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储气井是CNG加气站危险性最高的一个单元,其事故率占到了整个CNG加气站安全事故的约80%,鉴于前期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如果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检查、维护不当,加速了储气井的老化,则可能酿成重大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为确保储气井的安全运行,先确实分析储气井的安全现状、事故表现形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维护和保养规程,是预防储气井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储气井;安全;管理
一、CNG储气井存在的安全现状
目前超过半数CNG加气站建设时间均在2010年以前,2000前左右建设的占到半数以上,由于时间问题,期间建设成的加气站在自动化控制方面有很大不足,与现有标准、要求相差较大,主要存在如下四方面。
1、没有紧急切断装置
CNG储气井未配备紧急切断装置(远程切断装置),当地上设施因自然灾害、火灾、机械损伤等各种原因造成损坏而发生泄漏时, 能自动切断地下储气井与地上设施的通道, 以避免井内25MPa高压天然气剧烈喷发,引发重大事故。
2、没有安全监测装置
CNG储气井未配备安全监测装置,不能检测地下井体的腐蚀、泄漏等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险情,以避免井壁爆裂、井管拔地而起冲出地表的严重事故。
3、没有气质检测
按照《GB 18047-2000》规定,标准状态下的硫化氢含量不大于15mg/Nm3,是避免井体材料发生“氢脆”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配备微量含水检测仪及硫化氢检测仪,或者虽然配备了这些仪器,但不能严格按照周期在线进行检测,都意味着形成了严重的事故隐患。
4、井体窜动
储气井体串动是固井施工工艺失败所导致的结果,而且固井施工造成的质量缺陷难以发现。储气井体串动直接导致地上设施的机械损伤,由此引发高压天然气喷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由近年井体窜动事故比较高的发生频率可以断定,此是CNG储气井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重大事故隐患。
二、储气井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
储气井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筒体上串、井口装置泄漏、井下泄漏、井管爆裂等现象。
1、筒体上串
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井筒与井壁间的环形空间封固质量而引起的,筒体内在25MPa的压力作用下,会产生弹性拉伸变形,而封固面的摩擦阻力不足以抵抗筒体弹性变形产生的作用力,井筒就会串出地面,称为“冒井”。
2、井口装置泄漏
如果储气井出现上述“冒井”现象,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连接管线压力集中,卡套松动,发生泄漏或冲管事故,使大量高压气体喷出,如不及时处理,则会酿成较大事故。
3、井下泄漏
这种泄漏发生在井下,一般多出现在螺纹连接处或管壁出现裂纹、穿孔等现象,如果储气井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能稳压的情况,又排除了井口装置泄漏的因素后,即可认为是“井下泄漏”,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很难采取补救措施,只能作报废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井管爆裂
井管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腐蚀,“氢脆”现象而发生爆裂,若固井质量达标,爆裂后,仅会发生气体泄漏现象,若固井质量差,井筒会在高压天然气的作用下窜出地面,产生严重事故。
三、储气井的检查、维护和保养
加强储气井的检查、维护和保养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坚持正确的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会有效地减小事故的发生或扩大,而在检查中发现一些加气站员工误认为:储气井是静态设备,可在无操作的状态下,通过顺序盘自动完成供气、储气工作,无需特别关注。
1、坚持储气井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检验制度
1)储气井应安排定期检查、检验。经检查、检验发现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储气井,应立即停用并由制造安装单位进行修理,经修理并检验合格的允许使用。
2) 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适时演练。要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相关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3)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主要是检查储气井地上部分。重点查储气井是否泄漏、冒井、沉井、变形、损伤、腐蚀、部件松动等情况。
4)查泄漏,每天对储气井的所有接口、阀门、上封头用检漏仪或肥皂水进行检查。
5)查腐蚀情况,检查管线、阀门、井管裸露部分有无腐蚀情况,如出现腐蚀情况,应及时处理。
6)填写检查记录,每天应认真记录储气井的压力变化情况,填写检查记录,如实记录储气井的运行情况。
7)每月检查一次井身有无上冒或下沉现象,测量上封头与地面的距离、进出气管与地面的距离,和以前的检查记录作对比,判断井身有无移动。同时,还应检查与井筒连接的地面有无裂缝和裂缝的变化情况。
2、每年应对储气井进行一次严密性实验。
3、储气井按照相关规定定期进行排污,排污前应按应急预案在排污口周围拉起警示带,做好必要的应急准备,排污时井内压力不应超过相关规定数值。
结束语
随着CNG汽车加气站产业的发展,高压地下储气井以其占地面积小,安全可靠,操作维护简便等原因得到广泛应用,尽管CNG储气井在前期施工过程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在生产运行中严格落实储气井的各项安全规定,定期开展检查、维护和保养,可以大大延长储气井使用寿命,大大减少储气井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
参考文献
[1]GB50156-2002[S].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2]付梦贵,谷存柱,成文建. 浅谈压缩天然气加气站事故隐患及防范[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3(12)
[3]高俊.浅析CNG加气站的天然气安全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9).
[4]朱清澄,黄海波,何太碧.CNG加气站几个安全技术问题[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4-15.
[5]何太碧,黄海波,张浩,等.CNG汽车加气站国产设备使用情况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6,26(8):144-145;2006,26(9):138-140.
[6]朱清澄,黄海波,何太碧.CNG加气站几个安全技术问题[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4-15.
论文作者:吴洋,黄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气井论文; 事故论文; 发生论文; 情况论文; 井筒论文; 装置论文; 井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