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电视走近远程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陈元元[1](2021)在《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发展历程及特点模式各不相同。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后者居上、私学主导、发展速度快且影响巨大等独特性,在路径发展上独树一帜。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搜集分析,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研究等方法追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原因,剖析不同发展阶段日本高等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变化过程,可以拓展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专题内容,探究高等教育变革规律及大众化发展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借鉴。日本高等教育于1963年迈入大众化阶段,经过一系列调整及变革,至20世纪90年代末实现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转变。在整个大众化进程中,日本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在整体上都呈现扩张趋势,如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及各类短期职业院校等均所有扩充,但私立高校担当了主力军角色,发展迅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各个阶段皆占主导作用,院校及学生数量都远远超过国立、公立高校,且影响至今,现如今日本私立高等院校的数量及在校生人数均占总数的70%以上。在国际及国内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量化指标”和“质的规定性”不完全同步的现象,高等教育正是围绕数量和质量这两个基本点进行变革的。在以私学主导为中心,规模与质量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协调作用下,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经了快速扩张期、集约发展期和稳定增长期三个发展阶段。1963年至1970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规模扩展为主的快速扩张阶段。这一时期是日本社会发展的黄金期,经济高速增长,教育投资论盛行,日本社会中等阶层扩大。结合中等教育普及多样化,人才需求旺盛的社会现状,日本政府提出了“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修订并放宽了大学设置基准。日本高等院校尤其是私立大学及私立巨型大学的规模急剧扩展,私立高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多,学部及学科种类也大幅扩充,高等教育大众化进入以量化规模扩展为主要特点的飞速扩展期。与此同时,日本高等教育出现了目标偏向功利性,入学考试选拔标准较为片面,教育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质量下降的问题。此阶段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呈现私立高等院校发挥主力、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职业院校发展突出及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较大的特点。整体来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标准,但“质”上还存在一定差距。1971年至1983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以质量调控为主的集约发展阶段。在石油危机经济增速下降、高校毕业生过剩就业困难以及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关于高学历问题意见书》等政策相继被提出,日本政府颁布了系列法案援助与控制私立高校,挽救前一阶段因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带来的质量危机。在高等教育目标上更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了统一的入学招生考试制度,并改进了师资教学及课程内容,强化了高校的内外部管理。日本高校数量增速放缓,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出现间歇性回落,学科及专业结构走向融合。呈现高校纵向多层次化发展、应用型人文社科类学科比重增加的特点。1984年至1999年是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量质兼顾、并重发展的稳定增长阶段。受经济全球化及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加强。私立高等院校数量有序增长,国立、公立高校平稳发展,高校入学人数稳定回升,学科种类走向交叉与融合。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也进一步完善及提升,高等教育理念趋向个性与创新,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综合,高校师资队伍力量提升,管理及评估机制更专业精细化,呈现数量与质量发展协调兼顾,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加深,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特点。至1999年,日本高等教育无论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质量要求”上,都达到了大众化标准,毛入学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完成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的转变。日本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私立各类高校发挥主力作用,构建非传统型多层次高等教育,使大众与精英教育并存的大众化发展路径颇具特色。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在“量”上达到了大众化的标准,然而由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教育水平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学位含金量变低等遗留问题仍需解决。借鉴日本经验,我国高等教育在今后的改革中必须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高校在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国家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需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特色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既满足大众化的量化指标,又达到质的规定性,进而顺利衔接至普及化阶段,并稳步发展。
毛然[2](2020)在《高中地理课程远程直播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兴义五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开拓出了“异地同堂”的新型教学模式——高中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在教育理念比较落后、教育资源比较稀缺的少数民族地区,远程直播教学可以通过卫星网、互联网将名校的优秀教学资源直接无缝地输入到这些地区,从而帮助民族地区中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减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匆匆来袭,短短一周内,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面向全省中小学生开展的教育教学正式拉开序幕,实现“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因此,本文将以贵州省黔西南州高中地理课程远程直播教学为研究对象,以贵州省兴义市第五中学的远程直播教学作为具体案例,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深入直播课堂观察,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分析高中地理课堂远程直播的实际教学效果和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更好地促进黔西南州高中地理远程直播教学提出一系列可行性措施。通过远程直播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师生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以上学生认为远程直播教学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学生认为远程直播授课的好处在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新颖;能够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学氛围和线下实际课堂相比要轻松自在一些。同时,大部分老师认为,直播教学可以帮助自己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技能。(2)在后期的教学测验中发现,学生通过为期3个月的远程直播学习后,学习成绩并没有太大提升,甚至一部分学生的成绩和平时线下课堂相比,落后了一大截,这体现出了远程直播教学出现的几个问题:一是长时期的网络教学让一部分老师出现职业倦怠;二是近端授课让上课节奏偏快,一堂课的容量过大,学生难以适应;三是教师和学校针对直播过程中出现的网络问题缺乏经验,导致一部分学生因无法流畅听课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四是家长对孩子的监督不到位,导致学生课前准备不足,课中跟不上教学节奏,课后无法完成作业。(3)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文将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针对性学生、教师和监督管理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教师方面:改进教学方式,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信心;最后在监督管理方面要加强对直播教学的重视及投入,配备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加强直播教学队伍建设,加强家校共管。通过本研究,本文期望在今后的高中地理课程远程直播教学中能够采用“多模式”线上互动,远程把控教学节奏,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其他各直播学科提供有用的参考,使远程直播教学能够更加的完善。
