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县城关二小 四川 阿坝 6246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04-107-01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热衷于表现自我、旺盛的求知欲。然而他们维持注意力的时间很短。这让很多教师懊恼不已。那么如何最大程度激发他们注意力,变革单调乏味的数学课堂,促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旺盛的学习兴趣。兴趣对于维持学习持久力,和谐师生关系,效果凸显。为此,我们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魅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点燃他们兴趣之花。此外,教师在进行讲课是,学生也会对教师的情感态度、教学方式和语言呈现力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评价,做出亲近或者不亲近的反应。甚至将这种情感带到其所教的课程上。因此。作者积极秉承新课改理念,仔细研究和不断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在改革教学方式上为学生学习保驾护航。
1 课前安排。在课前要求每位学生进行预习,提前熟悉那些学习重点和难点。通过一段时间的检验,效果不错。然而伴随着时间的增加,效果反而不明显。归根结底源于两个方面。除了一些数学教师在思想上没有给予重视以外,他们总是畏惧学生预习的效果不佳,在课堂上将那些数学知识一点不落的传授,由此一来,学生只能敷衍了事,因此,导致预习仅仅成为一个形式。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及时有效的督导学生预习。对于作业布置仅仅停留在教材中,对于那些真正被学生消化吸收的知识少之又少。对于血神在学习过程中有那些认知障碍,还是效果不太明显。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预习,变革预习方式,每天要求学生读懂教材,谈谈他们在预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尝试作业课外化,至于检验学生预习效果如何,我们数学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典型习题,组织学生当堂解答。看看作对和做错人数数量,并结合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有的放矢,以便深话知识和强化记忆,进一步促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
2 优化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作者力求学生当堂消化和吸收。对于剩下的那些时间,作者时常通过转换习题难度和类型。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灵活应变的能力。进一步优化了表面看获取了知识,然而爱考试时,学校成绩却不明显。归根结底是这些数学知识没有学透和灵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活跃课堂。为了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作者时常别出心裁。将那些数学法则或者概念直观化和趣味化呈现在学生面前,促使数学课堂欢声笑语,促使学生精准把握数学知识的内涵。
二、在优化学习方法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很多人认为:数学是一种理性思考。然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数学学习也彰显着一些感性思维或者解题技巧,因此,数学学习是一个阅读、思考和练习三者的有机结合体。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数学。通过阅读数学教材内容,可以促使我们思考那些学习重点和难点,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阅读教材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注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学习数学;对于那些习题,反复阅读可以精准把握其内涵。阅读是思考的基础,假如阅读时满足于一知半解,那么在头脑中就不会形成一个清晰印象,今儿不知所措。因此,通过阅读可以读出重点,读出内涵和读出答案。
2 练习数学。数学知识只有通过练习习题才能深化理解,而现实是许多学生满足于某一知识点,稍微变换一下习题类型,他们便不知所措。追本溯源在于他们没有形成解题的能力。一些数学习题的解答是有技巧的。精准把握一些关键性字眼,通过一些例子进行推理和排除,基本上都能解决。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应出示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题技巧,将那些知识点以点带面,进行灵活和综合运用。
3 思考数学。数学是一门以理性为主的学科。因此,要想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首先要求他们学会思考,学会深刻理解问题内涵,整体把握i习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数学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些有力契机,将学习解答的方式和思路向教师或者其他学生进行陈述,以便充分做到拓展思维,深化理解和学以致用。
三、促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进一步优化学习效果。
一般而言,学习习惯好坏对于学生学习会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更可以促使他们终身受益。相反,一个坏习惯为他们学习带来消极影响,进一步限制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儿深化理解和强化训练,夯实学生学习基础。此外,由于每个学生性格不同、认识思维不同和学习能力不同。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大不相同。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消除班级的两极分化。激励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习那些难度较高的知识,对于那些中等生或者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帮助,以便促使他们共同发展。
言而总之:以上三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教学体会,由于时间有限,作者认识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到之处,还望诸位同人不吝指教。
论文作者:欧明东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习题论文; 效果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应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