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状况分析_生殖健康论文

中国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状况分析_生殖健康论文

中国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状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健康状况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婚前性行为、妊娠和人工流产急剧增多。这种行为及其后果不仅影响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对社会文化和计划生育工作也有重要影响。

1. 性成熟提前

由于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的改善,中国青少年的性成熟明显提前。1988年全国2‰生育节育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中国各地区月经初潮年龄均呈下降趋势,京津沪地区每10年下降0.41岁,西北地区每10年下降0.16岁(常崇煊,1993)。1993~1994年对上海两所医科大学1~5 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女生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3.3±1.3, 男生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4.6±2.2(赵鹏飞等,1994)。1995 年对南京市两所大学2~4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女生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为13.26±1.40,男性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5.03±1.37(戴梅竞等,1996)。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和男生首次遗精的年龄均比60年代男女孩生理发育的相应年龄(女14.5岁、男15.6岁)明显提前(赵鹏飞等,1994)。

进入性成熟期后,青少年对性的兴趣也增加了。对未婚青年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57.28 %的被调查者从中学开始就对性感兴趣(蒋淑琴等,1997)。虽然男孩的性成熟较女孩晚,但男孩首次出现性冲动的年龄比女孩早。1993~1994年,上海和山西太原两地医学院学生首次性冲动的平均年龄女生分别为18.4岁和18.6岁,男生分别为15.6岁和16.9岁(武俊青等,1997)。由于大多数青少年性成熟较心理成熟早,性成熟时他们在社会上和经济上都尚未独立,故大多数青少年对他们面临的问题并没有思想准备。因为婚前性行为具有潜在的健康危险,因此青少年时期的性行为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有影响。

2.婚前性行为增多,首次性行为年龄下降

在中国婚前性行为一直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强烈谴责。然而,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近十几年来中国婚前性行为已急剧增多。1988年,上海市婚前体检的女青年中,73.1%的被调查者有过性经历(吴擢春等,1990);1989年北京市海淀区婚前体检的男女青年中,78%的被调查者有过性经历(程怡民等,1991);1994~1995年南京市4 个区婚前体检的女青年中,73.7%的被调查者有过性经历(戴梅竞等,1996)。在中国一些有订婚习俗的农村地区婚前性行为的比例更高,例如对1995~1996 年上海市5个区县婚前体检女青年的调查发现,婚前性行为发生比例在有订婚习俗的郊县(85.7%)明显高于无订婚习俗的市区(59.8%)(见表1)。

表1 1995~1996年上海市5个区县婚检女青年婚前性行为发生比

区 县 总人数有性行为人数 %

市区1 630 975 59.8

南市区 460 254 55.2

普陀区 620 421 67.9

宝山区 550 300 54.6

郊县 950 814 85.7

青浦县 460 357 77.6

奉贤县 490 457 93.3

合计 2 580

1 789 69.3

注:x[2]=274.114,P值=0.001。

资料来源:注:1995~1996年上海市5 个区县婚前体检女青年的抽样调查。

由于婚前体检的男女青年马上就要结婚,他们中有性经历的比例比其他未婚青年高得多。1989~1990年,对北京市海淀区和郑州市5 455名15~24 岁的青少年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北京市和郑州市分别有7.88%和6.69%的被调查对象有性经历。 青少年性行为发生率两地间无统计学差别;20~24岁组高于15~19岁组;男性高于女性;非学生高于学生(程怡民等,1991)。其他城市在大学生中的研究也发现有性行为现象。1993~1994年上海和山西太原两地医学院学生中有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6.8%和6.3%。性行为的发生率在两地间及男女生间无统计学差别(武俊青等,1997)。1995年南京两所大学男女生有性行为的比例分别为5.81%和4.05%(戴梅竞等,1996)。虽然这些青少年性行为的发生率不高,但对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及学生特别是中学生中的性行为现象应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

1995~1996年上海市5个区县婚前体检女青年的调查结果显示, 性观念及贞操观比较开放、认为婚前怀孕可以促进结婚,或者认为婚前怀孕结婚就可以了、父母对婚前性行为持默认和理解态度、同辈人中有婚前性行为现象、本人受教育程度和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开始恋爱年龄较小、曾和同学及朋友讨论过性问题的女青年婚前性行为发生比例较高。职业为工人的女青年婚前性行为发生比例较农民等其他职业者低,医教科人员更低。其他研究结果发现,女青年婚前性行为的发生除与性观念、受教育程度、恋爱年龄有关外,还与男友受教育程度、恋爱媒介、父母离异、异性朋友数和心理孤独感等因素有关(周达生等,1996)。可见,婚前性行为的发生与年轻人开放的性观念、家庭因素、同辈人行为的影响和心理因素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后,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思潮通过各种渠道渗入,但与此同时,年轻人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对婚前性行为的后果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至造成婚前性行为发生比例不断上升。

