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王思思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王思思

铜仁市人民医院 贵州铜仁 554300

【摘 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心电图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心电图检测共发现69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存在异常,6例无明显异常,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2.00%。结论:将心电图应用于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心电图;应用价值

1前言

急性肺栓塞(acutepulmonaryembolism,APE)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内外源性栓子对肺动脉的主干或分支造成了堵塞,从而导致肺发生急性的循环障碍,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综合征。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标准,排除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男41例,女34例,年龄38岁~83岁,平均年龄(58.2±6.5)岁;病程8h~19d,平均(5.7±2.1)d。合并冠心病21例、高血压39例、糖尿病25例、脑梗死13例,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多种疾病。

2.2方法

应用心电图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使用常规12导同步心电图检查,患者取仰卧体位,保持全身肌肉放松和呼吸平稳,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勿说话和移动体位。将患者皮肤。擦拭干净,使用75%酒精对电极安放部位皮肤进行擦拭,涂上导电液,采用心电图仪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

3结果

75例患者中共发现69例存在心电图异常,6例心电图无明显异常,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2.00%。其中窦性心率50例,占总例数66.67%;窦性心动过速10例,占13.33%;心房颤动12例,占16.00%;TV1~V4倒置6例,占8.00%;ST段抬高或压低14例,占18.6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讨论

在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呈现出特异性,但不同的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不相同,而疾病的共同特征是患者表现为程度不一的呼吸困难及胸闷,部分患者有胸痛,部分患者无胸痛,且大部分的患者没有咯血现象。有临床研究报道,联合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三联征者不超过30%,并证实有明显的血压下降或晕厥者,多提示有大面积肺栓塞。临床上我们发现,心电图显著SIQШ和TШ比例较小,V1-V3导联有T波改变和V1导联的S波升支粗钝,多提示有右心室负荷增加,暗示肺部有大面栓塞;并有研究证实,下肢静脉血栓常易并发肺栓塞,发生率为70%-90%。因此,笔者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在诊疗过程中,对于一些有明显发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诊断时首先考虑有肺栓塞的可能;经深静脉B超发现下肢静脉血栓、血生化检查D-二聚体>500μg/mL,若患者发生低氧血症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有肺栓塞的征象,若心电图有可疑的表现则需要进一步进行肺血管CT或是同位素肺灌注/通气扫描检查以帮助确诊。

肺栓塞是脱落的血栓或者其他物质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的病理过程,多为一种合并症,血管阻塞后可发生肺组织坏死。血流淤滞、静脉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综合作用,容易引起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脱落随血流阻塞肺动脉即可引起肺栓塞。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发热症状,并有胸部干、湿啰音、胸膜摩擦音、胸腔积液征、发绀以及休克等。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肺栓塞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但长期以来由于对急性肺栓塞的防治缺乏足够重视,特别是在乡村和基层医院经常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鉴于急性肺栓塞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及时、准确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一般来说,急性肺栓塞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电图变化。由于右室负荷增加肺循环阻力增高,右心室、右心房压力增高、扩张,导致患者心电图右室负荷增加;右心室扩张使左心室相对受压,右心输出量下降,使得左心容量负荷下降、左心室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冠状动脉灌注压下降、心肌缺血会造成心电图ST-T改变;右室扩张、压力升高,出现下壁、右室缺血性ST-T改变。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胸前导联T波倒置,主要是由于快速增加的右室压力负荷使右室膨胀和游离壁伸展及心内膜缺血导致,T波呈尖锐对称性倒置,多见于病情发作24h内,呈现动态变化,胸导出现T波倒置的导联数越多表示病情越严重。②SⅠQⅡTⅢ,主要由于急性右室扩张使心脏发生顺时钟方向转位所导致,晚于胸导波改变,呈一过性,持续时间较短,在发病2周内会消失。③aVR导联R波增高,表现为R振幅增高,并伴有ST段的抬高,阳性率较高,持续时间长,受其他干扰因素影响较小,其RaVR振幅大小对于肺动脉高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④完全性或不完全性RBBB,多见于大块肺栓塞,如肺动脉高压主干栓塞或多发栓塞、严重肺动脉高压,主要由右心扩张压力负荷增大引起,出现时间晚于SⅠQⅡTⅢ,发生时可提示有大块肺栓塞。本组50例患者表现为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倒置以及P-R间期0.12s~0.2s以内,符合窦性心律心电图诊断标准;10例患者表现为心律大于100次/min,符合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诊断标准;12例患者表现为P波消失,表现为房颤波(f波),QRS波群振幅不一致或者QRS波群增宽畸形,符合心房颤动心电图诊断标准;6例患者TV1~V4倒置,14例患者ST段抬高或压低均存在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综上所述,将心电图应用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中准确率较高,且患者具有较好的检查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石雪颖.急性肺栓塞诊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3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5):259.

论文作者:王思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  ;  ;  ;  ;  ;  ;  ;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王思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