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ardenburg综合征的PAX3突变检测

Waardenburg综合征的PAX3突变检测

张华[1]2012年在《MITF、PAX3和SOX10基因突变致Waardenburg综合征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Waardenburg综合症(Waardenburg syndrome,WS)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综合征型耳聋,根据临床特征分为4型(WS1-4)。由于表型的不全外显,基因型和表型之间无固定内在因果模式。中国人群WS的相关研究以基因组水平研究为主,主要限于小样本的家系调查和相关基因突变检测,MITF、PAX3和SOX10是主要的致病基因。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对中南地区22例WS患者进行了临床诊断和分型(其中家系4个共9例,散发13例),WSl型5例,WS2型15例,WS4型2例。检测共发现9个新发杂合突变,致WS1的MITF基因突变T192fs和R217I;致WS1的PAX3基因突变H80D和H186fs;致WS2的SOX10基因突变G37fs, G38fs, R43X和E248fs;致WS4的SOX10基因突变W85X。这些基因突变导致WS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人群WS患者发病的分子机制,我们利用这9个新发突变对致病基因MITF、PAX3和SOX10的功能进行相关的一系列体外实验研究,包括突变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构建、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荧光素酶检测蛋白活性、细胞免疫荧光观察亚细胞定位、免疫共沉淀检测蛋白相互作用及蛋白质DNA结合等,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研究突变蛋白功能改变及其对野生蛋白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9个基因突变产生的突变蛋白功能均发生了改变。野生型和突变体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在293FT细胞内均能正确表达。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发现除R217I MITF和H80D PAX3有部分残余功能外,其他突变体均失去功能,不能激活靶基因的转录活性。除E248fs SOX10具有显性负性效应外,其余8个突变体均不能影响其相应的野生型蛋白的正常功能。在NIH3T3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研究发现R217I MITF、H80D PAX3和E248fs SOX10与野生型蛋白亚细胞定位一致定位于细胞核内,其余突变体出现异常的亚细胞定位,细胞核与细胞质均有分布,其中H186fs PAX3、G38fs SOX10以细胞核分布为主,T192fs MITF和SOX10的突变体G37fs、R43X、W85X以细胞质分布为主。免疫共沉淀发现H80D PAX3和H186fs PAX3均与野生型SOX10蛋白有相互作用,但二者失去与野生型SOX10蛋白的协同激活作用,不能协同上调MITF表达;5个SOX10突变体均不能与野生型PAX3产生协同效应而上调MITF表达水平,除E248fs SOX10外,其余4个SOX10突变蛋白均不能与野生型PAX3蛋白有相互作用。蛋白质与DNA结合实验发现E248fs SOX10与DNA产生结合,进一步支持其显性负性效应作用,但其半衰期变短,与野生型SOX10蛋白相比降解加快。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R217I MITF尽管与野生型MITF蛋白亚细胞定位相同并存有部分功能,但其剂量不足以达到野生型MITF蛋白行使正常生理功能所需水平。T192fs MITF无功能与其功能域bHLH-Zip的缺失及异常的亚细胞定位相关。这两个MITF突变蛋白通过下调酪氨酸酶基因表达。(2)尽管H80D PAX3的突变位于PD域内,但由于保留有完整的HD域而存有部分功能,并与野生型PAX3蛋白亚细胞定位相同;HD功能域的缺失和异常的亚细胞定位导致H186fs PAX3功能丧失。这2个PAX3突变蛋白失去与野生型SOX10的协同作用而下调MITF基因表达。(3) G37fs、G38fs、R43X和W85X产生的SOX10截断蛋白缺失所有功能域而导致功能丧失,失去单独或与野生型PAX3协同激活上调MITF基因表达作用。E248fs产生的截断蛋白保留有HMG功能域可与DNA结合而产生显性负性效应抑制野生型SOX10蛋白功能,但由于其降解较野生型SOX10加快,仍表现为功能丧失。本文首次对SOX10基因突变致WS2发病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4)本研究中9个杂合基因突变产生的突变蛋白的功能与其功能结构域关系密切,导致WS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单倍体剂量不足效应。突变蛋白剂量不足以达到野生型蛋白行使正常生理功能的最低阈值而实现黑素细胞完全发育。MITF基因突变通过下调酪氨酸酶转录水平、PAX3和SOX10基因突变通过直接下调MITF转录水平而影响黑素细胞发育并造成黑色素的合成、转运和分布障碍,导致虹膜、皮肤、内耳黑色素缺如而引起WS表型。(5)本研究在体外实验从分子、细胞水平较全面的揭示与阐述了中国人群WS的发病机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WS致病基因功能检测的实验系统,为在动物水平体内试验进一步研究WS发病机制奠定了实验理论和基础。

