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论文_邱海燕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 江苏丹阳 212300)

【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本院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下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价值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临床检查进行比较,并对所得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和DSA检查结果是一致的,在临床上的诊断符合率是95.4%,还要对两者实施Kappa一次性的检验,其值是0.669>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具有快捷和安全与费用低廉以及可重复检查的优点,同时,在检查过程中的操作非常简单,患者的依从性比较高,能够直观地显示图像,有助于疾病诊治效果的提升,对于疾病发生和发展与转归判定的价值都比较高。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095-02

就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来说,这是临床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外周血管阻塞性疾病。该疾病指的是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管出现血液凝结和黏稠度升高的现象,同时,其血流速度逐渐减缓,进而对血管壁造成损伤,诱发病症。这一疾病的病情比较复杂,不但会对肢体功能造成影响,还会造成栓后综合征和致命性的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进行早期诊断,有助于对该疾病的控制,防止病情恶化。本文将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运用价值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了本院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彩色多普勒彩超诊断下的60例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38例,有女性患者22例;患者的年龄为(33~86)岁,平均年龄为(64.3±10.9)岁;年龄范围在(30~39)岁的患者有12例,在(40~49)岁的患者有14例,在(50~59)岁的患者有18例,在(60~69)岁的患者有12例,大于70岁的患者有4例。

1.2 方法

在检查过程中,让所有患者将患肢暴露出来,取仰卧位姿势,患者的大腿外旋外展,首先对髂静脉和股总静脉进行探查,顺着血管的走向,对股浅静脉和股深静脉进行扫查,然后采取俯卧位的姿势对腘静脉和小腿上端的分支静脉进行扫查,之后,让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内收,扫查胫前静脉。如果小腿静脉显不能很清晰的患者,就要采取坐立位或者是站立位,有助于帮助静脉血流逐渐充盈,可以清楚地显示静脉。如果是肥胖患者的话,高频探头并不能有效显示血管,需啊哟和腹部探头相互结合进行探查。对各个静脉实施二维探查,再对静脉管腔中的内径和静脉管壁与腔内的回声进行观察,对探头进行加压,看管腔是都能够压闭。如果是急性的血栓者,防止加压管腔,避免出现血栓脱落的现象,再利用彩色信号对血流的充盈情况进行观察,看其是否存在充盈缺损和侧支循环的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数据的处理选择SPSS21.0软件,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径和静脉管腔中血流速度要用(x-±s)表示,运用t检验。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在诊断符合率上和血管的不良特征(入股血管内膜出现异常和瓣膜功能存在问题以及和管中回声异常等现象)的发生率运用百分比进行表示,运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则说明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DUS和DSA在临床诊断结果上的对比

如表1所示,在本次研究中的60例患者进行CDUS检查,可以从检查结果中看出,累及静脉共有63条,发生左侧病变的患者有36例,右侧病变的患者有14例,发生双下肢受累的患者有10例。检查的二维声像图呈现出血管内血栓回声强度比较弱。患者的管腔明显增宽,在完全阻碍的情况下清晰度非常高,患者的内径在有些时候是同侧动脉的两倍或者是2倍以上。患者的管腔出现完全阻塞时,检查设备没有血流信号,管腔阻塞一部分时,CDUS血流信号缺损。

表1 下肢静脉血栓部分的分布

3.讨论

下肢静脉血栓主要在产后和术后以及长期卧床,或者是肢体挤压伤后形成。血栓形成必备的要素有血流缓慢和血液凝固性明显增高与静脉壁损害,导致内源性或者是外源性的凝血途径逐渐被激活,患者的凝血系统也被激活,因此,局部出现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而造成血栓,DVT结果发现,左侧高于右侧。

DVT是比较多见的一种血管系统疾病,有一半的患者在都会出现血栓后的综合征,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出现肺栓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诊断这一疾病的传统方法是指静脉造影,这是DVT诊断的金标准,一方面可以准确地判断血栓位置和范围与形态和侧支循环的现状,还能更好检测其他一些检查方法的可靠性。可以说,然而,这属于有创检查,不能反复操作,对于肾功能不全和孕妇以及碘过敏等疾病的患者都有很多的禁忌。但是猜测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中具有价值高和检查无痛与无创以及重复性好的优势,并且具有直观性和高灵敏度,能够及时有效地实施床边检查,还可以进行相关监测,并对高危患者进行筛查,是现阶段对于下肢血栓进行诊断的首选方法。

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CDUS下有63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和DSA的结果是一致的,临床中的诊断符合率是95.4(63/66),同时,还对二者实施了Kappa的一次性检验,数值为0.669>0.05。所以,本方法可以作为对下肢静脉血栓疾病进行诊断的理想方法,并且基本和DSA金标准的检测准确率相符合。

总而言之,CDUS在DVT的诊断中比较快捷,具有安全性,并且花费比较少,还能进行重复检查,同时,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依从性比较高,可以说,能够有效地提升诊治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小燕,吴兴妹,任晓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10):2046-2048.

[2]吴建云,易永忠,林晓清,夏润生,欧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8):3902-3903.

[3]宋丽莎,余庆红,郑维君,唐凤珍,李光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01):44-46.

[4]岳金龙,张鹏飞,张贝.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06):113.

论文作者:邱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论文_邱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