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战略高度认识服务业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邓昕才,何山,孟洪林[1](2021)在《学习导向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跨界搜寻和产品创新能力的多重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产品开发是企业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调研福建、贵州的136家科技型企业,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及巢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获得以下结论:学习导向对跨界搜寻有显着正向影响,跨界搜寻能提高企业产品创新能力,进而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产生促进作用;此外,跨界搜寻能在学习导向和产品创新能力的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学习导向和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导向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是通过跨界搜寻和产品创新能力的多重中介作用实现的。
胡炅坊[2](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1)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高度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由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内部问题,以及由国际环境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外部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始终没有摆脱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走势持续低迷。加之2020年初全球范围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各地区经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重创。在这种世界历史背景下,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和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多个地区抬头,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浓厚阴影。从内部环境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过去几十年发展所带来的部分问题开始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如生态环境破坏、产能过剩、贫富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我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各种矛盾交织并行的特殊历史背景。为了应对处理国内外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各种风险挑战、积极求变,在指导新时代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经济指导思想。在2017年12月党中央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探索新时代经济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经济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重大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既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演变范式,又克服了西方经济学重实证而轻实践的理论缺陷,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后带来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矛盾和困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通过系统总结以往经济发展理论的不足和缺陷,立足于新时代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科学揭示了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准确判断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势。具体来说,本文一共分文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力图对本研究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思路,力图通过方法创新和理论创新科学完整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全貌。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结合相关资料,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成熟期。第四部分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从逻辑层面将其概括为“1+7+1”的逻辑架构,即为“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新发展格局”。第五部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和理论特征进行了科学概括。在理论逻辑上具体体现为: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在理论特征上体现为科学性、现实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国际性的高度统一。第六部分集中论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在理论贡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且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在实践价值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方面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另一方面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樊丛维[3](2021)在《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不断在印证这一事实。而中国近代以来的心路历程也在告诫着我们,只有认识海洋、利用海洋、经略海洋,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此为背景,中国适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战略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对其研究也需要运用更加多维、更加独特的视角,从而为海洋强国的建设贡献出更多力量。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科技在维护海洋安全、发展海洋经济、改善海洋环境等众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海洋事业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科技兴海应当成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文章第一部分是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的分析框架。首先要从理论角度重新审视科技与海洋战略的关系,从传统海洋战略理论和现代海洋战略理论中为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探寻理论基础。同时,根据对现有官方文件的全面解读,可以将海洋强国战略划分成四个维度,即海洋安全、海洋经济、海洋环境、海洋科技。由此可见,海洋科技是海洋强国战略的其中一个层面。因此,科技兴海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科技兴海对于维护海洋安全、发展海洋经济、改善海洋环境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作用于其他三个维度的变量对海洋强国战略整体施加影响,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发挥引领全局的作用。文章第二部分注重研究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建设目标。在科技兴海的助推下,中国应当注重科技手段和平解决海洋争端、依靠科技实力妥善应对海上威胁、发挥科技效能稳定地区海洋秩序,建设和平性海洋强国;同时,发挥科技要素的核心作用,实现规则引领、理念引领、路径引领,建设引领型海洋强国;最后,要不断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强化全球治理参与能力、夯实国际海洋合作基石,建设负责任海洋强国。进而以目标为指引,推动中国加速建设海洋强国。文章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面临的挑战。科技的进步扩充了海洋安全的内涵,同时也加剧了海洋权益争端,进而强化国家间了海上对抗的风险,海洋安全形势因此变的更为复杂;同时,科技要素强化了世界上海洋强国的海洋能力与意愿,世界海洋格局发展失衡,极化趋势明显;最后,在科技要素的推动下,传统海洋议题发展出了新的特征,新兴海洋议题也在不断出现,而且海洋与其他国际政治议题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海洋政治议题不断增多。有鉴于此,应当准确定位当前挑战,仔细审视现实问题,为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奠定基础。文章第四部分拟为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提供路径选择。中国为了更好地迎接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必须发挥科技要素在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中的核心作用。针对当前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中国需要依照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的建设目标,对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的路径选择做出筹划。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维护地区海洋安全、提升海洋行为能力三大领域重点发力,并通过科技要素对这三个方面提供强大的支撑,有序推中国海洋强国建设。
