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哲学:从对话到创新:一个深刻变化的世界和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_哲学论文

当代中国哲学:从对话到创新:一个深刻变化的世界和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_哲学论文

当代中国哲学:从对话走向创新——深刻变化的世界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中国论文,使命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当代论文,深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最鲜明影响最深远的特征无疑是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 化,人类社会形态及运行发展机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所谓全球化就是由于资本的全球扩张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运用,使人类不同 主体间的交往日益普遍化和紧密化,真正实现了马克思早就指出的由“民族历史”走向 “世界历史”的“普遍交往”,这种交往的迅时性、关联性、互动性、开放性,基于信 息运动已成为物质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基本方式,大大促进了人类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互 补互促效应以及各自效率的提高,表明了社会的进步。

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也是一个技术社会。当代社会交往和社会组织结构体系 是以信息、卫星、电信等一系列现代技术为手段和基础构建的。人们的交往对象、实践 和认识活动对象日益信息化,社会组织日渐网络化,高新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 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深入。

技术社会无疑是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跃迁,然而它也对人的存在状况和境遇 正产生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技术的变革难道不是正在推翻我们的时间观,我们对远近 空间的看法,我们对世界的描述,我们与生命、思想、肉体、疾病、残疾、工作、休闲 的关系?”(注:R.舍普等:《技术帝国》,三联书店,1999年,前言第4页。)在这种新 的技术社会中,人不仅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离不开技术,适应技术的要求,为技术所统 治,而且越来越生活在符号性的人工景象世界中。波德里亚等后现代主义者深刻揭示了 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科技化、虚拟化、媒体充溢、消费主导,指出人类正生活在一个 “仿真”的世界,在这个社会中,实在与影像之间的差别消失了,日常生活以审美的方 式呈现出来,也即出现了仿真的世界或后现代文化(注:参见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 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凭藉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媒体,人类正生活在真实 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转换之中。“从印刷人时代走向图像人时代这一步,是由于照相术的 发明而迈出的。”(注: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 40页。)如果说照相术的问世只是现代文化图像化、视觉化的开端,那么虚拟技术的出 现则为图像文化的兴起提供了得心应手的技术基础。“数字图像不只是图像制作史上的 又一项新技术,它还是一种新的书写方法,可以与印刷术的发明和字母表的诞生相提并 论”(注:R.舍普等:《技术帝国》,第98页。)。“不能低估图像文化,尤其是动态图 像文化,由于它们通过图像作用于情感,从而已经并将继续对表述与价值系统施加深远 的影响。”(注: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商务印书馆,1997年 ,第124页。)

哈贝马斯就深刻指出技术理性的泛滥和对人的不断扩展,造成了对“生活世界”的“ 殖民化统治”,即“生活世界”的不断的技术化和体制化。在他看来,日常生活世界中 的交往行动按一种非工具性原则运作,无须满足体制对诸如利润、控制和效率的那些强 制性要求。(注:参见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 5页。)而体制对生活世界的统治,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生活越来越几乎无孔不入地技术 化、工具化和规范化,个人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置于由技术、管理规范、法律等外部强制 性的要求、控制和监督中,技术理性破坏了人际交往正常的、和谐的状态,个人的自由 空间不断被蚕食,社会—人文生存环境严重恶化,生活世界的人文内涵变得日益薄弱。 (注:参见J.哈贝马斯、M.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2页 。)可以说,人类由以前的自然人、社会人状态而变成为目前的“技术人”状态。

技术化社会必然是一个风险社会。正由于信息运动已成为物质运动、社会运动的基本 方式,人类交往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各类社会主体间和社会事物间的关联性、 互动性、开放性和即时性大大增强,人类社会运行状态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也因此增强 。当代社会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社会交往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和网络, 而由于各种原因随时可能引起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如黑客攻击,网络的瘫痪引起 经济政治等各种交往的中断而导致严重的后果;二是由于当代社会的信息运动、传播的 技术基础和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交往的关联性互动性整体性的增强,风险的传递效 应不仅迅速,而且会更加放大。如一个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影响之广在传统社 会条件下是无法想象的,而现在很可能造成社会某子系统以至社会系统的动荡甚至崩溃 。上世纪末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进入新世纪接踵而来的一系列突发危机事件,如“9 ·11”、“非典”爆发及美国电网系统大瘫痪,其影响之广、之深,传播之快,历史上 从未出现过。这些足以表明当代社会的高关联性、高依赖性,传递效果的高效率和瞬时 性,以及极度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鲜明地昭示了当代社会的特征。

总之,当今社会是一个交往普遍化和紧密化的“全球化社会”,是一个由信息化网络 化数字化为构造机制的“技术化社会”,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风险的“风险化社会” ,是一个民族国家主权正在削弱、“世界公共社会空间”日益增长的“跨国社会”,人 的存在也正在日益成为“去中心化”、“去地域化”的“世界历史的人”,即“世界公 民”。所有这些都表明着人类社会形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巨变。

