水土保持管控,担负起保护水土资源的神圣责任。城市化进程中的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首先要有法制作保障。各地应跟据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修订或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性水土保持法规,并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加快城市水土保持立法进程,为城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法律依据。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搞好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为抓手,促进生产建设单位在城市开发利用中减少地表扰动、做好表土保护、提高弃渣综合利用,实现水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用最严格的监管保护城市水土资源,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示范工作,全面推进“互联网+监管”,实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事后追责,全面提高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管理水平和监管效率。同时,进一步优化完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加快监测站点建设进度,研究制定水土保持监测评价体系标准,实现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管联动,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及评价标准参考。
3、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生态意识
正确的行动来自正确的认识,很多市民对城市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危害性及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作用和意义仍缺乏系统性的认识,必须要持续加大水土保持普法力度。我们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站、报纸和微信公众号等宣传载体,广泛地向社会各界进行水土保持法规和城市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和水土保持干部职工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全民城市水土保持的意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使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到城市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营造全社会保护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从而减轻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扰动,还城市以和谐、美丽。
4、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和信息化水平,注重应用推广
进一步加大科学研究力度,提高城市水土保持政策理论水平,加强城市水土保持规划等顶层设计研究,深入开展城市水土流失的过程机理和防治措施体系研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抓手,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新技术与水土保持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现代化。探索城市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提高监督管理效率,加强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和科技资源共享,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直接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科技体系。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大胆推广新工艺和新技术,引导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增强城市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水土保持工作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要充分采用各种治理措施,因地制宜的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胡利强,詹锐生,程中秋.新时期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思考[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7,29(01):34-37.
[2]王丹丹,晓兰.浅析城市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6(04):38-39.
[3]闫伟华.城市园林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J].现代园艺,2014(12):184.
[4]王存峰.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初探[J].企业导报,2011(14):29.
论文作者:沈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工作论文; 措施论文; 水土论文; 土壤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