陈红胜[2]2009年在《Waardenburg综合征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在基因水平上对耳聋病因学的诠释成为当今探究遗传性聋发病原因的热点。人们发现中国绝大部分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NSHL)患者是由GJB2,SLC26A4和线粒体DNA基因突变导致,利用基因诊断技术对这三种基因进行突变检侧,不仅可为大部分遗传性耳聋患者明确病因,而且为耳聋遗传咨询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科学手段,同时使对于遗传性耳聋家庭的产前诊断成为可能。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已开展了上述基因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但尚未在湖南地区进行相关的研究。同时,综合征型耳聋的病因学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Waardenburg综合征(WS)是最常见的综合征型耳聋之一。至今,欧美人群已发现100余种WS相关基因突变位点,逐渐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这种遗传性疾病的致病机制。但国内仅见少数WS病例的报道,有关中国人群WS患者的分子遗传背景的研究甚少。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SHL、NSHL和母系遗传的遗传性耳聋患者较系统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分析中国人群WS患者的分子遗传背景,探讨基因型-表型之间的相关性;了解湖南地区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中GJB2和PDS基因的突变频率和突变热点,调查线粒体DNA 12SrRNAA1555G突变的流行频率,试图揭示这些基因与耳聋发生的紧密联系,探讨耳聋预防的策略和科学有效的治疗途径;并为一遗传性耳聋大家系明确分子病因,进而探讨mtDNA突变同非综合征型耳聋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Waardenburg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基因突变研究我们对来自中南地区的19例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临床诊断和分型,对其中5例WS1进行PAX3基因突变检测,另14例WS2进行MITF、SNAI2和SOX10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发现WS患者临床表型变异很大。所有患者均有虹膜异色;89.5%的患者表现为双侧对称的先天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且以WS2中多见;同时,4例WS2(28.6%)表现为全身皮肤棕褐色雀斑沉着,其它症状如白额发、早白发等仅见于个别病例。共在16例WS中发现10种基因突变位点(PAX3和MITF基因各3种,SOX10基因4种),另3例突变检测阴性。所有WS1均携带PAX3基因突变,35.7%和42.9%的WS2患者分别检测到MITF和SOX10基因突变;其中8种(PAX3:H80D和H186fs;MITF:R217I和T192fs;SOX10:G38fs、R43X、E248fs和G37fs)为未报道新突变。为绘制中国人群WS相关基因突变图谱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并为揭示WS的分子致病机制打下了基础。第二章:非综合征型耳聋常见耳聋相关基因的突变研究我们采用直接测序、DHPLC和PCR-RFLP的方法对湖南地区汉族139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分别进行GJB2、PDS和线粒体DNA12SrRNA A1555G突变的筛查,结果发现43.9%(61例)的患者至少携带其中一种基因突变;GJB2、PDS和线粒体DNA 12SrRNAA1555G突变的检出率分别为23%、18.7%和3.6%;共发现6种GJB2和13种PDS基因致病性突变,其中1种GJB2基因新突变(F115C)和3种PDS基因新突变(S8X、A227P和Cys565fs):235delC和IVS7-2A>G分别是GJB2和PDS基因最常见的突变类型,分别占这两个基因突变的89.1%和46.5%;通过此次筛查,为其中35.3%的患者明确了分子病因,为该地区进一步开展遗传咨询、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第三章:一母系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大家系的临床特征和分子病因学研究我们对一母系遗传性耳聋大家系的临床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采用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进行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发现此家系内58.3%(21/36)的母系成员均表现为双侧对称、以高频下降明显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但发病年龄和耳聋的严重程度变异很大;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与该家系部分成员的耳聋关系密切。序列分析共发现23种变异,其中T1541C为新突变。18例母系成员均同时携带12SrRNAA1555G和T1541C同质性突变。5例父系亲属及配偶听力正常,1555和1541位点突变检测阴性。本研究最后得到以下结论:(1)Waardenburg综合征临床表型变异很大,以WS2较多见;虹膜异色和感音神经性耳聋为WS最常见的症状;棕褐色雀斑沉着可能是中国人群WS患者皮肤色素改变的一种特殊的形式;PAX3基因突变是导致WS1患者致病的主要原因,而WS2中MITF和SOX10基因突变较欧美人群有更高的检出率,且SOX10基因突变更常见。研究发现10种基因突变位点,其中8种为新突变,表现出中国人群WS患者独特的基因突变谱。3例突变检测阴性提示可能存在其它未知的WS2致病基因。(2)湖南地区汉族人群三项常见耳聋基因的筛查提示有43.9%的患者携带有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反映湖南地区遗传性聋高发的现象。GJB2基因突变是导致该地区汉族NSHL最常见的原因,其次为SLC26A4基因。235delC、IVS7-2A>G和A1555G突变分别是GJB2、PDS和线粒体DNA基因的热点突变,占所有突变的71.2%,可利用热点突变进一步开展快速筛查工作。通过本研究为其中35.3%的患者明确了病因。研究发现的1种GJB2和3种PDS基因新突变,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人群的耳聋基因突变谱。(3)母系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主要表现为双侧对称、以高频下降明显的感音神经性耳聋,但发病年龄和耳聋的严重程度变异很大。mtDNA 12SrRNA A1555G突变是该家系耳聋的主要分子基础;环境因素和核基因可能参与A1555G突变表型表达的调节;T1541C为未报道新突变,可能对该家系A1555G突变所致耳聋的外显率有影响。

