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美动画电影比较研究——兼论比较电影研究的价值与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美论文,动画电影论文,价值论文,方法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相比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学研究,电影研究显得格外的年轻,因为电影的诞生也只有百年。而作为电影的一脉,动画电影虽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它的探索期很长,成熟得晚,动画长片的出现的历史更晚(以1937年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为标志),因此关于动画理论的研究就更薄弱一些,它大多数研究方法是从电影移植而来,而电影研究的方法,有很多是从姊妹学科借鉴而来,特别是文学。
作为文学研究诸法之一的比较文学,在20世纪以来不但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而且日益成为显学。塞缪尔·亨廷顿说:“总的来说,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同的价值、信仰、方向、实践和体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和文学的交流比较文学研究成为必然的热点。文学在各个国家和民族中萌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独立发展史,而后才随着民族间迁徙与交往,随着文化的交流而产生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并不断完善成理论体系。电影语言是一种国际语言,动画亦然。各个国家的电影和动画在近百年的滥觞和发展中,始终处于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过程中,无论是题材、主题、内容、叙事、人物、场景还是视听语言等表现方式,表层组成从风格上看似乎个性突出,但内核上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这种彼此拥有的特征是与生俱来的,并且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必将更深一层的裂变和重组,“混血”也将更突出。因此,在比较艺术学下的比较电影和比较动画研究也是大势所趋。
比较艺术学建立在相关艺术学科的比较研究之上,以“跨越”为基础,研究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艺术间的“关系”。涉及平行研究、影响研究、阐发研究和接受研究的四个具体方法,是随着研究视野的扩大和文化理论的兴起而生发出来的。在比较艺术学范畴之内的比较电影研究,近年来已呈鼎沸之势。国内研究专著,笔者手头就有颜纯钧主编的《文化的交响——比较电影学研究》(2000)、盘剑著的《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2006)、邹建著的《中国新生代电影多向比较研究》(2007)、秦喜清著的《欧美电影与中国早期电影》(2008)、张爱华著的《个性与共性:中美电影文化比较研究》(2008)、杨晓林著的《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2009)等,而这些著作只是豹之一斑。比较电影的论文更是不胜枚举,2013年1月10日在中国知网上以“比较电影”为篇名核心词,搜索“人文社科类”得到了458条结果。这些硕博及期刊论文按发表年度分布是(括号内为文章数):2012(45) 2011(64) 2010(69) 2009(40) 2008(37) 2007(35) 2006(33) 2005(21) 2004(17)2003(12) 2002(8) 2001(5) 2000(7) 1999(4) 1998(1) 1997(5) 1996(3) 1995(2) 1994(6) 1993(3) 1992(6) 1991(1) 1990(6) 1989(5) 1988(3) 1987(1) 1986(2) 1983(2)。可以看出,关于比较电影的论文在1980-1990年代是零星的,而到了新世纪后增长迅速,特别是近七年,数量更是惊人。但关于理论探索文章则相对较少,中国知网上可以搜到的仅有寥寥数篇:崔子恩的《比较电影的垦拓》《当代电影》1990(5)、谢辉利的《有必要建立电影“比较学”》《电影评介》1992(6)、李迅的《关于电影的比较研究》《文艺争鸣》1996(9)、颜纯钧《尴尬与焦虑——电影的比较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0(5)、杨晓林的《从比较文学到比较电影——比较电影学科建构刍议》《学术论坛》2007(1)、张英进的《中国电影比较研究的新视野》《文艺研究》2007(8)、周安华的《电影研究的比较艺术学视界》《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11月出版)等。由此可见,国内学者虽然已经对比较电影从案例到理论建构做了一定努力,但是还未达到理论的自觉,形成体系。
