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论文_赵坤

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论文_赵坤

赵坤

安徽省交通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 230601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各类建筑工程拔地而起,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减少低成本劣质工程的产生,还需要深入了解质量成因,混凝土裂缝是很重要的质量通病,必须加以解决。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施工处理

引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具体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控制工程质量。在此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最为主要的因素,必须对其加强重视。

1混凝土裂缝类型

1.1结构性裂缝

施工过程中造成混凝土结构性裂缝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在设计阶段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不合理造成其承载力不足;第二,因为施工中受到一些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了裂缝;第三,施工中施工技术造成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任何的疏忽都能够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只有严格控制才能够避免裂缝的发生。

1.2非结构性裂缝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由于受到湿度变化的影响,会产生收缩裂缝。当外界自然环境中湿度较高时,混凝土材料会吸收环境中的一些水份膨胀,而当其遇到阳光暴晒时,自身吸收的水份迅速挥发,从而使混凝土受到一个收缩作用力,产生龟裂的纹路;其次,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受到温度的变化影响也会产生裂缝。例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昼夜温差较大,或者天气变化较快时都可能使室外温差变大,从而产生裂缝。此外,因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时,受到地基下沉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错位现象,这时混凝土结构由于承受压力过大将会出现一些裂缝。

2建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

2.1混凝土的水化放热

混凝土搅拌、硬化时,水泥会释放能量,如果这种能量过大,使得混凝土内外出现较大温差,将会使混凝土出现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其内部较高的温度会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拉应力的差值变大,降低了混凝土表面的抗裂性;二是混凝土内部较高的温度会使得其内部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国外部分学者经过试验,已经实现通过模拟水泥水化模型进而预测水泥水化进程,基于该模型能精准掌握水泥水化早期的水化度,并及时把握混凝土微观变化状况,避免混凝土早期的水化放热。

2.2混凝土的水分流失

塑性裂缝是混凝土裂缝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这种裂缝多是混凝土水分流失过快引起的。当水分流失过快时,混凝土由于不均匀会发生收缩,从而产生裂缝。根据统计,这种裂缝的产生多发生在燥热或大风天气,其特点是中间宽,两头细。深入探究发现,出现塑性裂缝的内在原因是混凝土自身强度设计不达标,容易导致混凝土受到高温、强风等因素的影响,因失水过快导致出现收缩现象,加上混凝土自身的特性,最终出现龟裂。

2.3混凝土的温湿度失控

温湿度裂缝是一种少见的裂缝,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养护不当和混凝土所处环境温差较大。这种裂缝多出现于大型施工现场,因施工时间跨度大,加之中国部分地区的季节性温差较大,常导致混凝土处于热胀冷缩的状况。加之养护措施不当,或者配方比例失误,极大可能引起温湿度裂缝。此外,在施工全周期引发裂缝的人为因素有:人工操作机械振捣不到位、不密实、混凝土养护不及时等,这些因素应当在施工中尽量避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措施

3.1科学有效的混凝土配合比

按照混凝土工程的基本施工要求,要尽量使用一些低水化热的水泥材料,例如,可以选择矿渣硅酸盐水泥,若是粗骨材料就可以选择在0.005米到0.04米之间的连续性的配石,减少其中的含水量。混凝土配比还需要采用高粉煤灰,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多方面的设计,严格控制配比并且争取在配比之后让其质量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让混凝土设计满足一定的需求,混凝土本身具有高强度还有低热度的特点,那么在施工上就需要按照这些特点进行适当的配比,必须严格地遵守相关标准,确保配比计量是非常准确的,也能够保障设计的合理性,争取更好地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3.2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

检测混泥土温度的过程中,因重视温控工作,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采用0.14毫米的常规塑料厚度,选取三层的毛毡对塑料薄膜和毛毡进行覆盖;第二采用改进的骨料级配,尤其是混凝土为干硬性的掺混合料通过增加添加剂等方法降低混凝土使用的水泥用量;第四散进行搅拌混合过程中,降低混凝土温度主要使用水将随时进行冷却才可达到的效果;第五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在合适使劲进行拆模并进行保温以此减少混凝土因为温度变化产生温度梯度;第六要重视在严寒季节的保温措施,特别是应用于长期暴露的薄壁结构等等。

3.3加强后期养护

对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的养护管理,是有效防止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进行及时的养护能够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从而使混凝土浇筑后的自身降温速度变慢,缓解了混凝土自身的约束应力的出现,并且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拉性,有效的降低了温度裂缝的产生。其次,适当的对混凝土进行保温措施,不仅能够缓解混凝土浇筑后的降温速度,使其内外温差平衡,避免了混凝土表面应力松弛干裂等引起的收缩裂缝出现。此外,如果没有按照相关养护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养护管理,不仅将会降低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还会导致混凝土硬化时水分的快速流失,从而产生严重的裂缝。

3.4裂缝的修补措施

3.4.1开槽法修补裂缝

该法适合于修补较宽裂缝大于0.5mm,材料的配合比为:采用环氧树脂:聚硫橡胶:水泥:砂=10:3:12.5:28。人工将所有材料进行晒干并控制配合比,在搅拌均匀后,网环氧树脂聚硫橡胶材料内加入已经配比好的水泥和砂,并采取人工搅拌的方案,最后再加入一些丙酮进行稀释,稀释的稠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另外,已经拌好的环氧树脂砂浆可以被置入已经洗净的混凝土凿槽之内。从砂浆开始拌和直至最终结束,整个过程保持在1h以内完成。在后续的养护工作中,可以先使用麻袋、毛毡进行覆盖,然后待其凝固后开始洒水养护,同时避免环境因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3.4.2低压注浆法修补裂缝

低压注浆法适用于裂缝宽度为0.2~0.3mm的混凝土裂缝修补。修补工序如下:裂缝清理→试漏—配制注浆液→压力注浆→二次注浆→清理表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裂缝数量太多,那么考虑更换技术方案。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在裂缝区域贴好医用胶布,使用毛刷沿着裂缝来回涂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封闭裂缝。在一段时间后将胶布移除,并且待其固化后观察是否有周边裂口出现,一旦出现需要用浆液进行巩固,同时防止漏浆行为的产生,温度较高时这项工作短期内就可以完成。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先使用补缝器吸取注浆液,然后用手推动补缝器活塞,让相邻的嘴中流出浆液后,将补缝器去除,并做好堵塞措施。通常注浆方案选择从上往下,水平缝保持一段到另一段的方式,且每次需要定期补浆。

结语

建筑工程中的核心建材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的寿命有显著影响。混凝土不合格,轻则导致建筑质量下降,重则导致房屋坍塌、人员伤亡。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混凝土引起足够重视,应当密切关注其裂缝情况,及时处理,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出现,降低混凝土裂缝概率,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汤旭.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17(15):68.

[2]曹剑平.高层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及体会[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5,14(11):287.

[3]赵娜.混凝土梁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低碳地产,2016,2(5):61-62.

论文作者:赵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论文_赵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