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当代中国哲学的现状如何?当代中国哲学应有何作为,应向何处 去?这是摆在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长期以来,中国哲学界的状况是,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甚为隔 膜,缺乏交流和对话,甚至相互轻视,作为爱智的哲学却成为被肢解和分裂的哲学,哲 学家也成为片面化的、“专业化”的“哲学工作者”。学科体制和学术评价制度以及教 学方式的不尽科学合理更强化了这种不正常现象。哲学的这种现状显然无法回应时代的 问题,更遑论肩负起指导人们改变世界的使命。

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人类在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的同 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种族冲突、地区战争、恐怖主义 、热核威胁、文化矛盾、贫富差距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给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蒙上 了深厚的阴影。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实际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理念的危机,本质上反映 了人类文明的危机,也即所谓现代性危机。

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危机,建立公平合理的人类生活秩序,不仅是当今各国思想家和 政治家们费心探索的课题,也是关心人类命运的全球公民在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声 势浩大的反全球化运动、绿色运动、女权运动,甚至接连不断的恐怖主义活动和此消彼 起的局部战争,实际上都是人类危机的直接表现和解决危机的不同方式。而诸如普世伦 理、普遍价值、交往理性、跨文化理解和对话、回归生活世界、生存哲学本体论、正义 伦理和以追求差异、边缘、多元为学术旨趣,反对中心主义、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的各 种后现代思想,则都是哲学回应时代问题和试图解决危机的思想建构之表现,都是对现 代文明危机哲学方式的回应,因而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在反思和批判中提出并建构体现公共理性和人类公共利益指向 的哲学理念,是哲学表征自身存在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惟一方式。哲学的价值就是为人类 生活、人类社会合理和谐的秩序提供哲学意义上的论证,也即提供表征人类生存理想的 精神家园,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因此,如何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文明的理念 和模式进行批判性反思,如何在解答威胁人类文明进步的全球性问题中,实现自己在新 世纪的历史使命,已成为当今世界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取得了历史和理论的不断飞跃,以及在实践和理论方 面又不断遇到新的挑战,作为历史观和价值观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如何反映时 代精神的形态变革。当今,我们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以下一些问题: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坚持和发展问题。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 内容。在当代,由于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浪潮所导致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 变革,当代社会形态性质、特征发生了新变化,当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及运作机制出现了 新的特点。如何理解这种新变化和新特点,如何评价西方各种社会形态理论(后工业社 会论、信息社会论、知识社会论、全球社会论、消费社会论等),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各 种不同的争论。如何在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形态理论和把握时代特征的 基础上,形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复杂现象具有深刻洞察力的解释框架和理论范式,实 现唯物史观在当代的新发展,无疑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任务;不仅如此,通过对 社会形态的分析研究,可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体系,科学地预测人类社 会发展的未来,为后发国家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正确认识社会形态的演变及在 当代发展的基础,将有利于我们研究把握社会存在及运动机制的复杂性和新特点,为科 学合理有效解决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发展,特别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为使我们的思维方式、实践方式和决策方式反映社会形态的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的支持 。

——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的坚持和发展问题。面对20世纪末以来科学技术革命的新特 点,科技社会化、社会科技化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事实和态势,以知 识生产和知识劳动为重要内容的知识实践已成为人类实践的主导形态。知识实践是人类 实践发展中新分化出来的重要形态,是科学技术不断革新发展及广泛渗透和运用于社会 生产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结果,它反映了知识成为人的共存活动方式这一当今的“时代 精神”。知识实践已成为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那么,究竟如何认识这 一实践形态在人类实践活动体系中的地位,如何认识这一实践形态与物质生产、精神生 产形态的关系,这都需要在深化马克思社会生产理论的研究中给予确切地阐发。