因此,在已有电影比较研究实践的基础之上,对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使其明晰化、系统化,并用之于动画研究,使在中国过去比较冷门的动画电影研究随着创作的繁荣①,尽快“升温”,逐渐“热”起来,发挥应有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这对中国动画的中兴和世界动画的共荣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中日美动画电影比较研究的现状
当今世界动画创作有几个重镇:首先是日本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动画大国;其次是曾经辉煌正在复兴的中国和具有后发优势的韩国;第三是以艺术短片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加拿大动画;第四是欧洲动画,包括西欧的英法德意和东欧的俄罗斯、前南斯拉夫的“萨格雷布学派”、前捷克和匈牙利、罗马尼亚。
在这个动画王国的版图中,日美动画以王者的姿态君临天下,几乎占尽了世界动画的商业市场。美国动画长片以高投资高质量高回报的“巨无霸战略”横扫全球,日本在“有限动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视动画,以在数量和内容上无所不包的“蝗虫战略”铺天盖地而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日美动画自然也成了中国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调查显示,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只占11%。在中国儿童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有19个来自国外,而国产动漫只有“孙悟空”孤独一人。英法和韩国的动画偶有佳作,但对普通观众而言,只是偶一睹之。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动画,如加拿大和东欧,尽管由于其强烈的探索性和个性化风格在艺术界和动画领域中享有盛名,但是对于普通观众无疑是个被忽视的存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和国家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已无可避免。中国动画要发展,既要继承本民族传统,又要学习其他民族之长。日美作为动画“超级大国”,动画电影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在发展历程中也历经坎坷。中国动画在20世纪作为“中国学派”在国际上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但在“文革”中陷入低潮,进入市场经济后面临了转型之痛,近十年来奋起直追,已显中兴之势。中日美动漫文化相互影响、渗透与交融,同样经历了辉煌和衰落和中兴,因此三国动画的异同及关系问题必然成为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重点。
国内学者的动画著作都是近十年涌现出来的,主要有黄玉删和余为政主编的《动画电影探索》(1997)、张慧临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2002)、祝普文主编的《世界动画史》(2003)、颜慧和索亚斌著的《中国动画电影史》(2005)、秦刚主编的《感受宫崎骏》(2004)、陈奇佳著的《日本动漫艺术概论》(2006)、薛燕平的《非主流动画电影》(2007)、彭宝良著的《迪士尼电影中的“他者”身份研究》(2007)、肖路著的《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2008)、段佳主编的《世界动画电影史》(2008)、李彦和曹小卉编著《日本动画类型分析》(2009)、余为政和冯文等编著的《动画笔记》(2010)、盘剑等著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04-2009》(2010)、鲍济贵主编的《中国动画电影通史》(2010)、薛燕平著的《世界动画电影大师》(2010)、李长庆等著的《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2011)、孙立军主编的《中国动画史研究》(2011)、张颖著的《中国动画与“中国学派”研究》(2012)、杨晓林等著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导论》(2012)等史论著作。