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及其超越——高清海哲学思考的轨迹与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轨迹论文,哲学论文,意义论文,高清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清海哲学文存》(以下简称《文存》的出版,是近年来哲学界一件值得注意的大事情。《文存》集中地展现了高清海先生的思想轨迹,展现了一位“爱智者”如何用他的思考伴随了我们民族这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文存》所包含的思想博大精深,自非区区一篇小文所能尽述,笔者这里只是想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即从思想与思想者所存在于其中的生活方式关联的角度,对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考的轨迹与意义略加描述。
一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必定以对民族命运以及人类命运的形而上学关切为内容,而又同时必定表现为一种密切相关于现实生活的理论形式。就高清海先生而言,其形而上学关切是从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精神的恢复与发展开始的。因而,要理解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探索,要理解他的思想发展,便须先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变化这个大背景;而为此又须在理解思维方式与实践方式的内在关联,以及实践方式的转变对新的思维方式的要求的基础上,理解这一理论体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如果我们不把思维活动抽象化,而是看成人类生活的一个方面,就不难证明,人们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方式是必然地内在一致或同构的。一定的思维方式必然对应于、匹配于一定的实践方式。反之亦然。一般认为,哲学从古至今经历了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近代的认识论哲学和现代哲学(关于现代哲学的趋向或基本特征,有人称之为语言的转向,亦有人称之为人学或实践哲学,笔者则愿意将其称之为人类学思维范式)三大发展阶段,而决定这一变化的,正是思维方式与实践方式的匹配关系。实践方式亦即“做”的方式。“做”有两个方面,一是“做事”,涉及人与物的关系:一是“做人”,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事的产物为物品,而做人的产物则为社会交往关系或社会组织。在最基本的层面上,人类有两种可能的“做”或实践的方式,一是有机性或笼统性之做,另一则是无机性或构造性之做。有机性地做事之典型是农业生产,做人之典型则是基于自然血缘关系或拟血缘关系的共同体交往,合起来就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实践方式。在这种做事做人方式中,人的活动一般并不改变对象本身,而是顺应对象的存在规律,从外部予以照料、改善。在这种情况下,人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对人而言便必定显现为一种现成的存在,即一种超乎人力的“实体”或“本体”。与此种做事做人方式相匹配,人们的思维方式自然也只能是一种有机的、笼统的、顺应的方式,亦即一种“实体性”或“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无机性地或构造性地做事之典型是工业生产,做人之典型则是基于自觉的利益关系的联合体交往,合起来也就是以工商或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实践方式。在这种做事做人方式中,人的活动不仅触及了对象自身,而且一般地按照人的目的重新构造了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人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对人而言便不可避免地显现为一种人为的、构成性之存在,即作为活动主体之产物的存在。与此种做事做人方式相匹配,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就自然地会是一种无机的、构成性的方式,亦即一种“主体性”的思维方式。显然,古代哲学之为一种实体性哲学,之以本体论为中心,正是因为这种哲学是与古代的实践方式或做事做人方式相匹配的;而近代哲学之为一种“主体性”哲学,之以认识论为中心,亦正是由于这种哲学是与近代以来的实践方式相适应的。海涅曾说过西方哲学是一种主体性思维,而东方哲学是一种实体性思维,这种不同自然只能从各自所匹配的实践方式的不同去理解。近代哲学革命的实质,就在于从实体性思维方式向主体性思维方式的转变。而所谓启蒙,亦正是启主体性之蒙,启自我意识之蒙。
进一步看,近代以工商经济为基础的实践方式虽然一般而言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但却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启蒙所承诺的华美约言并未实现,主体性的高扬也带来了主体的异化。这就促使人们去寻求一种既能保留近代实践方式之利,而又能克服其弊的新的实践方式。与这种实践方式相呼应,便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既吸收了近代主体性哲学之启蒙精神,而又力图超越近代哲学之缺陷的思维方式。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包含着启蒙精神与对启蒙精神的超越或者说后启蒙精神双重因素,主体性思维方式与后主体性思维方式之间的张力的思想体系。
