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力系统逐渐发展,人们对于供电所低压配网供电模式也越来越关注,低压配电网是电力系统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电力企业一定要着重的发展这一模式。
关键词:电力系统;供电所;低压配网;供电模式
在经济迅速发展、科学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人们用电量随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对供电系统造成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相关电力专家进行电力系统研究发现,电作为人们生活主要构成部分,伴随电力系统不断改革,人们在供电所的低压配网供电模式方面提出较高要求,即保证低压配网的可靠性、效率性,以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使其供电过程更具安全性特点。
1 低压配网的必要性
对低压配网的改造和完善能够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如果低压配网供电模式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将会对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某种程度上的制约,同时还表现在影响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1]。此外,低压配网是电力系统众多构成中的重要一部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电力企业的盈利,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若低压配网存在不合理和不科学现象,极有可能造成用电故障,使得供电所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下降,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用电,还影响了供电所或者供电企业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从而产生信任危机。根据有关研究显示,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跟用户的停电次数以及每次停电的时长有关。因此,低压配电网系统和用户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那个环节出现故障,影响的将不仅仅是供电所自身,用户也将受到很大牵连。由此可见,电压配网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图1是供电所工作人员日常的电力维护。
2 供电所低压配网运行的影响因素
2.1 外部环境影响
在低压配网的运行过程,外部环境可能会对其合理性造成直接影响,此类因素具体分为两种,即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由于人类恶意造成的破坏与损坏,如有目的性的进行破坏、窃取电线或电缆等,导致供电系统出现断电情况,甚至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自然因素则是自然灾害,如泥石流、台风与地震等,此类灾害具有较强不可控性特点,同时还会带来较大破坏性,极易发生供电系统的破坏,最终对供电系统正常运行造成阻碍。
2.2 设备影响
对于供电设备来讲,如果出现老化或者故障情况,通常会对低压配网运行造成直接影响,若是未对其进行有效维护、更换等处理,则会直接影响设备参数性能。在此基础上,供电系统会出现不同程度故障,如跳闸等,从而对低压配网造成影响。另外,当设备发生老化情况后,参数灵敏度也会随之不断下降,很难进行供电指令的实施。而对于部分使用年限比较久远的设备,经常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内部绝缘、外部风化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露天暴露后,其发生故障的几率也会随之提升,使供电质量受到不利影响。
2.3 低压配网尚未完善
当低压配网出现不完善情况时,通常会对低压配网可靠性造成影响,属于客观原因的一种。随着社会进步与科学发展,生活水平随之不断提升,传统低压配网已经不再适合人们用电需求,使其供电过程经常出现供电不足和电能损害较大等情况,并不符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在增加经济负担的同时,还会发生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用电负荷不均匀分布
国家人口地域的分布比例缺少均匀性,且呈现多城镇少农村特点,从而造成用电负荷的不均匀分布。如果用户密度相对较多,则会造成线路末端分布模式较差,即供电系统呈现分段平衡基础上,用户的增加会造成用电需求的提升,若是没有提高整体电力水平,极易造成电力不足的情况,反之用户较少区域会出现电力过剩。因此,当用电负荷的分布缺少均匀性时,低压配电可靠性会随之受到不利影响。
3供电所低压配网供电模式的研究探讨
3.1优化和更新电网设备
提高电网设备的先进性不但可以改善供电质量,减少供电障碍,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应由专业的工作人员结合我国或地方的实际情况,对供电系统的参数进行研究和探讨,以确保设备指令可正确执行。应加强对供电系统的定期维护,加大财政力度,那些老化、过时、质量差的电线应弃之不用,及时进行更换,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确保施工质量。
3.2 构建完整低压配网系统
基于我国社会迅速发展,配网系统需要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具体是指;前期由相关部门展开调研与数据研究工作,以便于对当前用电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国家用电情况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确保技术、管理方面均得以优化,保证低压配网系统更加完整,同时具有合理性、协调性特点。另外,对于工作人员来讲,当前供电系统的深入研究,能够提高整体管理效果,并做好设备定期维护工作,以此降低系统设备故障,确保电力系统实现正常运行的目标。
3.3 运用先进的电网技术
虽然我国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非常的重视,但是一些电网技术在运行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因此,对于电力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应该迎合时代的发展,适当的引进先进的电网技术十分的有必要,采用先进的电网技术不仅可以加强电网的运行力度,还可以及时的掌握电网在运行时出现的各种问题。除此之外,采用电线分段隔离法,可以科学、合理的对一些出现故障的网络电路进行隔离,也可以对一些非正常的网络电路进行隔离,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停电的范围。
3.4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
由于低压配网系统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对低压配网系统的损害不可阻挡,只能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加以预防。比如,对露天线路进行绝缘加固保护。在人为因素方面,有关部门一定要进行大力宣传和教育,让群众了解相关的电网知识,认识到电网破坏带来的危害,以此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电网破坏。
结语
基层供电所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影响低压配网可靠性的因素,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从电力设备的更新、低压配网系统的完善以及宣传和教育方面出发,切实提高低压配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用电。
参考文献
[1]廖瑞平.供电所低压配网供电模式探讨[J].科技展望,2015,14(11):92-93.
[2]刘志彪.低压配网供电可靠性与增强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2(07):36-37.
[3]程一帆,童苇.供电所低压配网供电模式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5(29):47-48.
论文作者:王栋,郭文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低压论文; 供电所论文; 供电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因素论文; 模式论文; 情况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