在这些著作中,程度不同地都讲到了动画所受外来之影响及在世界上的传播,诸如中国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日本人持永只仁(方明)对中国动画的贡献;“万氏兄弟”早期受迪士尼动画的影响;《宝莲灯》受美日动画的影响等。特别是聂欣如的《动画概论》(2006)开设四章讲述“动画同其他艺术的关系”、另有第九章第一节讲述了美国主流动画同欧洲主流动画的区别。而李四达编著的《迪士尼动画电影史》(2009)、孙立军和马华著的《美国迪士尼动画研究》(2010)则对迪士尼所受外来的影响以及在他国的影响都有论述。杨晓林著的《动画大师宫崎骏》(2010)有专章详细分析了宫崎骏受法国动画《国王与小鸟》的影响,而他的《动漫大师手冢治虫》(2013)中则用专章分析了手冢所受万籁鸣的影响及对《西游记》的改编。
关于中日美动画电影比较研究的论文数量极多,但大多停留在“比异同”和“较优劣”层面上,功利性很强地为中国动画中兴“出谋献策”。涉及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中美动画比较研究。如郑曦认为,在中国动画复兴与繁荣的身后,“新混血儿”现象流行,它以机械模仿美国动画电影来代替程式化的中国传统动画电影形式。主要表现:剧情嫁接或移植;视觉表演混搭;制作跨国化②。李三强认为价值取向上:中国动画强调“寓教于乐”,美国动画主张“娱乐至上”。创作传统上:中国动画崇尚“以画为本”,美国动画奉行“以动为本”。审美趣味上:中国动画讲究神似、结果、雅趣,美国动画追求形似、过程、俗趣③。王丽,李昱瑾认为:中国动画主题单一,“寓教于乐”,而美国动画主题不断变化,彻底篡改他国文化;中国动画经典形象不是为动画专门创作的,而是古典神话的另一种诠释,而美国是不断创新和颠覆。这些不同点折射的是中美文化中实用主义与精神主义,利益驱动与精神追求的不同④。李娟、李月敏通过《葫芦兄弟》和《功夫熊猫》比较认为,美国动画倚重独立制片人、市场、剧作家协会、主笔人、创作团队,成本核算精确,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廉价劳动力制作。而国产动画片看重上级主管部门、制片方领导、任务,指定主创人员、只是尝试市场化之路⑤。
二是中日动画比较研究。如殷俊认为:“重美术轻影视”的“去电影化”是中国动画的传统范式与现实局限,而“电影化”是日本动画的观念探索与艺术实践⑥。李涛认为:35岁以上、大学文化程度以上的动漫受众喜欢中国《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而初高中生喜欢日本《七龙珠》中的孙悟空。主要是因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已成大众行为,不具备缺点的形象失宠⑦。黄梦阮认为:国产动画倾向于低龄化,内容单一,题材大多集中在神话故事和益智教育方面。资金投入小,回报低,产业链薄弱。日本则倾向于在35岁以下甚至全部人群。最常见的是魔幻、校园和推理三种题材,高成本高质量高回报,产业链完整⑧。
三是日美对中国动画启示研究。如唐小茹从选材、背景、运动配音等方面比较了日美动画的风格特征,认为:中国动画应走一条民族化(精神内核)+国际化(表现形式与创作观念)的道路⑨。武珊认为:动画没有必要一定要有冠冕堂皇的中心思想、内涵,活泼、幽默、搞笑题材是观众放松的最佳选择,中国要学习美国动画的品牌战略⑩。
四是与相近艺术关系及形象学研究。如彭骄雪认为:美国电子游戏的发达为美国当代动画电影的重新崛起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文化语境、美学支撑和叙事法则(11)。聂欣如则论述了该文得出的完全是主观的、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结论(12)。刘宏宇从动画形象“表现了什么”和“未表现/隐藏了什么”这个角度(13)切入,来分析美国早期动画的种族与性别歧视的问题。
总体而言,国内论文中表征上的对比或比附者较多,大都以比异同,寻差距,找经验为旨归(14)。而真正意义上的比较艺术学层面上的成体系的比较研究成果较少。
在国外研究专著中,都不同程度讲到了日美与他国动画和艺术的关系。在日本方面,山口康南编著的《日本动画全史》(2008)、中尾明著的《手冢治虫——用漫画和卡通连接世界》(2008)、手冢治虫著的《我的漫画人生》(2010)、津坚信之著的《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的历时纵贯线》(2011)等著作中,都讲到了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大都会》、《肯恩队长》等受到美国动画或电影的影响。如《森林的传说》被津坚信之详细分析后誉为手冢“过于崇拜迪士尼”的作品;“阿童木”的造型是受到了米老鼠启发,《森林大帝》受《小鹿斑比》之影响;而《森林大帝》则影响了《狮子王》等。在英美方面,约翰·A.兰特著的《亚太动画》(2006)则辟专章论述日本动画在美国、英国、法国和韩国的发行和传播。拉塞尔·梅里特和J.B.考夫曼合著的《奇景中的沃尔特:沃尔特·迪士尼公司的无声动画》,对于1928年至米老鼠诞生之前的迪士尼作品进行了严谨的研究,大体上涵盖了迪士尼公司早期创作状况。