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有偿服务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十年来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对图书情报有偿服务的理论依据、范围、项目、作用、效果、“有偿”与“无偿”之关系以及对有偿服务的不同看法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有偿服务 综述 图书情报
自1984年起,图书情报界的有偿服务问题,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总结已有10年,其间共发表论文约200篇。本文拟就10年来对有偿服务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讨论作一综述。
1 关于有偿服务的理论依据
——商品属性论。部分学者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以知识可以转化为商品为依据,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生产力,图书情报工作是知识的一部分,能够创造价值,具有商品属性,是一种特殊商品,应按价值规律实行有偿服务。
——符合“上级精神”论。廖娴云以李鹏总理1988年在高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等学校应当在保证完成教学、科学研究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包括有偿服务”及原国家教委秘书长朱育理的讲话“图书馆创收差一些;要想办法,调动各种手段,发挥各方面的优势,除了复印、情报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可以开展起来,还可以部分向社会开放,合理收费。”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可以根据材料和劳动消耗或服务成果的实际效益收取适当的费用”为依据;龙训田等人引用《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暂行办法》、《关于改进和加强图书馆工作的报告》等有关文件规定,阐述了有偿服务的合理性。
——经济补偿论。钱建国等认为,图书馆所提供的一些超出常规、计划之外,凝结有工作人员特殊劳动及图书馆特殊物质消耗,并使某一团体或个人在精神或物质生产中产生经济效益的服务项目,应当给图书馆一定的经济补偿。
——他山之石论。在教育系统,高校提倡有偿培养、有偿分配、自费公费并存;在科技系统,实行专利制度,成果有偿转让;在国外,美国、英国及前苏联等国的图书馆都开展有偿服务。因此,图书馆服务应该是有偿的。
——改革趋势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有偿服务是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提高经济效益,调动人们积极性的有力措施。只有走以商补文、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的道路,图书馆事业才能更好地同市场经济接轨。
——自身发展论。认为免费服务长期阻碍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仅依靠国家的有限拨款,是当今社会文献需求与供应矛盾的主要根源,严重压抑了图书馆内部活力的发挥,破坏了图书馆蕴藏的巨大的生产力因素。开展有偿服务,可增加经费来源,加快现代化进程,提高服务水平,带动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 关于图书馆开展有偿服务的范围
关于有偿服务的范围有两种观点,即部分有偿服务和全面有偿服务。
主张部分有偿服务的同志提出实行“一馆两制”或“一馆两业”,有偿与无偿并存。怎样划分“有偿”与“无偿”的范围呢?他们提出了如下划分标准:复杂劳动宜收费;图书馆需另付代价者宜收费;有经济效益的宜收费;有科研经费的课题服务宜收费;为读者提供生活娱乐服务应收费等。相反,传统的、简单的、无经济效益的服务,如采编、借阅等均是无偿的。
许多同志还具体列举了收费项目,如定题服务、代查代译、情报检索、信息咨询、技术转让、市场预测、专业培训、讲座报告、中介服务、专利代理、影视放映、代售书刊、复印复制、打字印刷、音乐茶座、广告宣传、场地出租、书刊装订等,共有七八十种之多。
主张全面有偿服务的同志认为,既然承认图书馆有偿服务,图书馆的一切服务都应该是有偿的。有偿与无偿并存,不利于全面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也不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图书馆已不再仅仅是保存文化、传播知识、进行社会教育的机构,它已发展为人类知识存贮和开发的机构,是企业化、商业化、产业化的“经济实体”。
3 关于图书馆开展有偿服务的作用
归纳各方论述,有以下几条:
·有偿服务使馆员的劳动成果同其经济利益挂钩,可以调动图书情报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责任心。
·可以缓和图书馆经费紧张的状况。有偿服务能够增加收入,改善办馆条件和增加藏书,加快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促进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和人才的培养。有偿服务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奖优罚劣,有利于激发人们努力学习、上进,促进人才的成长。
·可促使图书馆之间以及图书馆与新兴的信息部门之间展开竞争。通过竞争,充分调动其藏书、设备和专业人员的潜力,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有利于馆际协作和图书馆网络化的建设。有偿服务使图书馆千方百计搜集用户所需信息,客观上为馆际间的协作以及网络化建设提供了促进因素。
4 关于“有偿”与“无偿”的关系
在肯定有偿服务是图书馆自强之路的必要补充的同时,图书馆界人士对“有偿”与“无偿”的辩证关系也进行了充分地阐述。
有偿与无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欧阳明胜认为,无偿服务是主导,有偿服务是辅助,二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不能因强调无偿服务,而不开展有偿服务;也不能因追求“有偿”,而忽视无偿服务。