然而,由于历史运动的错综复杂,企图超越近代实践方式的社会运动没有在这种实践方式已经确立的西方国家获得成功,而是在尚未确立这种实践方式的东方国家取得了胜利。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被建立起来了,但它并不是对于市场经济实践方式的超越,就其基本类型而言仍是自然经济实践方式的一种变体。与这种实践方式相匹配的自然只能是一种实体性哲学。但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本并不是实体性的,那么,对之进行重新解释便是不可避免的。这便最终做成了以斯大林解释为基础的教科书体系。而这一切就构成了高清海先生这一代哲学家从事哲学思考的实践的和理论的前提。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原本形态而言,是一种以主体性为主导精神的思维方式,但为与一种类自然经济的实践方式相匹配,却也不能不将其实体化。因为一种类自然经济的实践方式,若无相应的思维方式作为精神支撑,是不可能正常存在的。对于类自然经济实践方式而言,一种主体性思维方式是与之格格不入的,从而是有碍于其正常存在的。因此,在类自然经济实践方式具有历史合理性的条件下,对于这种实践方式而言,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体化,在某种意义上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是有其合理性的。因而这种实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体系也应当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存在形态。既然这种实践方式不允许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实体化之外的解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可能且合理的思维方式便是在实体化解释体系的范围内将这一体系完备化。我们看到,高清海先生在其哲学思考的第一个阶段,所做的正是这种完备化工作。这也是当时许多其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工作方向。但是,即便在这个阶段,高清海先生哲学思考的彻底性、深刻性也已经凸现了出来。这就是他与刘丹岩先生关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问题的思考。
说到传统教科书体系的不完备性,最为根本的便莫过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两大块并列了。这种并列无论从理论的内在逻辑看,还是从体系构造的美学角度看,都是不合理的。刘、高两位先生抓住了这一根本的不完备性,试图将两大块一体化为一块“整钢”,可以说抓住了旧体系的要害。当然,他们当时所主张的也只是在实体化解释的框架内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即将历史唯物主义统一为辩证唯物主义,而将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那些过于实证化的内容划归社会学。而且,仔细考察也会发现,在实体化解释体系中,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的一体化也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这是因为,在辩证唯物主义之中所说的“物”与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中所说的“物”是根本不同的。前者乃是自然之物,现成之物,而后者则是社会之物,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要将两大块合并为一,若不能将作为人类活动之物的物质性社会关系硬说成是自然之物的话,则唯一可能的方式就是把自然理解为人化自然,即将辩证唯物主义并入历史唯物主义之中。而这又必须以一种实践观点或主体性观点为基础。显然,如此合一的方式与实体化的解释框架是不相容的。因而,在实体化解释体系内,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便只能以两大块的方式并列地存在着,并以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来含糊其辞地解释之。但是,既然消除两大块并列的要求必然导致实践观点、主体性观点的确立,导致以历史唯物主义对名为辩证唯物主义实则为旧的自然唯物主义的改造,那么,无论结果如何,高清海先生在其哲学思想发展第一个阶段上所进行的探索,都构成了其第二个阶段上哲学思考的重要契机。我们看到,正是从哲学体系的改革入手,高清海先生展开了他的哲学思考的新阶段。
三
中国的改革开放所造成的从类自然经济的实践方式向市场经济的实践方式的转变,既向哲学提出了变革思维方式以支持其转型的要求,又为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提供了现实基础。如前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做事做人方式都是一种主体构成性方式,而与之相匹配的思维方式也只能是主体构成性的。从类自然经济实践方式向市场经济实践方式的转变,必然同从实体性思维方式向主体性思维方式的转变互为条件。没有思维方式的转变,实践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虽然思维方式的转变并不等于哲学观念的转变,但哲学观念的转变却不能不是思维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由于哲学思维在整个人类思维中的中心地位,因而哲学观念转变的进程如何,将不可避免地要影响整个思维方式转变的进程,使之或者适应并促进实践方式的转变,或者不适应且拖扯实践方式的转变。而在哲学观念要改变的对象中,最引人注目的当莫过于旧的教科书体系了。因而它也就很自然地成了包括高清海先生在内的思想改革者们的批评目标。这一体系虽然由于与之匹配的实践方式的转变而失去了合理性,但由于实践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且由于它长期以来所享有的正统地位,使得体系的改革不能不包含着相当的风险。体系改革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渐进的,一是彻底的、急进的。显然,渐进的方式不合乎高清海先生理论思考的性格,他便很自然地选择了彻底的方式。而彻底的方式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可能遭受误解甚至批判。但是,追求彻底性的理论家品格和知识分子的良知,使他只能做出如此选择。
