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用药依从性、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率、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用药依从性、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率、患者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治疗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实施效果明显,可较好改善高血压、用药依从性、疾病的知晓率、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血压;高血压的控制率:用药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1-0237-02
高血压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病中最危险的因素,可引发慢性肾脏疾病、心力衰竭及脑卒中等并发症,而影响病人的健康及生活[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改善,中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不断的上升,并且日趋年轻化[2]。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控制血压,但对患者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得至关重要。现选取我院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控制高血压方面的应用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在35~60岁,平均年龄(46.35±3.15),病程3~18年,平均(7.23±2.35)。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随即给予常规降压药控制血压,配合常规护理,包括指导合理用药,按时监测血压变化,作相关疾病知识的宣传及健康教育,并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观察组: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治疗,具体如下:
1.2.1患者的健康教育 科室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手段,如定期组织病人及家属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危害性及预防措施等的学习,病区内设宣传栏等,促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坚持长期合理用药。
1.2.2用药指导 强调长期用药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对无症状者更应强调[2]。告知患者有关降压药的名称、用法、用量、作及不良反应,遵医嘱服药,不擅自停药。
1.2.3生活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限制钠盐摄入,每天钠盐摄入量应低于6g,增加钾盐摄入[3],控制体重,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减少脂肪摄入,少吃或者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增加粗纤维食物,指导戒烟,不过量饮酒。保证患者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1.2.4疾病知识指导 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这样患者就会就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因此医护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正确疏导,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的方向及意义,促使患者权衡利弊,积极接受治疗,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指导病人调整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诱发血压增高。对患者家属进行疾病知识指导,使其了解治疗方案,提高其配合度。
1.2.5运动指导 依据患者的年龄、血压水平带领患者进行相应适度的运动,制定运动计划,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等,常用的运动强度指标为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70减去年龄,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强度,时间,频度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
1.2.6健康指导 对于出院患者或者门诊患者教会病人和家属正确的家庭血压监测方法,每次就诊携带记录,作为医生调整药量或者选择用药的依据,指导病人定期随访。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压水平,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率,用药的依从性,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上述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特征为动脉压升高,并伴有血管、心脏、脑、肾脏等器官发生功能性病变[3]。该病发病因素众多,可能跟遗传、吸烟、饮酒、缺乏体力活动、肥胖等有关,如不能及早发现和治疗,将会导致各靶器官的损害,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是非常有必要的。
经过本文的研究显示,对中老年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是显著的,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指导、药物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使患者能树立良好的心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科学合理用药,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降低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程婧,何非,王丽姿,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达标率与知识、行为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17-120.
[2]王建华.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6,13(3):493-494.
[3]曹雪群,王丽姿,邵静,等.动机性访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改变阶段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0-22.
论文作者:王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知识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