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车辆周转器材;部队车辆;保障标准
引言:车辆周转器材的保障标准作为部队车辆器材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标准内容,对器材的筹备、存储、供应、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影响。现阶段,部队的车辆周转器材保障标准存在非常突出的实际问题,对器材的管理以及存储具有极大的局限作用,对此,必须要对器材的保障标准进行切实的优化。
1部队车辆周转器材保障标准的发展
1.1适用车辆装备法发展趋势
随着二代、三代车型在部队之中的逐步装配,新车型具有明显的装备耗时短,装备难度大、消耗规律不规则、零部件高度集成化、总成消耗大的特点。同时,新车型的电控器材明显增多、使用寿命明显降低。这些,都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并容易出现器材损坏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器材保障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对车型的装备特点进行明确的考量。同时,应该对其消耗的历史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以此保证器材保障标准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
1.2适应维修改革
现阶段部队的车辆维修已经由三级作业体系转变为了两级作业体系。这一体系的转变,导致了维修能力以及维修任务的下沉,部队维修级保障任务量明显增加。而器材的种类也由小修、保养开始向所有的器材拓展[1]。同时,随着现代部队维修技术的不断提高,换件修理已经在战场抢修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战场对抢修对时限的调整,给战备器材的数量以及种类都带来了必然的变革。其次,部队的战时修理能力切实提高,新器材种类的供应量也应该有所增加。再次,战时抢修时间不断缩短,以往的一部分器材种类已经不能适应部队进行战时抢修的需要。对此,器材储备标准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部队车辆维修之中的组件集中专业化修理不断发展,使得器材管理的范畴大大增加,总成件的采购数量明显降低。这一点,也必须要在器材保障标准之中得到体现。
1.3适应部队任务的多样化
现阶段,部队的军事职能不断拓展,部队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执行频率以及任务类型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并且,不同的部队之间,其所承担的任务量往往具有极大的差别。对此,相应器材的制定就必须要具有突出的灵活性以及以及针对性。其次,必须要对不同部队之间的任务特点以及任务难度、任务强度进行统筹的考量,以此针对各部队的维修分队等级情况进行相对的保障标准制定。如此,就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各部队对车辆器材保障工作的实际性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部队车辆周转器材保障标准的制定措施
2.1数据收集
在制定器材保障标准之前,首先要对车辆器材以及测量装备的相应数据进行有机的收集。具体的,应该从研制以及论证阶段开始,收集其在使用阶段的所有数据信息。由于不同车辆以及不同器材之间的数据类型往往会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应该落实有区别的分类、整理、分析。同时,必须要保证所得数据与车辆器材以及装备之间的尽量贴合。贴合的程度越高,就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制定标准。
2.2选择制定方法
按照部队车辆的具体信息以及车辆器材与装备的种类以及特点,就可以对车辆器材的标准进行适当的方法选择[2]。如此,就可以有效的构建车辆器材保障标准模型,以对不同车辆器材以及装备的数量、品种、类型进行精确的计算。在这一基础之上,在落实人工的适当调整,就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器材保障标准。如果说数据的收集是进行器材保障标准制定的前提性工作,那么,制定方法的选择就是进行器材保障标准制定的核心工作内容。
2.3标准修订
针对部队车辆周转器材保障标准之中不同的数量以及种类,可以进行合理的评价以及验证。在这一基础上,就可以落实科学的保障标准修订工作。以此保证器材保障标准的制定能够满足一定的相关要求,进而对车辆器材的保障标准进行有机的界定。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建模计算过程中所得到的器材保障标准进行有机的修订以及输出。其能够使标准的制定更加符合部队车辆器材种类以及数量的实际情况[3]。进而有利于提高器材保障标准的可操作性以及科学性,有利于实现更好的器材管理、存储、管理、应用。
2.4落实动态的车辆器材消耗信息数据库
部队车辆的实际器材消耗数据,是保证器材保障标准准确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基础保证,因此,必须要强化日常器材管理过程中对历史性消耗数据信息的收集,并落实定期的汇总分析,以此为器材保障标准的明确以及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对此,可以构建一个覆盖部队所有车辆的器材消耗数据信息库。以此作为重要的信息收集手段,对部队车辆的历史消耗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以及整理。在这一基础之上,就可以落实科学的动态器材消耗分析,以此保证器材保障标准的动态性以及准确性。
2.5构建动态的器材保障标准修订制度
部队车辆的数量以及种类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态性,简单来说,部队的车辆会随着应用时间的演变而减少或降低,其车辆的车型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而在这一实际变化情况之下,部队车辆器材的消耗程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此,必须要构建一个基于车辆信息变化基础上的动态器材保障标准修订制度。以此对器材保障标准之中的各方面数据信息以及比例系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始终适用部队的车辆器材消耗情况。
结束语:综上所述,部队车辆周转器材保障标准的制定对部队器材保障工作的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影响。对此,相关人员必须要落实明确的器材保障标准制定方法,以此实现器材管理的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保华,何世伟.考虑车辆周转的铁路动态货运服务网络设计优化模型及其分支-定价-切割算法[J].铁道学报,2018,40(02):8-14.
[2]周志刚,张松君.提高调度指挥技巧,挖掘运输潜力快卸车,多装车,加速车辆周转[J].哈铁科技通讯,2015,15(02):112-115.
[3]张清,王亮,汪正西等.基于改进的Barlow可靠性理论的车辆周转器材储备量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6,20(01):118-121.
论文作者:崔琨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器材论文; 车辆论文; 标准论文; 部队论文; 消耗论文; 数据论文; 装备论文; 《科技中国》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