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接地是为了提升电力体系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准确的接地技术不但可以完成抑制外部电磁干扰,并且还可以避免电气设备向外部发射电磁波。所以对电力体系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实施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未来的时间里,技术人员要持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持续实施完善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然后让电力系统获得稳定安全的运行,确保人员安全。
关键词:电力;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分析
引言:
电力系统在这几年发展快速,所以对电气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接地是一种最为原始也是运用最为普遍的安全方法。在建筑物和部分变电站中,准确的实施电气设备接地的装置不但可以确保安全有效的运行电气设备,还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人身安全导致保护,让电力系统的运行在一个安全有效的状态下实施。
1、电气设备接地的作用
1.1安全。在电气设备的供电网当中,接地措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存在,电气设备在运行的时候通常牵涉的工频体系都是50赫兹的,它关键依据功率为重要的理念,因此为了电气设备的安全应用,对它实施安全接地是常常出现的事情,这就造成了工程界的工程师们对安全接地的重视,由于安全接地能够让电气设备稳定安全的运行,能够确保财产与减少人身伤害的出现。
1.2抑制干扰。在电气设备运行的时候,它的工作电源通常都是应用交流供电体系,交流供电体系在应用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对地分布电容对电气设备所导致的干扰,因此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方法,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抑制干扰,让电气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2、接地技术的原则与要求
在实施电气接地的时候要确保下面2点。首先,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要获得保障,全部的电气设备都要依照严格的国家规范实施接地保护,并且,接地所应用的地线只可以用于电气设备接地应用。其次,配电的接地要求,接地体要水平放置,为2.5m的长度,不可以小于12mm的直径,截面一定要大于25mm×4mm的扁钢连接成的闭合型圆环。变压器一定要和人工接地网相接。
3、配电网中不同接地方式的运用
3.1工作接地的运用
工作接地的作用是让系统的电位保持稳定性,使低压体系由高压窜入低压体系所形成过电压的危险性减轻。如果没有工作接地,当10kV的高压窜入低压时,低压体系的对地电压上升为5800V左右。当出现一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对地电压能上升到靠近相电压,另两相对地电压能上升到接近线电压。如果有工作接地,因为接地故障电流通过工作接地成回路,让地电压的“漂移”受到控制,在线电压0.4kV的配电网中。中性点对地电压通常不超过50V,两相对地电压通常不超过250V。它使人体的接触电压降低了并快速切断故障设备,使电气设备与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有效的降低。在中性点绝缘体系中,如果一相碰地时,因为接地电流非常小,保护设备不可以快速动作切断电源,这对人体是非常不安全的。而在中性点接地体系中,当一相碰地时,接地电流变成非常大的单相短路电流,保护设备可以正确而快速的动作,把电源切断,然后确保人体免于触电。
3.2保护接地的应用
保护接地可以避免电力体系中的各类电气设备之前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在持续故障带电后对人体导致伤害的情况出现,这种接地技术实际上是一种保护形式。电力体系中有非常多的电气设备与装置,因为它们都处于一直不间断地运转状态,所以,绝缘非常可能发生老化、磨损等状况,如此一来,电气设备或装置上之前不带电的部分便会带电,之前带有低压电的部分会带上高压电,由此除了会导致电气设备损坏以外,如果是人体触碰还会造成触电伤亡的安全事故。为避免这种意外状况的出现,一定要在电力体系中运用保护接地技术,这样作为一种有效的安全防护方法。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来说,假如人体意外接触到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时,电流便会通过人体的电阻、接地电阻和导线的对地电容组成一条回路,因为人体自身的电阻和接地电阻之间是一种并联的连接形式,所以,接地电阻越小的阻值,流入到人体中也就越小的电流,对人体导致的伤害就越轻微,由此可知,如果是能够把接地电阻的阻值控制在某个特定的区域之内,让流入人体的电流小于安全电流,便能保证人员的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配电网之中的接地方式
3.3.1保护接地的局限性
由于其电气设备会收到各类原因的影响,而会把绝缘损坏,所以就会出现漏电的情况,或者是因为带电的导线碰到设备金属外壳时,这就会让原本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带上电。如果金属外壳没有实施一个重要的接地设置,那么电力工作人员施工中一旦触碰到就会出现触电。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进行一个相应的保护接地,而在这时就会因为金属外壳已经与大地之间有一个可靠而优良的连接,能够让大多数的电流通过接地体而流散到地下,确保操作人员不会受到伤害。
3.3.2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方式的选择
电气设备使用的是哪种接地的形式最为重要就是由配电体系的中性点是不是接地来决定的,通常状况之下,一个优良地低压配电体系的中性点,我们优先选取保护接零的形式就是保护接零形式。通常企业工厂都会一个单独的配电变压器来实施供电,那么其使用的保护接零的形式也自然是相对多的。在农村配电网之中,由于参差不齐的配网设备,这特别的不利于实施统一和严格的管理,为了有效地防止接零与接地2种保护方式之间的混用而导致的事故,所以我们务必得规定都不能够进行保护接零,而使用保护接地形式。
4、提高接地技术应用质量的措施
4.1提升电气设备接地装置人员专业素养
接地体系的运维工作中,工作中的硬性要求指标是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术实力,电气设备运行期间常常会发生部分故障问题,这些故障可大可小,危害性差异非常大,这样其复杂性非常高,接地系统所面临的压力也非常大,所以需要人们对于实施优良的维护,并对其运行实施合理的监管与维护,而维护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真实的专业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对部分常见的故障问题可以做到科学的处置,要对处置的方法与有关注意事项做到熟练于心,而且管理部门要渐渐增强培养训练的力度,持续提高接地系统维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
4.2电气设备接地装置运行维护力度要加大
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安全运行除了实施合理有效的装置以外,还要把平时的维护检验工作做好,及时的发现接地装置也许会存在的问题,并在这基础实施及时合理的解决。这就需要电力系统在对电气设备实施检修的时候,不要忘记检修和观察接地装置,对其运行的状况进行查看,而且设置专门的维护人员来实施接地装置的维护,然后让整个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处于一个优良的循环体系中。
4.3增强防雷接地保护
针对雷电流入导致变电设备局部电位升高的问题,要在变电设备保护体上加装部分避雷设备,当雷电击中避雷设备时,避雷设备能够及时把雷电中的很多电荷导入到地下,保护变电设备不受毁坏,并这样来解决雷电灾害导致的局部电位太高问题,确保变电设备的正常应用与现场有关人员的安全。
5、结语:
电力系统中电气安全技术的基础工作之一是电气接地。接地形式是不是科学化,不但影响电力体系的正常运行,也对电力人员的安全导致一定的影响。所以,准确选取电气设备的接地形式,不但是电气工作的基本任务,也是电力系统可不可以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为了提升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技术人员要持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对电气设备接地技术实施完善,然后让电力系统获得稳定安全的运行,确保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段鹏.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J].民营科技,2015(09):20.
[2]李超.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接地技术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4(13):78-79.
[3]付杰.浅谈工程电气设备接地问题[J].中国科技纵横.2014,6(7):112-116.
[4]黄嘉.电子电气设备系统接地问题的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2(09):25-29.
[5]付杰.浅析电气设备接地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J].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2011,(9):146.
论文作者:吴佰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体系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装置论文; 电流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