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规范,全国建筑行业的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下降明显,施工现场的管理规范程度也有了较大地提高。这与行业主管部门对安全的重视和管理是分不开的,也与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隐患,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仍不断有人因危险源没有真正消除而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发生。因此,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有针对性的做好安全工作,是每一个安全管理人员重要职责。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技术构建;分析讨论
引言
建筑业制造的产品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建筑业也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事故的行业。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价值及效益进行了分析,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对策措施,以期降低建筑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动态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必定是动态发展的一个方式。因此,在安全管理上,也是随着不一样的作业情况以及施工条件进行动态的安全管理。
1.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种类多,内容繁杂
当我们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整个工程的施工项目多,有时候还存在不同种类的作业交叉进行,导致安全管理的内容就比较的繁杂。安全事故的发生会有多种原因,它可能包括技术上、管理上的;与此同时,则事故发生的原因也在随之变化。因此,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就是相对比较动态的一个整体,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
1.3施工的不同项目的独特性,要因地制宜
当建筑工程进行中,所牵连的每一个项目。它的技术方法也有所不同,以及它的施工周期、设备、材料等等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安全管理方法。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的简要阐述
2.1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必须具有标准性和规范性
那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标准性和规范性要如何来实现。首先就需要各个施工责任方的共同配合,发挥自身的价值,以更加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为目标,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与此同时,在实施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的时候,管理方需要保持以人为本的实践理念,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实施得更加科学和标准。与此同时,也一定要重视施工的安全质量,不能为了节约成本,去投机取巧,这样难免会加大施工的危险系数。同时这样不规范的行为也一定会带来安全事故的发生,最终只会失去人身安全的同时,也失去建筑企业的形象。
2.2加强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施工
建筑施工组织是在建筑施工前就提前准备好的设计,这样一来就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了全面的指导以及规划,它是建筑工程完成各项工序的有力保障。所以,在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施工的安全措施,对危险系数较高的工程项目制定专项的施工安全方案以及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合理的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在施工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3相关施工人员必须有超强的安全意识
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离不开相关人员的施工作业。因此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施工安全的前提。那么,我们一定要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同时对于培训后要采取考核的方式来检查施工人员是否对于安全相关的知识掌握得清楚。同时还可以采取模拟操作的方法进行考核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相关的施工人员具有合格的安全意识与专业的操作能力,才可以为建筑的安全作业有了基础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落实安全制度
在施工作业的时候,管理人员要进行安全防护的措施,建筑企业必须认真的落实这一点,才能更好的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企业不能为了节约成本,就不进行安全设施的投入,那么这样的节约只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企业必须严格的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加保证安全的施工。
2.5机械设备的养护工作要进行完善
在建筑施工中会使用到各种机械设备。我们必须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性,那么相关的人员要对机械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要确保机械在施工过程中是安全并且正常的运转。这样一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操作机械的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提高施工的生产效率。
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的构建
在安全生产管理领域,著名的“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同样如果能够减少事故隐患、不安全行为和轻微事故,也就能在总体上减少发生重大事故的机率,就能够减少、降低或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安全等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具体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降低建筑施工安全风险:
3.1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做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现场暂时停止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当做好现场防护。
3.2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较合理的防护措施
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进行设计,根据高空作业施工人员的特点,合理的设计防护栏杆的高度和间距,在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做到经济、坚固。防护栏杆的高度应参考施工人员的重心位置,保证施工人员在依靠栏杆,或者是突然重心失稳的情况下能有效的利用防护栏杆保护自己。在施工人员高空施工作业时极容易会对防护栏杆产生推力,要保证防护栏杆不会在施工人员的推力下发生失稳现象。
3.3不断加强高空作业位置处的防护设施
高空作业主要是离地面较高,其施工作业面较小,又是临空作业所以危险性较高。当施工环境遇到天气比较恶劣的情况,应尽量避开施工。高空作业处要设置好防护用的防护网、防护栏杆的设施,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有保护设施。
3.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三大因素之一,高处坠落、触电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都与人的行为有关,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一半以上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有关,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重在教育培训,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重点抓好二个环节的安全生产教育:一是抓好建筑施工特殊工种的安全技能教育,建筑施工现场涉及多个工种,其中部分工种属于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种,如电工、架子工、施工电梯、建筑起重机械操作工等特殊工种,这些工种对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建筑施工特殊工种必须坚持教育、培训、考核和执证上岗的要求,坚持严格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不发上岗证,无上岗证不得上岗,严格建筑特殊工种管理;二是加强岗前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阶段安全危险源不同,对建筑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结合工程进度和安全管理实际,对有关安全技术事项向所有进行施工的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岗前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认识安全生产新情况新问题,掌握注意事项,消除安全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安全问题不可忽视。那么就一定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采取科学、安全、有效的管理方式,完善建筑施工作业的规范性以及标准性,不断地保证施工的安全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的施工效率,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最后希望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侯瑞辉,赵文静.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河南建材,2015(04):72-73.
[2]关忠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四川水泥,2016(01):282.
[3]李生博,崔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及技术的构建[J].科技经济导刊,2016(10):191.
论文作者:李海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建筑施工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种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