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服务在人工流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张琼,陈锐(通讯作者)

张琼 陈锐(通讯作者)

(武汉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湖北 武汉 430014)

【摘要】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流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疼痛程度进行统计对比,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I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27例、14例、5例、1例,对照组疼痛程度I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9例、21例、10例、7例,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手术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人工流产手术;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240-02

人工流产是女性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是指妊娠3个月内应用药物或手术终止妊娠的方式[1]。然而,对年龄较小、未婚的女性而言,大多女性对人工流产术存在一定的恐惧、惧怕心理,使得手术难以顺利进行,同时也难免会给病人身体带来创伤。因此,术中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人性化护理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可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由此,笔者对人工流产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效果令人满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94例,入选条件:经B超、妇科检查确诊;停经5~12周;均自愿人工流产。排除标准:有高血压、阴道炎者;术前体温>37.5℃者;合并精神病及严重躯体疾病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年龄20~28岁,平均(24.6±2.3)岁。对照组年龄20~29岁,平均(25.3±2.4)岁。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存在可比性,各项研究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无痛人工流产常规护理,严格按照手术操作程序进行相关护理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包括:①心理护理:对年龄较小、未婚女性患者而言,大多对人工流产手术极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此时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交流,采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与患者交谈,并告诉患者会保护其隐私,必要情况下,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②健康教育:术前积极向患者讲解女性生殖健康的保健知识,人工流产术后极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告知患者学会自我保护,必要情况下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并做好卫生清洁,预防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发生。③术中护理:手术室定期消毒,合理调整室内温度、湿度,为患者创造一个干净、卫生、安静的治疗环境;麻醉前,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指导患者调整呼吸,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通过沟通交流来转移患者注意力,保证手术顺利进行。④术后搀扶病人至休息区卧床休息,帮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阴道出血情况;离开医院后,嘱患者禁止性生活,并合理饮食、多休息。

1.3 疼痛的分级标准

I级:患者术中处于熟睡状态,无明显的痛苦表情,无疼痛感;II级:患者可坚持完成手术,有轻微疼痛感;III级:患者不能坚持完成手术,术中疼痛感明显增强;IV级:患者术中不能仍受剧烈疼痛[2]。

1.4 统计学处理

详细记录本组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处理,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取χ2检验,单位以(%)表示,检验水准α=0.05,(P<0.05)代表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疼痛程度I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27例、14例、5例、1例,对照组疼痛程度I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9例、21例、10例、7例,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比(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对照组恶心呕吐2例、头晕2例、抽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96,P=0.0041)。

3.讨论

人工流产作为女性一种有效的避孕措施,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及性教育现状的严重滞后,青少年避孕知识的欠缺,使得人工流产的数目不断增加,同时再次妊娠时产前出血、胎膜早破及前置胎盘等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增加,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3]。

经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大多未婚女性接受人工流产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抑郁心理。针对这一现状,对人工流产术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是指对病人给予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的护理措施,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以满足患者患者的需求[4]。与此同时,人工流产术时,女性患者迫切需要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通过给予健康指导,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术中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12.77%,本研究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5]。综上所述,人工流产术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美丽,王丽霞,张瑞丽等.人工流产后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3,3(9):146-147.

[2]侯金花,邓娟红.人性化护理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3):25-27.

[3]黄美萍.人性化护理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4,15(23):2140-2141.

[4]杨瑞玉.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护理人文关怀[J].中国医药指南,2012,14(34):634-635.

[5]李晋红.人性化护理在人工流产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5(24):3038-3039,3043.

论文作者:张琼,陈锐(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3

标签:;  ;  ;  ;  ;  ;  ;  ;  

人性化服务在人工流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论文_张琼,陈锐(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