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对外审计中充分利用会计资料_会计论文

如何在对外审计中充分利用会计资料_会计论文

离任审计中如何用好会计资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用好论文,会计论文,资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强化会计资料真实性审计

(1)通过了解离任者单位的会计管理体制和会计人员素质来判定会计资料真实性的可靠度,这就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2)看会计法规是否得到严格执行,尤其是领导者对《会计法》的认知程度。一个严格的会计工作氛围和会计法制环境,不论对被审计单位,还是审计方都是至关重要的。

(3)审查会计核算的正确性。由于会计指标是反映企业领导在任职期内经营业绩好坏的重要依据,并通常与领导者的经济责任相联系。

(4)审查会计核算的完整性。企业所有经济活动都应在会计核算中进行反映,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企业往往通过滞压原始凭证不作帐务处理、调节费用来控制指标的完成。解决这类问题,仅靠审查会计帐户是难以发现的,必须审查相关部门有关资料,采用分析性复合、票据存根检查的方法进行审查。

2、正确划分离任者任期内的经济责任

(1)区分现任与前任的经济责任。要划清离任者与前任之间的经济责任。如前任转移下来的资产完整性的清查核实、利润或亏损的分析与计算,前任潜亏、短期行为造成的不利因素的分析估算等,审计人员必须认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征求有关人员意见。例如,上一任法人代表发生应收款在现任内发生的坏帐损失,如采用直接转销法处理,对其坏帐损失的经济责任由哪一任领导承担,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应由上任承担,因为这是上任的应收款;一种认为应由现任承担,理由是一切生产活动由现任法人代表负责,当然应由现任承担经济责任。既然有两种看法,那么在审计时就不能简单地从坏帐发生的会计记录时间上去认定问题,而是要从多方面考察。比如:考查现任是否在任期内积极地组织催收和采取必要措施以防止坏帐发生,如在此前提下还是发生了大量的坏帐损失,在审计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一实际情况,在对离任业绩进行评价时说明其坏帐的原因,区分两任之间的经济责任;而对现任在任期内没有认真积极地组织催付,致使应收款超过有效追索期,形成了大量的坏帐损失,此责任应由现任者承担。

(2)区分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评价离任者业绩时,对于一些重大经营决策出现失误,应看其是否履行了正常的决策程序,有无自然灾害、上级指令、环境局限等不可抵抗的客观因素,以划清主观与客观责任。如企业为了发展,经过论证,决定投资新建厂房,然而开工不久,国家下令停止基本建设项目,使得投资的项目不能形成必要的生产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实现。这对离任者来讲,应属于客观因素造成的,不能作为其决策失误的证据。

(3)区分玩忽职守与工作失误的责任。如对某单位厂长离任审计时,发现有一笔10万元的对外借款,经审查,发现这笔借款仅在最初的一年有过利息收入,且数额比同期银行利息要少。由于借款单位经营不善已经倒闭,借款无法收回。在问题定性时,该厂长解释说:因为这家企业的效益不错才借款的,谁会料到现在的情况,并且承认是工作失误。经调查,此项目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也没有进行讨论,借款企业效益的好坏只是听了一面之词,该厂长就直接拍板决定,借款给这家私营企业。这是超越了职权的行为,是严重的官僚主义,所以认定是玩忽职守的责任。

3、对离任者的全面评价还要利用会计资料以外的其它相关资料

企业法人代表在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其主要依据是会计资料和会计报表,但由于离任审计是针对离任者,而会计资料是反映企业的情况,仅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只是一般财务审计与经济效益审计所作的工作,故只通过一般财务审计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用以评价离任者是不全面的,有必要对审计证据进行必要的补充。如离任者社会责任方面的资料,因为企业的成功与否不仅有赖于财务状况的优劣和盈利能力的大小,而且有赖于企业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好坏。企业领导应在关注企业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企业在参与社会活动、环境保护、职工利益等社会责任方面的工作,这也是评价离任者的一项重要的依据。

这样,通过财务、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的审计,对离任者在任职期间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以及社会责任情况就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根据相应的会计资料和相关的补充资料,就可以出具一份审计证据充分的审计报告了。

标签:;  ;  ;  ;  

如何在对外审计中充分利用会计资料_会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