除上述因素外,性成熟提前和结婚年龄推迟也是婚前性行为增多的重要原因。中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1970年为20.2岁,1993年为22.67岁,较1970年晚了2.47岁。在城市,单身年轻女性越来越多。因为男性通常比女性结婚晚,所以单身年轻男性也越来越多。性成熟和结婚之间的时间延长,在客观上增加了婚前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未婚青年性行为增多的同时,首次性行为的年龄有提前的趋势。上海市婚前体检的女青年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1988年为22.4岁,1995 ~1996年下降到21.8岁(涂晓雯等,1998)。1995~1996 年有性经历的调查对象中,22.1%的被调查对象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年龄在19岁以下。年龄最小者仅13岁(见表2)。大学生首次性行为的年龄更小。1993 ~1994年上海市1 252名16~26 岁的医学院学生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男女分别为19.7岁和20.4岁,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赵鹏飞等,1994)。1995年南京两所大学17~25岁的学生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男女分别为20岁和18岁(戴梅竞等,1996)。1995~1996年上海市5 个区县婚检女青年首次性行为年龄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开始恋爱的年龄较小、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前怀孕持较开放的态度、父母对子女的思想和私生活不太了解、父母对婚前性行为持较开放的态度、同辈人中有婚前性行为现象的女青年,首次性行为的年龄较小(见表3)。

表2 1995~1996年上海市婚检女青年首次性行为年龄的分布

首次性生活年龄(岁) 人数%

19岁及以下 396

22.1

20~21 612

34.2

22~23 473

26.4

24以上 299

16.7

合计 1 789 100.0

表3 上海婚检女青年婚前性行为发生比例的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变量 参照组 比较组

回归系数

职业农民医教科

-0.5417

工人 -0.3484

受教育程度

-0.2137

母亲受教育程度

-0.1675

有无自己房间否 有0.2325

与父母关系 一般及不太

很和睦0.4939

和睦

与谁讨论性问题 不讨论

同学、朋友0.2477

开始恋爱年龄(岁) -0.1940

主要生活目标

没什么目标

吃得好,玩得好-0.4871

同辈人是否有婚 否

是0.8748

不知道0.4305

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 应受道德谴责 基于爱情就可以1.4573

双方愿意就可以1.0353

不好,但可理解 0.5230

对贞操的看法 至关重要 有感情就不存在0.4297

贞操问题

对婚前怀孕和人

是羞耻的事 似乎不好 0.3084

工流产的看法

可以理解 0.5812

可促进结婚等 0.8577

父母对婚前性行

反对

默认 1.2532

可理解等 0.9704

同辈人对婚前怀孕 是羞耻的事 不知道0.3019

和人流的看法

标准化回

变 量 归系数

OR值 P值

职业-0.1114

0.582 0.0001

-0.0753

0.706 0.0059

受教育程度 -0.0898

0.808 0.0109

母亲受教育程度 -0.0963

0.846 0.0019

有无自己房间 0.0625

1.262 0.0242

与父母关系

0.1074

1.639 0.0002

与谁讨论性问题

0.0709

1.316 0.0132

开始恋爱年龄(岁)-0.2528

0.824 0.0001

主要生活目标-0.0581

0.614 0.0243

同辈人是否有婚

0.2392

2.398 0.0001

前性行为

0.1164

1.538 0.0021

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

0.3760

4.295 0.0001

0.2562

2.816 0.0001

0.1361

1.687 0.0090

对贞操的看法 0.1144

1.537 0.0001

对婚前怀孕和人

0.0848

1.361 0.0328

工流产的看法

0.1420

1.788 0.0006

0.1162

2.358 0.0007

父母对婚前性行 0.2012

3.439 0.0001

为的态度

0.2276

2.639 0.0001

同辈人对婚前怀孕0.0572

1.352 0.0386

和人流的看法

注:该模型总的分析人数为2 544人。

资料来源:1995~1996年上海市5 个区县婚前体检女青年的抽样调查。

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通常缺乏性和生殖健康知识。过早有性行为常导致婚前怀孕、早婚、早育或人工流产。因此,青少年的性行为应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国外的青少年常有多个性伴和临时性性行为。这种现象在中国未婚青年中很少见。1995~1996年上海1 789 名有性经历的婚前体检女青年中,首次性行为时,其性伴93.9%是他们的未婚夫,5.3 %是过去的恋人,仅1.0%是其他人。发生首次性行为时,46.3 %与对方认识时间在一年以上,20.7%与对方认识时间在半年以上、一年以内,21.5%与对方认识时间不到半年。从发生地点看,66.2%发生在对方家,26.0%发生在自己家,7.7%发生在其他地方。 只有个别女青年的首次性行为是非意愿的。