陈南南[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决定着我们党的肌体是否健康、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国家政治局面是否稳定。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重拳出击、常抓不懈,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然而,我们党面临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风险挑战,“四种危险”“四大考验”以及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依然存在,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完成新时代的奋斗目标,需要建设好党内政治生态。沿着理论解析—历史探源—现实问题分析—原因解剖—提出推进策略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完善和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实现各要素间的生态联动,促进党内政治生态的协调运行。通过解析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理论,阐述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梳理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思想基础,总结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已经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剖析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推进策略,为建设好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提供借鉴。新时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新的发展时期。深刻把握新时代的内涵以及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更加重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开始走向引领世界的舞台中央等显着特征,系统解析党内政治生态理论,明确党内政治生态的概念、结构要素、功能特征及评价标准,为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奠定基础。创新性地把党的环境系统作为党内政治生态的一个重要子系统进行考察分析,将党内政治生态看作由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系统、党内行为系统、党内制度系统、党的环境系统等子系统组成的四维体系;归纳出党内政治生态的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平衡性等特征及服务保障、协调联动、自我修复等功能;把党内政治文化是否健康、人民性是否得到坚持、党内政治生活是否严肃、党内行为是否合乎党员标准、党内政治运行机制是否良好、党内法规制度是否得到执行、党内政治生态系统是否良性运行等作为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优良与否的评价标准。科学阐释新时代与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内在逻辑关联,清晰把握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是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的基本前提。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是党内政治生态面临风险挑战、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前提,是实现新时代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党的内生态与外生态协调运行的现实呼唤。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政治生态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党内政治生态思想以及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论述为思想基础,尤其以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取得了诸如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反腐败斗争取得显着成效、选人用人风气明显好转、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群关系更加和谐、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常态化发展等主要成就;积累了诸如党中央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发展、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等基本经验。然而,新时代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还存在着党内政治文化系统运行不够通畅、党内行为系统运行存在隐患、党内制度系统运行效能不高、党的环境系统运行存在风险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良文化的侵蚀、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不够协调、监督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党内协同性原则及治理机制衔接性不足、国家政治生态与国际政治生态问题的影响等。坚持问题导向,在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党内政治文化系统、党内行为系统、党内制度系统、党的环境系统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规范党内行为、推进制度治党、注重党的内生态与外生态协调运行等推进策略。创新性地把国家政治生态和国际政治生态作为党的环境系统的外生态进行了重点解析,对党内政治生态与国家政治生态及国际政治生态的逻辑关联进行了系统阐释,尝试构建了党内政治生态与国家政治生态及国际政治生态协调运行的理论分析框架。
冯永华[4](2018)在《视域融合下的慕课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慕课在建设与应用共享中发展迅速,并以“学分认定”的形式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慕课开发作为慕课建设与应用共享的焦点问题,亟需系统、深入地展开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然而,慕课开发实践先行,缺乏理论澄清与理性推动;而且慕课具有大规模、开放、在线的独特性,难以嵌套现成的理论框架;在慕课开发实践中也存在过度沿承现代课程开发模式而缺失对主体、情境及意义观照的问题,出现慕课开发与多元学习诉求、学习体验相冲突的困境与矛盾。因此,慕课开发研究既要指向本体意义的理论问题研究,又要指向实践问题研究,以解决慕课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困境。慕课开发属于课程开发范畴。泰勒原理为慕课开发提供了科学支撑。但是,解决慕课开发理论与实践困境同时需要宏大叙事研究与体现开放性、差异性、多元性的微型叙事研究。我们需要超越一元视域而转变为融合泰勒原理在内的多元视域。课程理解鼓励个体对课程的本源性意义重建与自传式的多元理解,它为慕课开发提供了方法论意义的指导。因此,本研究以泰勒原理所体现的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两种课程视域的融合为理论基础,基于慕课开发问题,对慕课开发进行改造、完善,实现新形式的慕课开发,促进在慕课开发实践中探讨关系、过程、意义与多样性的建构,在多元化理解中反思慕课开发。慕课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本研究从课程形态变迁的内在逻辑澄清慕课、慕课开发的“为人”属性;同时澄清当前慕课开发的基本程序。慕课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需要在开发中重视建构的知识观、学习者主体观、师生主体活动的交往观以及生成的过程观,澄清历史图景以观照慕课开发现实。全面审视慕课开发实践、探寻关键症结是澄清慕课开发问题的关键。本研究调研发现当前慕课开发存在如下问题:重静态预设轻开发过程;慕课开发与学习需求不对称;慕课设计过度结构化,剥离了学习者主体性;学习资源生成性与差异性不足;慕课实施缺乏过程关注;学习评价主体与维度偏单一,且评价情境与差异体现不足。慕课开发主体失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慕课开发中“关系”的断裂,以及学习支持服务与需求失衡是问题背后的原因。视域融合的理论基础为慕课开发理论分析提供指导。基于视域融合,慕课开发的逻辑品格是基于关联的隐喻,其价值取向是促进个性化学习;开放的慕课开发环境、凸显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支持服务、动态生成的课程文本、非线性连通的运行过程,以及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是视域融合下慕课开发的样态。基于当前慕课开发基本程序的分析、问题诉求以及视域融合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建构了“FLTC”慕课开发模式,“FLTC”分别代表了教师(Facilitator)、学习者(Learner)、文本(Text)、情境(Context)。“FLTC”慕课开发模式是对慕课开发的核心旨向、要素、活动及其关系的规定,它基于慕课平台、社会性软件等信息技术环境,以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为核心旨向,以教师、学习者、文本、情境为关键要素,以课程设计与迭代、资源组织与文本共生、在线教学活动、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分析与评价为主要课程开发活动。其中,教师是个性化学习与慕课动态生成的促进者,与学习者共同构成了慕课开发主体,学习者的主体性渗透于要素、活动、关系、意义的相互关联中,在主动参与中实现个性化的“转变”。实现“FLTC”的慕课开发需要一项新的操作程序。需要组建教师团队—发布课程公告—课程设计与迭代—资源组织与文本共生—组织在线教学活动—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学习分析与评价,但是,慕课开发并非是线性流程,而是慕课开发要素与活动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不断迭代、生成的过程。因此,在慕课开发中,还需要重视慕课开发要素、活动之间的关联,重视慕课开发的开放性、过程性与生成性,重视学习交互中的网络连通,重视学习分析与评价与教、学的融合过程。在人的主体性发挥中,实现慕课开发在实践基础上的建构、在开发过程中的理解,促进实践与理性的和谐统一。“FLTC”慕课开发模式从一种理论模式到实践落实,还需要教育框架与技术框架共同提供支持保障。慕课开发教师应具备慕课开发素养,真正成为个性化学习与慕课动态生成的促进者;学习者应具备慕课学习素养,真正成为自治的学习主体;技术应为学习者个性化学习、课程的专业性定制提供支持;同时在开发过程应处理好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教师、学习者、慕课开发之间的关系,慕课开发与教学的关系以及预设与创生的关系。最后,本研究选取典型慕课案例,在视域融合的指导下,分析该慕课开发的优势、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促进慕课开发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沟通。
