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宾
汾西县凤祥小学
摘要: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通过特定的问题引导学生反省的内容和方向,尤其要使学生注意到那些被他忽略了的重要经验,因为这些经验就是学生当前价值曲解的认知基矗引导学生对这些经验重新加以体验和评价,就能使学生很快发现自己的认知过程是不合逻辑的,一旦认识到自己价值建构中的逻辑错误,也就有可能从这种不合理的知框架中摆脱出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价值取向;写作研究
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一个空洞的、无形的概念,要学生接受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转变学生的观念,必须把文本所要传达的价值取向分解成不同的层次,根据学生的心智成熟的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引导。引导的程度过高,学生理解不了,引导的程度过低,学生会对此不屑。尤其是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更要引导学生重视价值取向。
1 写作价值的体现
说到底,有价值的写作就是要探寻写作的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写作的价值说到底又是体现在"为谁而写作"这个问题上。所谓价值,就是满足了什么样的需求,而写作的价值则在于所写满足了谁的什么需求,倡导有价值的写作,则是能够满足对象的写作要求。换言之,作文本身并不是写作教学的目的,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立言"来"树人"。那么,写作的价值就在于写作者来向世界宣告什么样的观念。
我们的写作教学总是纠缠于"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内容与形式孰为重之争上,而对"为什么写作"却不够重视,对于"为谁而写作"这样带有本质性的问题更是视而不见。也许有人会说:为谁写作,这么简单,还能成为问题吗?
2 不同价值呈现的写作景象
你相信了不同的写作指导,你的作文就会呈现出不同的写作景象。
目前写作教学中,写作技巧训练仍然占据着中小学生写作教学的主导地位,将"怎么写"提高到无以复加的位置,给学生以"三段论"等写作的程式,完全不顾学生的写作感受、写作能力和写作意识。此种写作教学思想之残孽并不在于教不会学生写作文,事实上,在解决了"为谁写作"的基础上学会必要的写作技巧、说话技巧,会有助于学生"智慧地表达"。然而,唯技巧论却只教会了学生"制造"作文,而且几乎是下三滥的作文:一滥在"作文在于编造",二滥在"编造技术不高明",三滥在"养成欺骗,不真诚的恶习"。长此以往,不仅仅写作能力不能得到提升,连写作的最起码的路径也会迷失。这一点,我曾经用"拒绝高考体"来描述过。
或者作为此一种的反叛,提倡完全自由的写作。"自由写作"在一定层面上并无大碍,但其出现的最大问题在于将学生写作视为作家的专业写作,从作家创作论层面来要求学生的写作,殊不知尽管学生中总会存在一些写作的尖子、苗子,甚至也会涌现出少年作家、少年写手,但是,中小学写作教学并不在于培养专业的写手、写家,而是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功底,为终身写作打下底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还是回到写作教学的目的上来。写作的"树人"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把自己培养成什么人,写作教学的"树人"目的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我认为最根本在于要培养有智慧的人,有社会担当、创新精神和实践品格的人。
我一直提倡的"智慧作文",其核心价值观就在于要培养学生成为智慧的人,学会"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既要表达自己对人生、世界的智慧,也要学会表达自己智慧时的"智慧地表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最好的写作教学,是教学生越来越智慧,教学生"智慧地表达自己的智慧",其核心是要让学生有智慧,而不是习得若干写作技巧。写作的进步就在于让学生在不断的写作中悟得写作的智慧,而写作的价值正在于"有进步的写作"之中的"写作之悟"。
我们的教师确实到了需要好好反思写作教学观念的时候了,也有必要对曾经奉为圭臬的写作教条进行认真反思,从现AI写作作教学的观念来审视这些写作教条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从而去伪 存真。
3 实现路径的现实思考
正如写作的风格总是各异的,为"我"而写作追求的价值也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这种多姿多彩的写作正是"我"的心灵世界的观照,表达"我"对问题的洞察,对人生的敏感,对世界的张力和对未来的自信。
虽然学生的写作肯定不会像作家那样表现出或沉郁顿挫,或激情超越,或理性思考的高度,但是他们却以自己的青春笔触抒写自己的独特青春,让自己的文字成为青春的见证。他们的写作寄寓着他们这一代人的思考、感悟,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因为"为'我'而写作",所追求的是他们自己的真情实感,不矫揉,不造作,不虚情,不假意,不会去说空话、大话和假话,更不会去为文而造情,也不会玩文字游戏。
倡导有价值的写作,就是要把先进的写作意识与生命成长统一起来,让文字与成长相伴,成为自己不断"爱智慧"的成长见证。
4 补充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补充阅读材料对转变学生的价值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是,在阅读教学中,补充什么材料,如何补充材料却不是随意的,必须根据学生在对文本理解中出现的价值曲解的性质和状况选择阅读材料的内容。一般而言,补充的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是补充有关文本所要传达的价值取向本身的意义,其二是补充体现文本价值取向的故事性文章。这两类材料各有所长,前者能更深刻地向学生传递价值观本身的意义,是一种理论性质的说明,这种材料能用简明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道理,使人警醒,给人的心灵以震撼的力量。贝克认为,对事物的认识是行评价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认识便有什么样的评价。当学生个体的价值认识有了提高之后,紧随而来的便是价值判断的改变和升华。
参考文献:
[1]宁宝英.小学语文中高段作文课堂练笔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96-97. [2]张艳会.探讨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5):76-77. [3]王广义.浅谈阅读教学对写作的指导作用[J].内蒙古教育,2015(20):22.
论文作者:闫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价值论文; 智慧论文; 目的论文; 的人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