3.生殖健康知识缺乏

虽然未婚青年有性经历的比例较高,但他们缺乏性和生殖健康知识。北京市和郑州市的调查结果表明,30.28 %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对青春期生理知识完全不懂,略懂的占53.18%。共有83.46%的青少年对青春期生理知识不懂或略懂。其中女生、非学生及中学生对青春期生理知识不懂或略懂的比例较大,分别为87.81%、84.25%和81.79%。 对性知识,49.08%的青少年完全不了解或似懂非懂,这种状况在女性、 中学生及15~19岁青少年中占的比例更高,分别为57.37%、57.24%和55.77%(程怡民等,1991)。

1995~1996年上海市婚前体检女青年的调查也发现很多未婚青年缺乏生育和避孕知识或具有错误的知识。在2 580名婚检女青年中, 有49.9%不知道月经周期的哪段时间为易孕期,28.0%不知道偶尔性生活可否怀孕。未婚女青年对其他主要生育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在72%~95%之间。99.0%的被调查者知道至少一种避孕方法。在所有避孕方法中,被调查者知道最多的是口服避孕药和避孕套,知晓率均在95%以上,其次是宫内节育器,知晓率达89%。其他避孕方法的知晓率在17%~70%之间。虽然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知道至少一种避孕方法,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如未婚女青年妊娠的原因,除未采取措施(77.4%)和准备结婚的(1.9%)外,其余的妊娠(20.7%)是避孕失败造成的。 上海市人工流产的未婚女青年中,35.9%认为她们没有避孕知识(郑依柳等,1992)。

部分未婚青年的性病知识也很缺乏。他们不知道性病可以预防、性病传播的原因、性病(包括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对淋病、梅毒等常见性病不知道是否可以经性生活传播,或认为这些病不会经性生活传播,对其他性病知道得更少(见表4)。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通常具有较多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但即使在大学生中也有不少人缺乏性病(包括艾滋病)的知识。1994年在云南民族学院1~4年级大学生中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中经血传播和性接触传播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分别为87.1%和90.1%),但能答出母婴传播途径的学生只有17.8%,有28.0%的男生和22.6%的女生认为日常生活接触也可引起艾滋病病毒传播;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5.5%想知道使用避孕套应注意事项(何景琳等,1995)。

未婚青年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的缺乏与中国长期以来对青少年和未婚青年的性教育不够重视有关。1995~1996年对上海婚前体检女青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未婚女青年现有的生殖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报传媒,其次才来自学校教育。还有部分知识来源于同学朋友、医院宣教、电影、电视及广播等媒介,来源于父母的很少(见表5)。 被调查者的年龄越大、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越高、同胞数越少、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其生殖健康知识也越多;医教科人员、曾与人讨论过性问题、有无话不谈的朋友、业余喜欢看书、曾采取过避孕措施和曾有过人工流产史的女青年,其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也较高(见表6)。未婚女青年认为, 最理想的知识途径依次为学校教育、书报传媒、医院宣教及其他。

性和生殖健康知识的缺乏常常使性活跃未婚青年面临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和性病的危险。要提高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状况,迫切需要加强未婚青年的性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应给未婚青年提供生殖生理、生育、避孕和性病(包括艾滋病)等性和生殖健康知识。

