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无聊倾向性与人际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论文

大学生无聊倾向性与人际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万红

(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要: 目的:考察大学生人际关系与无聊倾向、核心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无聊倾向性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345名大学生集体施测,用SPSS22.0、Mplus7.4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22.6%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且其中有3.4%已达到人际障碍标准。无聊倾向性与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显著正相关(r=0.408,p<0.01),与核心自我评价存在显著负相关(r=-0.552,p<0.01),核心自我评价与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显著负相关(r=-0.428,p<0.01)。无聊倾向性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影响人际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效应为17.5%。结论:核心自我评价在大学生无聊倾向性和人际关系困扰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无聊 核心自我评价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大学阶段的个体处于社会化的转折期,其渴望被理解和接受的心情尤为迫切,此时如果人际关系存在问题将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大程度上受人际关系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益于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1]张奇勇等研究表明,存在较严重人际困扰的个体更趋向于产生消极的自我内隐认知和情绪困扰。[2]

无聊是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缺乏目标、没有动力没有兴趣、焦虑、逃避、无所适从等。国外有研究表明,无聊倾向对人们的人际交往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无聊倾向的个体特别容易受到感觉的影响,并且对他人的观点特别敏感。Sommers和Vodanovich(2000)的研究发现无聊倾向与较高的人际关系敏感性相关联。[3]

核心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核心自我评价通过控制点、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神经质四种人格特质来体现,有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高自尊的人更受欢迎,能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低自尊的人更厌恶参与社会活动,会感受到较多的压力事件和较少的社会支持。[4]由此不难看出,核心自我评价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核心自我评价越高,产生的人际困扰越少,反之亦然。

本文将无聊倾向性作为自变量、人际关系作为因变量、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中介变量建立模型,研究假设:无聊倾向性与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显著正相关,且核心自我评价在二者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通过对人际关系的研究了解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并为改善人际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在数据存储层,对不同的数据进行不同的技术手段存储,对于用于数据、安全信息、电器信息等数据固定且数据量较小的数据使用MySQL数据库进行存储,对于大量的负荷信息及天气信息使用Hadoop进行分布式管理,通过并行运算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

当转发模式为GSF时,雷区中心位置和比例因子均为空。当转发模式为GSF时,需利用雷区转发数据包,进而平衡网络负载。因此,对凸包H进行相似变换,且从凸包H内随机选择中心位置,而比例因子ξ的定义如式(6)所示: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1.直接预测作用检验

(二)工具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无聊倾向性对人际关系的直接预测作用,模型如图1所示,无聊倾向性包含低卷入、高卷入、低刺激需求、高刺激需求和缺乏耐心五个维度,是模型中的自变量;人际关系包括交际交友、异性交往、交谈行为和待人接物四个观测变量,是模型中的因变量。结果发现:模型的拟合指标分别为χ2/df=2.059,RMSEA=0.055,CFI=0.964,TLI=0.941,SRMR=0.042;无聊倾向性能够正向预测人际关系困扰。

本研究采用的无聊倾向性问卷由刘勇编制,该量表包括5个维度:低卷入、高卷入、高刺激需求、低刺激需求、缺乏耐性。其中1、4、7、9、11、16、17条目为反向计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的无聊倾向性越严重。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47。

我有一件开心的事,想说给你听,让你同我一起开心;我有一件失落的事,想说给你听,希望你可以理解我的失落;我有一件义愤的事,想说给你听,希望你能感受到我的义愤。

本研究采用戴晓阳等翻译和修订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该量表是一个单维度自评量表,由10个项目组成,采用5点计分,其中2、3、5、7、8、10题为反向记分,分数越高则表明个体的核心自我评价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9。

科技板块中,除了数字化,还有就是智能、传感和机械传动这几类。当然,数字化其实包含在智能化里面,数字化的高级阶段就是人工智能化。当雕塑实现智能化时,可能导致雕塑的革命。到底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目前还不好预测。

2.核心自我评价量表

2.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检验

本研究采用郑日昌教授编写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量表共分为4个维度:交际交友、异性交往、交谈行为和待人接物,共28个题项。问卷采用两点积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人际困扰越多。该量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8。

