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文化中的“钙缺乏”现象透视_企业家论文

中国企业家文化中的“钙缺乏”现象透视_企业家论文

中国企业家文化“缺钙”现象透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透视论文,中国企业家论文,缺钙论文,现象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社会开始实行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开的企业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既保证创业者的利益,又能够保证公司持续、稳步地发展。企业管理制度的这一创新,使职业经理阶层应运而生;而中国在工业化方面比西方晚了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公司目前还在第一代人手里,但也有一些即将面临如何把公司传给第二代人、怎样交接班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给中国本土企业家的"软肋"--缺乏创新精神--补钙!

如果能够找出他们"缺钙"的文化基因,或许可以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补钙"方案。

观念错乱的躁动

中国最先闯入市场经济大海的人,是那些在计划经济刚刚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时,靠倒腾短缺、紧俏商品起家的"体力型企业家",在当时混沌无序的经济格局中,他们凭借胆识淘得"第一桶金"。如今他们虽然大多被淹没在群星灿烂的企业家群体的天空中,但中国企业的创业史将永远镌刻着他们的名字,因为是他们奠定了中国当代企业家阶层的基础。当20世纪90年代以柳传志、张瑞敏等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型企业家"竞相弄潮之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篇章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中国企业家才赢得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应有位置。1998年前后代表新经济的网络公司,成为市场经济大海中迎接新世纪黎明的"弄潮儿",在风险投资的狂热追捧下,催生了中国的"科技创业型企业家"。

每一个企业家的背后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不可避免地被打上自己所处时代甚至是先前历史的印痕。以土地作为立身之本的"农业文明"使得中国的企业家还保存着对土地的丝丝眷念,以及对与土地的本质特征相近的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的痴情追求,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企业家不认真研究产品的生命周期,脑袋一拍就"跑马圈地"、盖厂房、买机器,结果固定资产投入很多,流动资金难以为继,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同时,中国企业家们心目中的企业价值链还是传统的"资产/核心能力--投入--产品/服务--销售渠道--客户",而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价值链却正好是反向的,即"客户偏好--销售渠道--产品/服务--投入--资产/核心能力"。

在西方国家,现代企业中引领风骚的是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产业的后起之秀,新一代企业家群体在崭新的风险投资模式下被快速、批量地培养出来。"信息文明"使那些既懂现代技术,又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们尝到了以几何速度快速成长的甜头。中国目前虽然也试图实现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也开始追逐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商机,但如果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带着"农业文明"的痕迹,或者不能超脱"工业文明"的窠臼,那么他们在经济转型和管理变革中就可能出现"叶公好龙"般的尴尬。

也许正是生长于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国的企业家往往为观念混乱所困而无法实现思想"突围"。他们要么固守传统的经营模式不敢创新,要么急功近利乱冲乱闯。目前中国的企业家们大多还依赖资源和产业的开发而发展,而西方的企业家们已主要依靠对人力资本和技术的开发而发展,这就是"工业时代"的企业家群体与"信息时代"的企业家队伍的差异。