张玲潇[4](2021)在《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战略传播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中国高铁产业自诞生以来12年间(2008—2019)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试图从共识性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建构产业认同和实现产业利益的价值。本文试图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高铁产业诞生以来开展了哪些战略传播活动,有什么特征?2)高铁产业战略传播与产业认同建构的关系如何?3)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在提升高铁品牌形象,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以及促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方面有哪些效果?本文主体部分有十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对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关注于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活动,从战略传播背景、运行机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四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国内外背景回顾;第三章是对以铁道部为主导的战略传播运行机制的研究;第四章是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以报纸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和借力国际会议、展览等形式的组织传播的研究;第五章是从主题设置、叙事方式、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内容进行分析。第六章至第九章,关注于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战略传播。其中第六章聚焦高铁“走出去”的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价值分析。第七章对“走出去”阶段的高铁多主体联动传播和多层级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第八章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高铁外交公关,与利益相关群体对话的组织传播和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三种战略传播手段进行了梳理;第九章对高铁战略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了深入探究,这个阶段传播善用第三方视角讲故事,主题更贴近受众,话语方式也更吸引人。第十章,借鉴建构主义学派的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分析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及未来改进策略。结语,对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和“走出去”阶段两个时期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回顾,得出战略传播是增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多学科理论交叉运用的方法。在深度挖掘、收集、整理高铁诞生十余年以来的相关史实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大众传播媒体关于高铁的报道,以及高铁产业通过官方网站及社交媒体等发布的新闻文本,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解读。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选取高铁企业宣传部门负责人、轨道交通领域高校学者和高铁工程师等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和总结高铁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整体勾画。本文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以往关于高铁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理论视角进行的,而从战略传播角度关注高铁产业的比较少见,本文用战略传播理论考察高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较好补充。第二,论文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了整体勾画,分析并总结了其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并借用多学科理论对原始文献和调查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与解读。论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第三,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派的认同建构理论对高铁产业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分析,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探究战略传播与认同建构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理论进行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在社会急剧转型、世界经济低迷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多重背景下,高铁产业正面临着国内认同和国际认同的双重建构任务。在认同的建构中,信息的传播是核心和关键,通过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实现受众态度转变和行为转化。高铁产业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多元传播主体、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针对国内外受众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是实现高铁产业国内和国际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对于产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和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武文彬[5](2020)在《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曲江文旅财务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受到了越来越开放和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旅游市场收入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高速发展的旅游经济背后是旅游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战略定位由此显得更加重要。曲江文旅作为以历史文化型旅游景区运营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在西安旅游行业发展大好的形势下却出现了连续多年来业绩乏力,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曲江文旅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哈佛分析框架对曲江文旅的内外部环境展开综合分析来发现公司现存的问题,同时对公司未来实施的战略提出建议。本文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关于战略分析的相关文献,以哈佛分析框架为基础,结合公司具体现状,从战略的角度出发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在对公司整体宏微观环境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运用PEST分析方法对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对公司所处的微观环境进行分析,最后通过SWOT分析法对公司的宏微观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此后在对公司完成战略分析的基础上,以其2014-2019年公开的财务报告数据为中心对公司分别展开会计分析,财务分析与前景分析,识别与评价报表会计科目的质量,分析公司各项财务指标的优劣,进而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预测与展望。最后针对公司在财务与战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曲江文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保证公司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良好发展。本文利用哈佛分析框架对曲江文旅的行业状况、经营战略、会计质量、财务指标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综合性分析,有效克服了传统财务分析的局限性,更加全面系统准确地分析了公司财务经营状况,使得财务分析结果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加合理;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公司财务分析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对同行业公司的财务分析来说也具有普遍性意义。
黄俊呈[6](2020)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家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带动下,国内各医院纷纷利用国内外先进的医疗科技和信息科技,推动医疗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伴随新医改的逐步推进,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医改的核心任务是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服务能力的建设,致力缓解人民群众“就医难”的关键问题;现阶段妇幼医疗资源相对紧缺,广东省的妇幼专科医院无论在绝对数量还是比例均相对较小,而广东省内的妇女、儿童群体数量庞大,如何提升妇女儿童医疗服务水平是这些年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及各医院关注的议题,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一样作为医院的竞争核心,拥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为适应时代潮流,缓解广东省内乃至华南地区改善妇女儿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妇女儿童三甲专科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需制定与时俱进的医院总体战略,同时需站在战略的高度对该中心的医疗服务进行战略管理。医疗服务是客户服务的一种,医疗服务体系是指除医技服务以外所有基础服务体系,医疗服务水平作为医院竞争的两大核心竞争力之一,客户满意度则是衡量服务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基于战略管理理论,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战略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该中心概况、医疗服务的现状,提出该中心部分信息化项目执行不到位、员工及患者满意度偏低的问题,同时提出该中心目前医疗服务战略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PEST分析法及五力模型对该中心的内外部环境及产业环境进行分析,利用SWOT分析辨别出医院外部机会、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劣势;最后,通过分析结果,坚持以政策引导、坚持走专业化服务路线、坚持以信息系统技术建设为基石、坚持公益性的指导思想,可以得出SO战略即增长型战略适合现阶段该中心医疗服务的总体战略,总体战略包括密集型成长战略、多元化战略、一体化战略,该中心应该将重点实施密集型成长战略。提出从构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医疗服务竞争战略,创造竞争优势,实施品牌营销策略,培育医疗服务品牌,实施人力资源策略,稳定医疗队伍等方面着手实施战略,同时提出成立专职的医疗服务管理部门、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区域医疗联合、升级医疗环境四个方面保障战略的实施。本研究成果对于华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改善妇女儿童“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均具有参考意义,这也是本研究课题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之所在。