刘琴[3]2017年在《Waardenburg综合征的基因突变研究及中医病因病机探析》文中提出目的:由于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被耳聋这个疾病所困扰。许多后天患病的耳聋人群通过—定的药物、理疗等治疗可获得改善,然而对于那些先天性耳聋患儿,目前则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对于这些先天性耳聋疾病的遗传学研究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Waardenburg 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作为此类疾病中不容忽视的—种,越来越多的学者们投入到了对其研究中,以期从分子水平全面认识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寻求更有效的方法治疗该疾病。本课题组通过对收集到的2个WS家系及10例散发WS患者进行临床分型(初步判断符合WS1和WS2两型),确定与WS1和WS2发生有关的四个基因(PAX3、MITF、SOX10、SNAI2)进行突变检测,以期了解WS的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医角度对WS的病因病机进行初步探析。方法:利用本课题组前期在湖北各地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和聋儿康复中心采集的耳聋家系样本及临床资料,根据Waardenburg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筛选,收集了 2个WS家系及10例散发WS患者。详细询问病史,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初步分型。应用cyrillic2.1绘图软件绘制该家系遗传学图谱,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取外周静脉血样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AX3、MITF、SOX10、SNAI2候选突变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相邻内含子。对扩增的PCR产物在ABI自动测序仪上进行双向测序,利用GeneTool软件及分子生物学网站的信息分析数据。结果:①按照Waardenburg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结合2个家系患者(编号家系1、家系2)及10例散发患者(编号分别为HuB-21、HuB-34、HuB-66、HuB-107、HuB-357、HuB-397、HuB-421、HuB-433、HuB-448、SY-2)的临床资料分析:HuB-433符合WS1,其余家系及散发病例初步符合WS2;②通过对候选基因的检测,家系2和HuB-433均检测到PAX3基因突变,其中家系2的先证者及其母亲均携带c.92C>G(p.T31S)的杂合突变,HuB-433发现c.220C>T(p.R74C)的突变。家系1和HuB-448均检测到MITF基因突变,其中家系1的先证者及其母亲均发现c.1162-1G>A 的突变,HuB-448 发现 c.859G>T(p.E287X)的突变。HuB-397检测到SOX10的2号外显子基因突变:c.331T>C(p.F111L)。检索国内外文献,PAX3基因c.92C>G突变已有报道,c.1162-1G>A、c.220C>T、c.859G>T及c.331T>C均不曾有案例报道,为新突变。③除HuB-433、HuB-397、HuB-448外,其余散发病例均未检测到致病基因突变。结论:①本研究中WS2是WS中最常见的一种,绝大多数WS2患者均伴有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这与以往的文献报道相符;②这些基因突变位点的确定,为这些家系产前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③部分WS2患者未检测到致病基因突变,提示可能存在新的致病基因导致WS的发生;④WS的不同表型说明本病治疗较复杂,而基于整体观念的中医对于本病的治疗可能会收到较好的疗效。