马春敏[5](2017)在《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山东省作为全国的农业大省,农业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农业科教电视节目是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科学素养直接有效的方式,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农政策的重视,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不俗成效,为我省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的创作与传播还存在很多问题,远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论文针对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展开研究,对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论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与观摩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创作群体访谈和受众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优秀农业科教电视节目案例,和作者在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网络电视中心从事农业科教电视节目的实践经验,对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论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进行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理论基础的梳理。第二部分,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对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的创作群体、受众、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第三部分,通过调查,发现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首先在创作主体方面,存在复合型人才紧缺和从业人员创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其次,在节目内容上,主要表现为节目资源匮乏、节目形式单一、节目定位偏离的问题;再次,在节目传播上,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导致了城乡之间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和新媒体传播手段使用不足的状况。第四部分,针对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业科教电视节目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快创作主体的培养力度;其次,努力提高节目的制作水平、创新节目形式、明确节目定位,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做到寓教于乐;再次,政府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缩小数字鸿沟问题,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增强节目的传播功效。
汪学均[6](2016)在《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基础教育信息化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手段,帮助所有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促进所有学校师生享用优质教育资源,开足、开好国家课标规定课程。《规划》·明确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是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育,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教师资源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实现公平首先是教师资源的配置均衡。实际情况是教师资源配置城乡失衡问题长期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把优质教师资源输送到农村去,但优质的教师资源向城市聚集的趋势显着。实践证明,城乡间存在的差异性使得政策配置教师资源不能完全消除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和鸿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逐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但现存的同步课堂存在教学环境不完善、教学模式不丰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同步课堂教学环境进行改善与优化,探求有效的应用模式、评价方法。论文利用文献调研、数学建模和实验教学等方法,开展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环境系统设计,探索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和策略,分析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和有效性。论文主要贡献体现在:(1)设计了新型的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环境。通过对现有同步课堂教学环境考察、剖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学理论,设计了具有远程同步双向交互特征的同步课堂教学环境。该同步课堂教学环境系统具有主播教室和同步教室同步共享教师资源、远程互动教学、生—生互动等典型特征。通过系统集成应用证明,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环境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2)探索了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与改进策略。在分析单一课堂中讲授式、讨论式、探究式等经典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了在新型的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环境下开展各种模式教学活动的互动方式和教学程序。(3)分析了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的互动参与特征。针对现实同步课堂中同步班级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度显着低于主播班级的现象,论文首先提出了远程(同步教室)与本地(主播教室)相比较的同步课堂教学参与度评价方法;其次,结合实例研究,归纳出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参与度特征,使同步班级学生和主播班级学生具有趋于一致的课堂教学互动参与度。(4)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设计系列教学活动,采用问卷调查、知识测验等实证方法,证明本研究所设计的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模式能带来较可靠的教学效果。研究的主要成果适用于城市和农村中小学之间开展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或者其他任何需要共享优质教师资源的教育机构之间开展此类教学。本研究成果为优质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可靠的新途径。
吕文娟[7](2016)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构研究 ——以S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为例》文中提出21世纪教育水平的提升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脱离不了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因其自由的学习方式,广受社会公众欢迎。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使人们的知识储存方式从书本变到网上,知识的表征方式从文字变成多媒体,知识的获取方式从过去的依托书本与教师到如今的依托人与互联网的互动,知识的呈现方式变得可视化,种种优势使得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远程教育在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自身也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体现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得不到教师亲自督导,学习者学业难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情感缺失、淡薄的学术氛围以及零散的知识体系等问题,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构建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让学习者从平台上获得情感、学习、生活上的帮助,解决困惑,消除学习中的孤独无助感。本论文对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以文献为基点,问卷为辅助,选取S大学远程教育学院高起专与专升本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从学习支持服务包括的要素、学生对现有学习支持服务的态度等情况做了调查,依据调查数据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对其进行了深入剖析。为促进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构有效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相关策略及建议,保证远程网络院校教与学的质量,帮助学习者开展自主有效的学习。本论文一共分为6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集中论述了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现状,规划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简要介绍了论文采用的研究手段。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通过文献分析对学习支持服务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阐述,对论文的核心概念即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做了相关界定,为后续的论文研究做好准备。第三章是国内外学习支持服务的比较分析,通过文献阅读选取了国内外几所代表性大学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对其进行详细的论述和比较分析,为后期有效支持服务系统构建策略提供借鉴。第四章是现代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笔者选取S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发放的形式对其网络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进行了调查,依据调查数据,采用图表的方式剖析了学生网络学习与支持服务系统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成因分析。第五章是有效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构策略,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以用心服务于学生的理念为核心,提出了有效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构模型,并对支持服务的6个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规划。第六章是总结和展望,主要对论文整体研究的结论进行概述,指出研究存在的缺陷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规划。