凯西·默洛克·杰克逊的《沃尔特·迪斯尼自传》也探讨了迪斯尼对他国题材的使用借鉴。迈克尔·巴里的《好莱坞动画:黄金时代的美国动画》考察了1928至1966年间迪士尼之外的美国动画。伦纳德·马丁的《米老鼠的魔力:美国动画史》、道格拉斯·L.麦考尔的《动画电影:20世纪美国动画指南》等则是迪士尼以外的动画制作的研究著作。保罗·韦尔斯的《理解动画》讲到了动画中的种族与性、观众的特性等问题。埃丝特·莱斯利的《好莱坞图景:动画、批评理论和先锋派》、M.托马斯·英奇的《作为文化的喜剧》、杰克·齐普斯的《幸福时光:童话、儿童和文化工业》等著作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分析动画艺术,从而展现动画与其他社会文化层面的丰富交往和密切互动。卡瓦里耶著的《世界动画史》在对大量经典名作的精简分析中,也简述了其所受外来影响与国外传播情况。大卫·A.普莱斯著的《皮克斯总动员——动画帝国全接触》(2009)、艾莉森·麦克马汉著的《蒂姆·波顿的电影世界》(2011)也都谈到了好莱坞动画电影所受外来影响及国内外传播情况。
动画的可比度是宽的,从意识形态到技艺层面都是有“可比性”的,求同辨异的比较显然有助于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影片的思想倾向、结构形态和视听特征等。但是依据比较艺术学包容开放性文化立场和学术原则,国家(民族)和族群的艺术文化都是平等的,不但要对主题、题材、人物、叙事、视听语言、运营等做形态上的平行比较研究,而且要超越高低优劣的对比研究,从相互影响,双向阐发,传播与接受等角度进行全新的研究。不但要进行“内生态系统”研究,从美术学、设计学、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学、影视学、文学等艺术学内的各门学科门类来研究,更应从“外生态系统”,即从不同国别或民族、区域等文化圈与非艺术系统内的学科来研究,此为大势所趋。
中日美动画电影比较研究的首要目标毫无疑问是国家和民族动画彼此之间的历史渊源及关系,相互交流的史实,被“误读”或被正读的因由及相关问题。因此,不只做简单的高低优劣比较和形而上的价值判断,而研究中日美动画电影之“关系”,进行“文化解码”,这比研究“差异”更有价值,也比“表征对比”更有学术意义。
比较电影体系的建构与中日美动画比较研究的内容
以比较艺术学及比较文学为参照,比较电影的研究体系和中日美动画电影比较研究的内容主要可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
首先是平行研究。中日同处儒家文化圈,又都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史,加之地缘上的相近性使得动画电影的创作具有内在的同质性,在表征上体现出了诸多相似的特征。但是由于各自政治改革和历史发展进程之差异,动画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所经历的问题也有所区别。而中国与美国的动画深层差异是悠久的农业文明(农耕文化)和海洋文明(商业文化)在作品中的不同体现,是黄色文明与蓝色文明的不同体现,既有表层上的巨大差异又有深层次的交流。通过平行比较研究这些差异和相同性,有利于中日美动画电影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平行研究涉及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研究中国与日美文化的互补及交融。比较电影研究的背景是文化差异,因此梳理三国文化的渊源、关系及异同是基础。二是动画电影题材、主题总貌上的共通性及差异性。异同比较是一种形态比较,如神话题材、童话题材、现实题材的比较;成长主题、冒险主题的比较等。三是叙事的趋同性及人物性格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中日美商业动画电影叙事风格有异,但有趋同的趋势,而人物塑造方面差异尤其明显。如美国的个人主义英雄和中日的集体主义英雄的比较等。四是各个学派、团体、著名导演或作品比较研究。如中国传统动画及“中国学派”、加拿大电影局的动画、“美国联合制片公司”(简称UPA)和前和南斯拉夫的“萨格雷布学派”创作比较;中国与韩国在市场经济下的动画电影创作比较;迪士尼和宫崎骏、手冢治虫和万籁鸣的创作比较等。五是制作及运营模式比较研究。如迪士尼、东映公司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运营比较;皮克斯、梦工厂、蓝天工作室和吉卜力工作室的创作及运作模式比较等。
其次是影响研究。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使不同国家和民族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影响着别人的同时也在被别人所影响。美国动画电影雄霸天下,对于国家形象的传播和他国青少年“崇美”思想的形成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东亚动画蓬勃发展对世界动画电影的繁荣具有示范作用,日本动画形象对中国青少年一代人格养成有潜在影响,那些正面向上的形象的无疑有益于中国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但是那些消极的、残酷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也有负面的影响。
