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干预在喘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喘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中医辨证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50例喘证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患者呼吸困难得到缓解,逐渐趋于平稳,护理满意度达92%(46/50)。结论 有效的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喘证辨证施治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关键词:喘证;中医护理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喘为气喘、喘息之意。喘证轻者仅表现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稍动则喘息不已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严重者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甚则发生喘脱[1]。现随机抽选我院收治的50例喘证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中医护理干预在喘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50例喘证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52.6±2.4)岁。
2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1胸闷气促
与邪气壅肺,气失宣降或精气不足,肺肾摄纳失常有关。
2.1.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缺氧的状况,面色、唇甲紫绀程度、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以及发作的时间和诱因。了解病人的主诉,测量呼吸、脉搏、心率、血压、心律的变化,以辨明虚喘或实喘。如见呼吸急促、息涌气粗、胸闷伴有头痛或喘咳气逆,难以平卧,脉象有力者为实喘;如见气短难续,气怯声低,面青肢冷,伴有小便余沥,脉象数微无力者多为虚喘[2]。如出现喘逆剧甚、鼻翼煽动,伴有心慌动悸,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脉浮大中空者,此为喘脱危象,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抢救。
2.1.2起居护理
(1)环境清洁、空气新鲜,严禁吸烟等异味,禁放花卉等;(2)使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尽量减少活动和不必要的谈话,以减少耗氧量;(3)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胸背部保暖,因其肺虚卫外不固,易受他邪侵袭;(4)必要的功能检查在床边完成,如床边摄片、床边心电图等。室内保持安静,温湿度适宜,避免过多的人员走动。
2.1.3用药护理
(1)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以持续低流量吸氧为宜,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氧浓度;(2)保持静脉输液管路的通畅,随时用药。注意用药速度,以每分钟不超过3毫升为宜;(3)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协助翻拍背,以利排痰,必要时予以吸痰;(4)对痰热郁肺之呼吸急促,喘咳气涌,不能平卧者,可给服地龙粉2克以平喘清热;(5)可针刺定喘、天突、丰隆、膻中等穴以清热平喘化痰,虚证宜灸气海、关元、神阙、三阴交、肾俞、命门等穴,以补肾纳气。
2.1.4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A、B、C、D、E和微量元素锌、铜、铁的摄入,饮食宜软食或半流质,或少量多餐,忌过食油腻肥甘生冷之品,以防损伤脾胃,助湿生痰[3]。在进餐时或餐后应吸氧,以帮助进食和消化。可适当选食化痰食物和水果,如:冬瓜、海带、海蜇、海藻、淡菜、杏仁、生姜、陈皮、金橘、莲肉、梨、藕、枇杷、荸荠、百合等,但在选食时应注意寒热证候,以求辨证施膳。
2.1.5情志护理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志刺激,应做到精神愉快,心情开朗。使病人安定情绪,减少氧耗。
2.1.6加强呼吸肌功能锻炼 其目的是进行深而慢的有效呼吸,腹式呼吸、缩唇呼气等,加强胸、膈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呼吸功能。
(1)腹式呼吸法(膈式呼吸锻炼):有助于降低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肺泡通气量,减少功能残气量,并增加咳嗽、咳痰能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换气功能。
方法:指导病人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初学时,以半卧位容易掌握。两膝半屈(或膝下垫小枕),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手在原位不动,抑制胸廓运动;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手感下降)帮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增加呼气潮气量[4]。逐渐习惯于平稳而缓慢的腹式呼吸。
(2)缩唇呼气法:指导病人呼气时腹部内陷,胸部前倾,将口唇缩小(呈吹口哨样),尽量将气呼出,以延长呼气时间,避免小气道过早关闭,改善肺泡有效通气量。吸气和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潜在谵妄、烦躁
与痰热内扰,蒙闭心窍有关。
2.2.1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神志的变化,对患者出现如胡言乱语、撮空理线、循衣摸床等异常行为应高度重视,协助医师及早作出诊断。
2.2.2将病人放置单人病室,对极度躁动的患者应设置床栏,适当使用约束带,同时去除患者的假牙、发卡,必要时口中放入牙垫等,防止患者自伤或意外伤害。
2.2.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协助排痰,必要时吸痰。
2.2.4准确而迅速地给药。切勿随意使用镇静剂,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2.2.5可遵医嘱使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以镇静安神。
2.2.6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应尊重、体谅、和蔼可亲,护理人员工作时应态度镇定,动作从容,安慰病人、进行必要的解释,防止意识混乱加重。
2.3潜在喘脱
与肺气欲竭、心阳虚衰有关。
2.3.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每15~20分钟巡视一次,认真记录心串、呼吸、血压、面色、瞳孔、神志、尿量等变化。
2.3.2床边心电监护,专人护理。
2.3.3持续吸氧,必要时使用机械通气。
2.3.4保持静脉输液管路的通畅,遵医嘱随时给予抢救药品。
2.3.5喘促剧烈时,可遵医嘱正确使用气雾剂。
2.3.6注意保暖,艾灸气海、关元、百会、神阙,亦可给病人喂服独参汤以回阳救逆。
2.3.7加强饮食调护,对不能自行进食的患者,应及时鼻饲,鼻饲流质应选用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之品,如禽类汤,动物内脏熬汤,牛奶、蔬菜汁,或直接选用营养配制合理的要素饮食等。
3结果
经中医辨证治疗结合护理干预后,50例喘证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患者呼吸困难得到缓解,逐渐趋于平稳,护理满意度达92%(46/50)。
4讨论
喘证的证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临床辨证除分清实喘、虚喘之外,还应注意寒热转化,虚实错杂。如实喘中的风寒闭肺证,若风寒失于表散,入里化热,可出现表寒里热证、痰浊阻肺证;若痰郁化热,或痰阻气壅,血行瘀滞,又可呈现痰热郁肺,或痰瘀阻肺证。虚喘中的肾阳虚衰,水气不化,既可上凌心肺,又可损及心阳,引起心肾阳衰,肺气欲绝的喘脱证[5]。另一方面,虚实错杂在喘证中也极为常见,如喘证在反复发作过程中,每见邪气尚实而正气已虚,表现肺实肾虚亦即“上实下虚”证。
喘证主要见于现代医学的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哮喘、肺部感染、肺炎、肺结核、矽肺以及癔病等疾病中[6],当这些疾病出现喘证的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研究进行辨证施护。
本研究通过多50例喘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有效的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喘证辨证施治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冰梅.喘证的中医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933.
[2]侯静,田建军,于红霞,王印岭,李会芳.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实践研究[J].河北中医,2015,37(12):1893-1896.
[3]高雪萍,金卫红,李菲.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喘证效果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2):369-370.
[4]杨蓉.喘证中医特色护理方案的疗效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7,26(6).
[5]刘英英.探究中医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在喘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60).
[6]李宪红,江溦.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6,29(15):248-249.
通讯作者:刘俊丽 原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邸鹏,高秋,刘俊丽(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呼吸论文; 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病人论文; 平卧论文; 医嘱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