表4 1995~1996年上海市2 580名婚检女青年性病知识回答正确率%

问 题

正确率 问 题 正确率

性病主要传统原因 75.0 哪些途径可传播性病

性病可否预防 85.5

性交 95.9

AIDS是何病

44.7

接吻 44.4

哪些病可通过性生活传播- 拥抱 85.8

结核病

57.7

握手 85.0

淋病 92.0 公用器皿 66.8

白血病

65.3 血液途径 82.1

AIDS 96.9

哪些途径可感染AIDS

梅毒 94.0

与病人接吻

30.0

生殖器扁平湿疣

35.0

与病人密切接触

42.6

乙型肝炎 37.2与病人公用饮食器皿 30.3

生殖器疱疹

37.0与病人性交 94.5

不孕症

73.4 使用AIDS病毒感染的注射针头90.0

性病性盆腔炎 58.4 接受输血 82.2

尖锐湿疣 33.6 母婴传播 75.3

资料来源:1995~1996年上海市5 个区县婚前体检女青年的抽样调查。

表5 1995~1996 年上海市婚检女青年现有生殖健康知识来源及理想途径

现有来源理想途径

人数 % 人数 %

学校教育 874 33.9803 31.1

影视传媒 201 7.8154 6.0

医院宣教 230 8.9696 27.0

书报传媒 944 36.6776 30.1

父 母 54 2.1 71 2.8

同学、朋友259 10.0 70 2.7

其 他 17 0.7 9 0.3

资料来源:1995~1996年上海市5 个区县婚前体检女青年的抽样调查。

表6 上海市婚检女青年生殖健康知识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变 量(参照组)比较组 回归系数

标准误

OR值

年龄 0.04140.0182 1.042

受教育程度

0.58110.0696 1.788

父母受教育程度

0.22490.0441 1.252

职业(农民) 医教科

1.03900.1241 2.826

经济收入 0.02000.0065 1.020

是否与人讨论过性问题(否) 是 0.53140.0853 1.701

是否有无话不谈的朋友(否) 是 0.26050.0947 1.298

业余时间安排(做家务)看书 0.38490.0944 1.469

同胞数 -0.17920.0464 0.836

是否用过避孕措施(是) 否 0.41610.0866 1.516

人工流产史(无)有 0.21040.0995 1.234

变 量(参照组) 95%可信限 P值

年龄1.006~1.080

0.0226

受教育程度 1.560~2.049

0.0001

父母受教育程度 1.149~1.365

0.0001

职业(农民) 2.216~3.605

0.0001

经济收入1.007~1.033

0.0020

是否与人讨论过性问题(否)1.439~2.011

0.0001

是否有无话不谈的朋友(否)1.078~1.562

0.0059

业余时间安排(做家务)1.221~1.768

0.0001

同胞数 0.763~0.915

0.0001

是否用过避孕措施(是)1.279~1.797

0.0001

人工流产史(无) 1.016~1.500

0.0344

注:该模型总的对象数为2 560人。

资料来源:1995~1996年上海市5 个区县婚前体检女青年的抽样调查。

4. 避孕率低,人工流产率上升

虽然未婚青年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但他们避孕措施的采用率却较低。1995~1996年对上海市婚前体检女青年的调查表明,首次性行为时女青年避孕措施的采用率仅21.8%(高尔生等,1997)。北京和上海市人工流产的女青年约70%从未采用过避孕措施(郑依柳等,1992;刘云嵘等,1992)。1995~1996年上海市5 个区县婚检女青年首次性行为避孕措施采用比例影响因素的多元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较低、不清楚人工流产对健康的影响、认为人工流产对以后生育无不利影响的女青年及母亲受教育程度较低、对他们管教不严格的女青年首次性生活时较少采用避孕措施(见表7)。

表7 首次性行为避孕率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变 量参照组

比较组回归系数

标准化回归系数

受教育程度

0.2439 0.0995

人工流产对以后生是 不知道

-0.5665-0.0952

育有不利影响

人工流产对 其他 有很大影响 0.4056 0.1011

健康的影响

母亲的受教育程度 0.1439 0.0802

母亲的管教

不太严较严格0.3254 0.0893

变 量 OR值P值

受教育程度 1.276

0.0048

人工流产对以后生

0.568

0.0182

育有不利影响

人工流产对 1.500

0.0011

健康的影响

母亲的受教育程度

1.155

0.0218

母亲的管教 1.385

0.0069

注:该模型总的分析对象数为1 759人。

资料来源:1995~1996年上海市5 个区县婚前体检女青年的抽样调查。

由于避孕率低使越来越多的未婚青年面临意外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危险。1995~1996年对上海市婚检女青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性经历的女青年中,39.8%至少有过一次妊娠。农村女青年及调查时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青年婚前妊娠的比例更高。

鉴于对生育的严格控制,中国大多数婚前妊娠都以人工流产为结局,婚前生育很少见。1995年~1996年上海市婚检青年中,89.6%有婚前妊娠史的女青年曾做过一次以上人工流产(高尔生等,1997)。近年来,上海地区人工流产率逐年下降,但未婚人工流产率却居高不下,未婚人流数占总人工流产数的1/4还多(马椿年,1991),成为危害未婚女青年生殖健康的重要原因。

