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陈建婷

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陈建婷

【摘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骤急,且预后并发症多。AIS患者因众多因素常伴随沉重的精神负担,易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方法 2016年3月-2019年2月中心医院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病残程度或日常生活依赖性评分(RS)、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日常活动能力评分(ADL)以及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结果 两组护理前NIHSS、RS、SAS、SDS和AD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NIHSS、RS、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功能恢复,降低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负性情绪;循证护理;治疗依从性;护理干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脑动脉闭塞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凶险的特点,且病死率、复发率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AIS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易产生负性情绪。在AIS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采用循证护理对AIS患者进行护理,以探讨对患者住院期间功能、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循证医学提供临床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3月-2019年2月收治AIS患者96例,均符合《神经内科学》中AIS的诊断标准,并经颅脑CT及MRI等证实;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49~76岁,平均(58.25±10.23)岁;发病时间6~25h,平均(13.46±2.09)h;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5~75岁,平均(57.95±9.73)岁;发病时间4~30h,平均(14.01±2.49)h。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预防溶栓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生活指导、遵医嘱用药护理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⑵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①由护师和医生组建3~5人的循证护理小组,并进行循证理念培训,提高循证护理理念的认知水平;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影响AIS患者功能、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因素,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制定具体方案:①相关知识的普及:将脑卒中发病原因治疗、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普及;②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乃情志调护,护理人员采用焦虑评分(SAS)量表和SDS抑郁评分(SDS)量表评定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评定结果采用针对性心理疏导;③并发症护理:对常见并发症进行风险评估,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对风险较高者进行针对性预防监护;④功能训练: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病残程度或日常生活依赖性评分(RS)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告知患者应定期肢体功能锻炼,并给予相应的指导;⑤精神社会支持:嘱咐家属多与患者主动沟通,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照护。鼓励患者之间交流,调节不适心态。

1.3观察指标

①功能评定:采用NIHSS量表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改良Rankin量表(RS)评定病残程度或日常生活的依赖性。②情绪:采用焦虑评分(SAS)评定焦虑程度,抑郁评分(SDS)评估抑郁程度。③生活质量:采用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判定生活质量,ADL量表由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六个维度组成。④治疗依从性:根据护理人员自制的评价表评价治疗依从性。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NIHSS、RS、SAS、SDS和ADL各量表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RS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NIHSS评分和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NIHSS评分和R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NIHSS评分和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SAS、SDS和AD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82.56±4.75)分、住院时间为(22.13±2.45)d;对照组分别为(94.81±6.28)分和(15.38±2.1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AIS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骤急,且预后并发症多。AIS患者因众多因素常伴随沉重的精神负担,易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是医护人员根据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最新科学实证结论,以可信的科学研究成果为根据,以临床经验和患者实际状况相结合,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获得更好的护理效果,不断使护理工作完善、科学和严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干预后NIHSS、RS、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AIS患者住院期间各项功能,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满意护理效果。且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循证护理能提高AIS患者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可有效促进AIS患者住院期间各项功能恢复,降低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田丽,窦金霞.循证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防后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7,33(9):1294-1296.

论文作者:陈建婷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陈建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