对哲学体系的改革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在第一阶段关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一体化思考的彻底化。但如前所述,这一彻底化却不可避免地超出了实体性的思维方式,而转向了主体性思维方式。旧体系最明显的问题,从形式上看,是两大块的并列,但这一不合理性在本质上却根源于实体化解释的需要。因此,改革旧体系的根本就在于破除实体化的解释方式。这一点在高清海先生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以下简称《基础》)之中得到了初步的落实。这部新教科书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无疑是打破了旧教科书体系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并列的结构方式,而采用了“客体——主体——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的结构方式。然而,使得这种结构方式得以成立且成为必要的,却是哲学观念的深刻转变。旧体系的要害,正如马克思在批评费尔巴哈时所指出的那样,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里的关键问题,便是如何合理地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基础》所走出的最重要一步,正是真正阐明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旧体系当然也讲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但在将意识和存在抽象理解的前提下,这一反作用原理与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是无法统一起来的。《基础》则按照马克思的思路,把抽象的存在与意识提升为具体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从社会实践出发去了解二者的关系,把二者理解为“在它们的现实联系中是始终处于密切不可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的“人类活动的两个方面。这样就在实践概念的基础上,阐明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阐明了意识能动作用原理与存在决定意识原理的统一性。由于走出了这决定性的一步,旧体系中那种两大块并列的结构方式便再也不能与之相容了,采取新的结构方式也就在所难免了。由于《基础》力图“在意识的活动中去说明存在的决定意义,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彼此渗透、彼此交织的相互作用中说明社会存在的根源作用”(注:《高清海哲学文存》第5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5页。),因而,在其“客体——主体——主客体统一”的结构中,其中的“客体”便不是与主体无关的纯粹客观存在,“主体”亦不是脱离其客体的抽象的意识,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活动的两个方面。可以说,对于意识与存在关系的实践论解决,构成了“客体——主体——主客体统一”结构方式的灵魂。
耗时五年多完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为高清海先生赢来了应得的赞誉。许多著名学者纷纷发表评论,盛赞它“是一本最有特色的书”,是“第一部真正突破30年来传统教科书体系、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是“我国哲学界自建国以来最优秀的成果之一”,等等。然而,追求理论的彻底性这种最可宝贵的理论家品格,又一次在高清海先生身上显示了出来。虽然他也肯定新教科书“作为尝试是成功的”,但却“对它并不很满意”,认为这只是“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只是“为自己进一步深入哲学堂奥选定的一个‘突破口’”(注:《高清海哲学文存》第3卷,前言。)。因而,在《基础》一完成之后, 便又立即转入了《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以下简称《意识》)的创作。在这部著作中,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考又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基础》中由于受教材体例和集体执笔限制而未得到展开的思想,在这里则得到了深化和实现。
《意识》一书的中心思想是在实践论的基础上对主体自我意识理论的阐发。这与《基础》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但更为深化和系统化了。作者将书名之为《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也是大有深意的。因为作者认为,“哲学,归根到底来说,就是人对自身主体性的反思理论,即主体自我意识的理论表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作为自然最高产物与其他自然物根本不同的特点就在于:人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提供的现成条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而是通过由自己的活动去改造外部自然条件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维持自己的生存、实现自己的发展的。”在这一关系中,“人是主动者,物是被动者”,“人把自身从一切存在物中区分出来提升为主体,同时便把外部世界、自然对象变成人的‘无机身体’,变成‘为我而存在的’客体”;而哲学,便是对人主体这种活动以及这种活动所造成的属人世界与自然世界对立统一关系的反思或自我意识。而从此立场观之,一部哲学史,“也就是主体自我意识不断觉醒的历史”,而每一种哲学的合理性如何,也就在于它对于主体活动的自我意识达到了何种程度。如果说以客体为内容的本体论哲学是从人的自身本质的对象化的存在中去发现人的主体性的阶段,而以认识对自身的反思为内容的认识论哲学是从主体性的外部表现中去把握人的主体性的阶段,那么,“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才使得主体意识达到了充分的自觉,称得上是主体自我意识的科学理论”(注:《高清海哲学文存》第3卷,第91、92、188页。)。