1991年上海市1 202例未婚人工流产女青年的调查发现,人工流产女青年的平均年龄为22岁,其中20~22岁组占总数的43.3%,年龄最小者仅12岁;62.1%的对象是第一次人工流产。本次为第三次人工流产的被调查者有53.5%小于22岁;大多数(64.8%)在8周前终止妊娠, 少部分在16周以后才终止妊娠,这些人绝大多数小于22岁;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41%)流产手术后只休息0~5天,对健康非常不利(郑依柳,1992)。

在中国,人工流产是合法的。未婚青年也可以到医院获得安全的人工流产服务。1995~1996年上海婚前体检的女青年中有638 名女青年曾做过人工流产,其中仅1例人工流产地点是私人诊所。尽管这样, 人工流产并发症仍威胁着一些女青年的健康。上述研究在总计692 人次的人工流产中,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 其中第一次人工流产为2.2%,第二次人工流产为4.0%。人工流产并发症中,5 人次子宫穿孔、1人次人工流产不全、1人次出血量过多、9人次人工流产后感染。

婚前性行为增多还使未婚青年面临性传播疾病的危险。从1977年起,中国性病发病率逐年上长(陈敏章,1996)。虽然与国外相比中国性病(包括艾滋病)的发生率较低,但性病患者中,未婚青少年也占了一定的比例。据报道,安徽省马鞍山市1995年共报告性病1 210例, 其中未婚青少年429例,占35.5%(胡熙庚,1996);云南省1989~1993 年报告性病9 678例,其中未婚青年4 837例,占42.10%(夏宗立,1995);山东省1996年共报告性病16 611例,其中未婚青年4 195例,占25.25%(李长玲等,1997);浙江省1991~1995年报告梅毒1 240例, 其中未婚青年339例,占27.34%(许亚平,1997)。

5.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问题亟待解决

年轻人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力军。随着性成熟并开始有性经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面临与性相关的健康问题。很多人因为缺乏必要的知识和信息、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得不到必要的生殖健康服务而面临一些危险。他们需要具备预防非意愿性行为、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和性传播疾病的能力。满足未婚青年的需求不仅要解决问题,还需要了解他们的潜在需求、帮助他们自己预防和解决碰到的问题。因此,满足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需求成为政府和有关部门面临的新问题。

5.1 加强未婚青年的性教育

大量研究发现,很多未婚青年(包括大学生和研究生)渴望从正规渠道获得性和生殖健康知识(武俊青等,1997;戴梅竞等,1996)。从1980年起,中国开始在中学实施以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为主要内容的青春期教育及人口理论和计划生育教育,但其内容不系统也欠全面,未涉及避孕应用和生殖健康服务的知识和信息。同时由于受旧观念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中学这方面的教育处于似有似无状态。而大学的性教育仍处于试验阶段。社区和工作单位也未给未婚青年提供性和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未婚青年现有的知识相当一部分来自报刊、同学朋友及影视传媒。其中不少知识是非科学的,起了误导作用。有些女青年是采取过避孕措施或经历了人工流产后才增长了这方面的知识,但人工流产的女青年却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故在当前未婚性行为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应尽快将未婚青年的性教育纳入健康教育的计划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性教育模式,正确引导未婚青年的行为并适时适度地将生育知识、避孕知识及性病知识等生殖健康知识提供给他们,以帮助他们预防或解决与性相关的问题。

5.2 给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服务

在中国,计划生育服务只针对已婚夫妇,而忽视未婚青年的需求。从60年代起,政府就开始给已婚育龄夫妇免费发放避孕药具,并努力依靠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研制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具及方法,以满足不同育龄人群的需求。已婚育龄妇女可以在工作单位、居委会或其他地方获得避孕药具,可是未婚女性不属这些部门的服务对象,不好意思到上述有关部门领取避孕药具。在一些地区普遍存在订婚的习俗,未婚青年订婚后能堂而皇之地同居,但却得不到避孕服务。农村青年的订婚年龄大多早于法定结婚年龄,在这期间的怀孕常以人工流产为结局。1995~1996年上海市一项在未婚青年和计划生育工作者中进行的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很多农村订婚青年都希望获得计划生育部门的避孕服务,一些计划生育干部也意识到给未婚青年提供计划生育服务的必要性,但大部分计划生育干部反对给未婚青年提供避孕药具,他们认为这样做会助长未婚青年的性行为。需求与实际提供状况间的差异成为目前未婚人工流产率较高的重要原因。可见,在婚前性行为客观存在且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只有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满足未婚青年的需求才能降低未婚妊娠和人工流产的比例。因而,改变计划生育服务中存在的观念差异,更好地满足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需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标签:;  ;  ;  ;  ;  ;  

中国未婚青年生殖健康状况分析_生殖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