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的合理运用研究论文_欧阳庆

欧阳庆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民医院 6462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的合理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则予以前馈控制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中可有效避免常规护理中出现的护理缺陷,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赢得了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前馈控制;手术室护理缺陷;合理运用;效果

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理安全是其重点,同时也是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如何在手术的过程当中尽可能的去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对于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以及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是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较为繁忙,患者流动大,病情变化快,持续时间长,常常容易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1]。本文选取了本院收治的2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研究分析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的合理运用效果。现将本次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2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67例,年龄在18—68岁,平均年龄在(53.46±6.78)岁,急诊手术52例,择期手术88例,胸部手术67例,四肢手术52例,脊柱及颅脑手术21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在20—70岁,平均年龄在(55.25±7.84)岁,急诊手术51例,择期手术89例,胸部手术62例,四肢手术50例,脊柱及颅脑手术2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部位以及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患者年龄在18—70岁;无智力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及家属无精神病病史;手术成功患者生存,无手术后植物状态等。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和手术室护理干预等;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前馈控制方法,具体措施包括:

1.3.1 成立护理缺陷前馈控制管理小组 护士长建立手术室质控小组,制定完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案》,切实保证患者安全。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常见护理缺陷进行总结,制定安全隐患管理实施方案、考核细则等,并组织手术室护士进行学习,及时收集和检查发现的护理缺陷并解决,控制护理缺陷的发生等。

1.3.2 加强护士职业知识和技能 使用多种方法对护士加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指导,提高其综合素质,定期组织护理骨干外出学习,定期进行护理查房等措施。

1.3.3 加强低年资护士的管理 依法管理,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患者不可安排单独值班,实行老护士带班制,手术配合则采取新老搭配,确保护理安全;加强三基学习;重视对低年资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自觉执行各项的规章制度,减少和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

1.3.4 合理安排班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节假日安排老护士值一线班,其余班次按照新老搭配,也可按照护理人员的工作时段、手术间配置、手术类型以及人员素质等室性弹性排班,缓解人员配备不足或工作量增加的矛盾;特重大手术以及高峰期增加护理人员数量,以缓解乱、忙的局面,避免护理缺陷的发生。

1.4 观察指标 记录统计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并在患者手术后的2天后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采用模糊数字评分的方法,10分为非常满意,0分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中患者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前馈控制也称预先控制,在管理工作开始之前,对将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及时预测,并对不良情况的发生做出及时的预防,降低实际发生与预期的误差。在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中,医护人员应首先明确手术室护理的目的,对手术室护理过程可能出现的护理缺陷进行总结,并对出现的护理缺陷进行及时预防和纠正[2]。前馈控制需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及强大的综合素质,在护理过程中的流程进行优化,加强护理人员对自身职责和责任的重视,确保护理工作顺利的完成[3]。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患者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有效降低常规护理中出现的护理缺陷不良事件的发生,可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赢得了患者较高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病情状况等,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及应用[4]。

参考文献:

[1] 谢玮娜,何丽云,于美华等.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的运用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40-142.

[2] 许巧玲,冯娟,李少萍等.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760-2761.

[3] 宋辉,王莉.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2,20(3):165-166.

[4] 吴青.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1):112-112.

论文作者:欧阳庆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缺陷中的合理运用研究论文_欧阳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