影响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题学研究。是对同一题材、人物、母题在中日美动画中的变迁研究。同一题材、人物、母题在不同国家的流变实际上是要经过文化的过滤,要经过创作者的选择和改写,其中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的因素,揭示这些元素的作用及其引起的结果,也就讲清了“迁徙”的路径。如“孙悟空形象”在中日美动画电影中变迁研究;中日美动画电影中“热恋中的男女面对巨大阻力采取行动”的母题的研究;“小人物建立功勋成为英雄”的母题研究等。二是类型学研究。是对中日美同类型动画电影的关系研究。三国同类型动画电影之间相互影响与学习,在理念上逐渐呈现出“同类同型”的特征。为何影响,影响的过程及结果是怎样?如中日美科幻、冒险、家庭动画电影的影响研究等。中日美同类型动画由于产生的语境不同,常常会貌似神离,除了进行形态上的异同比较外,探究“橘逾淮变枳”现象后面的文化原因外,阐明相互之间影响关系是最为重要的。三是媒介学研究。研究中日美动画电影发生影响关系时,起到媒介沟通作用的人物、团体和环境,另外还有译制研究。媒介学研究的人物指著名的动画创作者、理论工作者,甚至政治家或其他领域的人,如中国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日本人持永只仁(方明),率团访美的特伟;团体指电影社团、沙龙、刊物等,如中国动画人与ASIFA(世界动画协会)关系研究;环境指意义重大的国际性的电影学术会议、世界性的电影纪念活动,国家之间的电影学术访问活动等。如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手冢治虫访问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华特·迪士尼出访中南美各国的创作等。译制研究中对译制者的研究是重点,因为他们是实现作品价值的桥梁。日美动画进入中国市场,译制可以锦上添花,也可能佛头着粪,如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动画电影译制导演研究,日美动画的中译研究,中国动画的外译研究等。在媒介学研究中最讲究的应该是证据,因此考证,梳理资料之间的关系是这一研究的重点。
第三是阐发研究。阐发研究是影响研究的“更上一层楼”,不但超越了平行研究的表征对比和功利层面上的优劣判定,而且强调交流中的“礼尚往来”,强调影响的相互性,强调“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而不是“以我为中心”,把对方都看成是受影响的“他者”。在影响研究中,具有后殖民色彩的“西方中心主义”或中国的“天朝上国”之心都应被抛弃,而代之以民族平等主义、文化平等主义和“动画电影平等主义”,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他国的成就,强调各自的特色和价值,超越功利性,不是以自傲或者自卑的后殖民心态来界定“他者”,避免陷入盲目拔高或者刻意贬低的泥沼。这样才能廓清一些动画交流史中的疑难问题,享有人类所共同拥有的动画财富和艺术成就。在当下,各个动画重镇如何更为深入的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影响是创作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中日美动画发展历程中的此消彼长和事实上的强弱有别的现状,因此要端正学界在动画研究中的这种“崇日(本)拜美(国)”的功利性心态。
阐发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电影理念的影响及互融。真人电影理念是动画电影理念的“模子”,几乎“规定”着动画电影的形式和内容。因此梳理中日美真人电影理念的相互影响是必需的。如中国的“影戏观”和美国的“戏剧影视美学”对动画的影响。二是具有“异质同构”特征的中日美动画电影理论比较。如早期万籁鸣的民族化动画理论、华特·迪士尼的“普世化”动画理论、手冢治虫的“开放式”动画理论的阐发研究。三是形象学研究:主要针对动画电影中的“他者形象”。如《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中的中国人物形象。中国的《倔强的卡拉班》和《魔比斯环》等作品中的外国人形象等。
第四是接受研究。由于中日美文化方面的互通性,致使日美的动画形象特别能为国内市场所接收。但是中国和日本美国文化毕竟还是有区别的,“橘逾淮变枳”的问题肯定存在,如何能学人所长,避人所短,这是在接受和借鉴他国经验,振兴民族动画电影,创作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必须面对的问题。