苏超[8](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梁英[9](2014)在《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广西五县农村的调查》文中提出中共十八大报告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来统领党的建设发展全局,掀起了党建科学化的研究热潮。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是党建科学化的重要领域,是党建科学化理论体系在农村的具体体现。但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作心得与经验总结层面,缺乏对农村基层党建规律的总结和历史脉落的梳理,也缺乏规范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新时期,农村人口流动加剧,农民职业分化加快,农民观念中的经济价值日益凸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将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推进党建科学化进程,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这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文章由绪论和正文六章构成。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着重阐述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并对论文的研究现状、核心概念、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等给予适当的说明。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是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理论基础,它强调科学理论是其行动指南;民主集中制是组织制度;密切联系群众是根基;基层党组织既是有组织的战斗部队同时也是先进的部队。这些思想对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二章,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程及其经验。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始建立,并在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上进行了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整党整风运动,建立健全了组织体系,加强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重新调整设置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为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宝贵经验。第三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体系。构建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评价主体是农村党员、农民群众、上级党组织和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评价遵循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评价标准是“四个有利于”,即:是否改善了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是否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评价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普遍性评价与特殊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第四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生动实践。以广西四个典型案例为考察对象,即:平乐县委“两地双管”的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机制、临桂新区激发基层党组织发展动力的“活力工程”、富川县委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事联解工作法”和凭祥市委基层党建新模式“党旗耀边关,创新赢发展”。通过阐述四个案例的背景、实施内容和过程,分析特色、价值和意义,为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提供实践经验。第五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广西五县710名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问卷调查,真实反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较低;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有效举措;对控制办公经费和惩治贪污腐败的力度还不够。另外,调查还从个体、家庭、地区层面探索影响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因素。第六章,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路径选择。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最根本的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制度为保障,以科学的方法去推进,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文章运用文献分析、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升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马克思主义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的相关文本,为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关照。对广西五县农村的710名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把握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对广西农村的四个典型案例开展个案研究,以便总结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实践经验,形成规律性认识。
俞建华[10](2013)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比较研究——以信息传输载体与在线课程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计算、物联网已成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移动学习已走进现代远程教育的视野,微博、微视频和微课程等微技术风起云涌。从电大系统的现状入手,在分析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相关性的基础上,提出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模型,该模型以学习载体、学习风格、学习记录、自学能力、交互程度、资源利用、考核能力、学习结果(学习者能力提升程度)为八个维度,并从信息传输载体、在线课程两个方面对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进行分析比较,以期找到一种可行的、有绩效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策略。
二、会议电视走近远程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议电视走近远程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内容 |
(一)历史分期依据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一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基础 |
第一节 大正时期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一、大正时期的社会形势 |
二、《大学令》等相关法令的推进与实施 |
三、帝国大学的规模扩展 |
四、专门学校的升格 |
五、公立、私立大学的初创 |
第二节 昭和前期及战时日本高等教育的强化与扩充 |
一、昭和前期的社会变革 |
二、国家主义高等教育政策的强化与推进 |
三、帝国大学的增设与发展 |
四、私立及官立、公立大学的扩展 |
五、专门学校的扩充 |
第三节 战后初期日本高等教育的重建及大众化的前奏 |
一、战后初期的社会发展 |
二、高等教育民主新法令的颁布与落实 |
三、旧制大学改组升级为新制大学 |
四、私学扩展及巨型私立大学的出现 |
五、短期大学的制度化与发展 |
第二章 规模扩展: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扩张(1963-1970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扩张的背景 |
一、经济超热化高速增长 |
二、社会中等阶层的扩大 |
三、人力资本及教育投资理论的盛行 |
四、中等教育的普及与多样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提出 |
一、实施“理工科人才扩充计划” |
二、修订并放宽《大学设置基准》 |
三、落实《关于改善大学教育》报告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 |
一、私立高校及私立巨型大学大幅增设 |
二、私立高等院校学生数量剧增 |
三、学部及学科种类的快速扩充 |
四、国立及公立高等院校的显微发展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显现 |
一、高等教育目标偏向功利性 |
二、大学入学考试受传统学力观束缚 |
三、教学大课堂化及课程设置批量化一 |
四、高校教育资源短缺且分配不均衡 |
五、“大学纷争”学生运动的爆发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扩张的特点 |
一、私立高校发挥主力作用 |
二、高校规模横向急剧扩展 |
三、职业高等院校发展突出 |
四、理工科专业扩展比重大 |
第三章 质量调控: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集约发展(1971-1983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背景 |
一、石油危机与经济增速下降 |
二、少子化历史遗留问题显现 |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
四、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启动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政策的改革调整 |
一、《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整顿》的提出 |
二、《大学设置基准》与咨询报告的修改与完善 |
三、振兴与援助私立高校法案的实施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集约发展 |
一、各类高校数量增速放缓 |
二、高校学生人数阶段性回落 |
三、学科专业数量增速下降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调控 |
一、教育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
二、大学统一入学招生考试制度的建立 |
三、兼职教授的选聘与课程教学的创新 |
四、高等院校内外部管理的相互制衡与加强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集约发展的特点 |
一、私学转向集约化节制发展 |
二、高校类型纵向多层次优化 |
三、应用型人文社科类专业增加 |
第四章 量质兼顾: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稳定增长(1984-1999 年)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稳定增长的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增强 |
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传播 |
三、日本社会阶层趋向均等化 |
四、终身教育及学习化社会趋势增强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成熟 |