从主体自我意识的立场来理解哲学在历史上的发展,特别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是深刻地抓住了哲学的根本问题。这不仅因为正确地阐明主体的能动作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唯心主义的抽象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的受动性而得以创立的关键,而且更在于它构成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克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体化解释,恢复其原本的真精神的关键。而后一点正是当代中国社会实践方式的转型所要求于哲学的。
四
90年代初的哲学思考在高清海先生的思想发展中有着一个极其特殊的地位。80年代的基本哲学观点,用高清海先生自己的话来说,主要是“从思维方式去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亦即特别强调在实践论的基础上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之维。针对旧教科书体系的实体化或本体论思维方式,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从思维方式上对其主体性之维的阐发,无疑是十分对症、十分必要的。然而,追求真理的热忱又使哲学家看到,“这点虽是对的,但理解得还不到位”。而现在的理解则是,“‘实践’观点所变化的,直接地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更深层的应该是根本改变了对‘人’本性的基本看法。必须把人提到哲学的中心地位,并且从人的生存活动、存在本性把人理解为活生生、现实的、在历史中生成的人——这点只有从实践观点去理解才有可能——哲学在历史上出现的那些令人迷惑不解的性质和特点,才能获得理解和解释。”(注:《高清海哲学文存》第4卷,前言。 )正是从对人的重新理解出发,才进一步导出了对类哲学的探索。因而,以人为中心主题对哲学的重新思考,可以说开始了高清海先生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全新阶段。
笔者以为这一变化的实质乃是对于实践概念理解上的深化。在国内哲学界,不论对实践概念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如何看,但一般都把实践本身理解为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或感性活动,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工业和实验”。高清海先生在80年代对实践的理解也大致是这样的。在《意识》中,他的规定是:“实践是主体依据一定目的变革客体的感性活动。”(注:《高清海哲学文存》第3卷,第209页。)在这类理解中,所突出的是对外部自然的能动的改造关系。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言,这种理解本身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若就这类理解一般都隐含地将人类生活简化为人对外部自然的改造关系与认识关系而言,则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全面规定有一定距离。在某种意义上,这一简化的实践观虽然已突破了认识论思维方式,但却仍然带有相当浓厚的这种思维方式的色彩。从这种规定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能够克服实体化解释,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维度,但在某种程度上却也仍有其抽象性,即在某种程度上仍是“不到位”的。而克服这一不足的途径就在于恰当地确定对于自然的改造活动这种狭义的实践在全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从人的具体生存、人的全部现实生活去理解人。这在理论进路上,可以有殊途同归的两种方式:一是重新界定实践概念,在肯定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地位的同时,将人类生活的全部丰富性都包容进来;另一是直接“把人提到哲学的中心地位”,并“从人的生存活动、存在本性把人理解为活生生的、现实的、在历史中生成的人”,而把物质生产活动只理解为人类生活的一个决定性的方面。高清海先生采取的是后一进路。在90年代初发表的一系列论著中,“人是哲学的奥秘”显著地成了其思考的主题。
