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希胜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马士和小学 251812
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让学生乐学活用,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其实小学数学的教学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老师要找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在教学中老师的责任不仅是诱发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更应让学生学会从众多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的条件、信息,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快乐。
一、教学引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
案例:《图形的周长》教学片断。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比赛吗?(喜欢。)两只小乌龟正在进行比赛,想不想去看一看?(动画演示)师(随课件讲解):现在,两个小选手马上就要比赛了,它们的比赛规则是:谁能最先沿树叶(两片形状不同的树叶)的边线爬完一周,谁就获胜。大家可以为自己喜欢的选手加油。比赛马上开始,请运动员各就各位。预备——开始!(学生在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加油。)(明明最先跑完一周。)师:同学们,谁是冠军?这时,部分学生高声回答说是明明,有的则表示反对,还有的高高地举起了手想说什么。师:我看有的同学有话要说,你们想说什么呢? 生1:这样不公平,两片树叶不一样大。生2:两个选手跑的路程不一样长。师:噢,你们观察到比赛的路程不一样长,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好,现在把他们跑的路线画出来,我们看一下。(课件演示)
这个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又让学生引起了对树叶的周长不一样的思考。创设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应具有衍生性,也就是通过这个情境能够产生一连串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思考这样的情境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蕴含了多少数学问题,激发了多少数学思考。
二、教学过程方法生活化,张扬学生个性
如教学周长的认识时,通过让学生指、量等活动得到喜欢的图形的周长。
案例:《图形的周长》教学片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这一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先出示一部分直线图形,学生比较容易得出先量后计算的结论。然后,出示圆和树叶等凸的曲线图形。学生的方法是线绕后量,或者软尺直接测量,基本方法是“围着图形忙活”。我拿出尺子,问学生:“你认为用尺子可以吗?”“不行!”毫不犹豫。“我们来试试看!”我让一生帮忙拿尺子,自己则让圆在尺子上滚了一周。 同学们的眼睛里对我流露出佩服的神情。“有些图形像我们一样,喜欢活动,就像刚才,这个圆打了个滚,我们就知道了它的周长。你看,它多爱玩,而且还很会玩。”“树叶,你会测量它的周长吗?” 很多学生除了用“围着图形忙活”的方法,更愿意让树叶打个滚。在课堂小结时,学生们对于周长测量计算的方法除了量和绕,念念不忘“爱玩的图形”,并且总结出了“凸的曲线图形爱打滚,直线图形翻跟头”的方法,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其兴趣爱好,又在寓教于乐中完成了学习任务,真是一举两得!
三、练习设计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正确的数学观。为此,我在练习环节将原有一些脱离学生生活的习题做适当的改变,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以加深理解新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这样进行教学,既把学生所要学习的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体验生活中数学的无穷魅力,又把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促使学生以积极的、轻松的、愉快的心态投入学习,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总之,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离开了生活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都不能脱离现实与社会生活的需要。教师要做一名有心人,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汇总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让数学生活化。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生活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数学。
基于引导式教学的高中数学教学探讨
卢小男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 116200
摘 要:当前高中数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提升,这就需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采用引导式教学构建师生合作共进的课堂,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改变高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挥在数学学习中的主观动能性和创造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高中数学教学。
关键词:引导式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 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也应该转变角色,从课堂绝对主导转变成引导者,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最终建立高中数学知识结构,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引导式教学能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运用分层教学思想,采用合作教学等丰富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勤于提问,善于提问,从“提问,解决,再提问,再解决”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的熟练程度。素质教育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问的能力比直接接受答案、分析答案更加有益。高中数学内容抽象性强,需要学生不断思考,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过程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并且体会解决问题的欣喜。这样的良性循环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开展学习活动,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以问题为研究和思考的出发点,善于创设适于提问的情境,让学生想提问、多提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认知冲突,诱发问题的出现,有效引导学生不断思考。
二、运用分层思想进行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的重要关注点是运用数学解题,将数学知识、理论、方法、思想融合到一起去解决数学问题,通过解题达到高中数学教学目的。在数学解题中,应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题目进行分层,帮助学生不断加深认识。
例如题目:三角形ABC中,三个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c可以看作等差数列,那么cosA、cosC、cosAcosC的和是多少?运用特殊值带入,可以得到结果。也可以从角的角度考虑,如果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这样的特殊三角形,也可以迅速得到结果。在这道题中,需要教师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运用转化思想进行有效解决。
通过由浅到深理解和解决问题,学生不断深入探索。教师可以对课后作业也这样处理,运用分层教学为不同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复习计划。对课程和作业进行分层处理,既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提高了所有学生完成课程作业的信心,给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深入探索的空间,给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留下了更多的练习过程,为能力较差的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点点进步。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引导所有学生共同进步,实现了教学相长,帮助学生建立了知识体系。
三、采用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指导
合作学习模式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乐于尝试的方式,改变了学生单一作战的传统,转变为小组合作,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对数学知识学习展开各种交流与合作。学生之间的互动是高中教学中重要的人力资源,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合作,合作内容合理,适合全组同学;教师注重自身的课堂主导地位,做好课堂引导,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能力进行课程安排。
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这部分内容时,知识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运用空间想象能力进行理解和运用。教师将学习基础相差不多的学生组成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到6人,共同采用制作教具、网络学习等方式找到理解空间立体图形的资料,将这些资料提交给教师。教师可以筛选其中适合高中生学习的、趣味性强的、知识性强的资料放送给全班学生,做到集思广益。
合作学习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关注和提升,提升了教学效果。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挖掘和探索数学世界。同时也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精讲,教师只需要点拨学生,即可以做到之前滔滔不绝讲上一堂课所能达到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采用引发质疑、分层教学、合作学习等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才能实现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素质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天天 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13,123-123。
[2]张芸芸 浅谈高中数学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178-178。
论文作者:范希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周长论文; 图形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12月总第2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