一、“大学开放方针”的实施 |
二、大学自由化政策的制定 |
三、大学自我评价机制的导入 |
第三节 日本高等教育规模的平稳增长 |
一、私立高校数量有序增长 |
二、国立及公立高校的平稳发展 |
三、高校学生人数稳定回升 |
四、学部学科的新增及改组 |
第四节 日本高等教育结构及质量的优化 |
一、教育理念趋向个性及创新 |
二、入学选拔制度多样且灵活 |
三、人才培养走向开放与多元 |
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提升 |
五、管理运营及评估机制规范 |
第五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平稳增长的特点 |
一、量质并重趋向均衡发展 |
二、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加强 |
三、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 |
第五章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特点及经验 |
第一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路径及特点 |
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发展路径 |
(一)美国:公立为主,政府、高校、社会协调发展 |
(二)英、法等欧洲国家:公立为主,倚重政府 |
(三)日本:私立为主,政府引导 |
(四)中、俄等转型国家:前期倚重国家,后期民间发力 |
二、日本私学主导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特点 |
(一)私立高等院校占据主体地位 |
(二)以二元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 |
(三)构建非传统型多类型高等教育机构 |
(四)大众与精英高等教育机构互促并存 |
第二节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树立量质兼顾并重的高等教育改革理念 |
二、充分挖掘并发挥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潜力 |
三、高校扩大规模时需坚持市场导向并兼顾大众需求 |
四、政府在大众化进程中应及时干预并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
五、高等教育应从外延式综合扩张转向内涵式分类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高中地理课程远程直播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兴义五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远程直播教学对民族地区高中地理教学的特殊作用 |
2.1 教学方式多样化 |
2.2 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部分学生认知能力 |
2.3 提高地理课的教学水平 |
2.4 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2.5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
2.6 提高部分学生的地理成绩 |
第3章 高中地理远程直播教学现状调研 |
3.1 研究对象概况 |
3.1.1 黔西南州 |
3.1.2 兴义五中 |
3.2 问卷调查 |
3.2.1 调查目的和对象 |
3.2.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处理 |
3.2.3 调查问卷的实施与数据处理 |
3.2.4 问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3.3 访谈调查 |
3.3.1 访谈目的和对象 |
3.3.2 访谈设计 |
3.3.3 访谈内容分析 |
3.4 课堂观察 |
3.4.1 观察目的和对象 |
3.4.2 观察内容 |
3.4.3 观察程序 |
3.4.4 观察结果分析 |
3.5 直播教学地理成绩对比 |
第4章 高中地理远程直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分析——以兴义五中为例 |
4.1 高中地理远程直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直播教学平台类型多样,标准不一 |
4.1.2 直播教学理念难以被全员认可 |
4.1.3 地理直播课堂师生互动少 |
4.1.4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学生实际不符合 |
4.1.5 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学效果不佳 |
4.1.6 家校共同监管不够 |
4.2 高中地理远程直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缘由分析 |
4.2.1 家校方面 |
4.2.2 教师方面 |
4.2.3 学生方面 |
第5章 提高高中地理远程直播教学效果的对策及建议 |
5.1 家校方面 |
5.1.1 当地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
5.1.2 学校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直播教学专业培训,并积极组建直播教师队伍 |
5.1.3 学校针对直播教学出现的突发情况,应该准备相应的应急方案 |
5.1.4 减少对教师学生非教学事务的要求 |
5.1.5 加强家校共管 |
5.2 教师方面 |
5.2.1 课前相关工作要准备充分 |
5.2.2 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
5.2.3 教师备课要做到全、新、精 |
5.2.4 课堂互动不可少 |
5.2.5 课后辅导要到位 |
5.3 学生方面 |
5.3.1 提高自我认可度 |
5.3.2 制定学习目标,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
第6章 高中地理远程直播教学实践案例设计与效果评估 |
6.1 课堂实例的选择 |
6.2 课堂实例设计:《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
6.2.1 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 |
6.2.2 课堂效果反馈 |
6.3 课堂实例设计二:《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
6.3.1 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 |
6.3.2 课堂效果反馈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地理,远程直播教学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2 高中地理,远程直播教学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3 高中地理远程直播教学访谈内容概要(教师) |
附录4 高中地理远程直播教学访谈内容概要(学生) |
附录5 教学实践实践课后访谈内容概要 |
附录6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导学案 |
附录7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生学案 |
致谢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理论解析 |
2.1 新时代的内涵与特点 |
2.1.1 新时代的内涵 |
2.1.2 新时代的特点 |
2.2 党内政治生态的概念界定 |
2.2.1 政治生态 |
2.2.2 党内政治生态 |
2.3 党内政治生态的结构要素与功能 |
2.3.1 党内政治生态的结构要素 |
2.3.2 党内政治生态的功能 |
2.4 党内政治生态的特征与评价标准 |
2.4.1 党内政治生态的特征 |
2.4.2 党内政治生态的评价标准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
3.1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背景 |
3.1.1 新时代与党内政治生态的逻辑关联 |
3.1.2 党内政治生态面临风险挑战 |
3.1.3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3.2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意义 |
3.2.1 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前提 |
3.2.2 实现新时代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 |
3.2.3 加强党的内生态与外生态协调运行的现实呼唤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思想基础 |
4.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政治生态思想 |
4.1.1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政党政治生态思想 |
4.1.2 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政治生态思想 |
4.1.3 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政治生态思想 |
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党内政治生态思想 |
4.2.1 毛泽东的党内政治生态思想 |
4.2.2 邓小平的党内政治生态思想 |
4.2.3 江泽民的党内政治生态思想 |
4.2.4 胡锦涛的党内政治生态思想 |
4.2.5 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论述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
5.1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主要成就 |
5.1.1 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 |
5.1.2 反腐败斗争取得显着成效 |
5.1.3 选人用人风气明显好转 |
5.1.4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
5.1.5 党群关系更加和谐 |
5.1.6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常态化发展 |
5.2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基本经验 |
5.2.1 党中央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 |
5.2.2 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发展 |
5.2.3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5.2.4 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统一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6.1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 |
6.1.1 党内政治文化系统运行不够通畅 |
6.1.2 党内行为系统运行存在隐患 |
6.1.3 党内制度系统运行效能不高 |
6.1.4 党的环境系统运行存在风险 |
6.2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
6.2.1 不良文化的侵蚀 |
6.2.2 思想建设与制度建设不够协调 |
6.2.3 监督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
6.2.4 党内协同性原则及治理机制衔接性不足 |
6.2.5 国家政治生态与国际政治生态问题的影响 |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推进策略 |
7.1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
7.1.1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7.1.2 坚持思想建党与理论强党 |
