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而环境监测是根据环境管理的具体需求而形成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城市的扩张,涉及到的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多。如何提高环境监测相关质量和水平,加强环保管理,是环境监察各单位迫切需要思考的。基于此,本文对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环境管理;环境监测;问题;措施
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环境问题关系着人类生存问题,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随着环境监测工作的进步而有所提高,也是环境监测工作取得进步的重要保障。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未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关系着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出现问题,将难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分析。当前,监测单位将主要的精力和人才应用于环境监测岗位中,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质量管理工作落后于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
1.2 质量管理制度与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
制度化是科学化的前提,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其质量保证体系也尚未健全,导致质量管理工作尚未落实到环境监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影响着环境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3 资金匮乏,监测设备陈旧
随着国家政策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监测的对象越来越多,监测的地区越来越广,基层监测单位的监测设备陈旧老化、运转不畅等问题制约着监测工作的开展,监测数据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同时由于环境监测单位资金有限,难以购买先进的监测设备,无法满足当前环境监测的需求以及未来环境监测管理和技术的发展。
1.4 环境监测与质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随着环境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工作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环境监测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难以适应监测工作的要求;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也普遍不高,有些人不具备专业的知识,而有些人只是在形式上进行管理,没有将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 环境监测优化的相关对策及措施
2.1 强化体制改革,提升市场竞争力
环境监测首先要进行体制上的改革:一方面把现有的环境监测机构市场化,让他们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摆脱行政干预;另一方面,建立环境监测资质认可机制,允许私人企业通过评审获得环境监测资质,能够进入环境监测市场从事相关业务。通过引进新鲜血液来加大市场竞争,以此推动国内各个环境监测机构良性发展,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整体服务力和竞争力。
2.2 建设高效率、高水平、高素质的监测团队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责任心以及综合素质都直接决定着监测绩效。培养人才是关键,需要从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人员培训,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业务技能培训,提升专业水平;二是制定人员选拔和聘用制度,优化薪酬体系,留住有能力的,有技术的监测人才;三是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提升建设团队人员的责任心,端正工作态度;四是加强团队建设和管理能力培养,真正建设出一支有生机、有活力的环境监测队伍。
2.3 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一是健全环境监测规范。加强环境监测规范体系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气、水、土、生物等配套的监测方法标准制修订工作,更新较旧的监测方法标准;完善有证标准样品体系,尤其是加快有机物标准样品的研制;联合质监部门出台环境监测机构资质认定制度,规范准入资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构建国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内部质量控制。每年组织开展环境监测能力考核,不定期开展标准样品使用情况调查及不同来源标准样品之间的分析比对等。三是完善和创新监督管理机制和质控新技术。适时的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不定期的开展监测数据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评估;在完善现有指控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远程质控,如视频监控、GPS定位、实时图像上传等;将信息的及时发布也作为监督管理的手段,各类监测结果应“能公开、尽公开”,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并接受监督。
2.4 加强对监测机构的质量管理监督
目前,国家正在试点环境监测机构的省级垂管试点和国家事权上收工作,质量管理模式将由原来的国家、省、市三级管理转变为国家、省级两级质量管理;应理清国家、地方、监测机构各责任方在监测中的定位、职责和罚则,保障质量管理有据可依。由于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起步晚、发展迅速,技术良莠不齐,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对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质量管理:一是省级环境监测监管机构应加强对辖区内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能力验证,加大验证比例及频次;二是加大飞行检查,重点检查现场监测环节及实验室样品的分析全过程;三是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的依规依法严肃处理,并开展事后核查,对监测数据造假行为“零容忍”。
2.5 保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性是检验一个监测机构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环境监测机构应在国家、地方层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基础上,加入适合自身情况、范围、工作条件的内容,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开展工作,并注重收集实际工作与体系文件不符的地方,通过与员工的讨论或请教业内专家,保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具体方法有:一是要加强人员技能、质量管理、职业道德等发面的培训。二是加强监测活动人、机、料、法、环、测等过程的质量管理。三是跟踪检查质量管理计划的落实。
3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环境监测技术多元化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遥感技术、卫星监测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促使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存在较大的限制,但是不难看出环境监测技术发展前景较为广阔,逐渐从被动式监测转变为主动自动化监测,监测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和完善。
3.2 环境监测设备现代化发展
环境监测工作中,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条件的影响影响,即便能够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应用现代化监测仪器设备,但在众多环境研究机构中,仍然存在先进设备分布不均匀的现象。随着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环境监测设备的资金投入方面将获得更大的支持,推动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朝着微型化和精密化方向发展,有助于后续环境保护工作开展。
3.3 环境监测系统网络化发展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环境监测体系逐渐完善,全方位覆盖的监测网络逐步构建。同时,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有助于加强环境保护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全国环境保护网络,切实提升环境保护质量,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方位监测,提升信息技术水平。
总之,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相辅相成,要加强环境管理必须要加大环境监测的整治力度。随着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环境监测工作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通过不断的进取和创新,促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发展强大。
参考文献:
[1]马玉霞,智颖.关于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管理中作用的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5,06:48-51.
[2]张雨梅.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及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5,02:47+50.
[3]于新.关于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2:31.
论文作者:徐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机构论文; 环境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