权力情结的拖累

中国人太看重权力,太看重"老大"的地位。每个中国人都想做董事长、总经理,都想具有签字拍板、发号施令的权力;每个董事长、总经理都不愿委曲求全、"屈身下嫁"为别人服务。这种"权力情结"和"鸡头文化",始终是中国企业资源整合最为可怕的绊脚石。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现象:南京地区不到30平方公里的地带,盘踞了三家国有特大型化工企业--金陵石化、扬子化工和南京化纤,彼此"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上海钢铁二厂和上海钢铁公司大战黄浦江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淄博石化和齐鲁化纤拼杀于胶东半岛,"相煎太急"……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在总结西方企业资源整合经验时说,纵观企业发展史,没有哪一家企业是完全依靠自身的扩张而得以成长,也没有哪一家企业不是靠兼并而得以迅速发展。20世纪初的横向并购导致摩根、卡内基、洛克菲勒等一大批企业巨人横空出世,这些世界级的企业元老借助于资本并购工具,在20世纪20年代锻造出了最初的控股公司;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战略并购的浪潮席卷全球,奔驰与克莱斯勒、埃克森和美孚、时代在线和华纳等一批"大手笔"的并购活动,书写了新的"巨无霸"的传奇;而惠普和康柏的握手更让人领略到产业整合的战略意义。因此,企业不能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企业家不能计较个人地位升降之荣辱;企业应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企业家则应更多地考虑提升企业形象而非自己的派头。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车轮已滚滚驶来,一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取决于本国企业的竞争实力,而决定企业能否胜出的关键则是企业家整合资源的眼光和能力。中国现有34万余户企业,企业的数量足以上吉尼斯记录,但能够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却寥若晨星。面对站在我们眼前的国际企业巨人,中国企业的竞争实力实在是太弱小了。如果中国的企业家今天还不能摆脱狭隘的权力情结之纠缠,他们所领导的企业恐怕难以真正做大。

急功近利的意乱情迷

中国的企业起步迟、规模小,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很难听到自己的声音,特别是随着大型跨国公司的纷纷"入侵",中国企业家更是感到矮人一等,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了扭曲的扩张心态,以至于动不动就想"称王天下"。以三株为例,总裁吴炳辉曾在新华社的年会上宣读《争做中国第一纳税人》的报告,他当时说:三株公司眼下的发展速度是2000%,到世纪末可以完成900亿元到1000亿元的利税,成为中国第一纳税人。他还提出要向化妆品、生物制药、医疗器械领域发展。他甚至夸下海口:我们研制成功了一个饮产品,就连可口可乐也没法与我们相比,我们准备马上注册专利,将来与可口可乐比高低,去占领国际市场。不幸的是,这些话还没有从人们的耳畔散去,三株公司就被一场并不太大的官司击倒。

无独有偶,河南春都集团也从中国第一根西式火腿肠开始,一度红遍大半个中国。春都集团的经营者们也许感到成功实在来得太容易,于是头脑发热,在较短的一两年时间内斥巨资投向医药、茶饮科、房地产等多个经营项目。就在春都集团多元化高调唱得津津有味之时,致力于专业化经营的双汇集团等企业杀将进来,夺走其西式火腿肠的大部分市场,不仅使其在主业战场上"失陷",而且在其他产业上也多半是留下难以收拾的"残局"。

对于企业做大以后的战略失误和心态失常,一些企业家在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时也若有所悟。长虹集团总裁倪润峰再度出山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的企业患上了'大企业病'",联想集团的新掌门人杨元庆坦陈"联想也出现了大企业病"。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说是企业染上了大企业病,还不如说是中国企业家染上了急功近利的病。用经济学家杨瑞龙的话说就是--中国企业家"做秀"重于练内功,热衷于炒作、策划和玩空手道。在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作祟下,企业的盲目扩张不成悲剧才怪。

相对中国企业家而言,发达国家的企业家对于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就冷静和明智得多。从以下事例就可窥见一斑:本田公司能够成功地进入汽车、割草机、水下引擎和发电机等行业,是因为它拥有在发动机方面的核心能力;摩托罗拉公司之所以在BP机、双向移动无线装置和蜂窝式电话等产品领域能鹤立鸡群,是因为它拥有建立在无线通讯技术专长之上的核心竞争力;SONY公司也是因为拥有"微型化"的核心能力,它才将投资领域逐步扩展到有一定关联度的家用电器、微处理器、包装制造、供电管理等领域。纵观世界著名企业的扩张史,无一不是先"固本立基",再"兼容他业",无一不是步步为营,做细做精。对于中国某些为了做大而做大,一做大就做滥的企业家们来说,能从中悟出哪些道理呢?

标签:;  ;  ;  

中国企业家文化中的“钙缺乏”现象透视_企业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