7.1.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7.1.4 培育和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 |
7.2 规范党内行为 |
7.2.1 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
7.2.2 规范选人用人行为 |
7.2.3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
7.2.4 持续开展反腐败斗争 |
7.3 推进制度治党 |
7.3.1 完善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 |
7.3.2 健全党内政治制度体系 |
7.3.3 推进制度治党的“三个结合” |
7.4 注重党的内生态与外生态协调运行 |
7.4.1 加强党内政治生态与国家政治生态协调运行 |
7.4.2 强化党内政治生态与国际政治生态协调运行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视域融合下的慕课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深入推进慕课建设与应用共享的现实需求 |
(二)澄清慕课开发理论困惑的需要 |
(三)破解慕课开发实践中困境与矛盾的必然诉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已有研究分析 |
四、概念界定 |
(一)视域融合 |
(二)课程 |
(三)慕课 |
(四)课程开发与慕课开发 |
五、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历史图景:课程形态变迁与慕课开发诉求 |
一、课程形态变迁与内在逻辑 |
(一)课程形态变迁 |
(二)内在逻辑:满足人的学习需求 |
二、慕课: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
(一)两种慕课形态 |
(二)慕课基本特性:大规模、开放、在线 |
(三)慕课提供完整的课程体验 |
(四)当前慕课开发的基本程序分析 |
三、慕课开发诉求 |
(一)重视建构的知识观 |
(二)重视学习者主体观 |
(三)重视师生主体活动的交往观 |
(四)重视生成的过程观 |
第二章 实践审视:慕课开发现状、问题与归因分析 |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测试 |
(一)调查问卷编制的前期咨询 |
(二)调查问卷基本结构的确定 |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 |
(四)调查对象情况说明 |
(五)慕课开发量表的预测试与正式测试说明 |
二、慕课开发现状分析 |
(一)学习者具有自我学习导向 |
(二)学习者期待教师了解学习需求 |
(三)多数教师能切分知识点 |
(四)课程教学活动以线上为主 |
(五)在线论坛、QQ群是核心交互工具 |
(六)学习进度记录工具是常见的学习支持工具 |
(七)测验与作业兼有客观题与主观题,自动反馈较多 |
三、慕课开发问题分析 |
(一)慕课开发观重静态预设轻开发过程 |
(二)慕课开发与学习需求不对称 |
(三)慕课设计的过度结构化剥离了学习者主体性 |
(四)学习资源生成性与差异性不足 |
(五)慕课实施缺乏过程关注 |
(六)学习评价主体与维度偏单一,情境与差异体现不足 |
四、慕课开发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慕课开发主体失衡 |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 |
(三)慕课开发中“关系”的断裂 |
(四)学习支持服务与需求失衡 |
第三章 理论寻径:两种课程视域的融合 |
一、泰勒原理与课程理解:慕课开发的科学支撑与方法论依据 |
(一)泰勒原理:慕课开发的科学支撑 |
(二)课程理解:重构慕课开发的方法论依据 |
二、两种课程视域的融合:促进“理解”的慕课开发 |
(一)视域融合是慕课开发的根本需要 |
(二)视域融合指导慕课开发 |
三、视域融合下慕课开发理论分析 |
(一)慕课开发的逻辑品格:基于关联的隐喻 |
(二)慕课开发的价值取向:促进个性化学习 |
(三)慕课开发样态的探寻 |
第四章 模式建构:视域融合下“FLTC”慕课开发模式 |
一、“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含义与内容 |
(一)“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含义 |
(二)“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内容 |
二、“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核心与构成 |
(一)以个性化学习为核心旨向 |
(二)慕课开发主体与要素 |
(三)慕课开发的主要活动 |
三、“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操作程序分析 |
(一)组建教师团队 |
(二)发布课程公告 |
(三)课程设计与迭代 |
(四)资源组织与文本共生 |
(五)组织在线教学活动 |
(六)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
(七)学习分析与评价 |
四、“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侧重点 |
(一)重视慕课开发要素、活动之间的关联 |
(二)重视慕课开发的开放性、过程性与生成性 |
(三)重视慕课开发的学习网络连通 |
(四)重视学习分析与评价与教、学的融合过程 |
第五章 支持诉求:“FLTC”慕课开发模式的条件保障 |
一、教师:以慕课开发素养成为促进者 |
(一)教师应具有教育立场 |
(二)教师应树立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慕课开发观 |
(三)教师应具有慕课创生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 |
(四)教师应具有反思实践能力 |
(五)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
二、学习者:以慕课学习素养成为自治主体 |
(一)学习者应具有主动性与自制力 |
(二)学习者应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
(三)学习者应具有反思能力 |
三、技术支持:促进个性化学习 |
(一)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
(二)为课程提供专业性的定制支持 |
(三)慕课平台应提供诚信识别支持 |
四、“FLTC”慕课开发需要处理的关系 |
(一)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在互动中协商与转化 |
(二)教师、学习者、慕课开发之间的关系:“我─你”交往中的融合 |
(三)慕课开发与教学的关系:连续、互动的有机整体 |
(四)预设与创生的关系:连续中的辩证统一 |
第六章 案例分析:对慕课《模型思维》开发的分析 |
一、《模型思维》基本信息 |
(一)学习者对《模型思维》的评价 |
(二)《模型思维》主要模块 |
二、《模型思维》开发的思路 |
三、《模型思维》开发的优势 |
(一)教师、学习者、文本、情境构成开发要素 |
(二)注重分析学习者起点与了解学习者需求 |
(三)以慕课开发活动推动《模型思维》开发 |
(四)基于生活化的情境促进文本理解 |
四、《模型思维》开发的问题 |
(一)过度注重课程设计的预设性,缺失学习者主体性与迭代 |
(二)缺乏在线教与学活动的触发事件,影响课程生成 |
(三)社区交互缺乏知识网络的连通机制,教师引导不足 |
(四)课程团队的学习支持不足,缺乏“学伴”引导 |
(五)目标导向与学习评价单一,缺乏主体参与及个性化反馈 |
(六)课程活动与要素之间缺乏互动,过程性与生成性不足 |
五、《模型思维》开发的改进策略 |
(一)建构学习者模型,促进个性化学习 |
(二)发挥学习者主体性与教师的“促进者”,促进生成与连通 |
(三)重视慕课在线教学活动,凸显实施过程 |
(四)重视学习评价个性化,促进人文关怀 |
(五)构筑关系网络,促进对话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反思 |
三、慕课开发未来展望:增强学习支持服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B: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C:慕课设计、资源开发、实施与评价现状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 D:慕课设计、资源开发、实施与评价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科教电视节目 |
二、农业科教电视节目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 |
二、知沟理论 |
三、数字鸿沟理论 |
第二章 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发展现状 |
第一节 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
二、调查设计 |
三、调查实施 |
第二节 创作群体访谈与分析 |
第三节 受众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统计与分析 |
二、受众特点分析 |
第四节 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调查分析 |
一、传播媒介调查与分析 |
二、传播效果分析 |
第三章 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面临的问题 |
第一节 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创作主体存在问题 |
一、复合型人才紧缺 |
二、从业人员的创作积极性不高 |
第二节 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内容存在的问题 |
一、节目资源匮乏 |
二、节目形式单一 |
三、节目定位偏离 |
第三节 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传播上存在的问题 |
一、城乡之间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 |
二、新媒体手段运用不足 |
第四章 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加强政府财政扶持力度提高创作主体状况 |
一、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强度 |
二、加强从业人员创作积极性 |
第二节 提高节目制作水平增强节目可视性 |
一、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实现节目资源共享 |
二、创新节目形式 增强节目趣味性 |
三、明确节目定位 提高节目质量 |
第三节 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节目传播渠道 |
一、加强农村收视设施建设 缩小数字鸿沟 |
二、加强电视媒体与新型媒体的融合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6)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同步课堂 |
1.2.2 教学环境 |
1.2.3 教学模式 |
1.2.4 学生课堂互动参与度 |
1.2.5 教学效果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2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环境设计 |
2.1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环境设计的理论依据 |
2.1.1 班级授课制理论与双轨教学理论 |
2.1.2 交往行为理论与教学互动理论 |
2.1.3 分布式学习理论与分布式教学环境理论 |
2.1.4 教学环境设计的功能导向理论 |
2.2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物理环境设计 |
2.2.1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自然环境设计 |
2.2.2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设施环境设计 |
2.2.3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时空环境设计 |
2.3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信息环境设计 |
