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通常要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从而顺利完成施工任务,为工程建设创造便利。然而在施工中,由于原材料质量控制不到位,浇筑工艺流程没有得到严格落实,养护施工不到位,容易导致裂缝产生,制约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提升,对道路桥梁施工效果提升和工程有效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为此,作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该提高思想认识,根据裂缝的类型和成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让道路桥梁更好运行和发挥作用。
关键词:路桥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一、路桥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的意义
1、确保外形美观
裂缝的出现,会大大降低道路桥梁工程外形美观。因此,整个项目施工中,施工人员应增强质量控制意识,严格按要求拌制混凝土,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做好浇筑振捣工作,并适当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从而顺利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任务,防止裂缝产生,确保工程外形美观,使其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更好发挥作用。
2、提升工程效益
道路桥梁施工中,如果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裂缝,不仅会降低工程外形美观,还会制约施工效益提升,导致不必要损失发生。而施工人员通过加强质量控制,能有效预防质量问题发生,推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顺利进行。进而防止出现不必要损失,促进工程建设效益提升,延长道路桥梁工程使用寿命,使其更好满足车辆通行需要。
3、确保道路桥梁工程质量
裂缝的出现,必然会影响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降低结构承载力,对工程后续运行也会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应该重视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按要求浇筑,并合理设置冷却水管,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差。
4、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
施工过程中,通过完善方案设计,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提高混凝土拌和与浇筑施工质量。有利于顺利完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任务,推动现场施工顺利进行,确保结构稳固可靠,有效提升结构承载力。进而更好满足车辆通行需要,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为车辆安全顺利通行创造便利。
二、路桥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
1、温度裂缝的成因
温度裂缝是最为常见的类型,也是施工中需要重点防治的裂缝类型,通常是由于温差过大而引起的。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内部与外部温差过大,容易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较大拉应力,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此外,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没有外部热量散失得快,在内部与外部容易产生较大温差,进而可能出现较大拉应力。
2、干缩裂缝的成因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于外部环境比较干燥,内部水分会向外散失,如果散失速度较快,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较大变形,从而导致混凝土由外向内出现干缩变形现象,在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干缩裂缝一般比较细小,表现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
3、收缩裂缝的成因
混凝土凝结之前,表面水分散失较快,可能出现收缩现象,导致混凝土泌水现象明显减小,混凝土处于塑性状态。如果表面蒸发损失的水分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再加上拉应力的作用,就会产生分布不均匀的裂缝。此外,如果水泥活性较大,混凝土温度过高,水灰比较低,开裂现象会进一步加剧,在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裂缝出现后,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和处理,再加上水分蒸发等因素的作用,裂缝数量会越来越多,影响范围也更加广泛,对整个道路桥梁施工效果提升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沉陷裂缝的成因
沉陷裂缝的主要成因是,道路桥梁基础结构所处的地基土质不均匀,存在松软现象。或者回填不实、排水不畅,基础受到长时间雨水浸泡,进而导致不均匀沉降现象发生,最终引发裂缝问题,影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效果提升。
三、路桥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1、温度裂缝的防治对策
合理控制骨料粒径大小,确保级配合理,并且细集料的含泥量合格。在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适当掺入粉煤灰和外加剂,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减少裂缝出现的可能性。加强施工过程的温度控制,夏季对粗细集料应该采取遮阳措施,拌和混合料时要采取洒水降温措施。拌和时可送入冷风对混合料进行冷却,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出料温度。要避免在正午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可安排在上午十一点后或下午五点后浇筑混凝土,有利于预防温度裂缝产生。大体积混凝土最好采用分段分层浇筑的施工方式,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从而加快散热速度,避免裂缝产生。大体积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最低温度应该控制在25℃以内,拆模后应该对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温度较大幅度下降而出现裂缝现象。常用双层麻袋片浇水养护,并适当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通常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当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大气温度的温差小于10℃时,可以撤去覆盖物,完成养护施工任务。
2、收缩裂缝的防治措施
在配置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水泥,在一般状况之下要应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加强对骨料的含泥量的控制,进而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砂率与孔隙率。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前,要对模板以及基层进行湿润控制、振捣作业;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整体的密实度以及抗拉强度。在大体积混凝土初凝之后且在终凝之前要对其进行二次抹压控制,进而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收缩量;在完成道路桥梁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后,要覆盖大体积混凝土对其进行及时养护,进而保障大体积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的状态之中,保障大体积混凝土和易性,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坍落度。
3、干缩裂缝的防治对策
施工过程中,应该选用地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并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有效预防干缩裂缝产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确定合理的水灰比,适当掺入减水剂。并合理控制用水量,确保符合规范要求。重视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并适当设施收缩缝,确保施工效果,防止干缩裂缝产生。
4、沉陷裂缝的防治对策
加强道路桥梁基坑部位、填土地基处理工作,必要时应该采用冲击夯实或加固处理措施,确保基坑处理到位,地基稳固可靠。要合理设置排水设施,将雨水顺利排出,避免出现积水现象,防止混凝土和道路桥梁地基受到雨水浸泡,保证结构稳固可靠。
5、加强道路桥梁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后,加强保温养护控制,综合道路桥梁工程的具体情况,通过薄膜、草袋以及蓄水的方式对其进行养护作业,在夏季高温季节中为了有效的降低裂缝问题,必须要用塑料薄膜、麻袋等对其对其进行覆盖,保障覆盖完整,加强潮湿养护。潮湿养护的持续时间要控制在14d左右。在夏季还要加强意保湿避免暴晒;而在冬季为了避免出现急剧的温度梯度变化问题,可以通过保湿覆盖等方式对其进行控制,及时检查,保障薄膜以及养护剂涂岑的完整性,进而保障道路桥梁中的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预防是道路桥梁施工的重要内容,也是质量控制的关键。作为施工单位,应该认真分析裂缝成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避免裂缝出现。此外,一旦出现裂缝,施工人员应该及时修复。从而促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取得更好效果,推动道路桥梁工程质量和效益提升,也为车辆安全顺利通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全军.桥梁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防治措施[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12):253-255.
[2]丁永盛.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2015(4):96-97.
论文作者:刁俊刚1,杨玄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体积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成因论文; 温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