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区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500
【摘 要】目的:探讨研究宫颈息肉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7月—2015 年7月多例宫颈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49例患者采用传统术式,后49例患者应用宫腔镜电切术,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种方法治疗宫颈息肉,宫腔镜电切宫颈息肉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及复发率均低于传统手术,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彻底,复发率更低。结论:从98例患者的临床分析结果来看,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比传统方法更好。因此,在宫颈息肉的治疗中,应多应用电切术治疗,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并且减小复发率。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宫颈息肉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先进的医疗技术出现并快速发展。电切术就是其中之一。宫颈息肉是妇科常见的多发病,传统盲摘法术后出血时间长,复发率高,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电切术治疗法的出现则非常有助于改善这种情况。为此,本院特通过实验将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比较,来为下一阶段的治疗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共搜集98例宫颈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年龄23~65岁,平均(45.7±8.1)岁,病程 1~36个月,平均(2.3±1.9)个月,息肉直径 0.2 ~ 3 cm,平均(0.9±0.8)cm。观察组,年龄 22~64 岁,平均(45.0±7.8)岁,病程 1~36个月,平均(2.1±1.7)个月,息肉直径 0.2 ~ 3 cm,平均(1.1±0.9)cm。两组患者年龄、息肉大小等大致相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生殖道感染,行 TCT 检查除外 CIN 及宫颈癌。检查作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1]手术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摘除方法:根据宫颈息肉直径、蒂部粗细、附着宫颈管的部位采用同的方法。息肉直径小,根蒂部细时,以长弯血管钳钳夹息肉蒂部向同一方向扭转数周,去除息肉,以凡士林纱布填塞宫颈管压迫止血;息肉直径较大,根蒂部较粗,附着于宫颈管较深部位时,以长弯血管钳尽量靠近息肉蒂部钳夹,电切除,残端用丝线缝扎止血。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宫颈息肉电切术:息肉直径小,蒂部细时,于门诊行宫腔镜检查同时,将单级电切镜置于宫颈管内,在直视下电切息肉根蒂部并电凝血;息肉直径较大,根蒂部较粗时,患者行静脉麻醉,扩张宫颈至扩张棒,先行宫腔镜探查,全面了解宫颈管内及宫腔情况,置入等离子双极电切镜,在直视下用双极电切息肉根部及其下浅肌层,出血处以电凝球滚动止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手术结束后宫颈管填塞凡士林纱条,48小时后取出。切除组织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均为宫颈息肉。
2.结果
98例确诊为宫颈息肉的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治愈,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3、6、12 个月宫颈息肉复发均少于对照组。
3.结论
3.1患病原因
宫颈息肉为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妇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为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为良性病变。宫颈息肉虽为良性病变,但由于它引起的症状给患者带来明显不适感,并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可发生癌变,因此临床上一旦发生应及时处 理。宫颈息肉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少部分患者并无任何症状反应,在妇科检查时发现,宫颈息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3.2传统疗法
2010年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宫颈息肉,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长及复发率高,由于不能准确钳夹并切除息肉蒂部,极易残留致复发。传统息肉摘除术术后息肉蒂部创面常以纱布压迫止血,止血不完善,未脱出于宫颈外口的多发息肉妇检时不能发现造成漏诊,术后未处理息肉长大脱出以为复发。少数子宫内膜息肉脱出于宫颈外口,妇科检查以为是宫颈息肉,彩超又未能诊断,造成误诊以及误治。
3.3电切术治疗的优势
2010年后我们采用宫腔镜技术,很好地克服了传统术式的缺点。宫腔镜检查具有很大优势,可通过成像系统清晰的直视息肉蒂部附着位置、粗细、单发抑或多发,还可进入宫腔了解宫腔情况宫腔镜电切术在直视下电凝,止血准确彻底。宫颈息肉一般为多发,而未脱出于宫颈外口的多发息肉常隐匿于子宫颈管内,妇检时难以发现造成漏诊。[2]宫腔镜能全面观察宫颈管及宫腔的情况,发现早期或微小病变,寻及息肉蒂部来源,在直视下切除息肉蒂部及其下的浅肌层,切除彻底,不易复发。由此可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息肉阴道出血时间更短,术后复发率更低。
3.4宫腔镜电切术的注意事项
宫颈组织中纤维组织成分多于平滑肌组织,富含血管,收缩能力差,宫颈手术易出血,因此需掌握电切宫颈息肉蒂部的深度,电切过浅易残留致术后复发,过深易致难以控制的宫颈大出血,甚至宫颈穿孔、损伤周围脏器。多发性息肉患者电切息肉蒂部时一定要准确,避免电损伤周围宫颈黏膜,致创面过大,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延长,感染机会增加,远期出现宫颈管狭窄甚至闭锁致经血潴留、痛经需扩张宫颈[3]。且宫颈管操作范围狭窄,切除息肉时力求稳、准,以免损伤对侧宫颈管或周围宫颈黏膜。若合并宫颈其他病变如宫颈糜烂,纳囊需行宫颈锥切者,需换用单级宫腔电切镜继续治疗。
4.结语
综上所述,应用宫腔镜技术在诊治宫颈息肉方面更准确,治疗更彻底,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有很大进步,是宫颈息肉治疗的好方法,值得推广。同时,宫颈息肉患者也应该保持良好乐观、积极地态度,并配合专业的治疗,一定能够战胜疾病,重获健康。
参考文献:
[1]李静文,左慧萍.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息肉的疗效观察.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15(1):72-73.
[2]陆华.外科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1):93-95.
[3]孙丽娟,石峥.宫颈息肉的传统术式与宫腔镜下切除术式的比较[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9,11(2):146-147.
论文作者:贾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息肉论文; 宫颈论文; 患者论文; 宫腔镜论文; 术后论文; 传统论文; 方法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