2.4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设计 |
2.5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环境系统集成 |
2.5.1 同步课堂教学环境3D效果 |
2.5.2 同步课堂教学环境系统构成 |
2.5.3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环境功能检验 |
本章小结 |
3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3.1 课堂教学模式相关研究 |
3.2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探索 |
3.2.1 单一课堂中的讲授式教学模式 |
3.2.2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中的讲授式教学模式 |
3.3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讨论式教学模式探索 |
3.3.1 单一课堂中的讨论式教学模式 |
3.3.2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中的讨论式教学模式 |
3.4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 |
3.4.1 单一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
3.4.2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中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
本章小结 |
4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互动参与度分析 |
4.1 课堂教学互动参与度相关研究 |
4.2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互动特征分析 |
4.3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互动参与度分析方法 |
4.3.1 教学过程的文本化 |
4.3.2 基础数据的获取 |
4.3.3 参与度的计算 |
4.3.4 参与度的可视化报告 |
4.4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互动参与度分析应用 |
本章小结 |
5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效果实证研究 |
5.1 教学效果评价相关研究 |
5.2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实验设计 |
5.3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师生体验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
5.3.1 同步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体验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
5.3.2 同步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管理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
5.4 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学科知识测验数据及比较分析 |
5.4.1 四组学生前测成绩分析 |
5.4.2 主播实验组与主播对照组前测与后测成绩的比较 |
5.4.3 同步实验组与同步对照组前测与后测成绩的比较 |
5.4.4 主播实验组与同步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的成绩比较 |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设计并集成了新型的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系统 |
6.1.2 探索了应用新型的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教学系统的方式与效果 |
6.2 研究展望 |
6.2.1 研究同步班级学生课堂参与度分析自动化 |
6.2.2 研究现实场景中的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 |
6.2.3 研究同步课堂促进城乡教师协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一种异地同步视频互动网络教学系统”专利证书扫描件 |
附录2 同步课堂教学活动逐字稿片段 |
片段1: 主讲教师写板书,两地学生观看 |
片段2: 主讲教师指导、监督两地学生自主学习 |
片段3: 主讲教师播放图文声并茂的课件,两地学生欣赏 |
片段4: 主讲教师提问,主播班级学生回答 |
片段5: 主讲教师提问,同步班级学生回答 |
片段6: 两地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
片段7: 两地学生视频面对面讨论 |
片段8: 两地学生同时演板,主讲教师先后点评 |
片段9: 两地学生分小组讨论,同步班级小组上台分享 |
片段10: 同步班级学生演板,两地学生观看 |
片段11: 两地学生手绘海报,两地教师拍传展示 |
片段12: 主讲教师讲解、组织讨论,引导两地学生推导数学定理 |
片段13: 两地学生之间开展辩论式讨论 |
片段14: 基于资源的探究学习 |
片段15: 两地学生上台分享用多媒体表现的学习成果 |
片段16: 两地学生上台分享多种形式的学习成果 |
附录3 师生教学体验调查问卷 |
附录4 一次教学活动之后的学科知识测验项目 |
附录5 SPSS分析教学测验成绩的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构研究 ——以S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学习支持服务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概念界定 |
1.6.1 现代远程教育 |
1.6.2 学习支持服务 |
1.6.3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
第2章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理论基础 |
2.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 系统理论 |
2.4 远程教育理论 |
第3章 国内外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比较 |
3.1 国外主流学习支持服务 |
3.1.1 单一模式下的学习支持服务——美国凤凰城大学 |
3.1.2 双重模式下的学习支持服务——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 |
3.1.3 混合模式下的学习支持服务——美国国家技术大学 |
3.2 国内学习支持服务 |
3.2.1 普通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支持服务 |
3.2.2 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的支持服务 |
3.3 国内外学习支持服务比较分析 |
3.3.1 学习支持服务功能的比较 |
3.3.2 学习支持服务资源的比较 |
3.3.3 学习支持服务交互环境的比较 |
3.3.4 学习支持服务实施主体的独立性比较 |
3.4 小结 |
第4章 现代远程学习支持服务的现状与问题——以S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为例 |
4.1 S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概述 |
4.1.1 S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的历史管窥 |
4.1.2 S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4.1.3 S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结构分析 |
4.2 S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学习支持服务的调查分析 |
4.2.1 调查目的 |
4.2.2 调查内容的设计 |
4.2.3 调查对象的选取 |
4.2.4 调查数据的分析 |
4.3 S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5章 有效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构策略 |
5.1 有效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概述 |
5.2 有效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构的现实诉求 |
5.3 有效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构的基本原则 |
5.3.1 以学习者为中心原则 |
5.3.2 交互性原则 |
5.3.3 适应性原则 |
5.3.4 全面性原则 |
5.3.5 开放性原则 |
5.4 有效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构的策略 |
5.4.1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模型建构 |
5.4.2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要素规划 |
5.5 有效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评价标准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现存的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广西五县农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述评 |
(二)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研究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科学、科学化与党的建设科学化 |
(二)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内涵 |
(三) 农村基层范围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内容 |
(三) 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理论基础 |
一、科学理论是基层党组织的行动指南 |
(一) 科学理论是成就无产阶级事业的精神之源 |
(二) 用科学理论引领基层党组织发展 |
(三) 注重科学理论在基层的宣传和教育 |
二、党的基层组织是有组织的战斗部队 |
(一) 基层党组织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 |
(二) 基层党组织是集中统一、纪律严明的整体 |
(三)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
三、民主集中制是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制度 |
(一) 民主集中制的提出 |
(二) 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
(三) 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 |
四、党的基层组织是先进的部队 |
(一) 阶级基础的先进性 |
(二) 指导思想的先进性 |
(三) 纲领目标的先进性 |
五、密切联系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根基 |
(一) 密切联系群众是基层党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力量源泉 |
(二) 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三) 反对官僚主义 |
六、马克思主义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 |