彭燕媛[7](2020)在《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职业道德是一个行业的底线。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产权职业的不断涌现,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亟需提升。其意义不仅在于能够促进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自身人格的完善,进而推动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提高;也在于知识产权领域职业道德素养高的专业队伍能够持续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更在于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可以弥补当下学术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严重不足,丰富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主要内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是指接受过专门系统的知识产权专业训练、具备知识产权从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以从事知识产权工作获取各类资源、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的自然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即谓适用且只适用于知识产权从业主体,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其宗旨,以保障知识产权职业活动为其职业目的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就其性质而言,除沿袭职业道德的非物质性、规范性以及实践性这三大属性外,又因知识产权职业群体的特殊,亦存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这一属性。当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领域初获成效,但同时尚存诸多问题。包括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存在缺失、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社会意识薄弱、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对奉行或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奖惩不到位以及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组织管理不够完善等。细究问题之症结,一方面在于当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尚不明确;另一方面在于当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路径存在欠缺。为解决当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尝试性地从内容设计与方法运用的有效协调、意识提升与宣传活动的相互促进、直接教育与奖惩效应的有机结合以及自我参与与组织管理的合力推进四大方面提出理想状态下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基本思路。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一方面应当基于职业道德性质和适用范围分析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内容构成,构建出一套统一且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内容体系。这套内容体系既应包含适用所有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共性化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即包括树立“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与运用”的职业理想;坚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职业信仰;秉持“爱岗敬业、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职业态度;承担“处理知识产权事务、保守秘密”的职业责任;遵守“办事公道、诚实守信、遵守行业规范”的职业纪律以及提升“不断学习与培育知识产权领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职业业务能力等。同时,因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工作性质的差异分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知识产权保护人员”以及“知识产权服务人员”三大类,这套内容体系也应包括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需适用的个性化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如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应遵循“推动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人员应遵循“秉持知识产权执法与审判的客观公正”;知识产权服务人员应遵循“恪守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的竞争精神”等核心职业道德内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实际养成还依赖于有效养成路径的设置。基于此,为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养成,提高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可从与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相关的社会意识、宣传教育、奖惩以及组织管理四大层面采取相应的举措,设置有效路径。譬如,社会意识层面需有效提升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认识;宣传教育层面需着力提高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宣传教育的效果;奖惩层面需规范对奉行或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处理;组织管理层面需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进行科学的管理等。多措并举,共同促进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养成,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添砖加瓦。
宋俊生[8](2019)在《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从国家战略高度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各省区市积极响应、落实国家战略,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以制度创新破解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兴起文化产业发展新高潮。当前,各省区市间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存在行业规模偏小、与传统产业融合度不高、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够强。省级区域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推动所属市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研究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对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学者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发展进行研究,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从整体情况看,现有研究大多各自为阵、自成一派,尚未形成统一研究体系,一些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脱节。在现有成果中,一些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明显地域特性,与该地域众多文化企业、相关机构等社会资源相互融合形成,仅在特定地域内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形成难以被其它区域借鉴和模仿。如今,新兴产业层出不穷,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不断升级,文化产业跨界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省级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新特点,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及其理论研究带来新机遇、提出新要求。本论文借鉴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成果,根据文化产业发展最新进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进行研究,在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机制、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结构方程建立与分析应用等方面形成创新成果。