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推行论文_魏海燕,雷震波

浅析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推行论文_魏海燕,雷震波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市 314300

摘要:2013年起,各行各业都在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工作,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可以强化企业施工过程风险控制,不断改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安全绩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施工 安全生产 标准化

1 背景

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新概念。《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1〕47号)提出,到2015年,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及冶金等8个工贸行业规模以下企业全部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2 目的和意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规范本单位各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行为,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全面落实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定出符合企业特色的安全生产的考评标准,建立企业自我监督、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持续改进长效机制。

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以人为本。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生产的保证,是巩固企业的基石。在施工项目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经过长期理论和实践证明可行的一项安全管理方法。它在规范人员管理和施工作业行为,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改善施工环境和员工工作与生活条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现状

目前各级企业均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市场内外部环境的需要,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成立了相关组织,明确了建设目标,并将目标逐层进行了分解,标准化建设工作机制已基本建立,但工作缺乏连续性,推进力度不大,尤其在相关制度执行方面不到位。同时,受不同经济类型、不同投资来源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安全标准化水平呈现明显差异,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总包单位,在项目发包时违背了原则,突破了红线,极力压低工程造价,或选择最低报价单位,致使安全投入不到位,安全管理人、财、物资源缺乏,基本安全都难以保证,更无须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途径,是企业加强安全管理的自身需求,是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健康的有效措施。但在现阶段,许多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人员自身能力和素质还做不到主动建设,需要各级有关部门的推动、帮助和服务,但由于各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认识水平和建设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导致建筑施工企业标准化建设进展尚不平衡,不同企业标准化建设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标准化建设领域中仍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1 未能充分理解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意义

部分企业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理解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意义,仅把取得安全标准化达标证书作为企业今后生存唯一目的,而忽视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缺乏主动开展标准化达标创建的积极性,造成企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不能真正落实。

4.2 部分达标企业存在“重考评,轻运行”的错误观念

有些企业认为通过达标考评就可以了,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认识。安全标准化的内涵是通过风险辨识分析,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4.3 不能体现全员参与的原则

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其他管理人员认为,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不明白安全标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4.4 企业对安全标准化规范理解不足,对企业基层员工培训力度不够

由于对安全标准化内涵理解不够,造成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同时企业未能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定期的培训活动,使职工掌握标准、执行标准、依标作业。多数企业未能把标准化文件上的“教条主义”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

5 措施与建议

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工作,面对的企业数量庞大、工作任务繁重,应当从企业的自觉创建、机构的切实帮扶和社会的共同参与等各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和落实。

5.1 认识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比较科学、比较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同时也是衡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标尺。提高认识,正确理解安全生产标准化,清楚推进标准化的重要性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首要条件。各级政府、各级单位应提高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认识,理解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含义及其推进标准化建设对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5.2 及时总结、经验反馈、举一反三、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一项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不能为了达标而达标,而是要通过达标工作的开展,对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企业在标准化创建过程中建立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的“体检”,也排查出了诸多隐患及问题,企业要对已排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总结反馈,并举一反三,在后续的工作中持续改进,着实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5.3 明确各自责任,履行相关职责,促进全员参与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是一个单位的事,更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相互关联的几个单位,全体部门的事既要包括业主单位,还需包括总包、监理、施工单位;既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更是一个企业各个单位、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助共同完成的一项工作。明确各自职责,履行相关职责是标准化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全员参与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的有效保证。

5.4 做好培训及宣传工作,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企业要加大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培训及宣传鼓励奖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全员参与,全员学习。因为标准化的有效运行要全员参与,所以只有员工对标准化知识理解了,才能提高对其推进的意识,只有意识提高了,员工才有能力并自觉地履行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才能主动地参与标准化的管理,才能使其推行不流于形式。目前,标准化推进的最大难度就是员工对标准化知识不了解,对公司推进标准化工作不理解。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员工的标准化知识的培训,同时需要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增加培训的有效性。

5.5 循序渐进,因地制宜,不可急功近利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涉及标准制定、基础建设达标、职工标准化良好行为养成等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工作。在标准化建设中要根据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制定短、中、长期规划或者方案,按照易完成的、需要较长时间完成和需要技改完成的分门别类,遵循从易到难原则逐项完成,切不可急功近利,搞一蹴而就。对于短期能够完成的应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间及进度要求,并落实人员进行跟踪检查和复查验收,确保完成质量。

6 结束语

标准化建设可以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更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保障;因此,各企业需要上下一心,共同推动,相信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企业内会形成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确实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GB/T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2]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论文作者:魏海燕,雷震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推行论文_魏海燕,雷震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