接受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动画电影的传播及接受。诸如《铁扇公主》在日本的传播及接受;手冢治虫、宫崎骏、今敏、新海诚的动画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白雪公主》等好莱坞动画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合拍片《阿童木》的传播与接受等。二是中国从业人员和青少年对日美动画电影的接受比较。如中国动画电影受美国的影响而出现的“混血儿”现象研究;受日本影响而出现的中国“热血动画”(如《魁拔》)现象研究;迪士尼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对中国青少年人格影响的比较研究;日本动画电影的暴力倾向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三是中日美动画电影相互借鉴成败得失启示录。中日美动画业的发展和交流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都有着盛衰起伏,其中相互借鉴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也是必须总结和梳理的,这对三国动画电影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共同繁荣意义重大。
在比较艺术学的视域下研究动画电影,始终要注意的是“动画性”的问题。平行比较研究最终的缘由可以归结到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影响研究强调的是影响者放送的过程,及其所引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文化交流过程中碰撞融合所引起的。因此要防止将动画电影的比较研究变成文化比较研究的例证和注脚,始终关注“动画性”的问题,使研究落到“动画”的终点上。
从比较艺术学宏阔视域中研究中日美动画电影的相互交流及影响,对中国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创造个性鲜明的民族动画品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对深度理解中外动画发展规律,填写动画史上的一些盲点和空白点具有理论价值,对构建世界动漫的共荣局面意义重大。
注释:
①中国动画在总量上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仅动画长片在2012年就已达到了20多部。而从1941年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到1999年的《宝莲灯》,中国动画长片60年间总共也就10多部。中国动画现在正由“大国”向“强国”的挺进。
②郑曦《“新混血儿”现象——中美动画电影文化对话之路》《艺术评论》2010(8)。
③李三强《中美动画文化精神之比较》《电视研究》2007(1)。
④王丽,李昱瑾《从动画片看中美文化差异》《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1)。
⑤李娟,李月敏《中美动画电影的差异化研究》《电影评介》2009(5)。
⑥殷俊《“电影化”之去留:中日动画艺术的比较》《现代传播》2012(5)。
⑦李涛《中日孙悟空动画形象的符号学比较》《电视研究》2009(11)。
⑧黄梦阮《从中日动画片对比看国产动画片的发展误区和方向》《现代传播》2005(5)。
⑨唐小茹《从日美风格看中国动画的出路》《中国电视》2004(10)。
⑩武珊《从日本和美国动画透视中国动画的发展》《艺术与设计》2007 (1)。
(11)彭骄雪《电子游戏与美国当代动画电影的崛起》《电影艺术》2007(1)。
(12)聂欣如《当代动画片和电子游戏的关系及历史——评〈电子游戏与美国当代动画电影的崛起〉》《电影艺术》2007(4)。
(13)刘宏宇《消失的背后——美国动画形象中的种族和性别表现问题》《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3)。
(14)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还有宋晓莉《明星机制与迪斯尼模式——论美国动画片运作模式及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启示》《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6(3);员巍《中美动画电影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及视觉化表现——以〈大闹天宫〉和〈功夫熊猫〉为例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吴芳芳《动画电影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以〈山水情〉与〈狮子王〉为例》《电影评介》 2009(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