在文献梳理综述基础上引入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理论,界定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内涵,考察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组成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内部效率作用产生的竞争力和外在环境影响作用产生的竞争力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中研究分析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过程,探索影响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关键要素及其发挥作用的途径。选择以天津市作为样本,通过开展专项调查研究获取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相关数据,采集相关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标,构建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结构方程分析模型,运用比较分析研究方法和Amos软件诊断分析天津市文化产业内部能力、产业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以及财政金融政策等关键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从政府角度、产业角度和企业角度发现影响省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问题以及竞争力提升路径问题,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结果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论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为省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方法指导。
刘天琦[9](2018)在《逆向外包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出现在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之中。按照十九大促进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战略部署,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并成为构建新时代经济改革路径的重要主线。这就需要我们探寻可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发力点,进行科学谋划。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加快转型升级,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国际外包是国际分工的一种很重要的实现形式,国内外现有研究的许多经验证据表明,传统的国际外包有利于处于发包方的发达国家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并不利于处于接包方的发展中国家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甚至有学者认为,传统的国际外包是一种由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主导的单向游戏,发达国家占据了价值链的高端,而发展中国家则被“低端锁定”。可见,发展中国家在融入国际分工体系过程中如何突破传统国际外包这一局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理论与现实难题。正当人们感到困惑的时候,一种新的国际外包模式——逆向外包悄然升起,开始成为发展中国家从价值链高端切入参与国际分工、获取全球创新资源、主动进行发包、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的一种战略活动。由此引起人们关注的是,逆向外包这种国际外包新模式能否提升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这就需要寻找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基于此,本文试图以WIOD最新公布的世界投入产出表2000-2014年的连续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计量分析等多种方法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揭示逆向外包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解析逆向外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实证分析不同行业、不同模式制造业逆向外包对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差异,探讨逆向外包提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条件,提出引导逆向外包发展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本文实证分析表明,逆向外包指数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两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逆向外包可以显着地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不同行业逆向外包对全要素增长率提升的影响存在差异。从全样本回归情况来看,逆向外包的估计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着为正,逆向外包每提高1%,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提高1.25%,这充分说明逆向外包总体上可以显着地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从分行业样本回归结果来看,逆向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在10%的水平上显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逆向外包每提高1%,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相应提高0.1112%、0.1267%、0.1136%。表明不同制造业行业逆向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作用程度却有不同。逆向外包可以分为逆向信息技术外包、逆向业务流程外包和逆向知识流程外包三种模式。实证结果显示,逆向信息技术外包和逆向知识流程外包能显着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是逆向业务流程外包则显着拟制了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本文将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更深入的实证分析表明,逆向信息技术外包以及逆向知识流程外包对技术进步增长率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而逆向业务流程外包对技术进步增长率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实证分析改变了我们通常关于三种逆向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经验判断,为我们在实践中选择逆向外包模式提供了事实依据。通过对高级要素获取能力、高端知识学习能力和高端资源整合能力等3个关键因素的门槛特征分析发现:高端资源整合能力、高端知识学习能力存在显着的单一门槛效应,且都是在小于门槛值的区间范围内,逆向外包指数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呈显着的负相关,逆向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抑制效应;而在大于门槛值的区间范围内,逆向外包指数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呈显着的正相关,逆向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促进作用。与高级资源整合能力、高端知识学习能力只有单一门槛值不同,高级要素获取能力有两个门槛值,且无论在哪个门槛值区间,逆向外包都能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正向影响作用依次递增。说明虽然高级要素获取能力不存在门槛效应,但是高级要素获取能力越强逆向外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越大。本文研究认为,逆向外包是发展中国家破解价值链低端锁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一条重要战略新路径。我国政府部门要创造条件鼓励本土企业发展逆向外包,引导本土企业从依赖国内低端生产要素被动参与全球化竞争转向利用国外高级生产要素主动参入全球化竞争,努力提升本土企业的高级要素获取能力、高端知识学习能力和高端资源整合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广阔的市场规模优势以及产业链的纵深发展空间,采取合理的逆向外包模式与策略,主动发包并形成“链主”优势,倒逼发达国家企业在关键技术领域开展合作或者开放部分核心代码,获取高级要素资源,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单楠楠[10](2016)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北家庭服务业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两次强调,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在于调结构,通过调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随着人们收入水平与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劳动社会化的发展,以及二孩政策的实施,使家庭服务需求呈现较高速度增长态势。从需求角度看,发展家庭服务业是顺应供给侧改革要求,补短板之策;但站在供给的角度上,家庭服务业的供给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所以研究并改善家庭服务行业供给的有效性则成为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关键。本文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方法,结合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对河北家庭服务业进行了研究。首先,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文献参考,了解河北家庭服务人员的基本情况;其次,依据专家个人判断法对影响家庭服务业的因素加以评价,识别其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分析家庭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河北家庭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二、从战略高度认识服务业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战略高度认识服务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学习导向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跨界搜寻和产品创新能力的多重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假设 |