王莉, 廖世秀, 李涛, 赵慧茹, 张冰[4]2013年在《Ⅰ型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的PAX3基因突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Waardenburg syndrome综合征(WS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综合征型耳聋,通过对Ⅰ型WS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和相关基因配对转录因子PAX3(Paired box gene 3)检测,旨在探讨该Waardenburg syndrome综合征大家系的致病机制。收集河南地区。一个5代WS综合征大家系,家系中有患者12人(见图1)。对家系成员进行毛发、皮肤色素、四肢关节、眼科等体格检查;并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及颞骨CT检查。根据1995年Waardenburgsyndrome综合征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型,患者的临床表现支持Ⅰ型WS综合征(w指数>1.95)的诊断。其中患者V7表现为右耳耳聋、左眼虹膜呈蓝色、内眦明显移位(w指数>1.95)、鼻梁扁平、面部少量雀斑。抽取相关人员血样并提取DNA,PCR扩增PAX3全部编码区域并测序,并与PAX3标准序列比较。所有患者均携带c.582C>T突变,该突变可导致R195X。基因检测结果支持Ⅰ型WS的诊断,无义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发病的致病机制,也是该家系产前基因诊断的检测依据。

王轶[5]1999年在《Waardenburg综合征的PAX3突变检测》文中研究说明Waardenburg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听觉—色素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皮肤毛发色素脱失,面部发育畸形,在先天性深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中占2%以上。Waardenburg综合征表现度变异非常大,临床上根据有无内眦外移将Waardenburg综合征分为两型:Waardenburg综合征Ⅰ型以内眦外移而区别于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基因连锁分析表明所有Waardenburg综合征Ⅰ型均与PAX3基因连锁。目前已在五十余个Waardenburg综合征Ⅰ型家系发现PAX3基因突变。国内尚无有关报道。本文收集5个Waardenburg综合征Ⅰ型家系,对Waardenburg综合征Ⅰ型的诊断、临床特点、遗传方式进行分析。利用PCR—SSCP直接测序检测PAX3基因突变,结果在PAX3 Exon2、Exon5发现点突变。

查俪晶[6]2014年在《Waardenburg综合征2例报道及文献综述》文中指出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是一种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及皮肤、虹膜、毛发的色素分布异常为主要特征的遗传综合征。Waardenburg综合征的发生主要由于发育缺陷的神经嵴细胞异常增殖、迁移和分化。WS的外显率不完全,在不同患病家族的患病个体之间,甚至是同一患病家族的不同患病个体之间的临床表型都有差异。WS具有遗传异质性,现已发现多种能够引起WS的突变基因。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术是处理WS的重度或极重度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表现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有利于患者的听觉、言语和身心发育。本文报道2例Waardenburg综合征病例,并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希望从流行病学、分型与诊断标准、临床表现、WS发病相关基因与临床处理等方面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王晶, 赵娜, 薛煜, 杨艳玲, 肖涵[7]2018年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对一例Waardenburg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致病基因的分析。我们获取患者的临床信息以及全血样本,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确定PAX3基因在c.873dupc发生突变,该突变位于6号外显子上,导致氨基酸改变p.G272fs。对患者和患者父母进行一代测序验证,发现父母未发生此突变,且无临床症状;该突变在中国人群中为首次报道,对临床诊断有一定的遗传指导意义。