思想转变后形成的新的哲学观念,高清海先生在完成于1992年的《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的“前言”中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这篇“前言”的副标题名为“哲学的秘密在于人”,也清楚地表明了其主题。在该书中,作者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哲学作为‘世界观’理论,面对的虽然是外部世界,表达的却是对人自己的观点。所谓哲学表达的实质上是人对自己的观点,这不只是说,人总是从人出发去看待世界,为了人的目的才去研究世界的;而主要是说,哲学对世界的认识实际不过就是对人自己的认识,它是通过对世界的认识以理解人自身的存在及其活动的性质、意义和价值的。当然,这句话反过来也就意味着,人也总是从对自己的理解中去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所以,在哲学史上就形成了这样的情况,哲学是怎样理解人的,它也就怎样去理解世界;哲学关于世界的那些观点,从本质上说,表现的同时就是人对自身的看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是一种世界性的存在,人与世界无论就其始源关系还是发展关系,都是融为一体密切不可分的。人属于世界,构成世界存在的一个部分;在人的创造活动中由于逐步把自然存在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从这一意义说,世界又是属于人的,构成了人的存在的一个部分”(注:《高清海哲学文存》第4卷,第3、4页。)。显然,这里的关键是把“世界”理解为“人生活于其中的那个世界”,理解为“经过人的活动参与创造的世界、对人二次生成过的世界”,一句话,理解为人的世界。这样,无论说哲学是什么都必定是以人为中心主题的。
如何理解哲学观念的这一转变呢?笔者以为这一转变不是细枝末节的转变,更非只是表述方式上的转变,而是哲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一点高清海先生自己有着最为切己的感受:“进入90年代以后,我自己觉得思想又发生了一次重要的变化。 ”(注:《高清海哲学文存》第4卷,前言。)此话自非虚言。那么,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不是别的,正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又一次转变。高清海先生自己在《意识》一书的《序》中说过:“我由‘本体论’接受哲学,后来逐渐进到从‘认识论’去理解哲学,经过对人——主体的思考阶段,最后方提升到实践论的思维方式。”(注:《高清海哲学文存》第3卷,第7页。)这段话写于1987年, 是作者从当时的立场对自己的评价。 而若从90年代的立场看,则当时的“实践论思维方式”虽已突破认识论思维方式,但如前述,其所具有的浓厚的认识论思维方式的色彩也是相当明显的。因此,由此转变到“确立‘人是哲学的奥秘’的观点”,就可以说是对认识论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超越。这一超越所达到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高清海先生自己多称之为“人学”的或“以人为哲学中心主题”的思维方式,而笔者则更愿意将其称之为“人类学”或“人类活动论”的思维方式。这是继本体论或世界论、意识论或认识论之后的第三种哲学思维范式或方式,是对认识论范式的扬弃,因而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向本体论范式的有条件复归。笔者认为,这一哲学思维范式由马克思所开创,在当今已成为世界哲学的主流,20世纪许多重要哲学家如海德格尔、晚期维特根斯坦、杜威、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等,其哲学都可归之于这一思维范式之下(此点容另文论述)。因此,当高清海先生最终达到人类学思维方式之时,也就在最完整的意义上掌握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予以创造性的阐释。这一新的思维范式现在在国内也已日渐显著,而开风气之先者,则当首推高清海先生。
哲学思维范式的这一转变,非可等闲视之。笔者以为,这一转变将有可能从根本上开出哲学理论的新局面,改变当下的不景气状况。我们的哲学曾经是本体论范式的一统天下,80年代的哲学繁荣则得益于认识论思维范式的崛起。人们自当记得,在那一时期,认识论术语,诸如主体、客体、认知、建构、选择等等,在哲学论著中占有何等的地位。无疑,从本体论范式进到认识论范式是合乎哲学思维发展的逻辑的,就理论水平而言,亦是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认识论范式的局限性亦是明显的,认识论研究在90年代的急剧衰落,也似乎表明了其局限性。而且,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已经开创了人类学范式,人类学范式也已成为当代哲学的主流,那么,超越认识论范式而走向人类学范式,无论是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还是为了克服当下哲学研究的低迷状态,都是十分必要的。
以人为哲学中心主题的哲学思考方式或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哲学思维的一个基础性框架,或如一位学者所形象地比喻的那样,是一个“操作平台”,在此框架之内,仍可发展各种不同的哲学倾向,开发各种具有不同内容的程序。高清海先生以此范式运思的结果,是类哲学概念的提出。人类学思维范式不同于他种范式之处,在于它自觉地把哲学理解为对于人类生活的总体性反思。但对人类生活可以从不同视角去把握之。类哲学作为这一范式之展开,亦自有其独特的理论视角。这独特性就是类哲学是站在人类可能的理想存在状态来把握人类生活的。在类哲学中,先前从属人世界与自然世界、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对人的规定,被提升为从“种生命”与“类生命”双重生命的观点对人的理解,类生命之维得到了特别的强调。在对人的新理解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被视为不仅是一个出于功利目的的自然改造者,而且更是一种“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把宇宙变成了生命的活物,也就是赋予了自然存在以生命意义”的存在,即人不仅要从自然中把自己区别出来,而且要与万物建立更高的统一体,把人对自然的功利性“种关系”提升为超功利的、审美性的“类关系”。而在对人与人的关系上,人的类本性被理解为不仅是对于群体本位的超越,亦是对于个体本位的超越。类本位作为群体性与个体性之扬弃,被视为是人类的真正归宿,且类本位的时代亦初现其曙光。