(三)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中介效应检验通过Mplus7.4进行。

二、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从调研结果可得:42.3%的大学生存在较少的人际关系困扰,35.1%的大学生有一定困扰,22.6%的大学生困扰较为严重,其中达到人际关系障碍程度的占3.4%,且大学生人际困扰主要表现在交谈方面、交际交友和异性交往方面三个方面,分别为33.3%、39.1%、29%,待人接物方面相对来说较少,占19.4%。

(二)大学生无聊倾向性、核心自我评价、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分析

(三)大学生无聊倾向性对人际关系的预测作用

随机选取哈尔滨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安欧亚学院三所大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400份问卷,剔除无效及有缺失值的问卷后,有效问卷共345分,有效率为86.25%,被调查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1.1±2.35岁,其中男生148人,女生197人;大一年级108人,大二年级69人,大三年级46人,大四年级38人,研究生84人;文科117人理科228人;农村185人,城镇160人;独生子女151人,非独生子女194人。

图1 无聊倾向性对人际关系的直接预测作用模型

1.无聊倾向量表

3.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图2 无聊倾向性、核心自我评价和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模型

将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中介变量加入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后所得结果如图2所示。各项拟合指标分别为:χ2/df=2.510,RMSEA=0.066,CFI=0.945,TLI=0.915,SRMR=0.049。与直接作用模型相比,加入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模型能够增强对人际关系困扰的解释;无聊倾向性对人际关系困扰的直接预测作用有所降低,但均达到显著水平(β=0.287,P<0.01);无聊倾向性能够显著的负向预测核心自我评价 (β=-0.580,P<0.001);核心自我评价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人际关系困扰(β=-0.301,P<0.01)。Bootstrap检验发现:核心自我评价在无聊倾向性与人际关系困扰中的中介效应达到显著水平(β=0.175,P<0.05);效果量为37.7%。上述结果表明:在无聊倾向性预测人际关系困扰的过程中,核心自我评价起部分中介作用。

1.3 样本检测 采用罗氏原装配套试剂检测血清sFlt-1、PLGF浓度,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三、讨论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等级的三所高校345名大学生调查发现,现今的大学生存在较普遍的人际困扰问题,有22.6%的存在严重的人际困扰,其中有3.4%的大学生已达到人际障碍标准,这与以往的研究基本是一致的。[5][6]但困扰总体水平有所提高,这须引起大家的关注。

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分析,近年来大学生人际困扰加重的原因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首先,社交软件的兴起,如腾讯QQ、微信、微博、抖音等的广泛使用,其便捷性使大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互动,而忽视了现实中的沟通,人际交往的技巧有所下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人际困扰问题;其次,大学是一个大熔炉,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家庭条件、性格特点等,有着不同的认知方式和处事方式,大家在相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由此产生的人际困扰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最后,如今的大学生有一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被父母宠爱,父母为他们包办了一切,上大学之后,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离开了父母,各方面都无所适从,从小的娇生惯养让他们不懂得怎么与别人融洽相处,因此也会产生一系列的人际困扰问题。

由于中频电炉的主电路包括整流部分和逆变部分,输出功率的调节主要通过调整整流部分的导通角宽度来实现功率调整[1-2],导通角采用V-F变换的电路,通过设定输入电压控制导通角的宽度,内部电路具有电压、电流控制环,使中频电炉能够稳定的工作在某一功率上稳定加热。对中频电炉的温度控制可以通过控制整流部分的导通角,即通过控制V-F变换的输入电压。

(二)无聊倾向性对人际关系的预测及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大学生无聊倾向性能够正向预测其人际关系困扰,同时核心自我评价在二者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即人际关系一方面直接受个体的无聊倾向性影响,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产生影响。大学生的无聊倾向性表现越多,其人际困扰程度越严重,但若个体有着较高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时,会削弱无聊倾向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洁,林艳艳,罗家英.大学生人际关系、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中华行为医学和脑科学杂志,2010,19(8):746-749.

[2]张奇勇,卢家楣,闫志英.有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的内隐心理活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9):698-702.

[3]Sommer,J,vodanovich,S.J.Boredom proneness:Its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health symptoms[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0(56):149-155.

[4]张灵.大学生自尊、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5]王艳,安芹.大学生安全感、自我分化和人际关系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5):877-880.

[6]李彩娜,周伟,张曼.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依恋的自我—他人工作模型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5):509-514.

中图分类号: B8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07-0123-02

作者简介: 万红,西安欧亚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责任编辑:赵慧敏

标签:;  ;  ;  ;  

大学生无聊倾向性与人际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