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分析论文_李铁军

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分析论文_李铁军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善电业局输电管理处 内蒙古阿拉善 750300)

摘 要: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很多地区供电局的电力线路检修仍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此,分析了电力线路检修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深入探讨了电力线路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线路检修;危险因素

引 言:在电力线路的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工作失误、天气原因影响、检修工作不合格、较大的工作量和较为复杂的工作内容均可能催生危险因素,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也会因此受到较为负面影响,而为了尽可能消除这类危险因素,正是本文围绕电力线路检修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线路施工安全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电力输配电线路故障发生的原因分析

1.1外力因素造成故障

①生物性故障,即是指因生物造成的输配电线路故障,我国输配电线路覆盖广泛,且大部分处于户外,很很容易在鸟禽等外力作用下出现故障。②风筝、建筑、人力因素等造成的故障。

1.2恶劣天气条件造成的故障

1.2.1雷击

雷害事故对输配电线路的危害较大,不仅会对线路和相关点电力设备造成破坏,引发区域性停电事故,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雷击多发于雷雨天气,主要是因输配电线路防雷措施不完善造成的。

1.2.2大风

在风力过大的情况下,户外一些架设的输配单线路就会在风力作用下出现杆塔倒塌、线路断开等事故,影响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2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的危险因素

2.1故障隐患

电力线路检修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多与故障隐患密切相关,如线路损坏引发的泄露现象、恶劣天气催生的危险环境、交通事故导致的断杆、雷击导致的绝缘子破裂,这类电力线路故障隐患不仅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电力检修人员的安全也很可能受到威胁。以恶劣天气催生的危险环境为例,大风、暴雨、雷电导致的电力线路故障往往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尽快解决故障,电力检修人员往往需要在恶劣天气下进行维修施工。但由于电缆电阻会受到阴雨等天气的影响出现绝缘设备绝缘性能丧失问题,这就使得带电的绝缘体很容易威胁电力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故障隐患催生的危险因素可见一斑。

2.2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属于电力线路检修的重要内容,但作业器具不合格、线路特殊结构均可能导致带电作业威胁电力检修人员人身安全。以作业器具不合格为例,长时间使用导致的绝缘安全工器具磨损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而如果电力检修人员忽视绝缘安全工器具的检测和试验,带电作业现场便很容易出现不可控局面;线路特殊结构指的是同杆双回线路等较为复杂的电力线路结构,过于复杂的结构不仅会导致操作难度提升,密集的线路、狭小的作业空间也可能催生安全问题。

2.3其他因素

忽视现场勘查工作、电力检修人员安全能力不足、电磁感应产生的危害同样可能威胁电力线路检修安全,具体威胁如下:①忽视现场勘查工作;②电力检修人员安全能力不足;③电磁感应产生的危害。铁路10kV线路与高压电力线路的平行、交叉、接近很容易产生电磁感应,这种电磁感应很容易导致电力检修人员高空坠落、人身伤害、触电事故的发生,如触电引起高空坠落、接地体接地不良导致的感应电流从人体穿过、触碰导线断开点造成触电事故等,这些同样需要得到重点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安全保障措施

3.1加强作业现场勘查

为尽可能提升电力检修作业的安全水平,作业现场勘查的加强必须得到重视,同时还应避免在恶劣天气进行带电作业。在正式开始电力线路检修前,检修人员必须详细勘察和检查电力线路、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此在检修工作前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并以此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危险隐患问题的出现、扩大可由此得到较好抑制。作业需要停电的范围及设备,保留的带电部位以及并架或邻近、交叉带电设备均需要通过现场勘查明确,现场勘查的记录、作业方法的选择、技术和安全措施的编制同样需要得到重视;考虑到恶劣天气下的电力线路检修存在较高危险性,各供电局应在原则上避免恶劣天气下电力检修人员开展带电作业[1]。同时,供电局应还应与当地气象局开展深入合作,以此实现对天气变化的及时掌握、超前预警,对于需要抢修的电力线路,电力检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循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开展检修操作,配合24h值班制,即可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催生的危险因素,供电局还需要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恶劣天气紧急应对方案。

3.2合理开展带电检修

为避免带电作业威胁电力检修人员人身安全,必须保证带电作业的检修人员接受过专业培训且持证上岗。同时供电局需定期进行检修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保证其具能够较好掌握相关操作规范、规程、方法,并能够运用有效的紧急救护方法和触电急救方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的学习与考核也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带电作业用屏蔽服、带电作业用静电防护服均能够较好服务于带电检修,电力检修人员可结合实际合理选择相关防护用具与绝缘器具,其中绝缘器具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质量、防潮性。还需要关注使用的便捷性、耐磨性[2]。在防护用具与绝缘器具使用前,电力检修人员必须开展全面检查,按照规定测试其电气性能,日常存放则需要避免在潮湿环境放置防护用具与绝缘器具。值得注意的是,夏季开展的电力线路带电检修很容易导致汗水浸渍防护用具与绝缘器具,因此电力检修人员必须在使用后使用干毛巾进行擦拭,以此避免其绝缘性能受到影响并提高其使用寿命。

3.3提高作业人员安全能力

为提高作业人员安全能力,首先需要开展针对性较高的电力线路检修人员安全能力评价,综合评价电力检修人员的知识、技能、生理特性、心理特性、认知能力、安全态度,结合评价开展针对性较高得到奖惩、培训,电力检修人员的安全能力的提升便能够获得充足的动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在充分了解电力检修人员的安全能力短板后,各地供电局必须开展针对性较高的安全培训工作,而为了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性,虚拟现实技术(VR)等新技术的引入必须得到重视。近年来我国各领域均开展了VR技术应用的探索,而基于VR技术的电力事故体验、电力技能操作、电力安全作业、电力应急处置则能够快速提高电力检修人员的安全能力,通过模拟各类故障、事故及事件,电力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也将获得有力支持[3]。

3.4其它安全保障措施

为更好保证电力线路检修的安全性,电磁感应危害应对、检修作业的实施和监督、合理控制电气安全距离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具体的保障措施如下:①电磁感应危害应对;②检修作业的实施和监督;③合理控制电气安全距离。检修人员必须在作业中合理控制电气安全距离,这一控制需严格遵循供电局发布的电气安全距离表,而如果特殊情况下无法实现规范的安全距离控制,检修人员必须采取必要的绝缘防护措施。

结束语:

电力线路检修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很容易威胁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加强作业现场勘查、合理开展带电检修、提高作业人员安全能力、电磁感应危害应对、检修作业的实施和监督、合理控制电气安全距离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电力线路安全检修路径,而为了更好保障检修人员安全,绝缘工器具的管理、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的明确、检修作业闭环的实现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张胜. 浅谈送电线路检修作业施工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7):115-116.

[2]赖德敏. 架空送电线路检修维护探究[J]. 企业技术开发,2016,35(11):94-95.

[3]张晓东. 送电线路状态检修思考与技术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3,32(08):127-128.

论文作者:李铁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送电线路的检修与维护分析论文_李铁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