杨淑芝[8]2006年在《综合征型耳聋临床表型特征分析及相关基因突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十几年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1990年Alport综合征COL4A5基因被克隆以来,已定位的综合征型耳聋基因位点30个,已克隆的综合征型耳聋核基因29个,线粒体基因4个。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包括离子通道蛋白、膜蛋白、转录因子和结构蛋白等。 Usher综合征和Waardenburg综合征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两种综合征型耳聋,部分相关致病基因已经被定位克隆。欧美人群大约400多个Usher综合征家系及80多个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的分子病因已被揭示,国内Usher综合征和Waardenburg综合征的研究仅见个别临床病例报道,中国人群两种综合征的分子遗传背景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建立的聋病资源收集系统,收集Waardenburg综合征和Usher综合征病例,并对这些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选取相关基因进行突变研究,具体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Waardenburg综合征病例资源的收集及相关基因突变研究 Waardenburg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临床主要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皮肤、毛发、眼睛色素分布异常等症状。其主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有不完全外显。共分为4个亚型,分别是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临床上以Ⅰ型和Ⅱ型最多见。Waardenburg综合征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目前有7个相关致病基因被定位克隆,其中以PAX3基因和MITF基因突变与Waardenburg综合征发病关系最为密切。为研究中国人群Waardenburg综合征的分子遗传背景,本研究首先利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研究所建立的聋病资源收集系统,对该综合征进行收集。自2004年9月~2005年12月止,我们在全国10个不同的省份(自治区)共收集到35例