(一)学习导向与跨界搜寻 |
(二)跨界搜寻与产品创新能力 |
(三)产品创新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 |
(四)跨界搜寻和产品创新能力的多重中介作用 |
三、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 |
(一)共同方法偏差控制与检验 |
(二)效度分析 |
(三)相关分析 |
(四)假设检验 |
1. 理论模型检验 |
2. 巢模型检验与分析 |
3. 路径分析与假设验证 |
五、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与理论意义 |
(二)实践启示 |
(三)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资源 |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
2.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
2.1.3 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崭新且复杂 |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理论资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相关政治经济学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经济思想 |
2.2.3 西方经济学值得借鉴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
3.1 萌芽期:七年知青岁月的初期经验 |
3.1.1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树立 |
3.1.2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开启 |
3.2 形成期:30 年的地方经济治理经验 |
3.2.1 正定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2 福建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3 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2.4 上海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
3.3 成熟期: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经济思想 |
3.3.1 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3 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3.3.4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 |
4.1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引领——新发展理念 |
4.1.1 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
4.1.2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
4.1.3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涵——“七个坚持” |
4.2.1 经济发展领导核心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
4.2.2 经济发展目的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4.2.3 经济发展阶段特征论: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 |
4.2.4 经济体制改革论:坚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二元关系 |
4.2.5 宏观经济管理论: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 |
4.2.6 经济发展战略论: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 |
4.2.7 经济工作方法论: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
4.3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格局 |
4.3.1 构建高质量国内大循环 |
4.3.2 优化发展国际大循环 |
4.3.3 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
第5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及理论特征 |
5.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 |
5.1.1 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 |
5.1.2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 |
5.1.3 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 |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 |
5.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性 |
5.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现实性 |
5.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性 |
5.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人民性 |
5.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际性 |
第6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
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 |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
6.1.2 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 |
6.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实践价值 |
6.2.1 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
6.2.2 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综述评析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的理论基础 |
一、传统海洋战略理论 |
二、现代海洋战略理论 |
第二节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维度 |
一、海洋安全维度 |
二、海洋经济维度 |
三、海洋环境维度 |
四、海洋科技维度 |
第三节 科技兴海在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中的地位 |
一、维护海洋安全的核心要素 |
二、发展海洋经济的关键支撑 |
三、改善海洋环境的主要路径 |
第二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建设目标 |
第一节 和平性海洋强国 |
一、注重科技手段和平解决海洋争端 |
二、依靠科技实力妥善应对海上威胁 |
三、发挥科技效能稳定地区海洋秩序 |
第二节 引领型海洋强国 |
一、规则引领 |
二、理念引领 |
三、路径引领 |
第三节 负责任海洋强国 |
一、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质量 |
二、强化全球治理参与能力 |
三、夯实国际海洋合作基石 |
第三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科技要素促使海洋安全形势更为复杂 |
一、扩展海洋安全内涵 |
二、加剧海洋权益争端 |
三、强化海上对抗风险 |
第二节 科技要素加速世界海洋格局极化趋势 |
一、科技要素强化海洋强国的海洋能力 |
二、科技要素强化海洋强国的涉海意愿 |
三、科技要素推动世界海洋格局发展失衡 |
第三节 科技要素引导国际海洋政治议题增多 |
一、传统海洋议题发展出新特征 |
二、新兴海洋提议不断涌现 |
三、海洋提议与其他国际政治议题联系日益紧密 |
第四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释放科技潜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
一、提升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品质 |
二、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秩序职能 |
三、丰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内涵 |
第二节 匹配科技实力,维护地区海洋安全秩序 |
一、坚持防御性海洋安全战略 |
二、科技升级提升蓝水海军战力 |
三、科技助力拓展海军职能 |
第三节 借助科技路径,提升中国海洋行为能力 |
一、运用科技手段,增强海洋管理能力 |
二、推动产业发展,提高海洋经济质量 |
三、提升创新能力,助力海洋科技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科技成果 |
致谢 |
(4)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概念、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
第—节 概念界定 |
一、高铁与高铁产业 |
二、战略传播 |
第二节 战略传播理论探讨 |
一、战略传播机制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
二、战略传播内容彰显软实力 |
三、战略传播手段多样与整合 |
四、战略传播受众具有针对性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高铁产业的多面向研究 |
二、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战略传播研究 |
三、企业声誉管理、品牌形象等相关研究 |
第二章 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发展背景 |
第—节 中国高铁诞生前的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发展相关问题的论争与博弈 |
一、关于高铁建设时间的论争 |
二、关于高铁建设技术的论争 |
三、关于高铁建设路线的论争 |
第三节 中国高铁在挫折中负重前行 |
第三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
第—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一、高度集中的全行业整体协同体制 |
二、高度集中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
一、铁道部主导的战略传播议程设置机制 |
二、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内部舆情处置机制 |
第四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意见领袖二次传播 |
第二节 借力国际会议和展览扩大影响力 |
第三节 与各种国际组织互动交流 |
第五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
