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华 衡阳市第二十三中学 421000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96-01
记得听一位语文老师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在朗读教学这个环节上,她一共花了十五分钟。朗读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有听读、跟读、全班朗读、老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分小组朗读、自由朗读,要求学生快速读、要求学生背诵等,大约有十多种朗读的方式,可谓花样繁多,凡是能想到的朗读方式都用到了。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之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但是,这样反复地读,机械性地重复,有没有真正起到朗读应有的作用呢? 这对学生的朗读能力有没有真正的提高?对文本的解读有没有真正的帮助呢?特别是这位老师设计的“比谁读得快”这个环节?这对品味这样一篇意韵丰厚的文章有帮助吗?朗读,难道只是一种形式,为朗读而朗读吗?
后来,看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他所设计的朗读教学环节,让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中学朗读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所设计的朗读教学环节是“有味地朗读”,余老师设计了四个层次鲜明的朗读活动,“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四次朗读,目的十分明确,要求十分清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的朗读有情有味,渐入佳境。
第一个层次是教会学生读懂字音,读出节奏,在第一个阶段是不要求学生读出思想感情。如果老师提出了这个要求,也是无效要求,并不可取。这个时候,余老师先范读,让学生有一个模仿目标。然后让学生再朗读一遍。这一个阶段的朗读并不要求学生会有一个重大的突破,这个阶段,只要学生读顺了全文,没有读错的字,这个过程就可以过去了。
第二个层次是朗读课文,不过在这个阶段,余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一些,要求学生在读的时候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比如:“念”,“盖”“但”把声音尽可能地延长,显示出文言文抑扬顿挫,荡气回肠的声调。把这几个声音一拖长,文言文的韵味马上就出来了。接着余老师提出第二个要求,那就是读出一点兴致,其实在这篇文章中,苏轼的心情是“欣然”的,这个时候余老师要求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把声音扬上去,把学生带入一种情境,这一阶段结束时,也是这一个阶段的重头戏,那就是赏析千古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葕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能否赏析得清楚,最见教师的功力。这一句的赏析余老师没有用多媒体的图片来凑。余老师一遍遍地咀嚼,这一句的赏析他认为可以用“删一删“这个动作来完成,比如这句话去掉一个”如“字,那境界和表达效果就完全不一样。加了这个如字,就表明地上是没有水的,只不过作者产生了联想,把月光照射下的澄澈,空明的境界表达了出来。月光下那种亦真亦幻,如梦如诗的情境就因一个如字摆在了读者的面前。所以才会有”盖竹柏影也“的“盖”字在朗读的时候,读出那种恍然大悟,激动,欣喜的思想感情。
最后,余老师带领学生来到第三个阶段,读课文,品情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个阶段只要抓住闲人二字品析就已经足矣。说到闲人二字,余老师还把苏轼的背景在这里做了介绍,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这种情况下,平常人都会一蹶不振,可是苏轼他不是一个寻常人,他自称闲人,这个闲人蕴含着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愫呢?余老师带领学生一遍遍地读,体会到作者在闲人这个词语里蕴含着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余老师还带领学生体会到一种堪破所有世俗的豁达与乐观。
三个阶段的朗读,目的十分明确,要求十分清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的朗读有情有味,渐入佳境。从艺术的层面来看,余老师的朗读指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是把朗读指导作为一个媒介,引领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理解作者,即朗读指导不是纯粹的对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而是在一次次的朗读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文本有所理解与领悟,如此,朗读与理解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朗读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形式的活动。汉语语音有其所特有的美感――声音悦耳,音调柔和,节奏明朗,韵律协调,在朗读过程中不能忽略这些语言本身的美感,同时,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生动、形象、立体地再现文学作品。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由此可见,朗读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三国时期教学家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豪放旷达的北宋文学家苏轼亦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还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话语虽然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如今,我们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朗读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日常的朗读教学中,要摆正朗读的地位,重视朗读教学,明确每一次的朗读目标,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朗读层次。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朗读才最能传达文章的情意,最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熏陶浸染。俞平伯先生在《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中说:“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轨道,逆溯上去。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现。”这段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情动而辞发”的创作规律,又点明了“披文入情”的阅读方法。朗读是由文字而“吟哦”,而还原其声。或铿铿锵锵,金石掷地;或潺潺淙淙,小河流淌;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宛处还他个委婉,再现作者的真情实感。让我们用心朗读!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陈明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
[3]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余映潮.听余映潮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唐明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这一论文; 阶段论文; 闲人论文; 一遍论文; 声音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