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形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
建设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复杂性极强的工作,具有施工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工序较繁琐等基本特征。要想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必须积极落实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并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特征,创新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设工程与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密不可分,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则与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由此,使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开发、设计与施工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涉及工种多、专业技术复杂、使用材料与机械设备种类繁杂,且参与人员流动性大等基本特征,而这些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难度。
在新形势背景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理念不断深化落实。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近年来新建的部分工程项目的平均寿命不足30年,而路面凹陷、桥梁坍塌与楼房倒塌等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由此可知,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来说,落实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各基层政府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应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兼顾质量安全与综合效益,推动行业的稳步前行。
2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落实途径
2.1增强监督管理人员责任意识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与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一旦建设工程质量不达标,极易诱发质量安全事故,影响社会关系稳定。与此同时,就会对建设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为此,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企业的首要任务。
国家对建设工程施工有明确的要求,要想让建设工程质量达到国家限定标准,必须加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学习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与规章条例,一旦察觉工程质量问题,立即责令施工方暂停施工。然后,将质量问题如实上报至建设主管部门,在彻底排除质量隐患的情况下,方可继续施工。从某种角度来说,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代表政府部门行使职权。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有助于建设企业树立质量意识,促使施工人员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并遵照标准规范执行操作,维护工程质量安全。
2.2构建监督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标准体系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由人工完成的。要想调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落实效果,必须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绩效考核标准体系。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绩效考核标准体系具有综合性特征,不能盲目沿用一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情况,作为衡量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综合水平的参考标准,这也是缺乏科学合理性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要全面且细致的剖析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工程质量安全的处理情况,客观评价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
针对发现质量问题较多,且综合业务能力较强的监督管理人员,可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针对质量监督管理执行力差的监督管理人员,可给予其公开通报与必要的惩处,引起全体人员的高度重视。另外,将社会、个人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评价纳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中,确保绩效考核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营造良好的监督管理氛围
加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宣传力度。在建设工程正式施工前,要积极组织各参建单位召开质量动员大会。在大会上做好工程质量宣传工作,促使各参建单位客观认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实际意义,从而在建设工程施工环节,加大对工程质量安全控制的重视力度。此外,工程监理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监理单位需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和动员工作,进而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落到实处。
3新形势下创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策略
3.1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要全面分析检查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依靠各类标准规范,全方位动态控制被监督工程项目,规范各参建方的工作流程,集中整治各类问题,并将整治方法落实到各参建项目中,避免各参建方脱离规范标准。
再者,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员工积极性,促使其严格遵照标准规范落实工作。树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权威性,摆脱人为因素的干预,确保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趋向程序化与规范化,杜绝不正之风,从而加强整体监督管理工作落实效果。
3.2兼顾实物监督与行为监督
行为监督是指对各参建方的基层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而实物监督则是指对建设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主体予以监督,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经实践证实,若实物监督投入力度薄弱,极易诱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问题,应促进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的有机整合。通过常规监督与突击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监督管理工程项目。
3.3明确各参建方的主体地位与职责权限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代表政府部门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实行监督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心在于审查各参建方的合法性,指导各参建方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监督各参建方质量行为的合理合法性,由此,加强质量监督管理落实效果。
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指导和监督业主单位履行权责义务。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业主方处于中心地位,业主方行为的合理合法性,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再者,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注意保护监理单位与监理人员的权能分配,确保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转。
3.4加大反腐败投入力度,推行公开透明化监管机制
贪污腐败是产生豆腐渣工程的关键因素。换言之,只要存在贪污腐败现象,就会产生质量安全不达标的工程项目。为加强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应制定完整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程序;创建完整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责任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级管理机构领导人员的质量责任,避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时,人员互相推诿;且不定期检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履责情况,杜绝行贿问题;建立工程反腐举报中心,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电话与来访等形式,如实反馈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待投诉中心授理并确认事实后,给出相关处理意见。
不仅如此,还需建立健全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加大社会保障力。针对建设工程抗震标准、节能标准、环保标准与质量安全标准实行立法,并且加大执法投入力度。再者,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公开透明化,定期面向社会公布质量安全事故调查进度、处理进度与惩处结果。同时,针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建设工程质量验收以及建设工程阶段性维修等项目,也需遵循公开透明性原则,接受公众的监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背景下,建设工程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张,且对建设工程质量的标准要求也随之提高。为此,有必要创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以此维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平.初探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及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5)
[2]温展文.基于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与创新模式的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02)
论文作者:沈小京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建设工程质量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