第一节 主题设置:官方主导议题 |
一、中国高铁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 |
二、中国高铁建设的国际影响 |
三、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成就 |
四、高铁建设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
第二节 叙事方式:官方叙事、以我为主 |
一、叙事宏大、秀成就 |
二、借媒体采访传达高铁产业观点 |
第三节 表现形式:相对传统与单一 |
一、话语风格体现“优越感” |
二、视觉符号略显”单一化” |
第六章 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发展背景 |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内背景 |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际环境 |
第三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优势分析 |
第七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一、企业主导与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
二、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
一、顶层设计下的多主体联动机制 |
二、多层级的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 |
第八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
第一节 致力于关系建立的人际传播 |
一、国家领导人的高铁外交 |
二、企业领导的高铁公关 |
第二节 与各团体和机构对话的组织传播 |
一、参加或主办各种国际展览、展会 |
二、与各种国际组织、团体开展交流 |
三、利用企业自营媒体开展传播活动 |
第三节 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 |
一、企业借力国内主流媒体外宣平台开展传播 |
二、借力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及本土媒体 |
第九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
第—节 主题设置:有高度、有温度 |
一、展示企业实力,善于“借嘴说话” |
二、分享合作成果,彰显共赢理念 |
三、履行社会责任,回应国际关切 |
第二节 叙事方式:受众视角,故事呈现 |
一、主动讲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
二、借第三方之口讲故事体现可信性 |
第三节 表现形式:诉诸视觉与互联网语言 |
一、视听元素多彩呈现 |
二、话语内容吸引力强 |
第十章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建构 |
第—节 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 |
一、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建构 |
二、相互依存、社会互动与认同建构 |
三、第三方身份再现共同命运情景 |
四、扩大共识以形成同质性认知 |
第二节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现状 |
一、中国高铁产业的朋友认同现状 |
二、中国高铁产业的竞争对手认同现状 |
第三节 中国高铁产业认同层次提升策略 |
一、朋友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维系 |
二、竞争对手关系的认同转化策略 |
结语 |
一、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机制由集中到协同 |
二、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手段由单一到多元化 |
三、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内容的受众视角转向 |
四、战略传播是高铁产业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深度访谈受访者基本情况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5)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曲江文旅财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财务分析理论 |
2.1 传统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
2.1.1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
2.1.2 传统财务分析方法的缺点 |
2.2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财务分析方法 |
2.3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财务分析体系 |
2.3.1 掌握公司的基本情况与治理情况 |
2.3.2 深入了解公司的战略 |
2.3.3 对公司进行会计分析 |
2.3.4 对公司的财务能力分析 |
2.3.5 预测公司的发展前景 |
2.4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财务分析要求 |
2.4.1 对分析资料的改进 |
2.4.2 对分析方法的改进 |
2.5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财务分析的优点 |
第三章 曲江文旅概况及财务现状 |
3.1 曲江文旅基本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组织结构 |
3.2 曲江文旅财务现状 |
3.2.1 收入和成本分行业情况 |
3.2.2 收入和成本分地区情况 |
3.2.3 资产负债表主要财务数据分析 |
3.2.4 利润表主要财务数据分析 |
3.2.5 现金流量表主要财务数据分析 |
第四章 哈佛分析框架下的曲江文旅财务分析 |
4.1 战略分析 |
4.1.1 宏观环境分析 |
4.1.2 微观环境分析 |
4.1.3 竞争战略分析 |
4.2 会计分析 |
4.2.1 应收账款质量分析 |
4.2.2 固定资产质量分析 |
4.2.3 无形资产质量分析 |
4.2.4 盈余信息质量分析 |
4.3 财务分析 |
4.3.1 盈利能力分析 |
4.3.2 偿债能力分析 |
4.3.3 营运能力分析 |
4.3.4 现金流量分析 |
4.3.5 杜邦财务指标分析 |
4.3.6 财务分析总结 |
4.4 前景分析 |
4.4.1 风险分析 |
4.4.2 前景展望 |
第五章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财务分析结果及对策建议 |
5.1 哈佛分析框架与传统财务分析结果对比 |
5.1.1 传统财务分析结果 |
5.1.2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财务分析结果 |
5.2 曲江文旅存在的问题 |
5.2.1 异地扩张难,公司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
5.2.2 应收账款管理较差,资金来源单一 |
5.2.3 增收不增利,运营机制不成熟 |
5.2.4 外部风险比较大,内部机制有待完善 |
5.3 相关的对策建议 |
5.3.1 建立战略联盟,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 |
5.3.2 加强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制度,积极创新融资策略 |
5.3.3 建立成本监督机制,加强公司资金管理 |
5.3.4 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6)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第2章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的现状和问题 |
2.1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概况 |
2.2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的现状 |
2.3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第3章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战略环境分析 |
3.1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宏观外部环境分析 |
3.2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竞争环境分析 |
3.3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内部环境分析 |
3.4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SWOT分析 |
第4章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战略制定及实施 |
4.1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战略规划的目标 |
4.2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战略的选择 |
4.3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战略的实施 |
4.4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知识产权事业蓬勃发展的人才需求 |
1.1.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召唤 |
1.1.3 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研究的必然趋向 |
1.2 研究价值 |
1.2.1 研究的理论价值 |
1.2.2 研究的实践价值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现有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相关概念厘析 |
2.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探析 |
2.1.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涵义 |
2.1.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特征 |
2.1.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类型 |
2.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解析 |
2.2.1 “道德”与“职业道德”的概念解读 |
2.2.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
2.2.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特点 |
2.2.4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性质 |
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现状探析 |
3.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领域取得的成效 |
3.1.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业已取得的有限提升 |
3.1.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业已采取的有效举措 |
