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材插图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应用策略探讨_隐性知识论文

中学物理教材插图中的隐性知识及其运用策略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隐性论文,图中论文,策略论文,教材论文,中学物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教材插图与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也被称为缄默知识或默会知识,是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在20世纪50年代末首次提出的。相对显性知识而言,隐性知识是指那些平时为人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人们行为的知识,即隐含在材料或经验之中,没有直接表征出来的知识内容。教材插图是教材中具有直观、形象特点的图片、照片、图像、表解等储存和传递教育信息的系统,通常被认为是教材文字系统的补充。教材插图通过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通过其直观与形象的特点,使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对物理实用性的了解等方面都大大提升。可见,在当前教材中众多以图像与文字呈现的知识内容中,插图已彰显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学物理教材插图中的隐性知识及其统计分析

      中学物理教材插图中的隐性知识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看、识、析、懂、用等活动,分析并挖掘出其中蕴含的知识信息。笔者基于人教版教材物理1和物理2,深入分析了插图中的隐性知识,力求找到其教学的最佳方法和途径。依据教学功能,笔者将中学物理教材中的插图分为原理模拟图与模型示意图、生产生活相关图、肖像图、实验图以及各类图表等,其中蕴含的隐性知识统计具体见表1。

      

      三、中学物理教材插图中隐性知识的运用策略

      1.强化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和规律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比较困难的部分。而插图的直观性恰好可以使学生首先获得基本的感性认识,进而理解和掌握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插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维加工素材,在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的同时使插图中的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进而提高物理课堂的表现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积极、主动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研究表明,插图后配有语言文字有利于学生对插图的整体性把握,学生可以较好地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插图前呈现语言文字,则可以使学生结合插图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强化理解和记忆。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视具体情况来合理运用插图中的隐性知识。

      2.注重情境创设,提升学生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学具体情景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物理教学情境主要包括科学探究的情境、已有经验的情境、科学历史的情境以及对话交流的情境等。可以说,物理知识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恰当的教材插图可以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丰富的素材与信息,在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的同时获得新知识,使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更好的体验,其认知与思维能力得到良好发展;插图的生活化也让学生有了实际应用知识的机会,使其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将物理知识、技能与体验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与教材插图相关的教学情境,使插图中的隐性知识被充分显性化,进而提升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渗透STSE教育,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在常见的生活现象中感受物理学科的重要性,让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熟悉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逐步学会能从物理的视角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中,教师通过充分挖掘蕴含在插图中的隐性知识,向学生渗透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利用上海磁悬浮列车等与生活相关的插图,向学生介绍我国科技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学习动力;通过运动员踢球、冰壶、各种桥梁、车载GPS等实物类插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物理世界的奇妙与和谐,让学生在探究运动变化奥秘的同时感受科学研究的喜悦与艰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养成轻松乐学的态度;教材中诸如亚里士多德、牛顿、吴健雄等著名物理学家的肖像图也是渗透STSE教育的好素材,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激发起其物理学习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挖掘这类插图中蕴含的隐性知识。如借助网络或图书资料的便利,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物理学家们的主要观点及其伟大贡献等,在巩固知识与提升收集、整理资料能力的同时,使其思想也受到良好的熏陶。

      4.开展教育研讨,充分挖掘插图中的隐性知识

      隐蔽、不外显是中学物理教材插图蕴涵的隐性知识所具有的特点,这些隐性知识是教师和学生不易发现的,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盲点。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使这类插图中的隐性知识外显化,使其“图中意”能被学生所领悟,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语言化”与“符号化”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两种基本途径。每个人的认识模式或隐性的观点与认识等,往往在对话中伴随着具体的见解显露出来。因此,“语言化”要求教师要能够与同事或学生间展开真诚而自由的对话活动。头脑风暴是一种通过对某一问题的探讨来解决该问题的研究方法,这需要参与者积极思考,需要彼此间进行智力碰撞从而激发出智慧灵感。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头脑风暴法开展多种针对教材插图的教育研讨活动,使师生间能够就各自对插图的认识进行互动交流,充分挖掘插图中蕴含的隐性知识。这样的研讨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拓宽思维,形成新想法,而且有助于减少对隐性知识的误解,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间的相互转化。实际上,正是这种理性、自由与坦诚的互动交流才最终使教师的本真思想与对插图中隐性知识的运用不断呈现在对话情景中。当然,师生间交流的中介除了语言还可以是符号,“符号化”也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一种重要途径。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如将自己对插图的观点和意象等通过打比喻、做类比的手法外化为图像或概念、词语、形象化的语言等。教师在寻求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技术过程中,必须要观点明确、思维清晰、论据充分。只有这样,将插图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就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了。

标签:;  ;  

中学物理教材插图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应用策略探讨_隐性知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