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茶是我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油料作物,不仅油质含量高,而且应用价值非常高。但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政府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重视油茶作物的经济扶持,导致多数地区油茶产量急剧下降,本文将分析造成我国油茶林低产的原因,并提出油茶低产林改造措施,最后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效果分析,目的是促使我国政府重视油茶作物种植,鼓励茶农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提高油茶林产量。
关键词:油茶林;低产成因;改造措施;效果分析
油茶是一种油量丰富的小乔木植物,大多生长在温带气候地区,既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又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因此多变的气候极易导致作物减产。随着我国食用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油茶作物成为一种可利用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但长久以来我国政府没有重视油茶作物的种植利用,加上农业技术不够发达,油茶种植过程缺乏科学的管理,使得大面积油茶林产量持续较低,耗费大量劳动力的同时无法发挥作物的有效价值,因此进行油茶林综合改造迫在眉睫。
1.油茶低产林现状
随着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发现,油茶成为世界公认的绿色保健食品,并在我国被大面积种植。由于油茶对生长环境较为敏感,我国目前油茶林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大多以无性系油茶林基地为主进行油茶和其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并进行不断地改良和繁殖优化扩大油茶林规模,帮助解决我国部分地区食用油短缺的问题,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但仍有少数油茶林产量较低,不仅浪费劳动力和种植成本,还给油茶品质带来了市场冲击,因此需要对油茶低产林进行综合改造。
2.油茶林低产成因分析
2.1油茶林品种老化
部分油茶林尤其是以油茶为经济作物的油茶林产量较低,主要原因是油茶林品种老化,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受自然环境影响而产生基因变异,造成作物性状发生改变,有些油茶作物甚至发生土壤毒素积累造成作物生长不良,并发生遗传性改变,通过植物杂交遗传给后代作物,这些都可能会造成整个油茶林作物品种老化,产油量下降,并且作物抵抗力变差容易受病菌影响而大面积减产。
2.2缺乏种植管理
油茶林种植时需要频繁的进行作物管理,原因是油茶植株属于小乔木,树冠较小,与其他植物竞争能力相比较弱,周围容易生长大量草本植物和灌木丛,与其竞争光照和土壤中的水分以及肥料,因此会严重影响油茶生长环境,除此之外,油茶作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滋生害虫,甚至会由于植物表面破损滋生大量病菌,很多油茶林长期荒芜无人管理,严重影响油茶林产量。这些影响因素都应该通过科学的种植管理加以控制,定期给作物除杂草、防虫害等。
2.3缺乏政府扶持
由于经济市场的波动,质量较差的油茶产品在市场横行,导致油茶相关产品价格逐渐下跌,造成油茶种植农户面对油茶降价束手无策,逐渐降低对油茶林资金、劳动力等各方面的投入,与此同时,我国政府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市场秩序,例如对残次品油茶进行查处,或是对种植农户进行种植鼓励,导致原始油茶林开始荒芜,必然导致油茶林大面积减产。
2.4异常环境影响较大
油茶生长过程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一方面需要充足的水热条件,另一方面要保持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而油茶作物种植地区多数依靠自然环境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仅能够维持基本的水热条件和土壤肥力,在这种生长状况下油茶林也会发生大面积减少,一方面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原有油茶林无法适应气候变化,造成花期延长或油分积累受影响等问题,另一方面油茶林附近缺乏防护林维持土壤生态环境,造成油茶林抗灾能力较差,最终导致油茶林减产。
3.综合改造措施
3.1优化改良油茶品种
进行油茶林改造首先要优化改良油茶品种,原有油茶林主要是通过植物有性繁殖产生作物种子进行油茶林扩增,这种方式容易受基因突变或作物毒素积累影响造成油茶品质变差,经过改良后,油茶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例如高产油茶作物组织培养等方式进行扩增,同时可以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进行基因诱导试验或是将低产油茶作物与其他具有优良性状的油茶作物进行杂交实验,将产生优良性状的油茶作物进行油茶林扩增,有效避免低产油茶林持续低产的问题。
3.2政府进行经济扶持
为保证油茶品质,满足市场需求,政府应加强对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全面查处市场中出现的残次品油茶及副产品,查找产品来源对种植农户或加工商户进行批评指导,防止残次品再次涌入市场,另一方面鼓励种植农户选择优良油茶品种进行作物种植,并开展种植技术讲座指导油茶农户如何进行作物的选取、管理等,必要时对种植油茶作物的农户进行经济补偿,提高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恢复油茶经济市场的秩序。
3.3科学进行种植管理
油茶种植过程需要科学的种植管理,才能保证油茶作物的产量,首先要对油茶种植场地进行清理,清除荒芜油茶林中的杂草、灌木丛等,同时剔除老化以及受病害影响的原始油茶林,清理完成后才能进行新品种油茶的栽种,其次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安排油茶林的密度,一般应以每亩80至100株为宜进行间种,保证所有油茶树的采光条件和土壤养分的吸收,并定期对油茶林进行枝条修剪,清除寄生枝,避免相互遮挡,促进油茶树结实,然后要适时补充土壤养分,即给油茶林施肥,施肥时要针对性的选择改良土壤养分的肥料,最好使用农家肥或生物有机肥,降低环境污染,最后进行油茶林进行病虫害防治,原则上应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使用生物制剂进行虫害预防,或利用虫害天敌抑制害虫滋生。
3.4维持油茶林生态环境
进行虫害防治时尽可能引入害虫的天敌,主要目的是维持油茶林生态平衡,避免油茶林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抵抗力较差,除此之外,为了帮助维持油茶林生态环境,应在油茶林周围栽种其他乔木林以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生态环境,避免发生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对油茶林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改造效果分析
4.1试验采样数据分析
表1 样地实测油茶产量
如上表1所示,表中是按照LY/T2116-2013油茶林产量测定方法对
令当村、龙坪村、洞里村、纳碍村、八腊村、林朵顶皇六个样地进行油茶林改造测得的数据,综合改造前,样地每亩油茶株数在120-150之间,改造后进行密度调整为每亩100株,提高油茶种植资源利用率,数据显示,对所有样地随机采样面积200㎡,测产株数30,不计客观数据影响,大多数样地产果量均高于50㎏,出籽率也多在40%以上,按照油茶最低出油率5%,原茶油市场价90元/㎏计算,改造后预计增加总产值约80万元,随着茶油市场价不断上升,实际产值也会不断增加。
4.2生态效果比对
原始低产油茶林大量荒废,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还使大量油茶作物虫害和病毒蔓延,造成周围植物受到环境破坏影响,经过改造后的新品种油茶林不仅整齐有序,产量明显提升,而且注重生态环境维护,对于周边产业链的布置以及生态农业、旅游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油茶低产林的改造整体来说成效显著。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政府应当重视对油茶作物的种植利用,通过对低产油茶林的综合改造,利用技术对油茶林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增加油茶产量,提升茶油品质,并创建油茶林周边生产加工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使油茶作物发挥重要的食用价值,创造整体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尹承勇,邹中华,王之颖,欧阳明.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效果分析[J].绿色科技,2017(23):125-126.
[2]覃志检.软枝油茶造林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要点浅谈[J].农技服务,2017,34(23):50.
[3]韦联京.软枝油茶造林和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要点[J].农技服务,2017,34(06):91+90.
[4]韦任寒.油茶低产林分类改造技术要点[J].江西农业,2017(13):90.
[5]刘安运.油茶低产林成因及改造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0):84-86.
论文作者:伍洁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油茶论文; 作物论文; 土壤论文; 林产论文; 农户论文; 虫害论文; 生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