3.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 |
3.2.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存在缺失 |
3.2.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社会意识薄弱 |
3.2.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 |
3.2.4 对奉行或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奖惩不到位 |
3.2.5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组织管理不够完善 |
3.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问题之症结 |
3.3.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尚不明确 |
3.3.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路径存在欠缺 |
4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思路 |
4.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之理论依据 |
4.1.1 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
4.1.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 |
4.1.3 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理论的警示 |
4.1.4 孔子“启发式教育”理论的示例 |
4.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基本思路 |
4.2.1 内容设计与方法运用的有效协调 |
4.2.2 意识提升与宣传活动的相互促进 |
4.2.3 直接教育与奖惩效应的有机结合 |
4.2.4 自我参与与组织管理的合力推进 |
5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内容体系 |
5.1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内容构成 |
5.1.1 基于职业道德性质的内在维度 |
5.1.2 基于职业道德适用范围的内在层次 |
5.2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共性化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
5.2.1 职业理想: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与运用 |
5.2.2 职业信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
5.2.3 职业态度:爱岗敬业、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
5.2.4 职业责任:处理知识产权事务、保守秘密 |
5.2.5 职业纪律:办事公道、诚实守信、遵守行业规范 |
5.2.6 职业业务能力:不断学习与培育知识产权领域相关知识和技能 |
5.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个性化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 |
5.3.1 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推动高质量的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 |
5.3.2 知识产权保护人员——秉持知识产权执法与审判的客观公正 |
5.3.3 知识产权服务人员——恪守知识产权服务市场的竞争精神 |
6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路径选择与优化 |
6.1 社会意识层面: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认识之有效提升 |
6.1.1 从战略高度认识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 |
6.1.2 加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研究 |
6.2 宣传教育层面: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效果的着力提高 |
6.2.1 “政府指导、高校主导、企业辅导”的主体体系设置 |
6.2.2 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方式 |
6.2.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内容的“精确化” |
6.3 奖惩层面:对奉行或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规范处理 |
6.3.1 完善并落实对奉行职业道德行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奖励机制 |
6.3.2 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惩戒力度 |
6.4 组织管理层面:对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科学管理 |
6.4.1 完善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的组织管理机构 |
6.4.2 构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养成组织管理机构的联动机制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8)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样本选择与分析 |
1.2.1 研究样本选择——以天津市为例 |
1.2.2 天津市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1.2.3 天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
1.3 研究思路与体例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方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文化产业 |
2.1.2 产业竞争力 |
2.1.3 文化产业竞争力 |
2.2 文化产业及其竞争力理论 |
2.2.1 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 |
2.2.2 文化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
2.2.3 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分析 |
2.2.4 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
2.2.5 文化产业竞争力理论要览 |
2.3 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方法 |
2.3.1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2.3.2 结构方程分析方法 |
2.3.3 其它评价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 |
3.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组成因素 |
3.1.1 内部因素分析 |
3.1.2 外部因素分析 |
3.1.3 竞争力因素组成 |
3.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演进阶段 |
3.2.1 要素导向阶段 |
3.2.2 投资导向阶段 |
3.2.3 创新导向阶段 |
3.2.4 波动调整阶段 |
3.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过程 |
3.3.1 资源要素整合过程 |
3.3.2 企业分工协作过程 |
3.3.3 产业聚集过程 |
3.3.4 跨界融合过程 |
3.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形成机制 |
3.4.1 机制分析框架 |
3.4.2 机制运行原理 |
3.4.3 机制运行因素 |
第四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
4.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程序 |
4.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建立 |
4.2.1 建立原则 |
4.2.2 确定一级指标 |
4.2.3 确定二级指标 |
4.2.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
4.2.5 进行指标赋权 |
4.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横向比较 |
4.3.1 指标数据来源 |
4.3.2 指标数据标准化 |
4.3.3 指标权重确定 |
4.3.4 进行横向比较 |
4.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纵向比较 |
4.5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第五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分析 |
5.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路径分析原则方法 |
5.1.1 分析原则 |
5.1.2 方法步骤 |
5.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探索因子分析 |
5.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假设 |
5.3.1 社会经济技术环境与企业内部能力关系 |
5.3.2 产业政策与企业内部能力关系 |
5.3.3 财政金融政策与企业内部能力关系 |
5.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路径提升模型构建 |
5.4.1 模型建立 |
5.4.2 模型修正 |
5.5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路径提升模型应用 |
5.5.1 模型综合应用 |
5.5.2 理论假设验证 |
5.5.3 模型分析结论 |
第六章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与战略选择 |
6.1 基于政府角度的提升路径 |
6.1.1 培育文化专业人才 |
6.1.2 改善资本流通环境 |
6.1.3 完善和转变政府职能 |
6.2 基于产业角度的提升路径 |
6.2.1 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
6.2.2 增强文化产业关联竞争力 |
6.2.3 整合文化产业资源 |
6.2.4 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
6.3 基于企业角度的提升路径 |
6.3.1 拓宽文化企业投资融资渠道 |
6.3.2 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 |
6.3.3 加强文化企业战略管理 |
6.3.4 提高文化产品高新科技含量 |
6.4 提升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战略选择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获奖论文与研究成果 |