(三)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 |
(四) 要始终保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 |
第2章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程及其经验 |
一、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立 |
(二) 积极发展农民党员,不断壮大农村党组织 |
(三) 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 |
(四) 加强支部建设,把农村党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
(五) 开展清党整党活动,纯洁农村基层党组织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党整风运动 |
(二)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 |
(三)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 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 |
(二) 高度重视思想建设 |
(三) 围绕“五个好”目标推进组织建设 |
(四) 以改善党群关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经验 |
(一) 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 |
(二) 坚持把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与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
(三)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四)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前进的不竭动力 |
第3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体系 |
一、构建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
(一) 是积极应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变化的现实要求 |
(二) 有利于丰富和拓展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研究的内容 |
(三) 有助于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
(四) 有助于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
二、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主体 |
(一) 农村党员 |
(二)农民群众 |
(三) 上级党组织 |
(四) 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 |
三、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原则 |
(一) 整体性原则 |
(二) 动态性原则 |
(三) 差异性原则 |
(四) 实效性原则 |
四、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标准 |
(一) 是否有利于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
(二) 是否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建设 |
(三) 是否有利于党在农村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实现 |
(四) 是否有利于提升农民群众对党的认同 |
五、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评价方式 |
(一)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
(二)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
(三) 普遍性评价与特殊性评价相结合 |
第4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生动实践 |
一、个案研究的资料收集 |
二、“两地双管”:平乐县委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机制 |
(一) 实施背景 |
(二) 实施内容与过程 |
(三) 特色与价值 |
三、“活力工程”:临桂新区激发基层党组织发展动力的新举措 |
(一) 实施背景 |
(二) 实施内容与过程 |
(三) 特色与价值 |
四、“民事联解工作法”:富川县基层党组织工作新方法 |
(一) 实施背景 |
(二) 实施内容与过程 |
(三) 特色与价值 |
五、“党旗耀边关,创新赢发展”:凭祥市基层党建新模式 |
(一) 实施背景 |
(二) 实施内容与过程 |
(三) 特色与价值 |
第5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调查研究的设计与资料收集 |
(一) 调查设计与变量描述 |
(二) 资料收集 |
二、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的现实问题 |
(一) 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较低 |
(二)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缺乏有效举措 |
(三) 农民党员干部作风良好 |
(四) 对控制办公经费和惩治贪污腐败的力度不够 |
(五) 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完善 |
(六) 基层党建科学化总体水平良好但思想建设偏弱 |
三、影响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因素 |
(一) 文化、职业、政治面貌影响党员思想政治水平 |
(二) 个体特征、家庭条件、地区差异影响党组织建设 |
(三) 个体特征、家庭条件、地区差异影响党员干部作风 |
(四) 个体特征、家庭条件、地区差异影响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 |
(五) 文化、政治面貌影响党组织制度建设水平 |
四、基于影响因素分析的启示 |
(一) 政治面貌全方位地影响到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评价 |
(二) 职业转化而非地域流动影响着对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评价 |
(三) 文化水平低不利于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
(四) 家庭条件不同对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评价具有方向性差异 |
第6章 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路径选择 |
一、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
(一) 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必要性 |
(二) 用科学理论指导农村基层党建的具体路径 |
二、以科学制度保障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
(一) 充分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
(二) 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的深刻反思 |
(三) 积极推进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
三、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
(一) 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
(二)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推动农村基层党的建设 |
(三) 善于运用系统论的方法 |
四、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
(一)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 |
(二) 加强基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
(三) 构建城乡一体化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模式 |
(四) 整合城乡党建资源 |
(五) 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10)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比较研究——以信息传输载体与在线课程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相关性分析 |
(一) 概念相关性 |
(二) 内容相关性 |
(三) 学科相关性 |
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模型 |
(一) 学习载体 (终端形式) |
(二) 学习风格 (学习方式) |
(三) 学习记录 |
(四) 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
(五) 交互程度 |
(六) 资源利用 |
(七) 考核能力 |
(八) 学习结果 (学习者能力提升程度) |
四、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绩效比较与分析 |
(一) 基于传输载体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绩效比较与分析 |
(二) 基于在线课程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绩效比较与分析 |
五、结束语 |
四、会议电视走近远程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私学主导: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D]. 陈元元. 河北大学, 2021(09)
- [2]高中地理课程远程直播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兴义五中为例[D]. 毛然. 西南大学, 2020(05)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研究[D]. 陈南南. 河北大学, 2019(04)
- [4]视域融合下的慕课开发研究[D]. 冯永华. 河南大学, 2018(12)
- [5]山东省农业科教电视节目发展策略研究[D]. 马春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6]基于视频互动的同步课堂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D]. 汪学均.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7]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构研究 ——以S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为例[D]. 吕文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8]“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9]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广西五县农村的调查[D]. 梁英.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10]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绩效比较研究——以信息传输载体与在线课程为视角[J]. 俞建华. 远程教育杂志,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