——马克思文化理论的坚持和发展问题。“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是首先决定那一定 形态的文化的”,“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同时,“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注:《新民主主义 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4、663页。)这是马克思主义 唯物史观关于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 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越来越突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越来越成为各国关系的重要内容,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也 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和国际冲突的一个方面。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之间的 竞争,根本的是民族素质和人才之间,实际上是民族文化之间的竞争。那么,如何从唯 物史观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高度,深刻认识文化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 用,如何深刻认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互相依存、相互 促进的辩证关系,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关于文化的媒介化、视觉化和审美化转向对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当代社 会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是文化的媒介化、视觉化、生活化、经济化和日常社会生活的审 美化,以媒介文化或视觉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形态已经产生。由于信息技术、网络 技术和电子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类越来越生活在符号化、影像化的社会环境 中,生活在完美的虚拟实在之中。正如费塞斯通、波德里亚与杰姆逊等后现代主义者指 出的,今天生活的环境它越来越像一面“镜子”,构成现实幻觉化的空间;人类正生活 在一个“仿真”的世界,一个由符号层层包裹的影像世界。正是现代社会中影像的生产 能力的逐步增加、影像的密度的扩大,把我们推向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 实在与影像之间的差别消失了,日常生活以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即出现了仿真的世 界或后现代文化。(注:参见费塞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 。)贝尔认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印刷不 仅强调认识性和象征性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概念思维的必要方式。视觉媒介 ——我这里指的是电影和电视——则把它们的速度强加给观众。由于强调形象,而不是 强调词语,引起的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滥情和怜悯,即很快就被耗尽的感情和一种假 冒身临其境的虚假仪式”。(注: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 989年,第156—157页。)吉登斯特别强调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的融合,“早期报纸(以 及所有种类的其他杂志和期刊)在把空间从地点中分离出来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 于印刷和电子媒体融合以后,这个过程才成为一种全球化的现象。”(注:安东尼·吉 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第27页。)

媒介文化、视觉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多种资讯、电视文艺、大众音像、流行歌 曲、综艺报刊文化和网络多媒体等大众文艺形式实际上已成为文化的主导形式。原先的 纸质文化形式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和以雕塑、音乐、舞蹈等代表的高雅艺 术等精英文化,代之以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 居室装修等视觉文化和直观文化占据文化的主导形态。如何正确认识这一文化转向对人 类文化的存在生态和发展趋势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这一文化转向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影 响,如何在实践上对待这一文化转向,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提出并探讨了这一课题,而目 前我们还缺乏深入研究。这的确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坚持和拓展问题。在全球化和技术化社会条件下,人类的创 造性空前增强,人类的活动范围和效应大大扩展,这固然是人类本质力量增长的表征, 也凸现了人类空前重大的责任。社会形态的变革,不仅要求人与自然关系有新的理念和 规范,也要求人的活动有新的规范。由分歧、冲突到寻求对话和共识,制定共同遵循的 规范,成为维护人类正常、和谐的生活秩序的基本方式。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类面临 许多危及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迫切呼唤着生态伦理、生物伦理、网络伦理、科学 技术家的伦理道德以及体现社会公正的政治哲学和人文精神的建构。如何适应时代要求 ,建立新的道德哲学体系和社会(政治)哲学理论显然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的课题。

其他诸如马克思的阶级阶层理论,马克思的民族国家理论,全球化趋势和民族文化的 发展,全球化和技术化社会条件下的民族发展道路问题,中国现代性的内涵,等等,都 是需要集中力量进行研究和正确回答的重大课题。

全球化和技术化社会,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综合性问题丛生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各种 技术专家,更需要思想家,特别需要哲学家,需要大智慧的时代,从而必然是一个跨学 科研究大有作为的时代。这样的时代给我们的哲学研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这就是知识 的整合和视界的融合。

在这样一个文明矛盾和危机丛生的时代,我们不禁要感叹,也更深切地体悟到马克思 那句名言的精辟和深刻,即他在那个时代就已指出的,哲学不仅仅要解释世界,而问题 在于改变世界。我们认为,哲学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理念,更是一种活动。在重视文本研 究的同时,哲学必须将其关注的目光投向现实,以其独具的高瞻远瞩和深邃洞见的智慧 之光影响世界,改变世界,为人类文明摆脱危机,提供理想世界的指引。因此,我们必 须打破学科壁垒和狭隘浅薄的门户之见,加强论辩和对话。这本来就是哲学和哲学家存 在的方式。

因此,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和时代问题,哲学要承担起指导人们改变世界的责任,首 先必须积极倡导和推动哲学各学科间的交流对话,实现方法、视野的互补和相互激荡, 从而实现思想的提升和创造。

一是整合和融会古今哲学资源和不同流派,促进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与时俱进,建构 有中国特色和内涵的中国哲学形态,这在全球化趋势加剧,西方文化和学术占强势状态 的背景下尤为显得意义重大。

二是通过这样的推动和整合,无疑可以使中国哲学在解决当代和未来人类生活的重大 难题中做出应有和更大的贡献。中国目前已经完全踏上了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舞台。 我们必须提出合乎本国国情的理念和自己的价值观。

三是我们不仅要与先哲的思想对话,也要与各种当代西方思潮对话,更要加强我们自 身间的对话和交流。我们应多为这种对话和交流搭建平台,为中国哲学、中国学术的发 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达至这样的目的,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放眼全球,着眼变化,捕捉 问题,聚焦主题,展开有深度的交流、对话和论辩,这才有可能在全球化背景下建构起 既体现民族特色又反映时代精神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

标签:;  ;  ;  ;  ;  ;  ;  ;  

当代中国哲学:从对话到创新:一个深刻变化的世界和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