无偿服务是主体。王敏认为,在改革过渡阶段,图书馆应以“无偿”为重点,在搞好传统服务的前提下,开展有偿服务。马先阵认为,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其主体方向或主体部分应是无偿的。方微认为,图书馆实行无偿为主、有偿为辅的服务是可行的。黄宗忠也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在保证搞好无偿服务的基础上,适当开展有偿服务是可取的,但不应影响或削弱无偿服务。陈誉先生则把“有偿”与“无偿”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图书馆的免费服务一直是它的主流,如同一首乐曲的主旋律,有偿服务是支流,如同一首乐曲的和声。
一些学者还对“有偿”与“无偿”提出“度”的思考。潘仁彬认为,如同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一样,有偿服务也有它的“度”,也有它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因此要“适度”,要“掌握火候”,要“注意分寸”。有的同志甚至明确提出,在图书馆事业费实行包干以后,有偿服务宜占15~20%的比例。
5 关于有偿服务的主要做法及其效果
由于各图书馆条件不同,开展有偿服务的做法也不尽一致。总起来看,大致有如下类型:一是传递型,即围绕传递信息开展的服务;二是传授型,即向用户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服务;三是经纪型,即为交易双方用户提供业务洽谈、技术转让等服务;四是租赁型,即向用户出租房屋、设备、车辆、场地等服务;五是经营型,即围绕读者或发展图书馆事业开展的各种经营性服务。前四种类型属于“以文补文”,第五种类型则是“以商补文”。
关于有偿服务的效果,许多同志列举了大量事实来加以论证。张春范等认为有偿服务的成就是显著的。如上海图书馆1988年新开发项目53个,创收达70多万元;上海交大图书馆1987年有偿服务收入达8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现已达数百万元。中科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仅复印一项年收入就达13万元。
一些同志还以各自馆开展有偿服务的实践,证明有偿服务切实可行。林汉城所在馆实行有偿服务后,实现了“五个有利”。楠湖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认为开展有偿服务必然增强服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了服务水平,培养了人才,带动了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左德藩所在馆过去除工资和水电费外,不但没钱购书,还欠款6000元。开展有偿服务后,不但还清了欠款,而且购置了大量书刊。
6 关于对有偿服务的不同看法
图书情报的有偿服务,从理论探讨到实践总结始终存在着不同看法。
从理论上分析,一些同志认为,实行有偿服务有悖于国家创办图书馆的宗旨。图书馆是受国家机关领导,不实行经济核算的事业单位,其建筑设施、藏书、馆员工资等均由社会承担,国库支付,具有社会公益和福利的性质,因而应向全体公民提供无偿服务。此外,在信息流通尚不发达,人们对信息知识的需求未达到一定程度时,侈谈图书情报商品化和有偿服务是不明智的、有害的,会使图书馆失去自己的读者,窒息图书情报工作的生命。还有同志认为,图书馆要在经济上依靠自身提供服务所得报酬来生存和发展,这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从实践上看,有偿服务也出现了一些偏差。舒新对某些馆的有偿服务调查后指出,借阅有偿服务使经营者过多考虑经济效益,将娱乐性、刺激性书刊放到主导地位,以迎合部分读者口味,降低了图书馆的知识性、科学性;有的馆服务项目过多,收费过高,甚至实行服务全盘有偿化,使读者感到图书馆门槛太多、太高,令人望而却步。有的馆则把“以文补文”演化为“以商补文”,办种植场、开商店等等,与图书馆职能“风马牛不相及”,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7 结论
综观各家之言,笔者得出如下两点结论:
——无偿为主,有偿为辅,有偿无偿相结合是大势所趋。图书情报是由国家投资的社会文化部门,是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基本的、主要的服务应是无偿的,但鉴于目前国家投资不足,图书情报部门普遍经费紧张,加之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在严格界定图书馆有偿服务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情况下,规范有偿服务的范围、项目、收费标准等,最大限度地扬其利,克其弊,将有助于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
“全面有偿”和“全面无偿”都是不足取的,甚至是有害的。在目前主要由国家拨款的情况下,主张全面有偿显然是不合适的;在社会经济还不够发达,读者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依靠“全面有偿”来求得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不现实的。相反,在经费紧缺而又面临市场经济挑战的情况下,图书馆仍墨守计划体制的陈规,或由于有偿服务尝试中出现的这样那样一些偏差,而否定之,主张全面无偿,这对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显然也是无益的。
收稿日期:1994-10-10
A Summar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ee-Base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during the Last Ten Years
Xie Fengyu Gao Feng Ma Xiaojing
(Library of Shandong Light lndustry Institute,Jinan)
[Abstract] Presents an overall summary on fee-based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during the last ten years,includmg the theoreticalbases,ranges,items,and the effects;the relation between fee-based andnon fee-based service;and the different point-views on this problem.
标签:图书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