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集团 唐山开滦林西矿业有限公司 河北 063100
摘要:造成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安全管理问题。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安全管理不到位,就会造成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实现安全目标管理,对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安全目标管理;煤矿;安全管理;应用
在煤矿开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安全管理对煤矿安全生产、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全目标管理应用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煤矿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煤矿企业应该不断创新生产设备与技术,更新安全管理观念,确保煤矿生产环境的安全性,从而实现安全目标管理,促进煤矿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1 影响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因素
1.1 地质环境危险因素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个地域的地质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一方面使得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多样,另一方面复杂不稳定的煤层结构,使得煤矿开采工作存在极大的危险性。同时,煤层中含有瓦斯,我国许多煤井中都存在大量的瓦斯,给煤矿开采造成极大的麻烦,使得煤矿开采难度不断增加,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1.2开采机电设备不稳定性
在煤矿开采工作中需要使用很多机械设备及电气设备,然而机械设备中常常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并且不易被人发觉,给煤矿开采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大量矿难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发现,由于机电设备不稳定而产生矿难事故的情况占据我国矿难事故的很大一部分比重。同时,在许多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炭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仍使用老旧机电设备,极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严格检测,保证煤矿开采过程中机电设备的稳定性,并对机电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及维护,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3开采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煤矿开采作业人员是煤矿生产工作中的一线工作者,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由于人的特殊性与机电设备及地质环境不同,人的活跃性使得煤矿生产过程有着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在黑暗半封闭的煤矿中,作业人员常常受到自身心理及生理因素的影响,加上作业人员自身的操作水平、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及对危险情况的有效辨识力,作业人员常常做出不安全的行为,导致煤矿事故时常发生。
1.4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
当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事故的预防措施不到位,缺乏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督工作未落到实处,企业管理者缺乏煤矿安生管理意识,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少,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对开采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实现作业环境安全化
矿井周围环境的安全是工人下井工作的前提。只有保障了周围环境的相对安全,工人的安全才能可到基本保障。对于机电设备,有关部门不能为了节约资金,而对其的更换或维护拖着,而是要对机电设备定期检查,对老化的电线,设备及时更换,进而保障机器的正常工作以及工人的安全;另外,在建设像通风设备,防火防水防瓦斯设备等工程时,不能偷工减料,而是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制定,使工人的安全得到保障。除了以上描述,还要设计紧急事故预防措施,以防意外事故发生时不至于手忙脚乱。综上所述,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一切工作都必须在保障工人的安全下进行。
2.2实现安全本质化,安全技术创新化
这里所说的安全本质,安全技术创新化主要是针对于物来讲的。要避免由于物的不安全而出现事故的发生,就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处理:第一,就是我们上文所讲到的外界的生产条件,既保障了生产条件的安全,外界的生产条件中潜在的危险因素也就随之不见,工人的安全保障也就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第二,空间结构的合理运用以及机器设备的充分保障:在有限的开采现场,将空间设备进行合理布置,不仅会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而且作业人员操作起来更加安全快捷。针对于一些大型自动程度比较高的机械设备,应对其配备安全监测设备,能够检测出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而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保障人身安全。第三,机器维修时间的设定,当机器出现故障时,有关部门应根据机器损坏的程度对维修时间或保养进行定时,以防出现由于拖拉现象而导致发生事故的现象;第四,机器进行作业的前提是人为的输入指令,因此,物的错误工作导致事故的发生,也不排除人为工作的失误,为此,要想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就要减少人为失误。
2.3 创新安全技术和设备,实现安全生产
若想较好的实现安全目标管理,就必须改善煤矿的生产条件,最大程度消除一切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对于落后老化的设备,必须及时进行更换,制定相关的应急处理方案,确保生产设备操作简单性强、安全性高,使生产人员能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保证煤矿开采的连续性,为实现安全目标管理奠定基础。同时,煤矿企业应该提高煤矿开采工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使其能对隐性危险源进行正确、科学的辨识,并主动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控制,使其逐渐树立起安全第一的工作思想。安全生产技术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因此煤矿企业应该不断引入先进技术,建立起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生产技术支撑体系,最快最好实现安全生产管理。
2.4更新干部安全管理观念,加强工人安全意识
作为企业单位的管理层,干部对于管理手段不能还沿用传统的手法,而是要与时俱进。俗话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煤矿企业要想发展,就离不开创新,在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管理方面的创新。企业可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在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对安全管理进行创新,使煤矿企业工人的安全得到保障,同时企业的利益也达到最大化。另外,对于煤矿工人,应做岗前培训工作,使工人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对于安全从思想上发生“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2.5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能力安全培训
煤炭员工的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无论是煤炭企业的领导,还是煤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充分的意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所以,煤炭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不应该仅仅趋于形式,而应该真正的落实施行。煤炭企业应该定期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不仅仅是思想方面、文化方面的培训,还应该增加具体的实战。经过培训后,煤炭企业还要对员工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不合格者继续进行学习。煤炭企业也应该模拟煤炭发生实验,考验员工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技术方面,煤炭企业应该聘请专家对他们进行详细的指导与讲解,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采取正确的方法生产。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煤矿产业不断发展,煤炭开采规模扩大,煤矿企业需要重视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安全目标管理是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煤矿企业需要不断加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采用新型安全目标管理模式,树立安全管理理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充分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断进步,将安全目标管理应用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是实现煤矿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梁卫东.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6(11)
[2] 李永红. 煤矿安全管理方式探讨[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7(01)
[3] 张维. 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矿业装备.2017(03)
[4] 魏红亮. 煤矿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07)
论文作者:王全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煤矿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目标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发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