陈艳[9]2009年在《SOX10基因新突变导致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家系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又称听力-色素综合征(auditory-pimentary syndromes),是一种较常见的综合征型遗传性聋。临床以感音神经性聋、皮肤低色素改变(白化病)、白额发或早白发、虹膜异色为主要特征。其主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群体发病率为1/42000,占先天性耳聋的2%~5%。WS共分为4型,分别是Ⅰ型WS(WSⅠ,MIM 193500)、Ⅱ型WS(WSⅡ,MIM 193510)、Ⅲ型WS(Klein-Waardenburg syndrome,WSⅢ,MIM148820)和Ⅳ型WS(Waardenburg-Shah syndrome或Waardenburg-Hirschsprung disease,WSⅣ,MIM 277580)。目前对该病的基因学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于不同的分型已明确了其相应的致病基因。其中MITF、SNAI2、SOX10基因和WSⅡ有关。目的:通过对WSⅡ一家系中2名典型病例的临床分析和家系成员候选基因-MITF、SNAI2、SOX10基因的突变检测,加深对WSⅡ的认识,并探讨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一就诊于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湖南家系,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耳科,眼科及全身的检查,并绘制家系图谱,作出临床诊断,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取血样。聚合酶链反应扩增MITF、SNAI2、SOX10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扩增的PCR产物酶切后在3100自动测序仪上进行正反向直接测序分析,利用GeneTool软件及遗传学网站的信息分析数据。结果:(1)根据2位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结合WSⅡ的诊断标准,诊断为WSⅡ;(2)先证者及先证者母亲的SOX10基因的编码区找到了一个国内外未曾报道过的新突变(即c.113delG,p.Gly38AlafsX71),而在家系中其他成员和100名家系外健康对照者中均未发现此突变。MITF和SNAI2基因突变检测均正常。结论:(1)本研究对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一家系进行了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分析,其详细的临床资料有助于对该综合征的进一步认识;(2)所发现的SOX10基因(c.113delG,p.Gly38AlafsX71)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属新突变;新的基因突变位点不仅丰富了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而且为更好地了解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3)WSⅡ患者在做基因筛查时SOX10和MITF要同样作为第一候选基因;(4)新的基因突变位点为此家系开展产前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刘铮铮[10]2007年在《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一家系的临床分析和MITF基因的突变检测》文中研究说明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又称听力-色素综合征(auditory-pigmentary syndromes),是一种较常见的综合征性遗传性聋。临床表现为皮肤、毛发、眼睛以及耳蜗血管纹等处黑色素细胞缺如而产生的一组表型特征,以感音神经性聋、皮肤低色素改变(白化病)、白额发或早白发、虹膜异色为主要临床特征。其主要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群体发病率为1/42000,占先天性耳聋的2%-5%。WS共分为4型,分别是Ⅰ型WS(WSⅠ,MIM193500)、Ⅱ型WS(WSⅡ,MIM 193510)、Ⅲ型WS(Klein-Waardenburgsyndrome,WSⅢ,MIM 148820)和Ⅳ型WS(Waardenburg-Shah syndrome或Waardenburg-Hirschsprung disease,WSⅣ,MIM 277580)。目前对该病的基因学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于不同的分型已明确了其相应的致病基因。其中MITF基因和WSⅡ有关。目的:通过对WSⅡ一家系进行临床分析,以明确其临床诊断和分型;在此基础上确定候选基因-MITF基因,对家系成员行MITF基因的突变检测,以明确基因诊断;加深对WSⅡ的认识,并探讨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一就诊于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湖南家系,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耳科,眼科及全身的检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临床分析,作出临床诊断。在此基础上确定候选基因-MITF基因,进行分子水平的诊断。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的方法对所有家系成员的DNA行MITF基因九个外显子的扩增,扩增的PCR产物酶切后采用直接序列分析。对照组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采用限制性内切酶SspⅠ,对随机选择的100例健康对照进行经测序证实的MITF基因突变位点的筛查。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结果结合WSⅡ的诊断标准,诊断为WSⅡ。在此基础上进行的MITF基因突变检测中,在家系中先证者的MITF基因的编码区找到了一个国内外未曾报道过的新突变(第650位碱基发生G→T的杂合性突变,即C.650G>T),为错义突变,该突变可导致217位氨基酸由精氨酸转变成异亮氨酸(Arg217Ile)。而在家系中其他成员和100例家系外健康对照者中均未发现此突变。结论:本研究对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一家系进行了临床分析和分子水平的基因诊断,其详细的临床资料有助于对该综合征的进一步认识;所发现的R217I突变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属新突变;新的基因突变位点不仅丰富了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而且为更好地了解MITF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同时由于WSⅡ遵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在此家系中未发现类似的患者,亦未找到相同的突变,因此该患者为新出现的突变个体。根据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的规律,推论其后代的发病率可能为50%。

参考文献:

[1]. MITF、PAX3和SOX10基因突变致Waardenburg综合征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D]. 张华. 中南大学. 2012

[2]. Waardenburg综合征和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 陈红胜. 中南大学. 2009

[3]. Waardenburg综合征的基因突变研究及中医病因病机探析[D]. 刘琴.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

[4]. Ⅰ型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的PAX3基因突变分析[C]. 王莉, 廖世秀, 李涛, 赵慧茹, 张冰. 中国遗传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9-2013). 2013

[5]. Waardenburg综合征的PAX3突变检测[D]. 王轶.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9

[6]. Waardenburg综合征2例报道及文献综述[D]. 查俪晶. 浙江大学. 2014

[7]. 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致病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J]. 王晶, 赵娜, 薛煜, 杨艳玲, 肖涵.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8]. 综合征型耳聋临床表型特征分析及相关基因突变研究[D]. 杨淑芝.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6

[9]. SOX10基因新突变导致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家系的分析[D]. 陈艳. 中南大学. 2009

[10]. Waardenburg综合征Ⅱ型一家系的临床分析和MITF基因的突变检测[D]. 刘铮铮. 中南大学. 2007

标签:;  ;  ;  ;  ;  ;  

Waardenburg综合征的PAX3突变检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