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口语的培养论文_张燕妮

浅谈小班幼儿口语的培养论文_张燕妮

张燕妮(红原县邛溪镇幼儿园 四川 阿坝 624000)

摘要:本文通过笔者在红原的多年教学经历,从口语教育的师资队伍,外部环境,政府政策等方面对小班幼儿口语的培养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口语 教育 改革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4-0030-02

一、双语教育发展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的日益改善,红原地区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其中,汉语在促进红原地区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汉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迷人的风彩,在地区交流中独领风骚,占据一席之地。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因此,掌握一门流利的普通话就显得尤为重要。藏族是我国多民族社会中的重要一员,藏族地区的和谐与发展对祖国的前景和未来有着深远影响。然而,藏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对优秀人才的培养。人们熟知,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可见其在本地区采用双语教学模式的重要性。这既是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尊重,也是提高藏民普通话水平的有效措施,从而为红原地区的发展培养出大量的外交性人才,在与各民族的交流中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当下,进一步培育“民汉兼通”人才是红原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双语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全面推进双语教育,提高双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总结、推广教学经验。

二、红原地区幼儿口语教育现状

1、外部环境困扰

由于红原地区身处藏语交际环境,藏民在交流中对普通话的需求不大,普通话的推广具有困难性和艰巨性。因此,幼儿口语教育教学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学生难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实际锻炼,口语水平提高困难。

2、教学师资力量

红原地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无法吸引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人才队伍。幼儿口语教师多为本地区少数民族教师,深受母语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交流普遍使用藏语,自身的汉语口语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汉语教学的实际需要。汉语教师缺少,口语教育教学工作进展缓慢。

3、幼儿态度

幼儿在校接受了汉语口语教育,但家庭和社会未能为其提供一个锻炼口语的语言氛围,使幼儿对自己所学的口语教育产生了一种怀疑的态度,从而不重视口语学习。部分幼儿在平时交流中对语言表达难以理解,不知道如何更好的交流表达,也就听之任之,不予理睬。

三、幼儿口语教育出现的问题

1、教学方法没有突破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没有改革创新教育方式,遵循以往只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写作及阅读的训练的传统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重书本知识,轻口语能力已是常态。实际课堂中对口语能力的忽视,使幼儿口语教育停滞不前。

2、师资队伍建设需加强

在红原地区幼儿实际教育实践过程中,民族教师的语言修养或口语表达能力明显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口语学习。苏霍姆林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所以,对双语教师进行就业培训,是目前本地区口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学生的错误认识

态度决定选择!态度决定成败!态度决定决定一切!学习需要一种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精神,这就要求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口语学习,这样才能学习好口语。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承担者,在口语教学中的作用尤为突出。部分学生缺乏对口语学习的正确认识,尚未认识到汉语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在学校和家庭中应该使用母语交流,而对外交流一般都是用手机发消息即可,不需要练就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缺乏口语学习环境

在他的“语言输入假设”中指出,语言习得是习得者、尤其是初学者通过得到“可理解输入”来进行的。得到的可理解输入越多,习得就越快越好。相反,可理解输入的贫乏则有可能导致习得失败。由此可见,语言学习依赖于外部环境,并且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脱离语言环境的语言学习难免遭遇失败的结果。

但是,红原地区由于对外交往相对落后,大部分人仍旧使用民族语言进行日常交流,使得口语学习缺乏必备的语言环境。

四、口语教育问题的解决

1、改变教学方式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深刻认识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在实践中运用,即口语交际能力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在教学中应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调动他们积极学习的进取心,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做到视,听,读,写均衡发展。

2、创新课堂教学

要促进学生学习语言,就一定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学习汉语口语的环境。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使用挂图、投影片等创设情景,用汉语看图说话,扮演角色,举办抢答赛,进行思维和想象等等,最大限度地创设会话环境,使幼儿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口语,促使幼儿学习口语有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兴趣和动力。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教师,教师的思想、学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1)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标准的口语。

教师必须根据客观实际的需要,加强教法研究,虚心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不断改进教法,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2)学校等相关单位应组织开展培训活动,组织双语教师进修,开展相关教育教学经验分享交流活动。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4、改革学生测评结构

学校对幼儿现有成绩认证主要为考试成绩,对综合素质测评不重视。学校要加强对口语教育的重视,把口语能力测试加入素质测评,必要时加入考试成绩部分,从而激发幼儿学习口语的动力。

5、经济的促进作用

文化与经济有着必然的联系,社会经济的发展会有力地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实力。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师资队伍加入本地区教育文化建设,推进双语教育教学的推广和发展。

6、营造语言学习环境

实践出真知。我们只有把语言运用于实践,才能学好口语。因此,在口语教学中的,学校和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

(1)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口语运用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口语的兴趣,积极营造口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和氛围。

(2)家长应重视对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生活中,尽可能地使用汉语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逐步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随着我国各民族之间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汉语已成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标准语言。由此,双语教学在红原地区的推广必不可少。我们应对双语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总结与交流经验,积极探索新方法,使教师教学更加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辛涛,申继亮.论教师的教育观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1) .

[2]林正范,徐丽华.对教师研究的认识[J]. 教师教育研究, 2006,(02) .

[3]高潇怡,庞丽娟.教师的儿童学习观与其教育的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 2007,(03).

[4]辛涛,申继亮,林崇德. 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校因素关系的研究[J]. 教育研究, 1994,(10).

[5]林智中,张爽. 如何通过质化研究探求教师的信念[J]. 全球教育展望, 2008,(08).

[6]任永泽.我们现代需要样的儿童观[J]. 现代教育论丛, 2010,(04) .

论文作者:张燕妮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4

标签:;  ;  ;  ;  ;  ;  ;  ;  

浅谈小班幼儿口语的培养论文_张燕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