发表、获奖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附录1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调查题项表 |
附录2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3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量表 |
附录4 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探索因子分析表 |
附录5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关系验证过程表 |
附录6 结构方程模型修正后系统估计结果表 |
致谢 |
(9)逆向外包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
1.2.1 逆向外包 |
1.2.2 全要素生产率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逆向外包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逆向外包研究的缘起 |
2.1.2 逆向外包研究的前沿进展 |
2.1.3 相关研究评述 |
2.2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 |
2.2.2 逆向外包的生产率效应 |
2.2.3 相关研究述评 |
2.3 研究逆向外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基础 |
2.3.1 国际分工理论 |
2.3.2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3.3 经济增长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逆向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特征事实与机理研究 |
3.1 逆向外包与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发展态势 |
3.1.1 逆向外包测度与我国逆向外包发展轨迹 |
3.1.2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走势 |
3.2 逆向外包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性分析 |
3.2.1 逆向外包与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性的统计描述 |
3.2.2 逆向外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典型经验事实 |
3.3 逆向外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解析 |
3.3.1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两种机制 |
3.3.2 逆向外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 |
3.3.3 逆向外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行业逆向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 |
4.1 计量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变量说明 |
4.1.1 计量模型设定 |
4.1.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4.2 制造业逆向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影响的实证 |
4.2.1 基准回归 |
4.2.2 回归结果分析 |
4.3 不同类型制造业逆向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 |
4.3.1 进一步分行业分析 |
4.3.2 回归结果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模式逆向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研究 |
5.1 逆向外包模式及其特征 |
5.1.1 逆向外包的演进阶段及其模式 |
5.1.2 不同模式逆向外包的特征 |
5.2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 |
5.2.1 理论模型推导 |
5.2.2 不同模式逆向外包指数测算 |
5.3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5.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5.3.2 变量说明 |
5.4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
5.4.1 估计方法 |
5.4.2 回归结果分析 |
5.4.3 进一步研究和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逆向外包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条件研究 |
6.1 模型选择与模型设定 |
6.1.1 基准线性回归模型 |
6.1.2 门槛模型设定 |
6.2 变量设置与描述性统计 |
6.2.1 变量设置 |
6.2.2 描述性统计 |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3.1 基准回归分析 |
6.3.2 门槛回归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
7.1.1 研究结论 |
7.1.2 政策启示 |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以及参会情况目录 |
(10)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北家庭服务业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家庭服务 |
2.1.2 家庭服务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供给侧改革理论 |
2.2.2 人力资源职业管理理论 |
2.2.3 职业规范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家庭服务业发展实践综述 |
3.1 国外家庭服务业发展概述 |
3.1.1 菲律宾家庭服务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实践 |
3.1.2 英国家庭服务业发展实践 |
3.1.3 法国家庭服务业发展实践 |
3.2 国内家庭服务业发展实践概述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家庭服务业情况调查分析 |
4.1 河北家庭服务业基本情况 |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4.2.1 问卷编制原则 |
4.2.2 问卷结构 |
4.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3 家庭服务从业人员调查问卷信息描述 |
4.3.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4.3.2 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工作类型及其收入状况 |
4.3.3 培训状况 |
4.3.4 对家庭服务行业的看法 |
4.4 影响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因素 |
4.4.1 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薪酬水平 |
4.4.2 家庭服务业岗位分散、缺乏统一管理 |
4.4.3 政府对家庭服务行业的支持 |
4.4.4 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
4.4.5 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掌握 |
4.4.6 社会及个人对家庭服务工作的认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家庭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
5.1 行业中从业人员数量的有效供给问题突出 |
5.2 职业规范不完善,缺乏职业化管理 |
5.3 专业教育缺乏,高素质人才少 |
5.4 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缺少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
5.5 社会公众及个人缺乏家庭服务职业认同感 |
5.6 行业内缺少知名家庭服务品牌 |
5.7 家庭服务业的社会保障覆盖面较小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
6.1 从宏观角度而言,政府应从战略高度加以重视 |
6.2 引导人们转变思维观念,树立家庭服务的职业意识 |
6.3 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应根据市场需求设立家庭服务专业 |
6.4 政府应确定家庭服务工作规范和标准,并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
6.5 规范家庭服务机构的管理 |
6.6 建立立体式的教育培训机构 |
6.7 完善家庭服务业的相关法律和社会保障体系 |
6.8 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家庭服务人员供需的无缝匹配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从战略高度认识服务业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学习导向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跨界搜寻和产品创新能力的多重中介作用[J]. 邓昕才,何山,孟洪林. 技术经济, 2021(07)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 胡炅坊. 吉林大学, 2021(01)
- [3]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D]. 樊丛维. 吉林大学, 2021(01)
- [4]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D]. 张玲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5]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曲江文旅财务分析[D]. 武文彬.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4)
- [6]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疗服务战略研究[D]. 黄俊呈. 吉林大学, 2020(08)
- [7]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研究[D]. 彭燕媛.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8]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提升路径研究 ——以天津市为例[D]. 宋俊生. 天津大学, 2019(01)
- [9]逆向外包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研究[D]. 刘天琦. 湖南大学, 2018(06)
- [10]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北家庭服务业问题及对策研究[D]. 单楠楠. 河北科技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