对于类哲学的理解,笔者以为必须强调两点:一是类哲学是以人是哲学的奥秘或曰人类学思维范式为基础的,若离开了这一基础,便无以正确地理解之。学界对于类哲学的某些批评或不理解,在笔者看来恐怕正是由于忽略了类哲学的基础前提而建立在误解之上的。另一点是类哲学着意强调人类生存的理想性维度,对于高清海先生而言,是有其必然性的。这不仅由于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始终范导着他的思考,而马克思对人理解的理想性之维在现存哲学中又被严重地用功利性之维冲淡了,而且出于一位有良知的哲学家对于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发展所引发的种种不良状况和人类生存环境空前恶化及对于人类未来发展的严肃思考。就此点而言,类哲学可以看作是对于匹配于市场经济的主体性哲学或启蒙哲学的一种扬弃或超越的企图。
五
纵观高清海先生迄今为止的心路历程,包含着具有明显特征的几个发展阶段。高清海先生自己认为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人学”或“以人为哲学主题”及“类哲学”五个阶段。笔者以为,这五个阶段又可进一步归并为三个时期:“实体性”思维时期,这与本体论阶段相当;“主体性”思维时期,包括“认识论”和“实践论”两个阶段;“后主体性”或“人类学”思维时期,包括“人学”和“类哲学”两个阶段。把“实践论”与“认识论”归为一个时期,可能会有异议。的确,“实践论”思维方式就其强调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而言,已超越了认识论或意识论范式,但就其仍主要强调人对自然的功利性改造关系,把人与人的关系从属于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仍是一种准认识论范式,故可大致地归之于主体性思维之名目下。至于将“人学”与“类哲学”同归于“人类学”思维时期之下,理由前面已说过,即类哲学是人类学思维方式之运用或发展。但进一步看,后两个时期在高清海先生的哲学生涯中无疑有着重要得多的地位,故可进一步将三时期消减为两个时期或阶段,即主体性与后主体性,或者说,启蒙及其超越阶段。准此,高清海先生的主要心路历程或哲学思考轨迹便可归结为:“启蒙及其超越”。
在本文一开头我们就强调过,思维方式是与实践方式相匹配的(这是人类学思维范式的必然结论),因而理解哲学观念或思维方式的变化就不能不将其关联于实践方式的变化。就此而言,高清海先生哲学思考的三个时期是与我们民族实践方式的变化一一对应的。当然,哲学并不是在消极地“反映”实践——若是那样,它就只是一面多余的镜子——而是以其独特的方式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与实践处于互动关系之中,引导着、促进着,甚至校正着实践。因此,高清海先生的确以其独特的哲学思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伴随了、参与了中国社会之变革发展过程。说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考是我们民族近半个世纪最有资格的、独特的历史见证者之一,或者说近半个世纪民族历史的一面镜子——当然是一面积极的、能动的、介入进了历史的镜子——当不为过。
我们在开头也说过,高清海先生的形而上学关切是从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精神的恢复和发展开始的。经过对高清海先生心路历程的追踪,这一断言应该说得到了说明。如前所述,原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确包含着主体性及对主体性的超越两重因素,而如把对之实体化的解释也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一种存在形态,那么,高清海先生在其哲学生涯中,可以说遍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种形态。但是,说高清海先生各态遍历并不仅仅是说他的哲学思考总是根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指出,在其学术生涯的各个阶段,当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种种原因而被片面理解时,他总是以其理论上的敏锐和良知而对之加以校正。在七八十年代对主体性维度的强调,在90年代对后主体性维度的强调,皆为其例。一部思想史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决不意味着是一个只会背诵章句的教条主义者,而必定是一个善于根据变化了的历史条件而对其基本原理加以创造性阐释和发展的创新者。没有创新发展,就不可能使其保持生命活力。
毋庸讳言,在高清海先生的哲学思想中,特别是在近年来提出的类哲学中,存在着一些困难或问题。笔者以为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是类生命与种生命的关系以及类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关系问题。在类哲学中,类生命是对于种生命之超越、扬弃,类本位是对于个体本位之扬弃。但这种超越、扬弃是如何可能的,则似未能给予明确的、具体的阐述。这一问题同主体性维度与后主体性维度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是哲学中最为根本的一类问题。在马克思那里,这一矛盾的解决是建立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从而使个体生命或种生命的需求不再与类生命相冲突的条件上的,而这又预设了自然资源可无限开发利用的前提。在如今这一19世纪被普遍相信的前提已受到了普遍怀疑的条件下,我们应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以为这不仅是高清海先生个人面临的问题,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乃至整个人类文化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因而,存在着这一问题并不意味着类哲学就不成立了,而是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有问题,哲学才需要发展,才会发展。类哲学自不会例外。
标签:认识论论文; 主体性论文; 本体论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意识论文; 实践论论文; 人类学论文; 形而上学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